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锅的内胆和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4991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压力锅的内胆和压力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压力锅的内胆和压力锅。



背景技术:

压力锅在烹饪时,烹饪腔体内会形成高温高压环境,来实现快速烹饪。为了保证烹饪安全,一般会在锅盖上设置盖牙,在锅体上设置锅牙,通过盖牙和锅牙的配合实现锅盖与锅体的锁合和解锁。在锅盖和锅体锁合时,盖牙与锅牙是咬合的,因此可以安全烹饪,在锅盖与锅体解锁时,盖牙与锅牙是错开的,因此可以打开锅盖。

现有压力锅的内胆,一般为在内胆的胆沿上设置锅牙,来与锅盖上的盖牙配合。现有技术中,又出现了一种内胆,主要应用在饭煲上,是在内胆侧壁外表面上设有环形凸筋,可以是作为把手使用,可以是作为内胆支撑结构,还可以是防止水流向底壁。但是这种内胆并未使用到压力锅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压力锅的内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力锅的内胆,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外表面上设有环形凸筋,所述环形凸筋上设有锅牙。通过在环形凸筋上设置锅牙,可以与压力锅锅盖上的盖牙配合,因此该内胆可以应用在压力锅上,而且可以具有现有技术中环形凸筋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凸筋距离内胆上端面的距离小于40mm。因此可以减少锅盖的厚度,因为锅盖的盖牙需要与锅牙配合,故锅盖的厚度必须大于环形凸筋到内胆上端面的距离,当该距离太大之后,锅盖为了能够配合到锅牙,必须相应的变厚,该距离小于40mm,可以避免锅盖太厚,不方便制造与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包括上侧壁和下侧壁,环形凸筋位于上侧壁和下侧壁之间,上侧壁上部向外延伸形成胆沿。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壁、下侧壁和环形凸筋一体成型。由于盖牙与锅牙配合使用来使锅盖与锅体达到锁合状态,在烹饪时,盖牙与锅牙可能存在较大的咬合力,故底壁、下侧壁和环形凸筋一体成型,即环形凸筋与下侧壁为同一板材形变而成时,可以确保能够承受住这种较大的咬合力。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上侧壁焊接在所述环形凸筋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上侧壁下部向内延伸形成收口,上部向外延伸形成胆沿。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壁和侧壁一体成型,所述环形凸筋焊接在所述侧壁上。由于环形凸筋是后来焊接到侧壁上的,因此可以先对环形凸筋进行切牙处理,形成有锅牙之后再焊接到侧壁上去,可以大大简化切牙的操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包括内胆,锅盖与内胆密封形成烹饪腔体,所述内胆为上述的压力锅的内胆。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锅盖包括锁圈和内盖,内盖与内胆密封形成烹饪腔体,锁圈相对内盖转动,锁圈上设有盖牙,转动锁圈使盖牙与锅牙配合实现锅盖与锅体的锁合和解锁。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锅盖包括钢盖,钢盖与内胆密封形成烹饪腔体,钢盖上设有盖牙,转动钢盖使盖牙与锅牙的配合实现锅盖与锅体的锁合和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压力锅的内胆,在环形凸筋上设置锅牙,可以兼具现有技术中环形凸筋的有益效果,比如支撑内胆,防止水流到底壁等,还能够应用到压力锅上。

2、所述底壁、下侧壁和环形凸筋一体成型。由于盖牙与锅牙配合使用来使锅盖与锅体达到锁合状态,在烹饪时,盖牙与锅牙可能存在较大的咬合力,而当环形凸筋与下侧壁一体成型时,可以确保能够承受住这种较大的咬合力,产品的实用性好。

3、所述底壁和侧壁一体成型,所述环形凸筋焊接在所述侧壁上。由于环形凸筋是后来焊接到侧壁上的,因此可以先对环形凸筋进行切牙处理,形成有锅牙之后再焊接到侧壁上去,可以大大简化切牙的操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内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内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内胆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内胆俯视图。

附图标号:

底壁1,侧壁2,上侧壁21,定位结构211,下侧壁22,环形凸筋3,锅牙4,胆沿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一种压力锅的内胆,包括底壁1和侧壁2,所述侧壁2外表面上设有环形凸筋3,所述环形凸筋3上设有锅牙4。

