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具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240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锅具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具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大部分锅具上均设有供用户把持的锅耳,以便于用户取用或者移动锅具,但在实际使用情况中,烹饪结束后,锅具的锅耳上的温升也相对明显,尤其在锅具作为内锅使用的场合,该情况更为突出,这容易导致用户被锅耳上的热量灼伤的问题;对于该问题,现有的手段是在锅耳上设隔热层,或使锅耳采用如树脂等隔热材料制成,以达到降低锅耳表面温度的目的;对现有的这些隔热材料来说,忽略其成本问题不说,其在延缓温升过程上虽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烹饪时间较长的情况下,随着锅耳上热量的累积,最终也会引起锅耳表面上的温度过高的问题,可见该手段在降低锅耳温升的目的上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具,包括:锅体和安装在所述锅体上的锅耳,所述锅耳由隔热材料制成,所述锅耳上设置有配合面,且所述配合面与所述锅体的外端面相对设置;其中,所述配合面上设有与所述锅体的外端面抵靠的抵靠部,和/或所述锅体的外端面上设有与所述配合面抵靠的抵靠部,以使所述锅体的外端面与所述配合面之间形成隔热间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在锅耳上设置一定的配合面,且使配合面与锅体的外端面相对设置并相配合,这样可以保证锅耳与锅体的固定连接强度;其中,在锅耳的配合面或者锅体的外端面上设置抵靠部,且使抵靠部抵靠在与之配合的表面上,以使配合面与外端面之间形成隔热间隙,相对于现有的锅耳连接部位面接触的结构来说,该设计相对减小了配合面与外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如此可以极大地削弱锅耳与锅体之间的热传导过程,从而降低传导到锅耳上的热量,实现降低锅耳温升的目的,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而言,现有技术中通过材质的改进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锅耳表面的温度,但从锅耳与锅体的连接结构来看,锅体上的热量会以热传导的方式高效地传递到锅耳上,则即便锅耳材质的导热性不高,随着锅耳上热量的富集也会导致其上产生较大的温升;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通过设置抵靠部以减小锅耳与锅体的接触面积,这可削弱锅体向锅耳的热传导过程,如此,通过合理设计可以实现锅耳与空气的对流传热效率大于或等于锅体向锅耳热传导效率,如此可从传热本质上抑制锅耳的温升,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当然,相对于锅体需要保温的场合,此设计也能够有效降低锅体上的热损失。

其中,优选锅耳为导热性相对较低的树脂、陶瓷等隔热材料制成,以此可降低锅耳的表面温度;且该设计中,进一步优选将抵靠部设置在非金属锅耳上,这一方面可便于产品的加工,另一方面,可利用隔热材料制成的锅耳上的抵靠部的阻热性,使抵靠部上的热量在向锅耳的配合面所在方向传递过程中进一步衰减,以此进一步降低锅耳表面的温升。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锅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的宽度不大于所述隔热间隙的其他位置处的宽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的宽度尺寸不大于隔热间隙的其他位置处的宽度尺寸,即相对隔热间隙均匀的方案来说,通过此设计以使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尺寸有一定的缩减,对此,可以理解的是,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位于产品的外观面上,通过减小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的尺寸可以弱化该缝隙结构的视觉效果,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另一方面来说,减小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的尺寸可以阻止异物进入隔热间隙内,这可避免隔热间隙内藏污纳垢的问题,且可保证配合面与外端面之间的热传导面积不会增加,当然,此基础上,也可便于设计人员根据使用需求相对增大隔热间隙其他位置处的尺寸,以进一步提高锅耳与锅体之间的隔热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沿靠近所述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的方向,所述隔热间隙的宽度逐渐减小。

在本方案中,设置沿靠近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的方向,隔热间隙的宽度逐渐减小,这样,在实现减小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的宽度的目的的同时,可以使隔热间隙的宽度变化情况相对均匀,利于保证锅耳的成型质量和锅耳的使用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锅体包括锅沿;所述隔热间隙的至少部分沿着所述锅沿的表面延伸,且所述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与所述锅沿的上端面相齐平。

在本方案中,设置隔热间隙沿锅沿的表面延伸,且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与锅沿的上端面相齐平,这样设计使锅耳对锅沿外端下折形成的倒角形成包覆作用,如此,可以弱化该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带来的视觉效果,而使产品更加美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锅耳的上端面与所述锅沿的上端面构成水平面。

