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762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在短时间内将为被烹饪物的米和水加热烹饪成美味的电饭锅。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这种电饭锅包括加热锅内的米和水等被烹饪物的加热单元;将被烹饪物减压至低于大气压的减压单元;将被烹饪物加压至比大气压高的压力的加压单元以及将被烹饪物烹饪加热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以在已设定的时间内以已设定的温度和已设定的压力维持锅内的方式,控制加热单元和减压单元或加压单元,来制作米饭。

另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一种除约用50分钟进行制作米饭的标准煮饭模式之外,还包括将浸泡过程和蒸闷过程的时间比标准煮饭模式缩短而以约30分钟的时间进行制作米饭的快速煮饭模式的电饭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507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11037号公报

在此,参照图7对电饭锅进行制作米饭的时间和烹制菜肴的准备时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图7为表示在三餐中被推测最常用电饭锅的时间和晚餐的烹制菜肴的准备时间的调查结果。其晚餐烹制菜肴的准备时间为最多分布在46钟分-60分钟之间。但是,发现:以往的电饭锅的代表性的标准煮饭模式的时间为60分钟左右,如果与晚餐烹制菜肴的准备时间同时进行米饭的制作,则仅晚餐烹制菜肴的准备时间超过60分钟的20%的人在晚餐烹制菜肴的准备结束后完成米饭制作,而能够吃上已蒸煮好的米饭。另一方面,以往的电饭锅也具备在30分钟左右完成制作米饭的“速蒸煮”的快速煮饭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晚餐烹制菜肴的准备时间超过30分钟的85%的人在晚餐烹制菜肴的准备结束时完成米饭制作,而能够吃上已蒸煮好的米饭。

但是,如果重视制作米饭时间的速度则就得牺牲米饭的美味度;相反,如果重视米饭的美味度则就得牺牲制作米饭时间的速度。因此,以往人们则处于是选择米饭的美味度还是选择制作米饭时间的速度这样两难的境地。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加快制作米饭时间而又能够吃上美味米饭的电饭锅。

在本发明的方案1中的电饭锅包括:加热单元,其加热作为被烹饪物的米和水;减压单元,其将所述被烹饪物减压至比大气压低的状态;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来烹制加热所述被烹饪物,所述控制单元构成为:以从促进所述米的吸水的浸泡过程开始使所述被烹饪物处于比大气压低的减压状态,并在浸泡过程的后续的加热过程中,直至所述被烹饪物在减压状态下沸腾为止保持所述减压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减压单元。

在本发明的方案2中的电饭锅还包含:加压单元,其将所述被烹饪物加压至比大气压高的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构成为:在加热过程中所述被烹饪物已在减压状态下沸腾之后,控制所述加压单元的运作,将所述被烹饪物从所述减压状态切换为比大气压高的加压状态。

依据方案1的发明,能够从对被烹饪物弱加热至达到促进米的吸水的程度的浸泡过程开始,继续对被烹饪物进行比浸泡过程强烈的加热的加热过程中,直至在100℃以下的减压状态下将被烹饪物沸腾为止,通过减压单元被烹饪物被保持在减压状态。因此,能够在为米的糊化温度的60℃-100℃的状态下使被烹饪物减压沸腾,且能够使米翻滚的同时在短时间内使米吸水至米芯,从而能够在比以往快的制作米饭时间内品尝到美味的米饭。

依据方案2的发明,通过在加热过程中控制调压部的运作,将被烹饪物从减压迅速切换为加压,实施压力冲击,从而能够在为米的糊化最适宜温度、例如105℃的状态下使被烹饪物加压沸腾,确保米的硬度和粘度的平衡,且将米均匀地糊化至米芯,进而能够品尝到美味的米饭。

依据方案3的发明,能够在浸泡过程的期间中将锅的内部保持在减压状态,且能够在锅的内部使米充分吸收水分。

依据方案4的发明,在已转入加热过程之后,锅的内部压力逐渐上升,但在消耗电多的加热过程中,既使一段时间不运作泵,也能够保持减压状态,同时,对锅内的被烹饪物进行强烈地加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被烹饪物的温度上升至沸腾。

依据方案5的发明,控制单元以在暂时性敞开蒸汽通道之后再闭塞蒸汽通道的方式控制第二阀的运作,将锅内的被烹饪物从减压迅速地切换为加压,进而对被烹饪物施加压力冲击。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在为米的糊化的最适宜温度的、例如105℃的状态下加压沸腾被烹饪物,能够确保米的硬度和粘性的平衡,且能够将米均匀地糊化至米芯,进而能够品尝到更为美味的米饭。

