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安装的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2822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悬挂安装的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申请涉及床,尤其涉及一种悬挂安装的床。



背景技术:

床为一种功常用的家具。现有的床存在以下不足:以搁置在地面的方式进行使用,需要长期占用地面的面积,不利于房间空间的充分利用;给小朋友睡时,不能够当摇篮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用时可以升起而腾出地面面积且可以当摇篮用的悬挂安装的床,解决了现有的床需要长期占有地面面积和不能够当摇篮用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悬挂安装的床,包括床架和升降式悬挂机构,所述升降式悬挂机构包括悬挂座、悬挂在悬挂座上的悬挂板、连接在悬挂板上的升降电机、通过升降电机驱动而转动的绕线盘、一端同绕线盘连接在一起的四根挂绳和四根一一对应地支撑四根挂绳的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同所述悬挂板连接在一起,所述四根挂绳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床架的四个角上,所述床架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穿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端连接有吸盘,所述滑孔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有将拉杆和滑孔顶紧在一起的顶丝。使用时,将悬挂座固定在房间内的天花板上实现床的固定,当床不使用时通过升降电机驱动绕线盘旋转而将挂绳缠绕在绕线盘上实现将床升起到房间的上方、使得床不会占用房间的地面面积;需要使用床架时,升降电机反向驱动绕线盘转动,使得挂绳从绕线盘上双开实现车架的下降。床架不当做摇篮用、则松开顶丝后伸出拉杆到吸盘吸附在墙壁上后在拧紧顶丝、使得床架不会产生过度摆动,如果当做摇篮哟、则吸盘不吸附在墙壁上使得床架能够通过挂绳摇荡。

作为优选,所述悬挂座包括顶板、连接在顶板上的一对悬挂耳、两端一一对应地连接在所述一对悬挂耳上的悬挂销和套设在悬挂销上的悬挂杆,所述悬挂板连接在所述悬挂杆上。安装时,通过顶板同天花板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悬挂座还包括驱动悬挂销转动的悬挂销驱动电机、对射式光电开关和电机控制单元,所述悬挂销为圆柱形,所述悬挂销上设有沿悬挂销周向均匀分布的挡光板,所述挡光板设有透光孔,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和反射镜,所述开关本体和反射镜沿悬挂销轴向分布在挡光板的两侧,所述悬挂销的直线度在设定范围内时所述开关主体发出的光可以进所述透光孔射向所述反射镜,所述悬挂销的直线度超出设定范围内时所述开关主体发出的光被所述挡光板遮挡;所述开关本体发射的光线从能够通过所述透光孔到被挡光板遮挡住的变化时,所述电机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悬挂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悬挂销转动180°。由于使用过程中的受力会导致悬挂销弯曲变形,变形过大则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本技术方案当悬挂销产生大于设定要求的弯曲时则能够使得悬挂销转动180°、利用后续悬挂在悬挂销上的物体的重量实现对悬挂销进行较直。