在本方案中,这样设计除了可利于锅耳对锅沿外端下折形成的倒角形成包覆作用之外,还能够提升锅沿位置处的平整性、并拓宽锅沿上端面位置处的水平面宽度,弥补锅沿外端下折带来的水平面变窄的问题,提升密封圈与锅沿的配合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配合面包括:第一区域,设有所述抵靠部;和第二区域,位于相对靠近所述锅耳的上端面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区域相对所述锅体的外端面倾斜,以使沿相对靠近所述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的方向,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锅体的外端面之间的所述隔热间隙的宽度逐渐减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锅耳的配合面上的第二区域处,使第二区域由相对靠近第一区域的一端向相对靠近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的一端逐渐倾斜,从而使第二区域与锅体的外端面之间的隔热间隙的尺寸逐渐减小,具体而言,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尺寸可以设计为但不局限于零,即使第二区域的远离第一区域的一端与外端面接触,以提高产品美观性,对于该结构来说,该设计中将第二区域设计呈倾斜结构,这样可以确保第二区域与锅体外端面的接触面积最小化,可为线接触甚至不接触,而不是整个第二区域与锅体接触,以此最大程度地减小传导到锅耳上的热量;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其中,第二区域的截面也可为L形、阶梯形等折边结构,即仅需使隔热间隙尺寸向其顶端开口呈减小趋势即可,此处就不再对其结构形式进行一一列举了,但均应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锅体的外端面包括侧表面和连接在所述侧表面与所述锅体的上表面之间的过渡面;所述锅耳包括位于其顶端且向所述锅体所在的一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延伸部上且呈内凹状,其中,所述锅体的所述过渡面位置处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过渡面相对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锅体的外端面包括侧表面和过渡面,利用侧表面与锅耳第一区域上的抵靠部抵靠,此处可以设置第一区域与侧表面平行,且其上的抵靠部的高度均匀,如此可降低产品的加工难度,以便于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及组装精度,其中,侧表面优选为但不局限于竖直面,以提高紧固件上的受力均匀性;另外,设置锅耳的顶端向锅体所在的一侧延伸形成延伸部,且使第二区域位于延伸部上且呈内凹状,该方案中可使锅耳形成对锅体侧表面及部分上表面包覆的结构,如锅耳包覆锅体的侧壁与锅口处上表面的连接部位或包覆锅体的侧壁上用于安装锅耳的安装凸台外侧的夹角部位,利用锅耳上第二区域围成的空间容纳该侧表面与上表面的过渡处,这样可使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朝向锅体的内侧,由此使得在用户俯视锅具时所看到的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尺寸实际上小于其实际尺寸,以此弱化该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带来的视觉效果,而使产品更加美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区域呈凹陷的弧形面,和/或所述过渡面为弧形过渡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延伸部的上端面与所述锅体的上表面平齐。

在该技术方案中,延伸部的外端面与锅体的上表面平齐,对于锅具作为烹饪器具的内锅使用的场合,该设计可以简化烹饪器具上盖与锅耳的配合处的结构,即无需单独设置避空结构来容纳延伸部,尤其对于锅耳位于锅体的锅口处的方案而言,该设计可以防止延伸部与烹饪器具的锅盖发生干涉,且可以拓宽锅口处水平面的宽度,利于提升锅口与密封圈的配合效果,保证烹饪时锅体内部的密封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锅耳上设置有通孔,紧固件贯穿所述通孔且将所述锅耳与所述锅体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抵靠部包括设在锅耳上的多个第一凸台,且多个所述第一凸台沿所述通孔的周向间隔地布置;或者所述抵靠部包括呈环形的第一凸台,且所述第一凸台套设在所述通孔的外侧;或者所述抵靠部包括呈弧形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通孔的上侧。

优选地,所述锅耳包括固定部及与所述固定部相连的握持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所述的通孔及第一凸台。

在该技术方案中,锅耳包括握持部及固定部,握持部的设置可提高用户取放或者移动锅体时的舒适度;另外,在固定部上设置有通孔,利用紧固件贯穿通孔且将锅耳与锅体固定连接,如此可保证锅耳与锅体的连接强度。

