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003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毯,属于生活养生保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热毯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冬天睡觉时作为取暖工具,舒适而方便。目前市面上的电热毯,多数仅具有取暖功能,其对人体的保健功能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毯,通过设置红外发热体,可以使细胞内部的毒素排出,使细胞内部通畅,细胞吸收营养充分,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血液及细胞组织代谢,对细胞恢复有很大的作用,还能够调节血压,预防疾病,通过设置防水层,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通过设置防火层,可以起到阻燃的作用,同时绝缘层还起到绝缘的作用,保护用户健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毯,包括电热毯本体,所述电热毯本体内部设有加强层,所述电热毯本体上设有由红外发热体围成的红外线加热区,所述红外线加热区上设有感应探头,所述感应探头与电源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接口与温度调整旋钮电性连接,所述温度调整旋钮与温控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温控开关通过温控器指示灯和显示屏与电源插头电性连接且之间通过电源线连通,所述电热毯本体表层设有防水层,所述加强层顶部设有防火层,所述红外发热体顶部设有绝缘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外发热体由长丝碳纤维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插头与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层由碳纤维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层、红外发热体、防火层和加强层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毯,通过设置红外发热体,可以使细胞内部的毒素排出,使细胞内部通畅,细胞吸收营养充分,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血液及细胞组织代谢,对细胞恢复有很大的作用,还能够调节血压,预防疾病,通过设置防水层,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通过设置防火层,可以起到阻燃的作用,同时绝缘层还起到绝缘的作用,保护用户健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毯电热毯本体剖面图;

图中标号:1、电源插头;2、电源线;3、温度调整旋钮;4、温控器指示灯;5、显示屏;6、温控开关;7、电源接口;8、感应探头;9、红外线加热区;10、电热毯本体;11、加强层;12、防水层;13、防火层;14、绝缘层;15、红外发热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毯,包括电热毯本体10,所述电热毯本体10内部设有加强层11,所述电热毯本体10上设有由红外发热体15围成的红外线加热区9,所述红外线加热区9上设有感应探头8,所述感应探头8与电源接口7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接口7与温度调整旋钮3电性连接,所述温度调整旋钮3与温控开关6电性连接,所述温控开关6通过温控器指示灯4和显示屏5与电源插头1电性连接且之间通过电源线2连通,所述电热毯本体10表层设有防水层12,所述加强层11顶部设有防火层13,所述红外发热体15顶部设有绝缘层14。

所述红外发热体15由长丝碳纤维制成,所述电源插头1与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电性连接,所述加强层11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绝缘层14、红外发热体15、防火层13和加强层11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毯,工作时,通过设置红外发热体,可以使细胞内部的毒素排出,使细胞内部通畅,细胞吸收营养充分,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血液及细胞组织代谢,对细胞恢复有很大的作用,还能够调节血压,预防疾病,通过设置防水层,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通过设置防火层,可以起到阻燃的作用,同时绝缘层还起到绝缘的作用,保护用户健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