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养殖双层保温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453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禽类养殖双层保温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禽类养殖双层保温窗,属于禽类养殖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密闭的禽类养殖禽舍内,气味混杂且存在大量有害气体,一旦出现疫病,会直接导致禽类大面积感染,导致批量死亡现象,同时,这些有害气体,也严重威胁养殖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禽舍通常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开窗换气,以改善禽舍内的空气环境。但是,在冬季的时候,开窗后又难以保证禽舍内部的温度,因此,目前的窗户在实现通风和保温的双重效果上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禽类养殖双层保温窗,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保证禽舍的通风性能和保温性能,且通风量和禽舍内温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由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

禽类养殖双层保温窗,包括窗体,所述窗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收纳仓和下收纳仓,所述上收纳仓和下收纳仓之间设有两层相互平行的通风网,两层所述通风网外侧分别设有内保温膜和外保温膜,所述上收纳仓内设有内上转轴和外上转轴,所述下收纳仓内设有内下转轴和外下转轴,所述内保温膜缠绕在内下转轴上,内保温膜与内上转轴之间设有内连接绳,所述内连接绳缠绕在内上转轴上,所述外保温膜缠绕在外上转轴上,外保温膜与外下转轴之间设有外连接绳,所述外连接绳缠绕在外下转轴上,所述内上转轴、外上转轴、内下转轴和外下转轴均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旋转。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两层所述通风网外侧均设有卡槽,内保温膜和外保温膜均贯穿于卡槽内。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两层所述通风网材质为塑料或铝。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保温膜和外保温膜均采用石墨保温膜或隔热铝膜。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保温膜和外保温膜材质均为气凝胶。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上转轴、外上转轴、内下转轴和外下转轴分别通过连接轴连接有内上同步轮、外上同步轮、内下同步轮和外下同步轮,所述内上同步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与外下同步轮连接,所述内下同步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与外上同步轮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下同步轮通过第三同步带与外下同步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内保温膜和外保温膜之间形成S形通风路线,保证进入禽舍内的空气都为热空气,排出窗外的都为冷空气,保证禽舍同时具备通风和保温性能。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电机即可驱动内保温膜和外保温膜的升降,成本低,劳动强度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完全通风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四个同步轮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上同步轮和外上同步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下同步轮和外下同步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窗体,2、上收纳仓,3、下收纳仓,4、通风网,5、内保温膜,6、外保温膜,7、内上转轴,8、外上转轴,9、内下转轴,10、外下转轴,11、内连接绳,12、外连接绳,13、卡槽,14、内上同步轮,15、外上同步轮,16、内下同步轮,17、外下同步轮,18、第一同步带,19、第二同步带,20、第三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禽类养殖双层保温窗,包括窗体1,所述窗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收纳仓2和下收纳仓3,所述上收纳仓和下收纳仓之间设有两层相互平行的通风网4,两层所述通风网外侧分别设有内保温膜5和外保温膜6,所述上收纳仓内设有内上转轴7和外上转轴8,所述下收纳仓内设有内下转轴9和外下转轴10,所述内保温膜缠绕在内下转轴上,内保温膜与内上转轴之间设有内连接绳11,所述内连接绳缠绕在内上转轴上,所述外保温膜缠绕在外上转轴上,外保温膜与外下转轴之间设有外连接绳12,所述外连接绳缠绕在外下转轴上,所述内上转轴、外上转轴、内下转轴和外下转轴均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旋转(图中未示出)。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两层所述通风网外侧均设有卡槽13,内保温膜和外保温膜均贯穿于卡槽内,保证内外保温膜位置的稳定。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两层所述通风网材质为塑料或铝,质量小,性能稳定。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保温膜和外保温膜均采用石墨保温膜或隔热铝膜。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保温膜和外保温膜材质均为气凝胶,透明保温,保温的同时不影响禽舍的采光。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上转轴、外上转轴、内下转轴和外下转轴分别通过连接轴连接有内上同步轮14、外上同步轮15、内下同步轮16和外下同步轮17,所述内上同步轮通过第一同步带18与外下同步轮连接,所述内下同步轮通过第二同步带19与外上同步轮连接,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的设置,可将电机的数量从4个减少至2个,降低成本。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下同步轮通过第三同步带20与外下同步轮连接,进一步降低成本,只需一个电机即可控制内保温膜和外保温膜的升降。

具体工作原理:

如图1至图6所示,冬天时,禽舍需要进行保温,电机逆时针转动驱动内下同步轮14或外下同步轮17转动,通过第三同步带20、第一同步带18和第二同步带19的作用,即可控制内保温膜5上升、外保温膜6下降,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内保温膜5和外保温膜6的升降高度,两层保温膜之间成S形通风路线,由于空气受热后密度变小,向上流动,受冷后密度变大,向下流动,而两层保温膜之间存在缓冲或热交换的空间,保证进入禽舍内的空气都为热空气,排出窗外的都为冷空气,保证禽舍同时具备通风和保温性能;夏天时,电机顺时针转动驱动内下同步轮16或外下同步轮17转动,通过第三同步带20、第一同步带18和第二同步带19的作用,即可控制内保温膜5下降、外保温膜6上升,改善通风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