作为优选,所述悬挂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同所述悬挂销同轴连接在一起,所述悬挂销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能够更为方便精准地控制悬挂销的转动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悬挂板上设有吸顶灯,所述吸顶灯设有插头,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外壳和插头分离机构,所述插头外壳设有l极插销、n极插销和e极插销,所述插头分离机构包括套管、穿设在套管内的顶销、顶销控制机构和驱动顶销从插销所在侧伸出插头外壳的第一弹簧,所述顶销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顶销的卡接部、同卡接部配合使顶销保持在收缩状态的卡头、驱动卡头卡到卡接部上的第二弹簧和驱动卡头同卡接部分离的按钮,所述套管位于插头外壳内,所述插头外壳设有插销的一侧上设有供所述顶销穿出的顶销过孔,所述按钮一端穿设在所述插座外壳上,所述卡头和按钮分布在所述顶销的径向两侧,所述按钮和卡头粘结在一起。能够提供床的照明,本技术方案中的插头拔出时省力。插头的拔出过程为:假设初始状态时顶销处于伸出状态,当插销插入插座过程中,插座外壳挤压顶销朝向插头外壳内收缩而使得第一弹簧储能,顶销收缩到同卡头接触时顶开卡头并继续收缩、第二弹簧产生变形储能;插头插入到位后顶销停止收缩、此时卡接部同卡头对齐(或位于卡头远离顶销外端的一侧,此状态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顶销或产生伸出动作),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卡头伸到卡接部而将顶销卡住不能够向外伸出。需要拔出插头时,按压按钮,按钮驱动卡头同卡接部分离且第二弹簧储能,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顶销弹出,顶销弹出时对插座外壳产生挤压力、插座对顶销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起到将插头从插座上拔出的作用,从而使得把出插头时省力。本技术方案中“卡头和按钮分布在所述顶销的径向两侧”,便于实现卡头以平移的方式同卡接部进行分合,如果卡头以摆动的方式同卡接部进行分合,则不但在插头内进行布局时不便,而且由于当卡头卡接在卡接部时第一弹簧对卡头产生的力矩难以为零、会导致第二弹簧需要设计为弹力较大的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设有托持部,所述托持部连接有内盖,所述内盖和托持部之间形成滑孔,所述按钮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孔内,所述顶销悬挂在所述套管。对于插头外壳为分体结构的插头进行接线时,需要将插头分离机构取出、待线接好后再装配回,使用者可能会不知道插头分离机构如何装配到插头内。本技术方案实现了插头分离机构的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便于本发明的自动化生产和应用于一体化的插头(即插头外壳为一体结构的插头)。

作为优选,所述内盖设有穿设在所述第一弹簧远离顶销一端内的限位销。能够降低挤压过程中第一弹簧产生轴向弯折的可能性。

作为优选,所述按钮和卡头一体成型。按钮驱动卡头时的可靠性好。

作为优选,按压按钮时,所述卡头做平移运动。实现卡头以平移的方式同卡接部进行分合。

作为优选,所述顶销控制机构有两个,两个所述顶销控制机构的按钮分布在所述顶销的两侧,所述两个顶销控制机构共用第二弹簧,所述两个顶销控制机构中的一个顶销控制机构的按钮的内端设有从内端端面开始沿按钮的按压方向延伸的滑槽、另一个顶销控制机构的按钮的内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滑槽内且沿滑槽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布同所述两个顶销控制机构的按钮连接在一起。结构紧凑,驱动时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顶销控制机构中的一个顶销控制机构的按钮的内端设有从内端端面开始沿按钮的按压方向延伸的滑槽、另一个顶销控制机构的按钮的内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滑槽内且沿滑槽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布同所述两个顶销控制机构的按钮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顶销的内端设有沿顶销延伸方向延伸的弹簧安装孔,所述第一弹簧穿设在所述弹簧安装孔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插头的高度(插销延伸方向为插头的高度方向)空间,以降低产品高度,并可增加弹簧的安装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插头外壳内设有l极通断控制开关,所述l极通断控制开关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换向块、永磁铁和滑动连接在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之间的导电块,所述导电块通过导电弹簧同所述第二触点连接在一起,所述导电块铰接有导电臂,所述第一触点同所述l极插销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触点用于引出电源给插头的电源线,所述永磁铁用于将导电臂吸附到同第一触点连接在一起,所述导电臂还通过支撑在换向块上的拉索同顶销连接在一起,所述卡头同所述卡接部卡接在一起时,所述导电臂同所述第一触点连接在一起,所述顶销从被卡头配合卡接部固定住的位置产生朝向插头外壳外部移动的位移时、顶销通过所述拉索将导电臂同第一触点拉分离。现有的插头插入插座的过程中,只要插销同插座的插套接触到则点即被引入给连接插头的电器,但时插销需要在插套上运行一段距离与时间后才会插入到位或被拔出,该插入和拔出过程有时会导致插头的插销和插座的插套之间产生打火现象,该打火现象越长则产生不利后果的可能性越大(如导致接触电阻增加,点燃周边可燃物等),本技术方案则能够缩短打火时间。插入插头时:当顶销没有完全收缩到通过卡头配合卡接部被卡住的位置时,导电臂在拉索的作用下同第一触点断开(也即插入或拔出的动作过程中),故l极插销虽然同插套接触,但是电不能够经过插头的电线引出而通过电器形成回路,从而不会产生打火,当插头插入到位后,顶销收缩到被卡头配合卡接部卡接在一起,此时拉索不能够分开导电臂和第一触点、在永磁铁的作用下导电臂同第一触点接触在一起使得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导通,也即电能够进插头引出。拔出插头时,驱动按钮使得卡头和卡接部脱开、第一弹簧驱动顶销伸出,顶销伸出过程中通过拉索将导电臂和第一触点拉分开而实现断电。导电臂不之间设置在第二触点上,而是设计导电块并设计在可滑动的导电块上,然后导电块通过导电弹簧同第二触点进行连接,能够提高制作时的方便性。如果直接连接则对拉索的长度的精度要求较高、精度要求高则制作难度增加,该方案能够通过导电弹簧的伸缩来弥补拉索的长度差。