依据方案6的发明,通过继续保持停止减压驱动源的驱动的状态,控制第二阀的运作,将锅内的被烹饪物从减压迅速地切换为加压,从而能够对被烹饪物施加压力冲击。

依据方案7的发明,能够在压力冲击的前后对被烹饪物继续施加强烈的加热。

依据方案8的发明,能够在加压状态下将被烹饪物的温度在短时间内上升至沸腾。

依据方案9的发明,利用来自检测锅的温度的锅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温度,能够通过控制单元判断锅内的被烹饪物在减压状态下是否沸腾。

依据方案10的发明,基于来自锅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温度和盖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温度能够准确地判断被烹饪物已在减压状态下沸腾后的在加压状态下的沸腾。

附图说明

图1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电饭锅的整体剖面图。

图2为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电饭锅的电构成的流程图。

图3为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电饭锅的内锅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盖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以及内锅内的检测压力与输入在加热单元的电压的推移的时序图。

图4为说明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电饭锅的水蒸气压曲线的图表和电饭锅的内锅内部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5为表示对本实施例的电饭锅和以往的电饭锅进行品尝试验结果的图。

图6为表示与图5不同的品尝试验结果的图。

图7为说明晚餐的准备时间的调查结果的图。

符号说明

2…盖;6…内锅(锅);12…内锅温度传感器(锅温度检测单元);21…内盖组装体(盖的下部部件);24…调压部(加压单元);25…蒸汽通道;26…调压阀(第二阀);31…减压单元;32…减压泵(减压驱动源);33…电磁阀(第一阀);37…盖温度传感器(盖温度检测单元);41…控制单元;44…加热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在本发明中的电饭锅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基于图1对电饭锅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其构成如下:1为有底状的主体,2为开闭自如地覆盖主体1的上表面开口的盖,且由这些主体1和盖2形成电饭锅的外部轮廓。成为与主体1的连结部的铰链3被设置在盖2的后部,通过按动操作设置在盖2的前部上表面的钩形按钮4,盖2和主体1的卡合被解除,从而盖2将铰链3作为转动中心被自动地打开。

为有底筒状并由非磁性材料等组成的锅收纳体5被形成在主体1。在该锅收纳体5装卸自如地设置有作为收纳米和水等被烹饪物的有底筒状的锅的内锅6。内锅6的侧面被弯曲为r状,且呈现为中央胴部具有比上端开口大的面积的所谓圆锅形状,并且向外周侧延长伸出的圆环状的凸缘部7被形成在内锅6的上端周围。凸缘部7在已将内锅6收纳在锅收纳体5时被载置在锅收纳体5的上表面,且在锅收纳体5和内锅6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下,内锅6被吊设在锅收纳体5。在此的内锅6的构成为,将由铁素体不锈钢等磁性金属材料组成的放热体9接合在以热传导性良好的铝作为主要材料的母材8的外表面。

11为对内锅6的放热体9进行电磁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该加热线圈11的构成为,其面对着内锅6的放热体9,并将作为导体的利兹线缠绕成螺旋状。依其这样的构成,如果对加热线圈11输送高频电流,则通过由加热线圈11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内锅6的放热体9发热,从而在制作米饭时和保温时能够加热内锅6进而内锅6内的被烹饪物。

以与内锅6的外表面底部弹性接触的方式,将作为内锅温度检测单元的内锅温度传感器12配置于设置在锅收纳体5的底部中央的开口部。内锅温度传感器12为以下构成,由于其为检测内锅6的温度的装置,因此,主要管理由加热线圈11加热内锅6的底部的加热温度。

除作为开盖操作体的钩形按钮4外,还将作为含有显示部15和操作部16的面板的操作面板17和、用于将伴随对被烹饪物的加热在内锅6内部所产生的蒸汽排放于电饭锅的外部的蒸汽口19等分别配置在盖2的上表面。另外,作为盖2的下部构件的内盖组装体21被设置在盖体2的下侧。内盖组装体21具备内盖22、作为弹性构件的盖密封件23以及用于调整内锅6的内压力的调压部24,其中,所述内盖22具有直径与内锅6的上方开口部大致相同的圆盘状且由金属材料组成,所述盖密封件23为了密封内锅6和内盖22之间的间隙而被设在该内盖22的外侧整周。被形成为环状的盖密封件23在进行闭合盖体2的闭盖时与内锅6的凸缘部7的上表面抵接,且堵塞该内锅6与内盖22之间的间隙,从而密闭由内锅6产生的蒸汽。另外,蒸汽口19和调压部24在盖体2的内部处于连通的状态,通过这些蒸汽口19和调压部24,从而形成将在内锅6已产生的蒸汽从蒸汽口19排放于外部的蒸汽排出机构。

