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锅温度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8207阅读:4910来源:国知局
电热锅温度耦合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锅配件,尤其涉及电热锅温度耦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厨具采用电热,最为人知的电热锅,在使用时,其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功能齐全;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由于目前电热锅的控制部分多是固定在锅体上,控制部分与锅体成为一个整体;生产与组装,以及使用时候多会产生不便;即使将电热部分分离设置,其电热的接线容易松动,导致电性不良,影响热效率;此外,电热装置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极为不安全,容易烫伤用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锅温度耦合器,安装方便,结构稳固,有效避免电热构件松动,且使用安全,设置了保护结构,有效防止烫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锅温度耦合器,其改进之处在于: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前端设有发热管接口与用于安装导热套管的定位孔,壳体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继电器开关,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所述继电器开关与壳体表面的触摸面板相连接,所述导热套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于所述发热管接口处设置有卡持插电套管的卡槽,所述插电套管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所述壳体向外延伸有将所述插电套管包裹于壳体内部的凸出部。

上述结构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继电器开关以及与所述继电器开关相连接的3个触摸按键,且每个触摸按键的中间设有指示灯。

上述结构中,所述壳体由上壳与下壳组成,下壳上设有螺丝固定台,上壳通过螺丝固定在下壳上。

上述结构中,所述壳体的一侧还设有供所述控制电路板外接电路的电线接入孔。

上述结构中,所述壳体上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应处设有隔热槽。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锅温度耦合器,安装方便,结构稳固,有效避免电热构件松动,且使用安全,设置了保护结构,有效防止烫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热锅温度耦合器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热锅温度耦合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考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示了电热锅温度耦合器,它包括壳体14,壳体14前端设有发热管接口11与用于安装导热套管23的定位孔13,壳体14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20,控制电路板20上设置有继电器开关,控制电路板20通过继电器开关与壳体14表面的触摸面板12相连接,导热套管23内设置有与控制电路板20相连的温度传感器,壳体14于发热管接口11处设置有卡持插电套管24的卡槽144,卡槽144可以将插电套管24稳定的卡持住,保证良好的电性连接;插电套管24连接于控制电路板20上;壳体14向外延伸有将插电套管24包裹于壳体14内部的凸出部15,这样可以有效保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板20上设置有继电器开关以及与用于控制继电器开关的3个触摸按键21,且每个触摸按键21的中间设有指示触摸操作的指示灯22;可以理解的,3个触摸按键21设置于触摸面板12的底层,触碰触摸面板12中相应触摸按键21的地方,通过控制电路板20上的继电器开关进行调节插电套管24的输出功率,同时也可以根据导热套管23中温度传感器的变化来控制锅体温度,满足各种加热需求。

进一步地,壳体14由上壳141与下壳142组成,下壳142上设有螺丝固定台,上壳141通过螺丝固定在下壳142上。

进一步地,壳体14的一侧还设有供控制电路板20外接电路的电线接入孔143,电源线25从该电线接入孔143接入控制电路板20。

进一步地,壳体14上于控制电路板20相应处设有隔热槽145,防止控制电路板20上的电子器件因为温度过高而损坏,有效保障该电热锅温度耦合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