本发明还包括顶销固定助力机构,所述顶销固定助力机构包括设置于顶销的顶销部销孔、设置于插头外壳的外壳部销孔、位于外壳部销孔内的固定销、驱动固定销朝外壳部销孔内移动的吸铁石、驱动固定销克服吸铁石的吸力后朝向顶销部销孔内移动的电磁铁和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为常闭开关,所述电磁铁、按钮开关和所述l极通断控制开关串联连接在插销的l极和n极之间,所述按钮设有按压按压开关时驱动按压开关断开的顶头;所述顶销被卡头配合卡接部固定住时,所述顶销部销孔和外壳部销孔对齐,所述顶销部销孔的深度小于所述固定销的长度,所述外壳部销孔的深度大于所述固定销的长度。既能够在顶销处于收缩位置时对顶销进行可靠固定以降低卡头的受力,防止卡头损坏,有能够在卡销脱离时也脱离、不会影响顶销的弹出。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能够升起、在不用时可以不用占用地面面积;既能够固定住不摇摆,又能够摇摆而当做摇篮床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插头的爆炸图。

图3为插头分离机构的爆炸图。

图4为插头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悬挂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电磁铁的控制电路图。

图中:插头外壳1、插销11、l极插销11-1、n极插销11-2、e极插销11-3、第一半部12、顶销过孔121、第二半部13、螺母限位孔131、遮挡板14、按钮避让孔15、插头分离机构2、顶销控制机构21、按钮211、凸起2211、卡接部212、卡头213、第二弹簧214、滑槽215、套管22、托持部221、内盖222、滑孔223、限位销224、悬挂台阶225、顶销23、弹簧安装孔231、第一弹簧24、l极通断控制开关3、第一触点31、第二触点32、换向块33、永磁铁34、导电块35、拉索与顶销的连接点36、导电弹簧37、导电臂38、拉索39、顶销固定助力机构4、顶销部销孔41、外壳部销孔42、固定销43、吸铁石44、电磁铁45、按钮开关46、顶头47、床架6、吸顶灯61、插头62、滑孔63、拉杆64、吸盘65、顶丝66、升降式悬挂机构7、悬挂板71、挂绳72、定滑轮73、升降电机74、悬挂座75、顶板751、悬挂耳752、悬挂杆753、悬挂销754、卡接孔7541、挡光板7542、透光孔7543、悬挂销驱动电机755、悬挂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7551、卡接头7552、对射式光电开关756、开关本体7561、反射镜7562、电机控制单元757、绕线盘7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悬挂安装的床,包括床架6和升降式悬挂机构7。

