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2222阅读:3710来源:国知局
升降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承载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升降台。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平板显示器、平板电脑等在普通家庭中也越来越普及,与之相配套的支架应运而生。现有技术的用于承载平板电脑的升降台,也称升降工作台,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一种升降工作台,其结构包括:升降工作台本体,所述的升降工作台本体包括桌板、上支座、下支座以及连接在上支座和下支座之间的至少一组X型升降机构,所述的桌板固定连接在上支座的顶部,每组X型升降机构包括中部铰接呈X型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上端与上支座铰接,且第一支杆的下端铰接一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滑动配合在下支座上;所述第二支杆的下端与下支座铰接,且第二支杆的上端铰接一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二滑块滑动配合在上支座上;所述下支座上设有限制第一滑块滑动的锁止机构;所述的每组X型升降机构还包括一用于抵消或部分抵消上支座承重的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支杆中部铰接,气弹簧的另一端与上支座铰接;该升降工作台通过气弹簧来提供支撑力,用于抵消或部分抵消上支座承重。所述的锁止机构是指所述的下支座上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的第一滑块滑动配合在第一滑轨上,且第一滑块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定位孔;所述第一滑块外侧的下支座上设有一盒体,所述的盒体内设有一自由端能插入或脱离定位孔的活动销,且盒体内滑动配合一能带动活动销移动并使活动销的自由端脱离定位孔的滑动板,且上支座上设有扳手,所述的扳手通过拉锁与滑动板的外端连接;上述升降工作台,在升降操作时,用手扳动扳手,扳手通过拉锁带动滑动板移动,从而使活动销的自由端脱离第一滑块的定位孔,此时用手向上提升上支座,上支座向上提升一定高度后,松开扳手,活动销再次插入第一滑块的定位孔内,从而使第一滑块锁止,使上支座保持停留。

该升降台一般放置在办公桌面或台面上使用,众所周知,升降台桌板离桌面或台面的高度越高其舒适性越差,升降台桌板离桌面或台面的高度越低其舒适性越好,而现有技术的这种升降台其打开后的整体高度较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较差;且随着桌板高度的降低,其支杆与上支座和下支座之间的安全间隙越小,有夹手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打开后整体高度较低且升降臂与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安全间隙较大,避免夹手风险的升降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升降台:它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通过至少一组升降臂连接,所述的升降臂用于调节上平台相对于下平台的高度,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气弹簧,所述的气弹簧用于提供上平台上升的升力,所述气弹簧的一端与升降臂的上部连接,气弹簧的另一端与上平台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升降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升降台的气弹簧一端与升降臂的上部连接,气弹簧的另一端与上平台连接。因此气弹簧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小,也即气弹簧连接后的竖直高度降低,因此可有效地降低上平台相对于下平台的高度,因此该升降台经过结构合理优化后,放在桌面或台面上打开使用时,整体高度较低,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作为优选,它还包括能将上平台锁定在任意高度的锁定机构,上平台上还设有用于控制锁定机构动作的扳手,所述的扳手通过闸线与锁定机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至少一组升降臂为两组升降臂,每组升降臂包括中部铰接呈X型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上平台铰接,且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铰接一第一滚轮,所述的第一滚轮滚动配合在下平台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下平台铰接,且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铰接一第二滚轮,所述的第二滚轮滚动配合在上平台上。

作为优选,所述两组升降臂之间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升降臂的两个第一支撑杆的上部连接,所述气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横杆上,气弹簧的另一端与上平台的底部连接。将气弹簧的连接位置设置在两组升降臂之间,这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将气弹簧直接连接在升降臂上,减少了升降臂上部件的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两组升降臂的两个第二支撑杆的上部均向内设有S型折弯部,且两个第二支撑杆的S型折弯部下方的距离小于S型折弯部上方的距离。该第二支撑杆的上部向内设有的S型折弯部使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的间隙增大,从而使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的安全间隙增大,在上平台升降的过程中,能避免夹手的风险,安全性好。

作为优选,第一支撑杆的下端连接一锁板,所述的锁板滑动配合在下平台上,且锁板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插孔;所述的下平台上设有一能插入或脱离锁板上插孔的插销,所述的插销通过闸线与扳手连接。该扳手通过闸线控制插销插入或脱离锁板上的插孔,从而可以限定第一支撑杆下端的移动位置,从而使上平台锁定在任意高度。

所述的上平台和下平台上均设有导轨,所述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均滚动配合在导轨上。该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与上平台和下平台上导轨的配合使上平台相对于下平台升降时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升降台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升降台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升降台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上平台,2、下平台,3、气弹簧,4、扳手,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第一滚轮,8、第二滚轮,9、导轨,10、锁板,11、插孔,12、横杆,13、S型折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升降台,它包括上平台1和下平台2,所述上平台1和下平台2之间通过至少一组升降臂连接,所述的升降臂用于调节上平台1相对于下平台2的高度,所述上平台1和下平台2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气弹簧3,所述的气弹簧3用于提供上平台1上升的升力,所述气弹簧3的一端与升降臂的上部连接,气弹簧3的另一端与上平台连接。

它还包括能将上平台1锁定在任意高度的锁定机构,上平台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锁定机构动作的扳手4,所述的扳手4通过闸线与锁定机构连接。

所述的至少一组升降臂为两组升降臂,每组升降臂包括中部铰接呈X型的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上端与上平台1铰接,且第一支撑杆5的下端铰接一第一滚轮7,所述的第一滚轮7滚动配合在下平台2上;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下端与下平台2铰接,且第二支撑杆6的上端铰接一第二滚轮8,所述的第二滚轮8滚动配合在上平台1上。

所述两组升降臂之间设有横杆12,所述横杆12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升降臂的两个第一支撑杆5的上部连接,所述气弹簧3的一端连接在横杆12上,气弹簧3的另一端与上平台1的底部连接。

所述两组升降臂的两个第二支撑杆6的上部均向内设有S型折弯部13,且两个第二支撑杆6的S型折弯部13下方的距离小于S型折弯部13上方的距离。

第一支撑杆5的下端连接一锁板10,所述的锁板10滑动配合在下平台2上,且锁板10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插孔11;所述的下平台2上设有一能插入或脱离锁板10上插孔11的插销,所述的插销通过闸线与扳手4连接。

所述的上平台1和下平台2上均设有导轨9,所述的第一滚轮7和第二滚轮8均滚动配合在导轨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