其中,设置抵靠部包括设在锅耳上的多个第一凸台,且使第一凸台绕通孔周向布置,以使抵靠部呈点状均匀分布在通孔周围,这在保证紧固件的连接应力在锅耳及锅体上均匀分布的同时,使得相邻两个第一凸台之间形成良好的空气通道,以此提供对紧固件的散热通道,降低通过紧固件传递到锅耳上的热量;值得说明的是,此处第一凸台的形状可有多种设计方式,如柱形凸台、矩形凸台、半球形凸台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但均应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方案中紧固件可为螺钉、铆钉或销钉等,此处也不再一一列举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替换。

除此之外,还可设置所述抵靠部包括呈环形的第一凸台,且所述第一凸台套设在所述通孔的外侧,这样,可以利用环形的第一凸台其内的紧固件形成遮挡,避免进入隔热间隙的水分或污渍与紧固件直接接触,可防止紧固件生锈等问题,延长紧固件的寿命;或者,设置所述抵靠部包括呈弧形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通孔的上侧,位于通孔上侧的第一凸台可以对通孔内的紧固件起到挡水作用,沿隔热间隙向下流动的水汽直接与紧固件接触,可防止紧固件生锈等问题,延长紧固件的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锅体包括:锅本体,具有用于容纳食物的容纳槽;安装座,与所述锅本体的锅口的外周边相连且向下延伸,所述安装座的内端面与所述锅本体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锅耳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配合面与所述安装座的外端面相对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该设计中使安装座的内端面与锅本体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在通过紧固件将锅耳与安装座进行装配时,由于间隙的存在,一方面,可以防止紧固件的尖端碰触到锅本体的侧壁,避免对锅本体的侧壁产生影响和破坏,保证锅体成型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延长热传递的路径,减少传递到锅耳上的热量,从而降低用户在通过握持锅耳移动锅体时被烫伤的风险;其中,锅耳安装在安装座上,且配合面与安装座的外端面相对设置,这样可以有效增大锅耳的安装空间,实现将锅耳快速、方便地安装在锅本体上,降低了锅耳与锅体的装配难度,提高了锅体的生产效率,且由于锅耳装配在安装座上,可以避免在锅本体的侧壁上开孔,进而提高了锅本体的成型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锅耳的内壁面的边沿向所述锅本体所在的一侧延伸形成用于遮挡所述间隙的挡壁,所述挡壁上设有能够与所述锅本体的侧壁相抵靠的第二凸台。

在该技术方案中,锅耳的内壁面的边沿向锅本体所在的一侧延伸形成用于遮挡间隙的挡壁,且在挡壁上设有能够与锅本体的侧壁相抵靠的第二凸台;利用挡壁封盖该间隙,这样可以避免用户端取锅具时手指伸入间隙内而被锅本体的热量灼伤的问题,另外,利用挡壁与锅本体的侧壁抵接,则在锅具盛装有重物时,利用该抵接结构可以将锅耳上的部分转矩转变为与锅本体抵靠的支撑力,以降低锅耳上的变形量,提高产品的使用刚度;当然,通过挡壁上的第二凸台与锅本体抵靠,可以减小挡壁与锅本体的接触面积,以此降低传递到锅耳上的热量,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锅口上与所述安装座的非连接部分向外径向延伸形成锅沿。

在该技术方案中,锅口上与安装座的非连接部分向外径向延伸形成锅沿,一方面,锅沿的设置,使烹饪器具中的锅本体与锅沿的配合更加紧密严实,提高了烹饪器具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锅沿由锅口向外径向延伸形成,使得锅本体的加工方式简单,简化了产品的制造步骤,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锅具。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锅具,从而具有上述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锅具的剖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锅具局部分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锅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锅耳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所示锅耳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锅具,10锅体,11锅本体,111上表面,112锅沿,12安装座,121侧表面,122过渡面,20锅耳,21第一凸台,22第一区域,23第二区域,24延伸部,25固定部,251通孔,26握持部,27挡壁,271定位台阶,28第二凸台,30隔热间隙,4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锅具100。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锅具100,包括:锅体10和安装在锅体10上的锅耳20,锅耳20由隔热材料制成。