调压部24设置有用于开闭在内锅6的内部和蒸汽口19之间的蒸汽通道25的调压阀26。该调压阀26为球状,且与设置在盖2内部的螺线管27连动,载置在安装于内盖22的大致中央部的阀座28上。在蒸汽通道25的中途通过调压阀26开闭的连通口29被设在阀座28,且在螺线管27处于未通电状态下,将其前端部保持在进出位置,并通过将调压阀26从阀座28的连通口29退避,从而以在内锅6的内外成为相同压力的方式敞开蒸汽通道25,另一方面,在螺线管27处于通电状态下,使其前端部退避,且通过以自重使调压阀26转动至阀座28的连通口29,从而堵塞连通口29,将压力施加在内锅6的内部。在该状态下,如果内锅6的内部达到比大气压高的规定的压力(例如1.2个大气压;1个大气压=101325pa),则调压阀26克服其自重将连通口29敞开,从而以对内锅6的内部不再施加规定以上的压力的方式进行调节。即,在此的调压部24在螺线管27处于通电状态下,具有作为将内锅6内部的被烹饪物加压至比大气压高的状态的加压单元的功能。

31为在已将盖2闭合在主体1的状态下,为了将内锅6内部的气压成为比通常的大气压低的减压单元。该减压单元31除了作为设在盖2的后部的减压驱动源的减压泵32外,在盖2的内部由连通减压泵32和内锅6的内部之间的管状的通路(未图示)和开闭该通路的电磁阀33(请参照图2)所构成。在本实施例,虽在盖2的内部设置了2个减压泵32,但也可将减压泵32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而且减压泵32的数目也并非被限定在2个。作为例子,在运作1个减压泵32时,已密闭的内锅6的内部被减压至0.6个大气压;在运作已串联连接的2个减压泵32时,已密闭的内锅6内部被减压至0.4个大气压。

而且,在本实施例,如果将内锅6收纳在锅收纳体5,在闭合盖2后对螺线管27进行通电,从调压阀26已堵塞连通口29的状态启动减压泵32,则通过电磁阀33敞开通路,内锅6内部的空气通过通路和减压泵32被排放在主体1的外部,从而降低已密闭的内锅6内部的压力。另外,在内锅6内部的压力比大气压低于一定的值的情况下,则停止减压泵32的运作,通过电磁阀33闭塞通路,从而将内锅6内部保持在减压状态。进一步,在将内锅6内部从减压状态恢复到与外部大气压同样压力的情况下,则停止减压泵32的运作,通过电磁阀33敞开通路。即,在本实施例中的减压单元31还兼用着作为将内锅6内部从减压状态恢复为与外部大气压同样压力的压力恢复单元的构成。

为了对内锅6进行加热,除主要从如上所述的内锅6的侧表面下部加热底部的加热线圈11之外,主要加热内锅6的侧表面上部的侧部加热器35被配置在锅收纳体5的外表面上侧部。另外,作为加热内盖22的盖加热单元的盖加热器36和用于通过盖加热器36进行内盖22的温度管理的热敏电阻式盖温度传感器37被分别设置在盖2的内部。

41为控制单元,其被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后方,并将微型计算机(微电脑)等搭载在基板上构成。控制单元41包括用于驱动加热线圈11的发热元件42等。

其次,参照图2对控制单元41的控制系统进行说明。在该图中,控制单元41接受分别来自内锅温度传感器12、盖温度传感器37的各个温度检测信号和来自操作部16的操作信号,进而分别控制在制作米饭时和米饭保温时对内锅6进行加热的加热线圈11和侧表面加热器35、以及对盖2进行加热的盖加热器36,并且分别控制移动以上所述的调压阀26的螺线管27、减压泵32以及电磁阀33的运作,并控制显示部15的表示。尤其是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41,其基于内锅温度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主要控制加热线圈11,从而管理内锅6的底部的温度;且基于盖温度传感器37的检测温度主要控制盖加热器36,从而管理内盖22的温度。这些加热线圈11、盖加热器36以及如上所述的侧表面加热器35相当于加热已放入内锅6内的被烹饪物的加热单元44。