床架6设有滑孔63。滑孔63穿设有拉杆64。拉杆64的外端连接有吸盘65。滑孔63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有将拉杆和滑孔顶紧在一起的顶丝66。

升降式悬挂机构7包括悬挂座75、悬挂板71、升降电机74、挂绳72和定滑轮73。悬挂座75包括顶板751、悬挂耳752、悬挂销754和悬挂杆753。悬挂耳752有一对。一对悬挂耳752焊接在顶板751的两端。顶板751的两端一一对应地连接在一对悬挂耳752上。悬挂杆753悬挂在悬挂销754上。悬挂板71悬挂在悬挂杆753上。悬挂板71的下表面上设有吸顶灯61。吸顶灯连接有引入电源的插头62。插头62包括插头外壳1和固定在插头外壳上的插销11。定滑轮73有四个。四个定滑轮73固定在悬挂板71上。升降电机74固定在悬挂板71上。升降电机74为双头电机。升降电机74的两个头上也即两根动力输出轴上各设有一个绕线盘76。挂绳72有四根。四根挂绳72的一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床架6的四个角上、另一同绕线盘76固定在一起。4个定滑轮一一对应地支撑住四根挂绳72。

使用时,本发明通过将顶板751固定在天花板上实现安装。需要照明时将插头62插在插座上点亮吸顶灯61即可。

当床架6不用时,通过升降电机74驱动绕线盘76旋转而将挂绳72缠绕在绕线盘76上实现将床架6升起到房间的上方、使得床架6不会占用房间的地面面积;需要使用床时,升降电机74反向驱动绕线盘76转动,使得挂绳72从绕线盘76上散开使得床架6下降到需要的高度。床架6不当做摇篮用、则松开顶丝66后伸出拉杆64到吸盘65吸附在墙壁上后再拧紧顶丝66、使得床架6不会产生过度摆动,如果当做摇篮用、则吸盘65不吸附在墙壁上使得床架6能够通过挂绳72摇荡。

本实施例中的插头的具体结构为:

参见图2,还包括插头分离机构2。

插销11有三根。三根插销11分别为l极插销11-1、n极插销11-2和e极插销11-3。插头外壳1包括第一半部12和第二半部13。插销11连接在第一半部12上。第一半部12和第二半部13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半部12后螺纹连接在位于第二半部13的螺母限位孔131内的螺母上而固定在一起,第二半部13还设有遮挡板14。遮挡板14用于遮挡住螺母限位孔131。第一半部12和第二半部13的对接处设于按钮避让孔15。

插头分离机构2包括顶销控制机构21、套管22和穿设在套管内的顶销23。顶销控制机构21有两个。两个顶销控制机构21分布在顶销23的两侧。顶销控制机构21包括按钮211。套管22的一端设有托持部221。托持部221有2个。2个托持部221分布在套管22的两侧。托持部221连接有内盖222。内盖222和托持部221之间形成滑孔223。按钮211滑动连接在滑孔223内使得按钮211滑动连接在托持部221上。

参见图3,插头分离机构2还包括的第一弹簧24。第一弹簧24包括内第一弹簧241和外第一弹簧242。外第一弹簧242套设在内第一弹簧241上。顶销23的内端设有沿顶销延伸方向延伸的弹簧安装孔231。内盖222设有限位销224。顶销控制机构21还包括有卡接部212、配合使顶销保持在收缩状态的卡头213卡头卡到卡接部上的第二弹簧214。卡接部212设置在顶销23的内端的外表面。卡接部212为凸起结构。卡头213同按钮211一体成型。两个顶销控制机构21共用第二弹簧214。

两个顶销控制机构21中的位于左边的顶销控制机构的按钮的内端设有从内端端面开始沿按钮的按压方向延伸的滑槽215。

将本发明组装在一起的方法为:

参见图4,套管22的外端的内表面设有悬挂台阶225。当顶销23伸出到卡接部212钩在悬挂台阶225上时则顶销23不能够继续外移而悬挂在套管22内。

将顶销23穿设到套管22内,第一弹簧24穿设到顶销23的弹簧安装孔231内。将位于顶销控制机构21中位于左边的顶销控制机构的按钮搁置到托持部221上、卡头213位于顶销的右边而同位于右边的卡接部212配合。将第二弹簧214搁置在滑槽215内。将位于右边的顶销控制机构的按钮搁置在滑槽215内而实现隔震在托持部上,其卡头位于顶销的左侧而同位于左边的卡接不配合。第二弹簧214的两端分布同两个顶销控制机构的按钮连接在一起。然后将内盖222卡接到托持部221上,限位销224穿设在第一弹簧24远离顶销一端内。至此及完成了插头分离机构2的组装,插头分离机构2形成一个连接在一起的模块。

然后将插头分离机构以顶销23同第一半部12上的顶销过孔121对齐的方式安装在插头外壳1内。最后将第一半部12和第二半部13通过螺栓配合螺母固定在一起即可。装配好后,按钮211经按钮避让孔15伸出插头外壳1。

将本发明从插座上拔出的过程为:同时按压两个顶销控制机构21的按钮211,按钮211产生内缩平移运动,按钮运动时驱动卡头213一起做方向相同的平移运动的同时挤压第二弹簧214而使得第二弹簧储能,卡头213同卡接部212分离,第一弹簧24释放能量而驱动顶销23从第一半部12上伸出,伸出的结果为挤压插座外壳,插座外壳对顶销23产生反作用力而使得插销11从插座上拔出

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5,悬挂座75还包括悬挂销驱动电机755、对射式光电开关756和电机控制单元757。悬挂销754为圆柱销。悬挂销754穿设在悬挂杆753内。悬挂销754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一端悬挂耳752上。悬挂销驱动电机755固定在悬挂耳752上。悬挂销驱动电机755为步进电机。悬挂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7551设有卡接头7552。卡接头7552为正棱柱形。卡接头7552和悬挂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7551同轴。悬挂销754的端面上设有卡接孔7541。卡接孔7541为正方形孔,卡接孔7541和悬挂销754同轴。卡接头7552插接在卡接孔7541内将悬挂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7551和悬挂销754同轴连接在一起来实现传递动力。悬挂销754上还设有沿悬挂销周向均匀分布的挡光板7542。挡光板7542有两块。两块挡光板7542沿悬挂销754的周向均匀分布。挡光板7542设有透光孔7543。对射式光电开关756包括开关本体7561和反射镜7562。开关本体7561和反射镜7562分别固定在悬挂槽753的两侧上。悬挂销754的直线度在设定范围以内时,当调整悬挂销到挡光板7542位于开关本体7561和反射镜7562之间时,开关本体7561发出的光能够穿过透光孔7543而射向反射镜7562。电机控制单元757同对射式光电开关756和悬挂销驱动电机755电连接在一起。初始状态时,使挡光板7542中的一块位于开关本体7561和反射镜7562之间,此时开关本体7561发出的光经透光孔7543穿过而射向反射镜7562。

使用过程中,当悬挂销754产生弯曲到直线度超出设定范围时,挡光板7542挡住开关本体7561发出的光而被对射式光电开关756检测到并反馈给电机控制单元757,电机控制单元757使悬挂销驱动电机755转动180°。后续的受力迫使悬挂销754进行较直,当较直到符合要求时,挡光板7542又失去对对射式光电开关756发出的光的遮挡作用(即发出的关系有能够从透光孔穿过),继续的振动受力又会使得悬挂销产生弯曲,当直线度又不符合要求时,挡光板7542又挡住对射式光电开关756发出的光被对射式光电开关756检测到,电机控制单元757又使悬挂销驱动电机755转动180°,如此进行循环,防止悬挂销一直朝一个方向弯曲而影响使用。