具体地,锅耳20设置有配合面,且配合面与锅体10的外端面相对设置;其中,配合面上设有与锅体10的外端面抵靠的抵靠部,和/或锅体10的外端面上设有与配合面抵靠的抵靠部,以使锅体10的外端面与配合面之间形成隔热间隙3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100,在锅耳20上设置一定的配合面,且使配合面与锅体10的外端面相对设置并相配合,这样可以保证锅耳20与锅体10的固定连接强度;其中,在锅耳20的配合面或者锅体10的外端面上设置抵靠部,且使抵靠部抵靠在与之配合的表面上,以使配合面与外端面之间形成隔热间隙30,相对于现有的锅耳20连接部位面接触的结构来说,该设计相对减小了配合面与外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如此可以极大地削弱锅耳20与锅体10之间的热传导过程,从而降低传导到锅耳20上的热量,实现降低锅耳20温升的目的,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而言,现有技术中通过材质的改进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锅耳20表面的温度,但从锅耳20与锅体10的连接结构来看,锅体10上的热量会以热传导的方式高效地传递到锅耳20上,则即便锅耳20材质的导热性不高,随着锅耳20上热量的富集也会导致其上产生较大的温升;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100,通过设置抵靠部以减小锅耳20与锅体10的接触面积,这可削弱锅体10向锅耳20的热传导过程,如此,通过合理设计可以实现锅耳20与空气的对流传热效率大于或等于锅体10向锅耳20热传导效率,如此可从传热本质上抑制锅耳20的温升,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当然,相对于锅体10需要保温的场合,此设计也能够有效降低锅体10上的热损失。

其中,优选锅耳20为导热性相对较低的树脂、陶瓷等隔热材料制成,以此可降低锅耳20的表面温度;且对于该设计,如图2至图6所示,优选将抵靠部设置在非金属锅耳20上,这一方面可便于产品的加工,另一方面,可利用非金属锅耳20上抵靠部的阻热性,使抵靠部上的热量在向锅耳20的配合面所在方向传递过程中进一步衰减,以此进一步降低锅耳20表面的温升。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锅体10包括:锅本体11和安装座12。

具体地,锅本体11具有用于容纳食物的容纳槽;安装座12与锅本体11的锅口的外周边相连且向下延伸,安装座12的内端面与锅本体1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其中,锅耳20安装在安装座12上,且配合面与安装座12的外端面相对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使安装座12的内端面与锅本体1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在通过紧固件将锅耳20与安装座12进行装配时,由于间隙的存在,一方面,可以防止紧固件的尖端碰触到锅本体11的侧壁,避免对锅本体11的侧壁产生影响和破坏,保证锅体10成型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延长热传递的路径,减少传递到锅耳20上的热量,从而降低用户在通过握持锅耳20移动锅体10时被烫伤的风险;其中,锅耳20安装在安装座12上,且配合面与安装座12的外端面相对设置,可以有效增大锅耳20的安装空间,实现将锅耳20快速、方便地安装在锅本体11上,降低了锅耳20与锅体10的装配难度,提高了锅体10的生产效率,且由于锅耳20装配在安装座12上,可以避免在锅本体11的侧壁上开孔,进而提高了锅本体11的成型质量。

当然,本方案不局限于此,还可将安装座12固定在锅体10的侧壁上,以用于负载锅耳20。

进一步地,锅口上与安装座12的非连接部分向外径向延伸形成锅沿112;且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锅沿112的顶端面与安装座12顶端的上表面111平齐。

在该技术方案中,锅口上与安装座12的非连接部分向外径向延伸形成锅沿112,一方面,锅沿112的设置,使烹饪器具中的锅本体11与锅沿112的配合更加紧密严实,提高了烹饪器具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锅沿112由锅口向外径向延伸形成,使得锅本体11的加工方式简单,简化了产品的制造步骤,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锅耳20安装在安装座12上,隔热间隙30的至少部分沿着锅沿112的表面延伸,且隔热间隙30的顶端开口与锅沿112的上端面相齐平,这样可以弱化该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带来的视觉效果,而使产品更加美观,其中优选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的尺寸不为零,以此避免锅耳与锅沿之间导热;另外,设置锅耳20的上端面与锅沿112的上端面构成水平面,这样设计除了可利于锅耳20对锅沿112外端下折形成的倒角形成包覆作用之外,还能够提升锅沿112位置处的平整性、并拓宽锅沿112上端面位置处的水平面宽度,弥补锅沿112外端下折带来的水平面变窄的问题,提升密封圈与锅沿112的配合效果。其中,更进一步优选沿靠近隔热间隙30的顶端开口的方向,隔热间隙30的宽度逐渐减小,这样设置可利于减小隔热间隙的顶端开口的宽度,防止污渍进入,且提升产品的构型美观性。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此处也可不设置安装座12,仅需直接在锅本体11的锅口处制出锅沿,将锅耳20安装在锅本体的侧壁上,且使锅耳的配合面与锅本体11的侧壁面及锅沿的外表面之间构造出该隔热间隙即可。

