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窗户密封性和强度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7203阅读:1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加窗户密封性和强度的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增加窗户密封性和强度的结构。



背景技术:

窗户通常是由窗框、窗扇框、窗玻璃以及其他配件组成,窗框由顶框、底框以及侧框组成,窗扇由上、下、左、右侧板组成,窗玻璃装在窗扇内,再将装有窗玻璃的窗扇安装在窗框内。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窗扇的组装方式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如图1所示,上、底板插入在左、右侧板内,这种组装方式的优势在于:组装方便,结构简单,密封性较好;但是这种组装方式会出现左、右侧板贴紧窗框,而上、底板与窗框之间难以贴紧,中间会出现缝隙,造成积灰、积水和密封性差的问题,即使装密封条这种情况也会出现。第二种组装方式为:如图2所示,上、底板和左、右侧板在组合时,在连接的拐角处利用榫接使上、下、左、右侧板的位于同一平面内,这就保证了上、下、左、右侧板能够同时贴紧窗框,密封性良好,但是在加工过程中,这种结构要求的加工精度更高,组装相对于第一种方式更复杂,而且由于制造的误差容易在窗扇的;连接处出现漏风等问题且成本较高。

常用的推拉窗又称移窗,支窗扇沿轨道向左右两边开启,一般必须两扇以上方可构成推拉窗。优点在于不占有室内外空间、随意控制开启面积、操作轻便。特别适合用在窗台。但是缺点在于推拉窗型材截面一般比较大,最大开启度只能达到整个窗户面积的1/2,按理说其抗风压性能应该会比较好,但只要稍加深入的受力分析便知其主受力杆件往往是中扇料,同时其上下梃仅靠滑轮来承受水平方向的风荷载,故期抗风压性能一般都不够理想。而且密封性不是很好、湿气、灰尘容易进入。强度和密封性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窗扇都有自己的轨道,两面窗扇进行合窗时,在窗户的中部由于内窗扇和外窗扇之间由于底部位于不同的轨道,所以相邻的轨道之间会有隔条,导致上部的窗扇之间留有空隙,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窗扇会出现抖动,发出噪音,同时会对底部的轨道造成损坏;由于窗扇之间留有缝隙,雨水、风和昆虫很容易进入室内,同时密封性不好,留给了盗窃者一定的作业空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增加窗户密封性和强度的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增加窗户密封性和强度的结构,包括窗框和设置在窗框内的窗扇,窗框包括底框,底框内设有轨道槽,窗扇包括窗扇一和窗扇二,窗扇一可在轨道槽内滑动,窗扇一上设有第一卡条,窗扇二上设有第二卡条;窗扇关闭,窗扇一和窗扇二之间通过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扣合密封,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卡条与窗扇一围成第一卡槽,第二卡条与窗扇二围成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开口方向相反,当窗户关闭时,第一卡槽的侧边落入在第二卡槽中,第二卡槽的侧边落入在第一卡槽中。

作为优选,窗扇一和窗扇二均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设有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围成窗扇的框架,顶板或底板上设有密封板,密封板的外侧面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处于同一平面,能够使窗扇与轨道槽紧密接触。

作为优选,密封板与顶板或底板之间为圆弧过渡,圆弧过渡,有利于雨水的流动,使雨水不会进入导轨槽中且不易积灰,而且装配中更加安全,不会划伤皮肤。

作为优选,密封板上设有导流板,导流板落在轨道槽的上端面上。从而能够保证雨水等不会落在轨道槽中。

作为优选,窗窗扇二可在底框内滑动,窗扇一设置在窗扇二的外侧,第一卡条设置在窗扇一的左端或右端的内侧面上,对应地,第二卡条设置在窗扇二右端或左端的外侧面上。卡条设置在左、右框上,能够保证卡条之间的配合牢靠,同时能够对窗扇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作为优选,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横截面均为“L”型,L”型卡条易于模具的成型制造,而且L型卡条密封时,与前后的窗扇的侧扇呈线性接触,给人的整体性强,且有利于后续工序或者零部件的安装。

作为优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均设有密封条,密封条能够增加卡条之间接触的紧密性,使窗扇的整体的强度得到提高,而且密封性好。

作为优选,第一卡条与窗扇一一体成型,第二卡条与窗扇二一体成型,密封板与窗扇一或窗扇二一体成型,一体成型安装方便,而且强度更高、更加美观。

采用以上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窗户相比,具有强度大,密封性好的特点。通过设置在窗框上的卡条,能够保证卡条之间的配合牢靠,同时能够对窗扇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同时卡条与窗框的侧框之间围成卡槽,通过卡槽侧边之间的相互扣合使得卡条之间的配合更加简单,同时卡槽的底面能够对窗扇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使密封性更强。卡槽内设置密封条,能够使窗扇上的卡条相互扣合时扣合更加紧密,从而使得窗扇之间的强度大大增加,同时密封性也会增加。而且,装配后窗扇紧贴在底框上,装配的效果更好,使得密封效果更好。密封板与窗扇之间圆弧过渡,使雨水在滑落的过程中不易积在轨道槽中,而且设置导流板能够使密封效果更好,排水效果也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窗扇与底框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窗扇的各扇之间的安装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窗扇与底框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窗扇一、窗扇二和窗框的配合图;

图7是图6去掉顶框、侧框之后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一窗框、2一窗扇、12一底框、25一轨道槽、21一顶板、22一底板、23一左侧板、24一右侧板、15一密封板、26一窗扇一、27一窗扇二、261一第一卡条、271一第二卡条、262一第一卡槽、272一第二卡槽、16一导流板、13一左侧框、14一右侧框、251一挡板、252一轨道槽一、253一轨道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增加窗户密封性和强度的结构,包括窗框1和设置在窗框1内的窗扇2,窗框1包括底框12,底框22内设有轨道槽25,窗扇2包括窗扇一26和窗扇二27,窗扇一26可在轨道槽25内滑动,窗扇一26上设有第一卡条261,窗扇二27上设有第二卡条271;窗扇关闭,窗扇一26和窗扇二27之间通过第一卡条261和第二卡条271扣合密封,第一卡条261和第二卡条271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卡条261与窗扇一26围成第一卡槽262,第二卡条271与窗扇二27围成第二卡槽272,第一卡槽262和第二卡槽272的开口方向相反,当窗户关闭时,第一卡槽262的侧边落入在第二卡槽272中,第二卡槽272的侧边落入在第一卡槽262中。第一卡条261和第二卡条271的横截面均为“L”型。第一卡槽262和第二卡槽272内均设有密封条。

窗扇一26和窗扇二27均包括顶板21和底板22,顶板11和底板12之间设有左侧板23、右侧板24,顶板11、底板12、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围成窗扇1的框架,顶板21或底板22上设有密封板15,密封板15的外侧面与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密封板15与顶板21或底板22之间为圆弧过渡。密封板15上设有导流板16,导流板16落在轨道槽25的上端面上。窗扇二27可在底框22内滑动,窗扇一26设置在窗扇二27的外侧,第一卡条261设置在窗扇一26的左端或右端的内侧面上,对应地,第二卡条271设置在窗扇二27右端或左端的外侧面上。

第一卡条261与窗扇一26一体成型,第二卡条271与窗扇二27一体成型,密封板15与窗扇一26或窗扇二27一体成型。关闭窗户时,窗扇一26和窗扇二27向两边拉关闭窗户,第一卡条261和第二卡条271相互扣合,从而能够封堵由于挡板221在窗扇一1和窗扇二3之间留下的缝隙。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