通过在环形凸筋3上设置锅牙4,可以与压力锅锅盖上的盖牙配合,因此该内胆可以应用在压力锅上,而且可以具有现有技术中环形凸筋3的有益效果,比如环形凸筋3可以支撑内胆,防止水流到底壁1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环形凸筋3距离内胆上端面的距离D小于40mm。因此可以减少锅盖的厚度,因为锅盖的盖牙需要与锅牙配合,故锅盖的厚度必须大于环形凸筋到内胆上端面的距离,当该距离太大之后,锅盖为了能够配合到锅牙,必须相应的变厚,该距离小于40mm,可以避免锅盖太厚,不方便制造与使用。内胆在与锅盖配合时,内胆上端与锅盖密封配合,锅牙与锅盖上的盖牙配合,故锅盖的厚度会大于D。因此该距离D不宜太大,在太大后,使得锅盖的厚度必须相应的变大,这样会影响到整机的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2包括上侧壁21和下侧壁22,环形凸筋3位于上侧壁21和下侧壁22之间,上侧壁21上部向外延伸形成胆沿5。可参照图2,所述上侧壁21下部向内延伸形成收口,上部向外延伸形成胆沿5。即上侧壁21先向内延伸,使得内胆口部变小,再向外延伸形成胆沿5。由于上侧壁有一个向内延伸使口部变小的过程,可以对热气进行阻挡,当烹饪使热气沿着侧壁向上运动时,遇到该向内延伸段,使得热气向下运动,可以避免热气的散失,促进热气的翻滚沸腾。之后上侧壁21向外延伸形成胆沿5,密封圈可以与该向外延伸段配合,使得内胆得到密封。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上侧壁21上还具有定位结构211,定位结构211为上侧壁向外延伸段上的凸环,当然,也可以是凹环,环形凸筋3位于定位结构211下方。由于设置有定位结构211,使得环形凸筋3安装在侧壁上时,具有参考位置,不至于向上或者向下偏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壁1、下侧壁22和环形凸筋3一体成型,即为同一板材拉伸形变而成。即在制作该内胆时,进行拉伸工序时,将板材放入拉伸设备模具中来形成底壁1、下侧壁22和环形凸筋3,所以底壁1、下侧壁22和环形凸筋3为同一板材拉伸形变而成。然后可以对内胆进行涨形,切牙等操作。对环形凸筋3进行切牙之后,将上侧壁21焊接在环形凸筋3上,来形成本实施例的内胆。由于本实施例的内胆用于压力锅,锅牙4必须具有较大的强度,因为锅牙4设置在环形凸筋3上,环形凸筋3是与下侧壁22为同一板材拉伸形变而成的,这样可以保证锅牙的强度,保证环形凸筋3在侧壁上的强度。该内胆在与锅盖配合使,盖牙咬合锅牙,锅牙是环形凸筋3上与下侧壁同一板材形成,故可以承受这种咬合力。由于所述上侧壁21焊接在所述环形凸筋3上。可以是对上侧壁21进行口部整形之后,再将上侧壁21焊接到环形凸筋3上。这样,口部整形会变得简单。相对现有技术对一般内胆进行操作时,是在整个内胆初步造型形成之后,来对整个内胆的口部位置进行处理。而本实施例中仅仅需要对上侧壁21这样一段环形的部分进行口部整形即可,可以方便口部整形操作。口部整形可以理解为将开口部调整为要求尺寸的R角,切除多余的边料等。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制作工序的不同。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制作该内胆时,进行拉伸工序时,将板材放入拉伸设备模具中来形成底壁1和侧壁22,再将环形凸筋3焊接在侧壁22上。即实施例中,所述底壁1和侧壁2一体成型,为同一板材拉伸形变而成,所述环形凸筋3焊接在所述侧壁2上。可以理解的是,环形凸筋3在焊接之前,已经做好的切牙操作形成有锅牙,之后再焊接到侧壁2上。由于先对环形凸筋3进行了切牙,可以极大地方便切牙工序的操作。而且,还可以是环形凸筋3在模具成型时就已经具有了锅牙4,不需要切牙操作,直接将具有锅牙4的环形凸筋3焊接到内胆侧壁2上,制作简单。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包括内胆,锅盖与内胆密封形成烹饪腔体,所述内胆为上述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的压力锅的内胆。具体的,所述锅盖包括锁圈和内盖,内盖与内胆密封形成烹饪腔体,锁圈相对内盖转动,锁圈上设有盖牙,转动锁圈使盖牙与锅牙配合实现锅盖与锅体的锁合和解锁。通过内盖与内胆口部配合进行密封,通过锁圈与环形凸筋上的锅牙配合实现锁合和解锁,来将该内胆应用在压力锅上。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包括内胆,锅盖与内胆密封形成烹饪腔体,所述内胆为上述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的压力锅的内胆。具体的,所述锅盖包括钢盖,钢盖与内胆密封形成烹饪腔体,钢盖上设有盖牙,转动钢盖使盖牙与锅牙的配合实现锅盖与锅体的锁合和解锁。即在本实施例中,钢盖包括顶面和侧面,顶面与内胆密封,侧面上设置有盖牙,侧面的盖牙来与环形凸筋上的锅牙配合实现锁合和解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锅体内还设有加热装置对内胆进行加热。锅体、锅盖和加热装置都可参考现有烹饪器具,故而本实施例不结合附图对其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在不冲突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来得到更多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