一种弹簧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4155阅读:2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簧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簧床。



背景技术:

弹簧床垫属于现代常用的、性能较优的床垫,其垫心由弹簧组成,该垫有弹性好,承托性较佳、透气性较强、耐用等优点。

授权公告号为CN201064311Y中公开了一种弹簧床,他提出将弹簧床体至少分为两部分,且在两部分的相邻处仅通过柔性小弹簧连接相邻弹簧的下部,则整个弹簧床体可以实现两部分的对折,则在弹簧床体完成后时,可以进行缩小体积的包装和运输;但是,长时间睡在或坐于窗边和四角,由于边缘的受力面积小,使压强大,易容易造成凹陷与弹性疲乏,当长时间弹簧床处于弹性疲乏时,就会是床被压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床,具有提高弹簧床边缘位置抗压能力的提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弹簧床,包括上边框和下边框,其中,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还包括固设在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且处于边缘位置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若干弹性支撑件,每一所述弹性支撑件上设置有

一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弹性支撑件受到的压力情况,当压力大于一预设值时,所述检测模块输出报警信号;

一报警模块,响应于所述报警信号工作以提醒人离开该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若干弹性支撑件的设置提高弹簧床边缘位置处抗压能力,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弹性支撑件受到的压力情况,当压力大于弹性支撑件的最大承受能力时,该检测模块输出报警信号,报警模块响应于该报警信号工作,以提醒坐在弹簧床上的人离开弹簧床,防止弹簧床被压变形的情况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采样单元,用于检测当前的弹性支撑件受到的压力的情况并输出一采样电压;

基准单元,用于提供预设值时的基准电压;

比较单元,耦接于所述采样单元和基准单元,用于比较采样电压和基准电压,当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输出报警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模块包括采样单元、基准单元以及比较单元,其中,采样单元耦接一电源并从中去电以维持自身工作,用于实时检测弹性支承件的受到的压力情况,并把压力转换成电信号(及采样电压)输出,基准单元用于提供预设值所对应的基准电压,比较单元用于比较采样电压和基准电压,当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表示弹簧床边缘位置处受到的压力大于弹性支撑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此时,检测模块输出报警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采样单元包括串联设置的采样电阻和力敏电阻,所述采样电阻和力敏电阻耦接的节点输出采样电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样单元包括串联设置的采样电压和力敏电阻,其中,力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一种阻值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的电阻,利用力敏电阻的这一特性,通过与力敏电阻串联的一采样电阻通过电阻分压的原理,在采样电阻和力敏电阻耦接的节点处输出采样电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弹性支撑件与所述上边框和下边框的两个固定位置处固设有一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弹性件,所述力敏电阻设置在弹性件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性支撑件与上边框和下边框两个固定的位置处设置一具有弹性形变能的弹性件,进一步增加弹簧床的抗压能力,同时把里面电阻设置在弹性件内,使检测结果更为精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基准单元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耦接的节点输出基准电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准单元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利用电阻分压的原理在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耦接的节点处输出一基准电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二电阻为可调电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弹簧床中的弹簧以及弹性支撑件在长时间使用时会产生疲态,其形变能力减弱,此时,由于第二电阻为可调电阻,可以通过调节第二电阻的阻值,可以调节基准电压的大小,及预设值的大小,使弹簧床的使用寿命更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比较单元设置为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耦接所述采样电压,所述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耦接所述基准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比较单元设置为比较器,比较器具有当通向输入端大于反向输入端时输出高电平的优点,所以作为优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多输入或门电路,所述或门电路的输入端耦接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多输入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耦接所述一蜂鸣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检测模块设置为多个,在每一弹性支撑件上设置一检测模块使成本大大增加,所以报警模块包括一多输入或门电路,该多输入或门电路的输入端的数量大于等于检测模块的数量,多输入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耦接一蜂鸣器,当有一检测模块输出报警信号时,此时蜂鸣器发出声音提醒坐在床上的人离开该位置,防止弹簧床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或门电路和蜂鸣器之间串接有一语音芯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或门电路和蜂鸣器之间还串接一语音芯片,以预录入的形式在该语音芯片中录入声音,比如“我快完了”,“你太重了”等,使报警形式多样,同时,也让使用者更容易接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弹簧床还包括一对所述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供电的蓄电池,所述检测模块耦接有一发光二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可以从市电中取电以维持自身工作,但是,当遇到没有插座时,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就无法工作,所以作为优选的,设置一蓄电池,通过蓄电对其供电,在检测模块上还串接一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可以是串接的方式也可以是并接的方式,用于检测蓄电池是否有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若干弹性支撑件的设置提高弹簧床边缘位置处抗压能力,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弹性支撑件受到的压力情况,当压力大于弹性支撑件的最大承受能力时,该检测模块输出报警信号,报警模块响应于该报警信号工作,以提醒坐在弹簧床上的人离开弹簧床,防止弹簧床被压变形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弹簧床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检测模块接线电路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报警模块接线电路图;

