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398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烤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型烤箱一般分为台式烤箱和嵌入式烤箱两种,其中嵌入式烤箱又因其安全性高、容量大、烤制食物口感更佳等优点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烤箱仍然存在着结构不合理、散热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一系列的问题。

具体地,如题为烤箱,申请公布号为CN104433842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烤箱:包括箱本体,包括内腔体和外壳体,内腔体安装于外壳体内,且内腔体和外壳体之间具有相互独立的排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门体,安装在内腔体的开口处,且门体内具有与内腔体相互独立的第一进气通道;风机,安装在内腔体和外壳体之间;且第一进气通道的出口与第二进气通道的入口相连通,第一进气通道的入口与排气通道的出口相间隔。由于第一进气通道的出口与第二进气通道的入口相连通,使得经过第一进气通道的热气全部进入第二进气通道后,再通过风机旋转带动热气排出烤箱。这种烤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散热口少而且热气在经过第二进气通道的时候又增加了一部分从内腔体传导来的热量,第二进气通道与排气通道的散热负担过重,不利于提高烤箱的散热效率。

其次,如题为烤箱的双风道散热系统及电烤箱,申请公布号为CN103720375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烤箱的双风道散热系统和一种电烤箱,其中,烤箱的双风道散热系统包括:进风口、风道、出风口及风机,进风口设置在烤箱门体的底部;风道包括设置在烤箱门体内的门体风道,以及设置在烤箱腔体上方并相连通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门体风道与进风口相连通,第一风道与门体风道相连通;出风口设置在烤箱的前部,并与第二风道相连通;风机设置在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之间,并可将第一风道内的风排入至第二风道内;冷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经门体风道、第一风道后被风机排入至第二风道,在经第二风道从出风口排出,以实现对烤箱的散热。由于第一风道与门体风道相连通,使得经过门体风道的热气全部进入第一风道后,在经过风机旋转带动热气经过第二风道从出风口排出烤箱。这种散热系统及电烤箱,也存在上述散热口少、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再次,如题为烤箱的循环散热系统及电烤箱,授权公告号为CN203709862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烤箱的循环散热系统和一种电烤箱,其中,烤箱的循环散热系统包括:进风口、风道、出风口及风机,进风口包括设置在烤箱门体的底部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风道包括平行设置在烤箱门体内的第一门体风道、第二门体风道,以及设置在烤箱腔体上方并相连通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门体风道的一端与第一进风口相连通;第二门体风道的一端与第二进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风道相连通;出风口设置在烤箱的前部,并与第二风道及第一门体风道的另一端相连通;风机设置在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之间,并可将第一风道内的风排入至第二风道内。由于第二门体风道的一端与第二进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风道相连通;出风口设置在烤箱的前部,并与第二风道及第一门体风道的另一端相连通,使得经过第二门体风道的热气全部进入第一风道中,并经过风机旋转带动热气经过第二风道从出风口排出,而经过第一门体风道的热气由于对流效应,在热气通过出风口排出电烤箱时一并带出。这种电烤箱散热系统及电烤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只有当出风口热气流动速度足够快、经过第一门体风道的热气与出风口排出的热气温差足够大时,才能有显著的散热效果,而当经过第一门体风道的热气与出风口排出的热气温差不大的时候,第一门体风道的散热效果并不明显,容易造成使用者烫伤等问题。最后,如题为一种烤箱,申请公开号为CN101292841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烤箱,其包括内部形成有烧烤腔体的箱体、位于箱体正面的前框和可开闭腔体的烤箱门以及设置在烤箱门上方的面板,箱体上设有通风孔,烤箱门和面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烤箱门又包括外门板和位于外门板背部的内门板,且内外门板之间形成有上、下通风口的冷却通道;同时所述腔体上方设有盖板,该盖板与腔体外壁之间构成有带进、出口的风道,箱体内设有将该风道内的气流从进口流向出口的风机,其特征在于:前框上开有与间隙和上通风口相对应的通孔,风道的进口则与该通孔相对应,使冷却通道的下通风口、间隙分别成为第一、二进风口,箱体上的通风孔成为出风口。箱体上设有通风孔,而且前框上开有与间隙和上通风口相对应的通孔,风道的进口则与该通孔相对应,虽然这种结构使得冷却通道的下通风口、间隙分别成为第一、二进风口,但由于出风口分散在箱体上,采用上述结构的烤箱由于出风口不集中,不能形成在由间隙形成的第二进风口处形成明显的压差,不利于冷却通道内的热气排出、风机的能耗加大,而且采用上述结构的烤箱,制作门板的材料一般需要特制的材料,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优化、散热效率高、耗能少且能有效防止使用者烫伤的烤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烤箱,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烤箱,包括箱本体、门体、风机、控制面板,所述箱本体包括内腔体和外壳体,所述内腔体和外壳体之间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位于内腔体的上方,所述门体包括门本体,所述门本体具有第一风道,所述风机设置于第二风道的出风口和第三风道的进风口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包括上通风口、下通风口、内对流腔和外对流腔,所述内对流腔包括内门玻璃和中玻璃、所述外对流腔包括外门玻璃和中玻璃,所述上通风口与所述内对流腔和/或所述外对流腔相连通,所述内对流腔与所述外对流腔相连通。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上通风口与所述内对流腔和所述外对流腔相连通时,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可能的结构:一、所述上通风口与所述内对流腔独立连通,并且所述上通风口与所述外对流腔独立连通。二、所述上通风口与所述内对流腔连通,并且所述内对流腔与所述外对流腔相连通。三、所述上通风口与所述外对流腔连通,并且所述内对流腔与所述外对流腔相连通。四、所述上通风口与所述内对流腔连通,所述上通风口与所述外对流腔连通,并且所述内对流腔和所述外对流腔相连通。当所述上通风口与所述内对流腔或所述外对流腔相连通时,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可能的结构:一、所述上通风口仅设置在内对流腔上方,所述外对流腔上端水平高度低于内对流腔上端水平高度。二、所述上通风口仅设置在外对流腔上方,所述内对流腔上端水平高度低于外对流腔上端水平高度。进一步地,所述内对流腔与所述外对流腔相连通。上述结构的优点在于:当烤箱内腔体的热量通过热传导、辐射等作用传播至内对流腔后,内对流腔的空气温度迅速上升,将内对流腔与外对流腔相连通后,可以防止温度变化太大导致门本体玻璃炸裂。而且内对流腔与外对流腔连通后,外对流腔中温度相对低的空气与内对流腔中温度相对高的空气会因为对流作用而有效地联动,提高气体的流动速度,便于热气从上通风口排出。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烤箱采用上通风口仅设置在内对流腔上方,所述外对流腔上端水平高度低于内对流腔上端水平高度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烤箱,还可以包括以下附属技术方案:

