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清洗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7205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宇清洗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设计,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楼宇清洗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从近几年开始,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都会在夏季发出通知,限制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场所以及各种公共场所的空调使用量。而且,由于空调只是对建筑物内的房间降温,无法阻挡外界环境向建筑物传递热量,即无法从阻断使建筑物升温的热源,因此,空调难以实际解决为建筑物降温的问题。再者建筑物过高对清洗玻璃就带来了难度,国内大多是雇佣“蜘蛛人”来清洗玻璃,难度大危险系数高。

因此,公告号为:CN202843527U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宇清洗降温装置,在楼宇的外部设置雾化喷嘴,可以对楼宇外部进行清理,同时可以在日常对整个楼宇外部进行清水喷淋以降低楼宇的温度,减少了空调的使用率降低了能耗。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因为水是循环使用的,在沉降罐内的水被净化之后,在水泵的抽取下,重新进入到清水储罐以及清洗液储罐内,循环使用,这样对清水储罐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清洗液储罐,由于重新填充了清水,这样清洗液储罐必然会被稀释,这样就需要手动向清洗液储罐内增加新的清洗剂,才能保证楼宇的清洗效果,维护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宇清洗降温装置,当清洗液储罐内填充了新的清水之后,可以自动向清洗液储罐内补充清洗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楼宇清洗降温装置,包括安装在楼宇顶部的清洗液储罐,所述清洗液储罐上设有第一进水管以及第一出水管,所述清洗液储罐的顶部设有清洗剂储罐,清洗剂储罐与清洗液储罐之间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内设有控制进液管启闭的控制部件,当第一进水管中有水进入清洗液储罐内时,控制部件控制进液管打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前,在清洗剂储罐内填充有清洗剂,工作时,当清水从第一进水管内进入清洗液储罐内时,控制部件控制进液管打开,此时,进液管处于打开状态,清洗剂即可从清洗剂储罐内进入到清洗液储罐内,向清洗剂主管内补充清洗剂,由于可以自动实现清洗剂的补充,不需要手动补充,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维护成本,而且提高了使用的持续时间,维护十分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进液管内的翻板,所述翻板的转轴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清洗液储罐内设有驱动件,当第一进水管中有水进入清洗液储罐内时,驱动件驱动电机转动,翻板处于打开状态,翻板的转轴另一端设有驱动翻板在电机断电时保持关闭的保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翻板转动到与进液管的内壁抵接的状态时,进液管即可处于关闭状态,保持件可以使进液管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当第一进水管中有水进入清洗液储罐内时,驱动件驱动电机转动,翻板克服保持件的阻力,带动翻板转动,进液管即可被打开,清洗剂即可进入清洗液储罐内。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件包括水轮,所当述水轮转动设置在清洗液储罐的内壁上并且设置在第一进水管的出水口处,所述水轮的转轴上设有永磁体,所述驱动件还包括套设在永磁体外的线圈,所述线圈与电机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清水从第一进水管的出水口内流出的时候,水轮在清水驱动下转动,此时,线圈相对永磁体是做切割磁感应运动,线圈内会产生一定的电流用于驱动电机转动,这样只要有清水进入清洗液储罐,水轮即可转动,进而驱动电机带动翻板转动,向清洗液储罐内填充清洗液,当水轮停止转动时,保持件驱动翻板回转,将进液管关闭,驱动件的运作不需要任何外部电源,十分环保。

作为优选,所述保持件包括套设在翻板的转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清洗剂储罐的外壁固定,另一端固定在翻板的转轴上,所述进液管内设有当翻板处于关闭状态时与翻板抵接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工作时,扭簧始终处于蓄力状态,扭簧驱动翻板转动到与限位块抵接的位置,这样翻板即可保持在关闭状态,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还包括清水储罐,清水储罐上设有第二进水管以及第二出水管,第一出水管以及第二出水管汇总连接有主水管,主水管上连接有若干层分水管,分水管上设有若干喷淋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想要对墙面进行清洗的时候,第一出水管和/或第二出水管内的水进入到主水管内,从各个分水管上的喷淋头喷出,即可实现楼宇的清洗或者姜维。

作为优选,位于最低一层的分水管下方设有集水槽,集水槽连接有沉降罐,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汇总形成回水管路,回水管路与沉降罐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完毕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汇聚到集水槽内,进入沉降罐初步筛选之后,进入回水管路,通过第一进水管或者第二进水管进入到清洗液储罐或者清水储罐内,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节水效果好,十分环保。