控制单元41分别包括煮饭控制单元51和保温控制单元52,其中,煮饭控制单元51作为被存储在存储单元46的程序的控制顺序上的功能,接受来自操作部16的开始制作米饭的指示,依次实施以下各个过程:促进已投入在内锅6内的米的吸水的浸泡;在短时间内将被烹饪物的温度上升至沸腾的加热;检测被烹饪物的沸腾的沸腾检测;继续保持被烹饪物的沸腾状态的继续沸腾:将被烹饪物做成无米汤状态的米饭的煮饭完成;以及将米饭维持在不焦糊程度的高温的蒸闷,而以规定的压力对内锅6内部的被烹饪物进行烹饪加热;保温控制单元52以保持在规定的保温温度的方式控制内锅6内部的米饭的温度。

尤其是本实施例的煮饭控制单元51具备作为压力切换控制单元54的功能。该压力切换控制单元54以如下方式分别控制螺线管27和减压单元31以及加热单元44:从浸泡过程使内锅6内部的被烹饪物处于比大气压低的减压状态,并在该浸泡过程之后的加热过程中直至被烹饪物在减压状态下沸腾为止也继续保持该减压状态,之后,若被烹饪物在减压状态下沸腾,则将内锅6内部的被烹饪物从减压状态一口气地切换为比大气压高的加压状态,对被烹饪物给与压力冲击。压力切换控制单元54可通过以内锅温度传感器12检测出的内锅6的检测温度是否已达到为规定温度的100℃来判断内锅6内部的被烹饪物是否已在减压状态下沸腾,但作为其它的方法,也可利用例如、内锅温度传感器12以外的各种检测单元去判断被烹饪物是否已在减压状态下沸腾。

其次,基于图3和图4对上述构成的电饭锅的作用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3为表示在开始煮饭后的内锅温度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ta、盖温度传感器37的检测温度tb以及内锅6内的检测压力p和输入在加热单元44的电压v的推移的时序图。图4为表示水蒸气压曲线s的图表和说明伴随该水蒸气压曲线s的内锅6内部的运作状态的图。

首先,对在本实施例中的煮饭时的运作加以说明。如果将作为被烹饪物的米和水投入在内锅6内,且将内锅6备置在主体1的锅收纳体5后,闭合盖2,例如操作操作体16的煮饭键,则通过已被纳入在控制单元41的煮饭控制单元51开始煮饭。在此的煮饭控制单元51为了促进对内锅6内的米的吸水,基于由内锅温度传感器12进行的内锅6的底部的温度检测,通电/断电控制加热线圈11和侧部加热器35,分别加热内锅6的底部和侧面部,从而进行将内锅6内的水温在大约45-60℃范围保持3分钟的浸泡过程。

另外,在该浸泡过程中,已纳入在煮饭控制单元51的压力切换控制单元54,以内锅6内的压力成为比大气压低的减压状态的方式,分别控制螺线管27、减压泵32以及电磁阀33的运作。具体说来,如果压力切换控制单元54开始启动浸泡过程,则将螺线管27由未通电状态切换为通电状态,且用调压阀26闭塞蒸汽通道25的连通孔29。而且在该状态下,为了通过减压单元31将空气从已密闭的内锅6的内部排出,在浸泡过程的整个期间(在该例中为3分钟),以敞开从内锅6的内部直至减压泵32的通路的方式控制电磁阀33的运作,并且,连续运作一个或多个减压泵32,从而进行用减压泵32将内锅6内部的空气抽出的抽真空。另外,也可在减压泵32的运作中将该意图显示在显示部15,且由此告知使用者内锅6的内部处在减压中。

