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防尘衣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2344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潮防尘衣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于除潮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潮防尘衣柜。



背景技术:

衣柜是存放衣物的柜式与实木家具,早已成为人们居家的必需品,它一般由柜体、门板推拉门或者平开门、五金领带夹、抽屉、拉篮、挂衣杆、层板扣、裤架、镜子、合页等组成。传统的衣柜都不具有防潮功能,且密封性差,衣物即便是洗净晾干后放入衣柜,在阴雨天或潮湿的环境中,湿气还是容易进入衣柜,导致衣物受潮,使衣物上的一些细菌大量繁殖,形成细菌株,出现衣物发霉问题,发霉的衣物取出不仅有难闻的霉臭味,还会影响穿衣者的健康。

现有情况中,家里的衣服均为闭合的柜体,柜体内空气不流通,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下,衣柜里的衣服容易发霉受潮。

公开号cn104352074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潮除菌衣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柜体内顶壁上设有旋转盘和消毒驱动器,旋转盘下方挂载有紫外线消毒灯,柜门上设有定时装置和延时装置,柜体内的两侧壁设有远红外加热装置,其通过远红外加热装置干燥衣物,达到防潮目的,并采用紫外线消毒灯对衣物进行消毒。但旋转干燥消毒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发生危险,衣物或其上的细纱,均属易燃物,如果用于衣柜中的紫外线消毒灯在使用时不小心碰破,灯丝就成了一种危险品,再者,紫外灯多为高压的,如果破损高压打火,容易点燃衣物,而且,众所周知,传统的衣柜主要材料为木质,亦属易燃物,可见,此类衣柜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除潮防尘衣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尘衣柜,包括衣柜主体、设置于所述衣柜主体中的红外加热装置和设置于所述衣柜主体中的湿度传感开关;

其中,所述衣柜主体包括左右两侧通风面板和背板,所述通风面板由外侧通风层和内侧通风层组成,所述外侧通风层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内侧通风层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外侧通风层和所述内侧通风层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外侧通风层、所述内侧通风层和所述连接部形成空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落尘面,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一落尘面连接,所述第一进风口口径小于第一出风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通孔包括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二落尘面,所述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二落尘面连接,所述第二进风口口径大于第二出风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落尘面和所述第二落尘面上均设置有灰尘易落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通风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衣物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衣柜主体底部设置有积灰机构,所述积灰机构包括积灰抽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积灰抽屉左右两侧的面板厚度小于所述空腔的厚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最下方的一块所述隔板与所述积灰机构相连,所述积灰抽屉相对所述隔板可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红外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红外加热装置包括红外加热管和罩在所述红外加热管外的防护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红外加热管的数量与所述隔板的数量相同。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空气经过通风面板,在衣柜主体中进行流通,防止了潮湿空气的聚集。

2、红外加热装置在衣柜主体湿度过大时工作,产热干燥,同时对衣柜内的衣物进行除菌,红外加热装置产生热气流的同时,在衣柜内形成冷热气流的流动,加快衣柜内空气流通,进一步提升效果。

3、由于衣柜为通风式衣柜,在通风的同时一并带入了空气中的灰尘,灰尘在衣柜中落下,灰尘经过空腔以及隔板上的第三通孔落下,可从积灰抽屉中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尘衣柜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防尘衣柜中通风面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防尘衣柜中红外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衣柜主体,11-通风面板,111-外侧通风层,112-内侧通风层,113-第一通孔,1131-第一进风口,1132-第一出风口,1133-第一落尘面,114-第二通孔,1141-第二进风口,1142-第二出风口,1143-第二落尘面,115-连接部,116-空腔,12-背板,13-隔板,131-第三通孔,14-积灰抽屉,2-红外加热装置,21-红外加热管,22-防护罩,3-湿度传感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见附图1-3,一种防尘衣柜,包括衣柜主体1、设置于所述衣柜主体1中的红外加热装置2和设置于所述衣柜主体1中的湿度传感开关3;

其中,所述衣柜主体1包括左右两侧通风面板11和背板12,所述通风面板11由外侧通风层111和内侧通风层112组成,所述外侧通风层11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3,所述内侧通风层11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14,所述外侧通风层111和所述内侧通风层112通过连接部115连接。空气经过通风面板11,在衣柜主体1中进行流通,防止了潮湿空气的聚集。

所述外侧通风层111、所述内侧通风层112和所述连接部115形成空腔116。

所述第一通孔113包括第一进风口1131、第一出风口1132和第一落尘面1133,所述第一进风口1131和第一出风口1132通过所述第一落尘面1133连接,所述第一进风口1131口径小于第一出风口1132。风从第一进风口1131入,空气中的灰尘随之进入,由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131口径小于第一出风口1132,灰尘从第一落尘面1133向下滑落,并经过空腔116,落到通风面板11最底部。

进一步的,外侧通风层111的高度等于所述内侧通风层112高度和积灰抽屉141左右两侧的面板高度之和。

所述第二通孔114包括第二进风口1141、第二出风口1142和第二落尘面1143,所述第二进风口1141和第二出风口1142通过所述第二落尘面1143连接,所述第二进风口1141口径大于第二出风口1142。所述第一落尘面1133和所述第二落尘面1133上均设置有灰尘易落层1134。

所述通风面板1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衣物的隔板13,所述隔板13上设置有第三通孔131。第三通孔131不仅起通气的作用,还起着让灰尘最后可以落下最后积累在积灰抽屉141。

所述衣柜主体1底部设置有积灰抽屉14。

所述积灰抽屉141左右两侧的面板厚度小于所述空腔116的厚度。

最下方的一块所述隔板13与所述积灰抽屉14相连,所述积灰抽屉14相对所述隔板12可移动。

所述红外加热装置2设置于所述背板12上,所述红外加热装置2包括红外加热管21和罩在所述红外加热管21外的防护罩22。衣柜内的衣服大部分为蛋白质或人造化纤,属于易燃物品,设置防护罩22让红外加热管21与衣物隔离,防止着火的安全隐患,保护红外加热管21的同时也保护衣物。

所述红外加热管21的数量与所述隔板12的数量相同。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