作为优选,回水管路内设有过滤器和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可以提供动力源,将沉降罐内的水送入清洗液储罐或者清水储罐内,过滤器可以对水进行过滤,避免出现管道堵塞的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出水管、第一进水管、第二出水管以及第二出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控制各个电磁阀的清洗,可以单独控制第一出水管、第一进水管、第二出水管以及第二出水管的启闭,灵活的实现补水、清理或者降温等工作,提高了操作过程的灵活性。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辅助水管,辅助水管与各层分水管相连并且与第一出水管以及第二出水管相连,辅助水管内设有控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水管出现堵塞现象时,打开控制阀,第一出水管与第二出水管内的水可以通过辅助水管进入到分水管内,实现楼宇的清理以及降温,保证了工作过程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节水节电,能源消耗十分小,十分环保;

2、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实现自动补充清洗剂的功能,维护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清洗剂储罐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清洗剂储罐装配剖视图;

图4是本市实施例的清洗液储罐装配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部放大图。

图中:1、楼宇;11、清洗液储罐;111、第一进水管;112、第一出水管;12、清水储罐;121、第二进水管;122、第二出水管;2、电磁阀;3、主水管;31、分水管;4、辅助水管;41、控制阀;5、集水槽;51、沉降罐;511、回水管路;6、清洗剂储罐;61、进液管;611、限位块;7、翻板;71、电机;72、扭簧;8、水轮;81、永磁体;9、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楼宇清洗降温装置,包括安装在楼宇1顶部的清洗液储罐11以及清水储罐12,在清洗液储罐11的两端设有第一进水管111以及第一出水管112,在清水储罐12上设有第二出水管122以及第二进水管121,在第一进水管111、第一出水管112、第二进水管121以及第二出水管122上均设有电磁阀2,第一出水管112与第二出水管122汇总之后,连接有主水管3,主水管3沿楼宇1的竖直方向设置,主水管3上沿竖直方向阵列设有若干分水管31,分水管31上沿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喷头。

在最低的分水管31下方,设有集水槽5,集水槽5与沉降罐51相连,沉降罐51上连接有回水管路511,回水管路511与第一进水管111以及第二进水管121相连,在回水管路511内连接有水泵和过滤器。

为提高可靠性,第一出水管112与第二出水管122还连接有辅助水管4,辅助水管4平行于主水管3设置,辅助水管4与各分水管31相连,在辅助水管4端部设有控制阀41。

在清洗液储罐11的顶部设有清洗剂储罐6,清洗剂储罐6与清洗液储罐11之间通过进液管61相连,进液管61上设有控制进液管61启闭的控制部件,当第一进水管111中有水进入清洗液储罐11内时,控制部件控制进液管61打开。

本实施例中,控制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进液管61内的翻板7,翻板7的面积与进液管61的横截面积相等,翻板7的两端设有转轴并且伸出进液管61,其中一个转轴连接有电机71,电机71可以驱动翻板7的转轴转动,另一个转轴连接有保持件,当电机71断电时,保持件可以使翻板7保持在关闭状态。在清洗液储罐11内设有驱动件,当第一进水管111中有水进入清洗液储罐11内时,驱动件驱动电机71转动,翻板7处于打开状态。

本实施例中,驱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清洗液储罐11内壁上的水轮8,水轮8上半部分位于第一进水管111的出水口处,水轮8的转轴上设有永磁体81,在清洗液储罐11内设有线圈9,线圈9套设在永磁体81外,线圈9与电机71相连。

保持件包括扭簧72,扭簧72套设在翻板7的转轴上,扭簧72一端与翻板7固定,另一端固定在清洗液储罐11的外壁上,安装完毕之后,扭簧72始终处于蓄力状态,在进液管61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块611,限位块611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翻板7的上下两侧,当限位块611将进液管61关闭时,翻板7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限位块611抵接,此时,翻板7保持在关闭状态。

工作过程概述:当水泵将沉降罐51内的清水抽出之后,清水通过第一进水管111的出水口,进入到清洗液储罐11内,清水对水轮8冲击之后,水轮8会转动,线圈9内会产生电流,电机71通电,电机71带动翻板7克服扭簧72的阻力转动,进液管61处于导通状态,清洗剂储罐6内的清洗剂进入到清洗液储罐11内,实现自动增加清洗剂,当停止加水时,水轮8停止转动,电机71断电,翻板7在扭簧72的作用下,与限位块611抵接,此时,翻板7处于关闭状态,进液管61关闭,即可停止注入清洗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