这样一来,在浸泡过程的期间中,通过压力切换控制单元54,内锅6的内部被保持在减压状态。因此,在浸泡时能够使在内锅6的内部的米充分吸收水分。

然后,结束规定时间的浸泡过程,转入以下的加热过程。煮饭控制单元51通过将加热线圈11和侧部加热器35连续通电,对内锅6内部的被烹饪物实行比浸泡过程更为强烈的加热,从而在短时间内将被烹饪物的温度上升至沸腾。在此,若压力切换控制单元54以从浸泡过程继续将内锅6的内部保持在比大气压低的减压状态的方式转入加热过程,则减压泵32的驱动被停止,另一方面,以闭塞从内锅6内部至减压泵32的通路的方式控制电磁阀33的运作。因此,在转入加热过程后,通过对内锅6的加热和缓慢地泄气,内锅6的内部压力也逐渐上升,但是在消耗电量多的加热过程中,一段时间内不运作减压泵32也能够保持减压状态。

这样一来,通过在浸泡过程之后也将内锅6内部的被烹饪物保持在减压状态,从而在加热过程中水会在100℃以下的温度下沸腾。如图4的蒸汽压曲线s的图表所示,如果内锅6的内部压力为0.2个大气压则水约在60℃下沸腾;如果内锅6的内部压力为0.4个大气压则水约在80℃下沸腾;如果内锅6的内部压力为0.6个大气压则水约在88℃下沸腾,通过在为米的糊化温度的60℃~100℃下使被烹饪物在减压状态下沸腾,沸腾时的泡沫会使米粒旋转飞舞,从而能够消除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同时,由于将被烹饪物保持在减压状态,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吸水至米芯。

然后,压力切换控制单元54在加热过程中获取来自内锅温度传感器12的温度检测信号,如果内锅6的底部的检测温度达到成为规定温度的100℃,则判断为内锅6内部的被烹饪物在减压状态下已沸腾,从而关闭从内锅6内部直至减压泵32的通路,在保持不运作减压泵32的状态下,同时将螺线管27处于临时性地非通电状态,使调压阀26从连通孔29退避。依据这些,蒸汽通道25不密闭而呈现为使内锅6的内外连通的敞开状态,从而内锅6随即恢复到与外部大气压同样的常压。然后,在短时间内将螺线管27切换至通电状态,如果将内锅6的内部处于已重新密闭的状态,则通过继续对内锅6内部的被烹饪物进行强烈地加热,内锅6内部的被烹饪物被加压至达到大气压以上,例如1.2个大气压,能够在该加压状态下使被烹饪物沸腾。

这样,压力切换控制单元54如果判断为在加热过程中内锅6内部的被烹饪物已在减压状态下沸腾,则立即将内锅6内部从减压状态切换为比大气压高的加压状态。为了对被烹饪物施加压力冲击,控制螺线管27以及构成调压部24的调压阀26的运作,暂时敞开蒸汽通道25。由此,如图3的蒸气压曲线s的图表所示,通过在加压状态下以为米的糊化最适温度的105℃(在1.2个大气压的情况下)使被烹饪物沸腾,从而能够确保米的硬度和粘性的平衡,进而能够将米均匀地糊化至芯。

在以后的加热过程中,如果内锅温度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达到成为规定温度的例如90℃以上,除此之外,盖温度传感器37的检测温度也达到成为规定温度的例如90℃以上,则煮饭控制单元51转入检测被烹饪物的在加压状态下的沸腾的沸腾检测过程。在沸腾检测过程中,继续将加热线圈11和侧部加热器35连续通电,对内锅6内部的被烹饪物进行强烈的加热,另一方面,算出盖温度传感器37的检测温度的斜率(在规定时间内检测温度所上升的程度)。而且,如果所述检测温度的斜率为在一定值以下且保持安定,则判断为内锅6内部的被烹饪物已在加压状态下沸腾,从而转入继续沸腾过程。

如果转入至继续沸腾过程,则煮饭控制单元51通过盖加热器36开始进行盖加热。在此的盖加热,以内盖22的温度成为100℃的方式,通过盖温度传感器37的检测温度进行管理。另外,如果转入至继续沸腾过程,则煮饭控制单元51周期性地对螺线管27进行通断电。

而且,煮饭控制单元51如果通过内锅温度传感器12检测到内锅6的底部的检测温度产生规定的温度上升,则从继续沸腾过程转入烹饪完成过程,在此,如果内锅温度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达到规定的无米汤的温度,则检测到内锅6内部的被烹饪物煮熟,从而转入至蒸闷过程。在蒸闷过程中,通过管理由盖温度传感器37所检测的温度而通/断电盖加热器36,从而防止对内盖22的结露,并且,以将内锅6内部的米饭保持在不焦糊程度的高温(98~100℃)的方式,管理内锅6底部的温度。持续规定的蒸闷时间(例如,12分钟),如果蒸闷过程结束则转入至通过保温控制单元52控制的保温。