优选地,隔热间隙30的顶端开口的宽度尺寸不大于隔热间隙30的其他位置处的宽度尺寸,即如图2和3所示,L1的值不大于L2的值,且优选地,L1的值小于L2的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隔热间隙30的顶端开口的尺寸L1不大于隔热间隙30的其他位置的尺寸,如L2,即相对隔热间隙30均匀的方案来说,通过此设计以使隔热间隙30的顶端开口尺寸有一定的缩减,对此,可以理解的是,隔热间隙30的顶端开口位于产品的外观面上,通过减小隔热间隙30的顶端开口的尺寸可以弱化该缝隙结构的视觉效果,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另一方面来说,减小隔热间隙30的顶端开口的尺寸可以阻止异物进入隔热间隙30内,以此保证配合面与外端面之间的热传导面积不会增加,当然,此基础上,也可便于设计人员根据使用需求相对增大隔热间隙30其他位置处的尺寸,以进一步提高锅耳20与锅体10之间的隔热性。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锅耳20的配合面包括:第一区域22和第二区域23。

具体地,第一区域22设有抵靠部;第二区域23与锅体的外端面相间隔,且相对锅体10的外端面倾斜,第二区域23位于靠近锅耳20顶端的一侧,且沿靠近隔热间隙30的顶端开口的方向,第二区域23与锅体10的外端面之间的隔热间隙30的宽度尺寸逐渐减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锅耳20的配合面上的第二区域23处,使第二区域23由靠近第一区域22的一端向其靠近隔热间隙30的顶端开口的一端逐渐倾斜,从而使第二区域23与锅体10的外端面之间的隔热间隙30的尺寸逐渐减小,具体而言,隔热间隙30的顶端开口尺寸可以设计为但不局限于零,即使第二区域23的远离第一区域22的一端与外端面接触,以提高产品美观性,对于该结构来说,该设计中将第二区域23设计呈倾斜结构,这样可以确保第二区域23与外端面的接触面积最小化,甚至为线接触,而不是整个第二区域23与锅体10接触,以此最大程度地减小传导到锅耳20上的热量;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其中,第二区域23的截面也可为L形、阶梯形等折边结构,即仅需使隔热间隙30尺寸向其顶端开口呈减小趋势即可,此处就不再对其结构形式进行一一列举了,但均应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地,锅体10的外端面包括侧表面121和连接在侧表面121与锅体10的上表面111之间的过渡面122;锅耳20包括位于其顶端且向锅体10所在的一侧延伸的延伸部24,第二区域23位于延伸部24上且呈内凹状,其中,锅体10的过渡面122位置处位于第二区域23围成的空间内,且第二区域23与过渡面122相对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锅体10的外端面包括侧表面121和过渡面122,利用侧表面121与锅耳20第一区域22上的抵靠部抵靠,此处可以设置第一区域22与侧表面121平行,且其上的抵靠部的高度均匀,如此可降低产品的加工难度,以便于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及组装精度,其中,侧表面121优选为但不局限于竖直面,以提高紧固件上的受力均匀性;另外,设置锅耳20的顶端向锅体10所在的一侧延伸形成延伸部24,且使第二区域23位于延伸部24上且呈内凹状,如此可如图2中所示,将安装座12的外端伸入第二区域23围成的区域内,这样可使隔热间隙30的顶端开口朝向锅体10的内侧,由此使得在用户俯视锅具100时所看到的隔热间隙30的顶端开口尺寸实际上小于其实际尺寸,以此弱化该隔热间隙30的顶端开口带来的视觉效果,而使产品更加美观。

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区域23呈向凹陷的弧形面,和/或过渡面122为弧形过渡面122;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第二区域23和/或过渡面122可以为平坦斜面。

优选地,如图2至4所示,延伸部24的上端面与锅体10的上表面111平齐,即如图2所示,延伸部24的上端面与安装座12顶端的上表面111平齐。

在该技术方案中,延伸部24的外端面与锅体10的上表面111平齐,对于锅具100作为烹饪器具的内锅使用的场合,该设计可以简化烹饪器具上盖与锅耳20的配合处的结构,即无需单独设置避空结构来容纳延伸部24,尤其对于锅耳20位于锅体10的锅口处的方案而言,该设计可以防止延伸部24与烹饪器具的锅盖发生干涉,以使上盖与锅体10更紧密地贴合,保证烹饪时锅体10内部的密封性。

