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物柜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6162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置物柜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置物柜的组装结构,尤指一种容易组装、拆卸且不影响置物柜内部空间,并具有高连结性与高支撑强度的置物柜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置物柜是一种提供使用者摆放物品的收纳空间,举凡:学校宿舍、军队营舍、电子厂房、车站、公共泳池以及卖场等,都可发现相关使用,且为避免物品遗失,通常置物柜会搭配门锁,得以确保个人物品的安全,同时也提高人们使用意愿。

目前置物柜大多为金属柜或环保材质(塑料、ABS)的组合式置物柜,其中,金属柜容易出现掉漆、生锈、凹陷等问题,且由于金属柜的重量较重,在搬运及安装上都有其不便之处,而环保材质的组合式置物柜因其重量轻、易清理、可回收、强度佳且使用年限久等优点,因此,市面上大多已逐渐淘汰金属置物柜的使用而采用组合式置物柜。

然而,组合式置物柜也有其问题存在,例如必需预留组装结构的空间位置,因而导致置物柜内部容纳物品的空间不足,甚至出现组装的结构凸出在置物柜内容纳物品的空间内,造成物品放置受到限制,由此可见,上述现有技术仍有诸多缺失及不足,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案创作人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衍生的各项缺点及不足,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一种置物柜组装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容易组装、拆卸且不影响置物柜内部空间的置物柜组结构。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置物柜组装结构包括一底板、一顶板、两个相对的侧板、一背板及一门板,其中该底板的上缘两侧及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该顶板的下缘两侧及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部,该顶板下缘两侧的第二连接部间,及该底板上缘两侧的第一连接部间均设有至少一扣合槽,每个该扣合槽内的一侧向每个该扣合槽内延伸有一与每个该扣合槽开口平行的扣接片,每个该两个相对的侧板的上缘、下缘及每个该侧板相对面的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三连接部,且每个该侧板于每个该侧板上缘及下缘的每个该第三连接部间开设有多个枢接孔,每个该枢接孔内均枢设有一可穿入每个该扣合槽并勾设于每个该扣接片上的扣钩,该背板的上缘、下缘及两个侧缘均具有多个第四连接部,该门板上缘及下缘的相同一侧均设有一门轴,且该底板上缘及该顶板下缘对应每个该门轴的位置均设有一供每个该门轴枢接的轴孔。

其中,该底板及该顶板是为相同结构,该第一连接部是设于该底板及该顶板上缘两侧及后侧,该第二连接部是设于该底板及该顶板下缘两侧及后侧。

上述底板上缘两侧的第一连接部与每个该侧板下缘的第三连接部为相对应的凸块及固定槽结构,上述底板上缘后侧的第一连接部与该背板下缘的第四连接部为相对应的凸块及固定槽结构。

上述顶板下缘两侧的第一连接部与每个该侧板上缘的第三连接部为相对应的凸块及固定槽结构,上述顶板下缘后侧的第一连接部与该背板两侧缘的第四连接部为相对应的凸块及固定槽结构。

而上述背板两侧缘的第四连接部与每个该侧板相对面后侧的第三连接部为相对应的凸块及固定槽结构。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置物柜组装结构包括:

至少一底板,该底板的上缘两侧及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

至少一顶板,该顶板的上缘两侧及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部;

至少两个相对的侧板,每个该侧板的上缘、下缘及每个该侧板相对面的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三连接部,且每个该侧板于每个该侧板上缘及下缘的每个该第三连接部间开设有多个枢接孔,每个该侧板的上缘的第三连接部是分别与该顶板下缘两侧的第二连接部相接,每个该侧板下缘的第三连接部是与该底板下缘所设的第一连接部相接合;

至少一背板,该背板的上缘、下缘及两个侧缘均具有多个第四连接部,该背板上缘的第四连接部是与该顶板下缘后侧的第二连接部相接合,该背板下缘的第四连接部是与该底板上缘后侧的第一连接部接合,该背板两侧缘的第四连接部是分别与每个该侧板相对面后侧所设的第三连接部接合;

多个扣合槽,每个该扣合槽是开设于该顶板下缘两侧的第二连接部间,及该底板两侧的第一连接部间,且每个该扣合槽内的一侧向每个该扣合槽内延伸有一与每个该扣合槽开口平行的扣接片;

多个扣钩,每个该扣钩是分别枢接于每个该枢接孔内,每个该扣钩是穿入每个该扣合槽内并勾设于每个该扣接片远离该扣合槽开口的面上,以令该顶板及该底板与每个该侧板进行固定,且每个该扣钩勾设于每个该扣接片上时,每个该扣钩的顶面与每个该枢接孔的开口在同一平面上。

另外,还包括一门板,该门板上缘及下缘的相同一侧均设有一门轴,且该底板上缘及该顶板下缘对应每个该门轴的位置均设有一供每个该门轴枢接的轴孔。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置物柜组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为图1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置物柜组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顶板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立体剖视图;

图6是为本实用新型侧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为本实用新型扣钩的立体外观图;