如图3的时序图所示,在通过上述的本实施例的煮饭控制单元51进行的煮饭加热中,在烹饪3合米的情况下,从浸泡开始至蒸闷结束的烹饪时间被缩短至30分钟。以往的快速煮饭模式其烹饪时间虽也约为30分钟,但牺牲米饭的美味。另外,标准煮饭模式虽可烹饪出美味的米饭,但需要60分钟左右的烹饪时间。在该点,本实施例的电饭锅在从浸泡过程直至加热过程的期间中,通过钻研对内锅6内部的被烹饪物的加热和压力的方法,能够在如快速煮饭模式那样快的煮饭时间内,而且能够烹饪出如标准煮饭模式那样美味的米饭。因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去选择快速煮饭模式或标准煮饭模式的其中一项,而仅通过操作部16,使操作变得简单明了,随时都能够品尝到与晚餐烹制菜肴的准备时间同步的快速且美味的米饭。

其次,参照图5和图6对本实施例的电饭锅和以往的电饭锅的品尝试验结果进行说明。

本申请发明人请品尝试验者使用由上述实施例的电饭锅(图中,“实施例a”)所烹饪出的米饭和由以往的5种电饭锅(以下,将5种电饭锅分别称之为“制成品a”“制成品b”“制成品c”“制成品d”“制成品e”)所烹饪出的米饭,进行了品尝比较试验。在该比较试验中,请品尝试验者品尝用上述电饭锅烹饪出的米饭,并收集了3合米的煮饭时间和品尝评价的数据(评价项目为,是否为单纯的美味,是否为喜欢的评价)。作为试样的米,使用“越后新气息”。在制成品a~e中,以各自的电饭锅的代表性的煮饭模式进行了烹饪。品尝试验者男女各10名、共计20人通过盲测分别品尝了已烹饪结束的“刚烹饪好”的米饭和规定时间后的所谓“冷饭”。

在图5的品尝试验结果中,表示出与作为评价标准的由以往的制成品a所烹饪出的米饭作比较所得出的美味的程度、喜欢的程度的相对评价,并用20人的品尝试验者的评价平均点数表示。评价被分为喜欢、不喜欢均以3个等级评价,其“同等”的等级被评价为0点数。其结果,在“刚烹饪好”的米饭中,以上述实施例的电饭锅所烹饪出的米饭为最美味/最喜欢的结果。即使在为“冷饭”的米饭中也得到了与由以往的制成品a所烹饪出的米饭同等水平的、比用其它的制成品b~e所烹饪出的米饭更美味/喜欢的结果。另外,对3合米的煮饭时间而言,上述实施例的电饭锅用了30分钟为最短。从上述图7的表可知,既使与晚餐烹制菜肴的准备开始同时进行煮饭,85%的人也能够在烹制出菜肴的同时吃上刚做好的米饭。由此,上述实施例的电饭锅被确认为具有以下效果,即,既使与以往的制成品a~e相比较也能够烹饪出同等水平以上美味的米饭,且与以往的制成品a~e相比较烹饪速度明显加快。

在图6的品尝试验结果中,表示出是否单纯地美味,是否喜欢的绝对评价,并用20人的品尝试验者的评价平均点数表示。评价被分为喜欢、不喜欢均以3个等级评价,其“同等”的等级被评价为0点数。其结果,不论是“刚烹饪好”的米饭还是“冷饭”,均得到了以上述实施例的电饭锅所烹饪出的米饭为最美味/最喜欢的结果。由此可知,上述实施例的电饭锅被确认为具有以下效果,即,既使与以往的制成品a~e相比较也能够烹饪出更为美味的米饭,且与以往的制成品a~e相比较烹饪速度明显加快。

从这样的品尝试验结果可知,上述实施例的电饭锅在品尝的美味度和烹饪米饭的快捷度这两点上比制成品a~e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电饭锅为具备加热单元44、减压单元31以及控制单元41,其中,加热单元44至少含有加热作为被烹饪物而被投入成为锅的内锅6的米和水的加热线圈11;减压单元31将该被烹饪物减压至比大气压低的状态;控制单元41含有通过控制加热单元44从而烹饪加热内锅6内的被烹饪物的煮饭控制单元51,控制单元41为以下的构成,以从促进米的吸水的浸泡过程开始,使被烹饪物处于比大气压低的减压状态,并在接着浸泡过程之后的加热过程中直至被烹饪物在减压状态下沸腾为止保持该减压状态的方式,控制减压单元31。