如图1至6所示,锅耳20上设置有通孔251,紧固件贯穿通孔251且将锅耳20与锅体10固定连接;其中,抵靠部包括设在锅耳上的多个第一凸台21,且多个第一凸台21沿通孔251的周向间隔地布置;或者抵靠部包括呈环形的第一凸台(图中未示出),且第一凸台套设在通孔的外侧;或者抵靠部包括呈弧形的第一凸台(图中未示出),第一凸台位于通孔的上侧。

优选地,锅耳20包括固定部25及与固定部25相连的握持部26,固定部25上设置有通孔251及所述第一凸台。

在该技术方案中,锅耳20包括握持部26及固定部25,握持部26的设置可提高用户取放或者移动锅体10时的舒适度;另外,在固定部25上设置有通孔251,利用紧固件贯穿通孔251且将锅耳20与锅体10固定连接,如此可保证锅耳20与锅体10的连接强度,其中,设置抵靠部包括设在锅耳20上的多个第一凸台21,且使第一凸台21绕通孔251周向布置,以使抵靠部呈点状均匀分布为通孔251周围,这在保证紧固件的连接应力在锅耳20及锅体10上均匀分布的同时,使得相邻两个第一凸台21之间形成良好的空气通道,以此提供对紧固件的散热通道,降低通过紧固件传递到锅耳20上的热量。

值得说明的是,此处第一凸台21的形状可有多种设计方式,如柱形凸台、矩形凸台等,或第一凸台21为图2、图4、图6和图7中示意的半球形凸台,此处不再列举,但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如图2和图4所示,本方案中紧固件可为螺钉40,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需求利用铆钉或销钉等替换此处的螺钉40。

除此之外,还可设置所述抵靠部包括呈环形的第一凸台,且所述第一凸台套设在所述通孔的外侧,这样,可以利用环形的第一凸台其内的紧固件形成遮挡,避免进入隔热间隙的水分或污渍与紧固件直接接触,可防止紧固件生锈等问题,延长紧固件的寿命;或者,设置所述抵靠部包括呈弧形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通孔的上侧,位于通孔上侧的第一凸台可以对通孔内的紧固件起到挡水作用,沿隔热间隙向下流动的水汽直接与紧固件接触,可防止紧固件生锈等问题,延长紧固件的寿命。

如图2、图4、图6和图7所示,锅耳20的内壁面的边沿向锅本体11所在的一侧延伸形成用于遮挡间隙的挡壁27,挡壁27的内周边与锅本体11的侧壁相对设置,且挡壁27的内周边上设有能够与锅本体11的侧壁相抵靠的第二凸台28。

在该技术方案中,锅耳20的内壁面的边沿向锅本体11所在的一侧延伸形成用于遮挡间隙的挡壁27,且在挡壁27的内周边上设有能够与锅本体11的侧壁相抵靠的第二凸台28;利用挡壁27封盖该间隙,这样可以避免用户端取锅具100时手指伸入间隙内而被锅本体11的热量灼伤的问题,另外,利用挡壁27与锅本体11的侧壁抵接,则在锅具100盛装有重物时,利用该抵接结构可以将锅耳20上的部分转矩转变为与锅本体11抵靠的支撑力,以降低锅耳20上的变形量,提高产品的使用刚度;当然,通过挡壁27上的第二凸台28与锅本体11抵靠,可以减小挡壁27与锅本体11的接触面积,以此降低传递到锅耳20上的热量,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如图2和图6所示,挡壁27上设有定位台阶271,在锅耳20与锅体10的组装过程中,可利用定位台阶271与安装座12的底端面抵靠以进行组装定位,以便于安装紧固件;值得说明的是,组装后的产品中,通孔251的轴线至安装座12的底端面的距离小于通孔251的轴线至定位台阶271的台阶面的距离,如此可以避免定位台阶271与安装座12的底端面接触,以减少两者间的热传递。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图中未示出),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锅具100。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锅具100,从而具有上述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在锅耳的配合面或者锅体的外端面上设置抵靠部,且使抵靠部抵靠在与之配合的表面上,以使配合面与外端面之间形成隔热间隙,相对于现有的锅耳连接部位面接触的结构来说,该设计相对减小了配合面与外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如此可以极大地削弱锅耳与锅体之间的热传导过程,从而降低传导到锅耳上的热量,实现降低锅耳温升的目的,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该锅具而具有上述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