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0751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百叶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百叶窗。



背景技术:

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使我国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急速下滑,面对恶劣的雾霾天气,许多人选择深居简出,以减少外出降低雾霾对健康的影响,因为大气颗粒物中细颗粒物, 即常说的 PM2.5 颗粒物不易被呼吸道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 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脑血管病等疾病。另一方面, 部分颗粒还可以进入血液, 使有害物质、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研究表明,每人每天平均吸入约 1.5 万升的空气,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并无十分成熟的除霾技术存在的情况下,大多人在雾霾天采取关闭窗户的形式来避免在室内吸入颗粒物,然而封闭的室内环境,不利于空气流通,容易导致室内有毒气体积增,影响人体健康。同时长时间的门窗紧闭,容易使人心情忧郁和情绪低落,严重时会诱发抑郁症。而当下,人们为了使得室内空气相对洁净、减少进入室内的颗粒物数浓度与质量浓度,又可以通风透光,大多采取在窗户上多装几层纱窗、百叶窗来解决。但大多存在技术缺陷,如直接对流通风,仍旧会有相当一部分颗粒物可以直接进入室内;百叶窗阻隔,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室内采光;多个构件分隔使用,不便操作与维护等。空气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在给我国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带来压力的同时也表明了目前人们对复合污染的形成机制、细粒子的形成以及对大气污染物的大气化学过程的认识仍相当不足。在大气化学发展并未成熟的今天,想要利用化学方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技术上存在极大的问题,且成本将会极大,不利于向社会推广。因此,利用各种物理方法减少室内颗粒物浓度成为社会主流方式是当下的技术局限所造成的,而人们对物理方法的开发仍不到位。

现有窗结构中,一般有包括窗框和窗体,窗体负责采光且挡风挡雨,都是采用整块的透明玻璃材质;窗体通过推开或移拉方式打开闭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闭性强,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百叶窗,其窗体由若干个叶片上下排列组成,单个叶片为长条形,侧面形状为两个形状相同的上、下矩形,上下错位排列连接,上矩形的一条长边的下部和下矩形的一条长边的上部连接;如图1所示;

所述叶片上下排列,密闭排列时,为上一个叶片的上矩形的下端部短边与下一个叶片的上矩形上端部短边对应密封连接;上一个叶片的下矩形的下端部短边与下一个叶片的下矩形上端部短边对应密封连接;如图2所示;

所述各个叶片皆能同时单独翻转,使上、下叶片之间错开;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叶片侧面的上矩形靠近上端部,沿着叶片长度方设有上转动轴,下矩形靠近下端部设有下转动轴;各个叶片上转动轴为固定转轴,同窗框左右边框连接;各个叶片下转动轴通过一个拉杆统一连接。当上下拉动拉杆时,能带动各个叶片一起翻转。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叶片两端还包括有和叶片侧面形状匹配的密封头,上转动轴设置在密封头的上矩形靠近上端部,下转动轴设置在密封头的下矩形靠近下端部。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叶片侧面的上、下矩形顶角处设有切角或圆角;由此可以防止叶片之间的转动干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叶片的中部采用镂空结构,起到隔音隔热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叶片侧面的上、下矩形的长为30mm~35mm,宽为10mm~15mm,上、下矩形长边连接边长为15mm~20mm,叶片的壁厚为2mm~3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叶片采用透明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当透明窗体的各个叶片竖直排列时(上、下矩形垂直地面),各个叶片形成密闭式排列结构,此时,透明窗体的一面为上矩形的长边连接,另一面为下矩形的长边连接,形成一个大面积的整体的透明窗面,如同传统玻璃窗,可以透光观景,挡风挡雨;而当透明窗体的各个叶片转动一定角度后,叶片之间形成空隔,就能通风换气,且其整个窗面都能作为通风换气面,效果比传统推拉式窗更佳。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叶片侧面形态采用两个矩形交错排列结构,在叶片闭合形成大面积的整体的透明窗面时,使叶片之间连接面为台阶式接触面,这样比平面式接触面更能有效防风防水渗漏。

本实用新型中,叶片中心作镂空处理,在叶片闭合形成大面积的整体的透明窗面时,透明窗体如同传统双层玻璃,中空部作为隔热隔音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密闭性强,关闭时能完全阻隔风雨,同时采用透明的叶片又能保证良好的采光和观景;打开时操作简单,通风效果好。建筑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百叶窗,其外立面看上去比采用推拉窗更统一完整,增强建筑美观性。同时百叶叶片组合后本身就是窗体,无需使用额外制作开窗结构组件,而叶片结构相同,模块化设计,不同高度的窗只需要设置不同数量的叶片组合即可,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窗体的单一叶片的侧面结构图示。

图2为窗体的闭合时的侧面结构图示。

图3为窗体的开启时的侧面结构图示。

图4为窗体的密封头结构图示。

图5为本实用新型百叶窗叶片闭合时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百叶窗,由若干个叶片上下排列组成,每个叶片均采用透明ABS材料,为长条形,长度根据窗子的宽度定制,侧面形状为两个形状相同的上、下矩形,上、下矩形的长为35mm,宽为12mm;上、下矩形错位排列连接,上矩形的一条长边的下部和下矩形的一条长边的上部连接;长边连接边长为20mm。叶片中心为空心,叶片壁厚为2.5mm。如图1所示。

所述叶片两端设有和叶片侧面形状匹配的密封头,密封头的上矩形靠近上端部设有上转动轴,密封头的下矩形靠近下端部设有下转动轴;上转动轴为固定转轴(根据叶片转动方向,也可以定义下转动轴为固定转轴)。各个叶片的上转动轴同窗框的左右边框转动连接,各个叶片的下转动轴通过一个拉杆统一连接,上下拉动拉杆,叶片转动,控制百叶窗开启和闭合。如图3、4所示。

所述叶片上下排列,密闭排列时,为上一个叶片的上矩形的下端部短边与下一个叶片的上矩形上端部短边对应连接;上一个叶片的下矩形的下端部短边与下一个叶片的下矩形上端部短边对应连接。如图2所示。

所述叶片侧面的上、下矩形顶角处设有切角或圆角;由此可以防止叶片之间的转动干涉。

本实用新型中,当各个叶片竖直排列时,即上、下矩形垂直排列时,百叶窗帘形成密闭式排列,达到挡风阻雨的效果;当叶片转动一定角度时,就能达到透风换气的效果。由于百叶叶片本身就是窗体,无需额外制作开窗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