在这样的构成中,在持续将被烹饪物弱加热到促进米的吸水的程度的浸泡过程之后,即使在对被烹饪物进行比浸泡过程强烈地加热的加热过程中,直至被烹饪物在100℃以下的减压状态下沸腾为止,通过减压单元31也将被烹饪物保持在减压状态。因此,能够在为米的糊化温度的60℃-100℃的状态下减压沸腾被烹饪物,且能够使米粒旋转飞舞,同时在短时间内使米吸水至米芯,从而能够在比以往快的煮饭的时间内品尝上美味的米饭。

另外,本实施例的电饭锅为以下的构成,作为将被烹饪物加压在比大气压高的状态的加压单元,还包含调压部24,该调压部24具有连动于螺线管27而敞开或闭塞内锅6的内外的调节阀26,且控制单元41以在加热过程中内锅6内部的被烹饪物在减压状态下被沸腾后,将被烹饪物从减压状态切换为比大气压高的加压状态的方式,控制调压部24的运作。

基于这样的构成,通过在加热过程中控制调压部24的运作,将被烹饪物从减压一口气地切换为加压,从而对其实施压力冲击,能够在为米的糊化的最适宜温度的、例如105℃的状态下加压沸腾被烹饪物,能够确保米的硬度和粘性的平衡,且将米均匀地糊化至米芯,从而能够品尝到更为美味的米饭。

其它的本实施例的电饭锅为以下的构成,作为将被烹饪物收纳在内部的锅,还包含有底状的上端已开口的内锅6;和用于闭塞内锅6的开口而密闭内锅6的内部的盖2,减压单元31包含成为减压驱动源的电动泵即减压泵32;和作为开闭将内锅6的内部和减压泵32之间连通的路径的第一阀的电磁阀33,控制单元41通过通断电控制在浸泡过程中成为加热单元44的加热线圈11和侧面加热器35,以将内锅6内的被烹饪物保持在规定的浸泡温度(45℃~60℃的范围)的方式进行加热,同时,在从浸泡过程的开始至结束的整个期间,以敞开从内锅6的内部直至减压泵32的路径的方式控制电磁阀33的运作,并且连续运作减压泵32。

在该情况下,能够在浸泡过程期间中将内锅6的内部保持在减压状态,而在内锅6的内部能够使米充分地吸收水分。

另外,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41为以下的构成,如果结束浸泡过程转入加热过程,则通过将成为加热单元44的加热线圈11和侧面加热器35连续通电,增加对被烹饪物的加热量,实行比浸泡过程更为强烈地加热;另一方面,以闭塞内锅6的内部和减压泵32之间的路径的方式控制电磁阀33的运作,并且停止减压泵32的驱动。

这时的控制单元41如果从浸泡过程转入加热过程,则停止减压泵32的驱动;另一方面,以闭塞从内锅6的内部直至减压泵32的路径的方式控制电磁阀33的运作。因此,在转入加热过程后,由于内锅6的内部的压力逐渐上升,在消耗电多的加热过程中,一段时间不运作减压泵32也能够保持减压状态,同时对内锅6内的被烹饪物进行强烈地加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被烹饪物的温度上升至沸腾。

另外,本实施例的盖2包含将已在内锅6的内部产生的蒸汽排放至电饭锅的外部的蒸汽通道25,且成为加压单元的调压部24包含载置在阀座28上的能够转动的调压阀26来作为用于开闭蒸汽通道25的第二阀。而且,控制单元41为以下的构成,从浸泡过程开始时直至被判断为在加热过程中内锅6内的被烹饪物已在减压状态下沸腾为止,以闭塞蒸汽通道25的方式控制调压阀26的运作;如果判断为在加热过程中内锅6内的被烹饪物已在减压状态下沸腾,则以暂时性地敞开蒸汽通道25后再闭塞蒸汽通道25的方式控制调压阀26的运作,从而将被烹饪物从减压状态切换为比大气压高的加压状态。