图8是为本实用新型扣钩及扣合槽扣接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底板

2 顶板

3 侧板

31 枢接孔

4 背板

5 门板

51 门轴

6 固定槽

7 扣合槽

71 扣接片

8 凸块

9 扣钩

91 枢设部

92 操作部

93 钩设部

10 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态样,惟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置物柜组装结构包括一底板1、一顶板2、两个相对的侧板3、一背板4及一门板5,该底板1上缘两侧及后侧均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每个该第一连接部为固定槽6结构,该顶板2下缘两侧及后侧均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每个该第二连接部为固定槽6结构,另外,该顶板2下缘两侧及该底板1上缘两侧的固定槽6间均分别设有两个扣合槽7,该顶板2下缘所设的扣合槽7开口是朝向该顶板2下缘,该底板1上缘所设的扣合槽7开口是朝向该底板1上缘,且每个该扣合槽7内的一侧向每个该扣合槽内延伸有一与每个该扣合槽7开口平行的扣接片71。

每个该相对的侧板3上缘、下缘及相对面的后侧均设有多个第三连接部,其中,每个该相对的侧板3的上缘及下缘的第三连接部为凸块8结构,每个该相对的侧板3相对面后侧的第三连接部为固定槽6结构,其中,每个该侧板于每个该侧板3上缘及下缘的每个该凸块8结构之间均开设有多个枢接孔31,每个该枢接孔31内均枢设有一扣钩9,每个该扣钩9是分别对应每个该扣合槽7,且每个该扣钩9均包括一枢接于每个该侧板3上缘或下缘的凸块8结构间的枢设部91、一操作部92及一钩设部93,该操作部92是设于该枢设部91的一端,该钩设部93是设于该枢设部91相对操作部92的另一端。

该背板4的上缘、下缘及两个侧缘均设有多个第四连接部,每个该第四连接部为凸块8结构,而该门板5的上缘及下缘一侧均设有一门轴51,其中,每个该门轴51是同轴设置,而该顶板2下缘前侧及该底板1上缘前侧对应每个该门轴51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轴孔10。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置物柜组装结构组合时,是将该背板4两侧缘的凸块8分别插入每个该侧板3相对面后侧所设的固定槽6内,接着,扳动每个该相对的侧板3下缘凸块8间所设扣钩9的操作部92,令每个该侧板3下缘的扣钩9以枢设部91为轴转动,而使扣钩9的钩设部93朝向每个该侧板3下方,接着将每个该侧板3下缘所设的凸块8及该背板4下缘所设的凸块8分别插入该底板1上缘两侧及后侧的固定槽6内,并令每个该侧板3下缘所枢设的扣钩9的钩设部93分别穿入该底板1上缘两侧固定槽6间所设的扣合槽7内,接着,再扳动每个该侧板3下缘凸块8间所设扣钩9的操作部92,令每个该扣钩9以枢设部91为轴转动,而令每个该扣钩9的钩设部93分别钩设于每个该底板1的扣合槽7内的扣接片71远离该扣合槽7开口的面上,进而将该底板1与每个该侧板3及该背板4进行结合,且当每个该扣钩9勾设于扣接片71远离该扣合槽7开口的面上时,该扣钩9的上表面是与该枢接孔31的开口在同一平面上(如图2所示)。

接着,再扳动每个该侧板3上缘凸块8间所设扣钩9的操作部92,令每个该每个该侧板3上缘的扣钩9以枢设部91为轴转动,而使扣钩9的钩设部93朝向每个该侧板3上方,然后令每个该侧板3上缘所设的凸块8及该背板4上缘所设的凸块8分别插入该顶板2上缘两侧及后侧的固定槽6内,并令每个该侧板3上缘所枢设的扣钩9的钩设部93分别穿入该顶板2下缘两侧固定槽6间所设的扣合槽7内,接着,再扳动每个该侧板3上缘凸块8间所设扣钩9的操作部92,令每个该扣钩9以枢设部91为轴转动,而令每个该扣钩9的钩设部93分别钩设于每个该顶板2的扣合槽7内的扣接片71远离该扣合槽7开口的面上,并使每个该扣钩9的上表面与该枢接孔31的开口在同一平面上,进而将该顶板2与每个该侧板3及该背板4进行结合,最后,再将该门板5上缘及下缘的门轴51分别枢设于该顶板2及该底板1的轴孔10内,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置物柜组装结构的组装动作。

依据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置物柜组装结构相较现有置物柜更具有以下的特点及功效:

本实用新型置物柜组装结构是利用板动枢设于侧板上缘及下缘两侧的扣钩,令扣钩钩住于顶板下缘及底板上缘的扣合槽内的扣接片,即令置物柜的侧板及背板与底板及顶板固定,即可完成置物柜的组装,而要拆卸时也仅需再次扳动扣钩,令扣钩的抠设部脱离扣接片即可将置物柜拆开,因此,本实用新型置物柜组装结构不但容易组装也容易拆卸,且组装及拆卸之时均不需使用任何工具。

本实用新型将扣合槽是设于顶板及底板的固定槽间,且扣合槽内的扣接片是与扣合槽的开口平行,因此,当扣钩穿入扣合槽并以枢设部为轴旋转而钩设于该扣接片上时,扣钩的上表面是与枢接孔的开口在同一平面上,因此,扣钩不会凸出于置物柜内容纳物品的空间内,可有效避免物品放置受到限制,且也可避免放置于置物柜内的物品在移动时,去勾到扣钩,造成扣钩与扣接片脱离,而导致侧板与底板或顶板分离。

上列详细说明乃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因此,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且本案不仅于技术思想上确属创新,同时具备现有的传统结构所不及的多项功效,已充分符合新颖性及进步性的法定专利要件,于是依法提出申请,恳请贵局核准本件新型专利申请案,以励创作,至感德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