参见图6,插头外壳1内还设有l极通断控制开关3和顶销固定助力机构4。l极通断控制开关3包括第一触点31、第二触点32、换向块33、永磁铁34和导电块35。第一触点31同l极插销电连接在一起。第二触点32同插头的供电源线的l线连接的接线端子连接在一起或者本身即为接线端子也可以。换向块33固定在插头外壳1上。换向块33和拉索与顶销的连接点36位于同一垂直于顶销延伸方向的直线上。导电块35沿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分布方向可滑动地连接在插头外壳内。导电块35位于第一触点31和第二触点32之间。导电块35通过导电弹簧37同第二触点32连接在一起而实现电导通。导电弹簧37为拉簧。导电块35铰接有导电臂38。导电臂38通过拉索39同顶销22连接在一起。当卡头213卡接在卡接部212上时,永磁铁34对导电臂38产生的吸力使得导电臂38同第一触点31抵接在一起而实现电导通。本实施例中拉索的长度为仅卡头213卡接在卡接部212上时第一触点同导电臂能够导通。此时l极插销通过第一触点31、导电臂38、导电块35、导电弹簧37和第二触点32导通,使得电能够被引入设有本发明插头的电器。

当按压按钮211使得卡头213和卡接部212脱开时,顶销22朝外伸出插头外壳1即产生朝向插头外壳外部移动的位移、顶销22移动时通过拉索39拉导电臂38转动而同第一触点31分离,使得电不能够经过l极插销引出。此过程中如果拉索的长度不够而干涉顶销的输出时,则通过导电弹簧37的变形来弥补拉索长度的不足。

顶销固定助力机构4包括顶销部销孔41、外壳部销孔42、固定销43、吸铁石44、电磁铁45和按钮开关46。顶销部销孔41设置在顶销22上。顶销部销孔41的深度小于固定销43的长度。外壳部销孔42设置在插头外壳1上。外壳部销孔42的深度大于固定销43的长度。顶销22被卡头213配合卡接部212固定住时,顶销部销孔41和外壳部销孔42对齐。固定销43位于外壳部销孔42内。电磁铁45设置在顶销22上,用于吸附固定销43使得固定销43朝向顶销运动。固定销44固定在插头外壳1内,用于驱动固定销43收缩到外壳部销孔42内,电磁铁45对固定销43产生的吸力大于吸铁石44对固定销43产生的吸力。按钮开关46为常闭开关。按钮211设有顶头47。按压按钮211驱动卡头213同卡接部212分离时,顶头47按压按钮开关46的按压头使得按钮开关46断开,当按钮211复位时顶头47失去对按钮开关46的按压作用按钮开关46复位。

参见图7,电磁铁45、按钮开关46和l极通断控制开关3串联连接在插销11的l极插销11-1和n极插销11-2之间。

参见图6和图7,顶销22被卡头213配合卡接部212固定住时,顶销部销孔41和外壳部销孔42对齐,此时顶头47按压不到按钮开关46处于闭合状态、顶销固定助力机构4也处于闭合状态,电磁铁45得电,电磁铁45产生的吸引力克服吸铁石44产生的吸引力使得固定销43插入到顶销部销孔41内,由于固定销长度大于顶销部销孔41深度,所以固定销还有部分插在外壳部销孔42内,固定销43实现将顶销22和插头外壳1固定在一起,以辅助卡头配合卡接部的固定。按压按钮211使得顶销22伸出时,按钮211还通过顶头47按压按钮开关46使得按钮开关断开而导致电磁铁45断电,电磁铁45失去吸附作用、此时吸铁石44的吸附力使得固定销完全收缩到外壳部销孔42内。第一弹簧将顶销弹出,顶销弹出到顶销固定助力机构4也断开时,即使按钮松开电磁铁也没有电,从而起到降低固定销同顶销之间产生磨损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