这时的控制单元41从浸泡过程的开始直至加热过程的中途为止,虽然为了将内锅6内保持在减压状态,以闭塞蒸汽通道的方式控制调压阀26,但如果在加热过程的中途判断为被烹饪物已在减压状态下沸腾,则以暂时性地敞开蒸汽通道25后再闭塞蒸汽通道25的方式控制调压阀26的运作,将内锅6内的被烹饪物从减压一口气地切换为加压,从而对被烹饪物施加压力冲击。依据这些,在为米的糊化最适温度的、例如105℃下加压沸腾被烹饪物,从而能够确保米的硬度和粘性的平衡,且能够将米均匀地糊化至芯,进一步,能够品尝到美味的米饭。

另外,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41为以下的构成,既使在加热过程中被判断为内锅6内的被烹饪物已在减压状态下沸腾,也以仍然继续闭塞将内锅6的内部和减压泵32之间连通的路径的方式控制已设置在减压单元31的电磁阀33的运作,同时,仍然保持将减压泵32的驱动处于停止的状态。

这时,仍然保持将减压泵32的驱动处于停止的状态,控制调压阀26的运作,而只要暂时性地敞开蒸汽通道25后闭塞蒸汽通道25,就能够将内锅6内的被烹饪物从减压一口气地切换为加压,而能够对被烹饪物施加压力冲击。

另外,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41为以下的构成,在加热过程中被判断为内锅6内的被烹饪物已在减压状态下沸腾后,也通过继续将为加热单元44的加热线圈11和侧表面加热器35连续通电,从而以比浸泡过程强烈地方式对被烹饪物进行加热。

这时,即使在被判断为内锅6内的被烹饪物已在减压状态下沸腾,且对被烹饪物已施加压力冲击后,通过加热单元44继续强烈地加热被烹饪物,从而使在压力冲击的前后能够继续对被烹饪物施加强烈地加热。

另外,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41为以下的构成,在加热过程之后的沸腾检测过程中,直至判断为被烹饪物已在加压状态下沸腾为止,通过继续将为加热单元44的加热线圈11和侧面加热器35连续通电,从而对被烹饪物进行比浸泡过程强烈地加热。

这时,在被判断为内锅6内的被烹饪物已在减压状态下沸腾后,直至被判断为被烹饪物已在加压状态下沸腾为止,通过加热单元44继续强烈地加热被烹饪物,从而能够在加压状态下且在短时间内将被烹饪物的温度上升至沸腾。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以下的构成,作为检测内锅6的温度的锅温度检测单元,还包含与内锅6接触的内锅温度传感器12;控制单元41基于来自内锅温度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从而判断被烹饪物是否已在减压状态下沸腾。

这种情况下,利用来自检测内锅6的温度的来自内锅温度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从而能够通过控制单元41判断内锅6内的被烹饪物是否已在减压状态下沸腾。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面对于内锅6的内部所设置的盖2的下部部件,包含具有内盖22的内盖组装体21;且还包含作为检测内锅6的温度的锅温度检测单元的内锅温度传感器12和作为检测内盖22的温度的盖温度检测单元的盖温度传感器37。而且,控制单元41为以下的构成,如果在加热过程中将内锅6内的被烹饪物已从减压状态切换为加压状态后,内锅温度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变为第一规定温度(例如90℃)以上,且盖温度传感器37的检测温度变为第二规定温度(例如90℃)以上,则开始检测在加压状态下的被烹饪物的沸腾,其后,如果盖温度传感器37的检测温度的斜率变为一定值以下,则被判断为被烹饪物已在加压状态下沸腾,从而转入继续沸腾过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规定温度和第二规定温度既可以作为如本实施例所述的相同的值,也可以作为不同的值,且并不被限定在90℃。

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对内锅6内的被烹饪物已施加压力冲击后,内锅温度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变为第一规定温度以上,且盖温度传感器37的检测温度变为第二规定温度以上,则开始进行被烹饪物的在加压状态下的沸腾检测,其后,如果盖温度传感器37的检测温度的斜率变为一定值以下,则被判断为被烹饪物已在加压状态下沸腾。因此,基于来自内锅温度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和来自盖温度传感器37的检测温度,能够正确地判断被烹饪物在减压状态下已沸腾后的在加压状态下的沸腾。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本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在实施例中的温度和压力的各设定值以及设定时间仅为一例,其也可根据各电饭锅的规格进行适宜地变更。

另外,加压驱动源也可以使用减压泵32以外的装置;调压阀26和电磁阀33也可以为实施例以外的构造的阀;内锅温度传感器12和盖温度传感器37也可以为热敏电阻以外的温度检测单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