图4是实施例2的检测模块接线电路图;

图5是实施例3的报警模块接线电路图。

图中,1、上边框;2、下边框;3、弹性支撑件;4、弹性件;5、力敏电阻;61、采样单元;62、基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所示,一种弹簧床,包括上边框1、下边框2、若干弹性支撑件3、检测模块以及报警模块,其中,上边框1和下边框2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其中,若干弹性支撑件3固定设置在上边框1和下边框2之间且处于边缘位置,该弹性支撑件3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当上边框1的边缘处受到压力挤压时,弹性支撑件3对上边框1施加额外的反弹力,起到使弹簧床边缘处承受能力更优的特点,但是,无论是弹簧或者弹性支撑件3都有最大弹性承受能力,所以在弹性支撑件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弹性支撑件3受到压力的检测模块,当承受的压力大于一预设值使,检测模块输出报警信号,报警模块响应于检测模块工作以提醒人离开该位置,防止弹簧床被压变形的情况发生,其中,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可以从市电中取电以维持自身工作。

参照图2所示,检测模块包括采样单元61、基准单元62以及比较单元,其中,采样单元61耦接一电源并从中去电以维持自身工作,用于实时检测弹性支承件的受到的压力情况,并把压力转换成电信号(及采样电压)输出,采样单元61包括串联设置的采样电阻R2和力敏电阻5R1,其中,力敏电阻5R1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一种阻值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的电阻,利用力敏电阻5R1的这一特性,通过与力敏电阻5R1串联的一采样电阻R2通过电阻分压的原理,在采样电阻R2和力敏电阻5R1耦接的节点处输出采样电压,在弹性支撑件3与上边框1和下边框2两个固定的位置处设置一具有弹性形变能的弹性件4,进一步增加弹簧床的抗压能力,同时把力敏电阻5R1设置在弹性件4内,使检测结果更为精确;基准单元62用于提供预设值所对应的基准电压,基准单元62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电阻R3和第二电阻R4,利用电阻分压的原理在第一电阻R3和第二电阻R4耦接的节点处输出一基准电压,其中,第二电阻R4为可调电阻,由于弹簧床中的弹簧以及弹性支撑件3在长时间使用时会产生疲态,其形变能力减弱,此时,由于第二电阻R4为可调电阻,可以通过调节第二电阻R4的阻值,可以调节基准电压的大小,及预设值的大小,使弹簧床的使用寿命更强;比较单元设置为比较器,比较器具有当通向输入端大于反向输入端时输出高电平的优点,用于比较采样电压和基准电压,当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表示弹簧床边缘位置处受到的压力大于弹性支撑件3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此时,检测模块输出报警信号。

参照图3所示,报警模块包括多输入或门电路和一蜂鸣器B1,由于检测模块设置为多个,在每一弹性支撑件3上设置一检测模块使成本大大增加,所以报警模块包括一多输入或门电路,该多输入或门电路的输入端的数量大于等于检测模块的数量,多输入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耦接一蜂鸣器,当有一检测模块输出报警信号时,此时蜂鸣器发出声音提醒坐在床上的人离开该位置,防止弹簧床变形。

实施例2,

参照图4所示,一种弹簧床,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当遇到没有插座时,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就无法工作,所以设置一蓄电池,通过蓄电对其供电,在检测模块上还串接一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可以是串接的方式串接在采样单元61,也可以是并接的方式并联在采样单元61,通过发光二极管是否工作来检测蓄电池是否有电。

实施例3,

参照图5所示,一种弹簧床,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或门电路和蜂鸣器B2之间还串接一语音芯片,以预录入的形式在该语音芯片中录入声音,比如“我快完了”,“你太重了”等,使报警形式多样,同时,也让使用者更容易接受,使报警提醒效果更佳。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