其中,所述门体和控制面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三风道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设置于所述间隙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体和控制面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三风道的出风口和第二风道的进风口设置于所述间隙处的结构,使得外界冷空气的进风口不局限于下通风口处,外界的冷空气可以通过第一风道的下通风口以及间隙处第二风道的进风口进入烤箱内部循环流动,提高了风机的换气效率。当风机运转时,带动烤箱外的冷空气经间隙处的第二通道的进风口进入第二风道,再将由内腔体热传导等作用进入第二风道的热量迅速排出烤箱外。进一步地,当风机顺时针运转且第二风道位于第三风道的上方时,外界冷空气经间隙处第二风道的进风口进入第二风道中,并将由内腔体热传导进第二风道、第三风道的热量一并带走排出烤箱外,由于第三风道的出风口位于第二风道的进风口下方并接近第一风道的上通风口,第三风道的热空气排出时由于流动速度较大,会在第一风道上通风口的上方形成压差,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第一风道内的热空气将在压差下经由上通风口排出,这时第一风道内的热量可以直接排出烤箱而无需进入风机循环后再排出;当风机逆时针运转且第三风道位于第二风道的上方时,外界冷空气经间隙处第二风道的进风口进入第二风道中,并将由内腔体热传导进第二风道、第三风道的热量一并带走排出烤箱外,由于第二风道的进风口位于第三风道的出风口下方并接近第一风道的上通风口,在风机的带动下,经第一风道上通风口排出的热气会再进入第二风道循环后排出烤箱外,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部分热气从第一风道的上通风口排出后直接通过间隙流向外界。具体地,由于风机顺时针运转且第二风道位于第三风道的上方,并在第一风道上通风口的上方形成压差的风机运转模式下,热气从第一风道的上通风口排出主要依赖于压差的大小、风机的转速,而且当烤箱烤制食物的温度不同会影响第一风道内热气的温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压差大小,风机功耗大,不利于节能。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烤箱采用第二种方案,即风机逆时针运转且第三风道位于第二风道的上方,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降低风机的功耗,提高第一风道的散热效率,使门本体不容易升温过高,可以有效地防止烫伤使用者。

其中,所述第三风道的出风口位于第二风道的进风口的上方,所述风机逆时针运转。根据上述,采用该结构及风机运转模式更容易提高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及第三风道的散热效率,降低能耗。

其中,所述外对流腔的底端与所述内对流腔的底端在水平位置上相平齐,所述内对流腔的上端高于所述外对流腔的上端,且所述内对流腔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外对流腔上方,所述内对流腔与所述外对流腔通过通孔相连通。将所述外对流腔设置于所述内对流腔的腔体内,使得所述外对流腔上端水平高度低于内对流腔上端水平高度,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内对流腔中热量扩散并及时通过上通风口排出,而且有效地保证了外对流腔不会因为热传导作用而升温过高,防止烫伤使用者。所述内对流腔与所述外对流腔通过通孔相连通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以限制内对流腔热气进入外对流腔的量,保证大部分热气经由上通风口排出,不致朝向使用者一面的门本体温度过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实现内对流腔和外对流腔中气体的联动,提高第一风道的散热效率。

其中,所述内门玻璃尺寸与内腔体配合,且内门玻璃高度大于中玻璃高度。内门玻璃尺寸与内腔体配合,有效地防止内腔体热量扩散出来,保证烤制食物对温度的要求。内门玻璃高度大于中玻璃高度,即有利于因热传导作用进入内对流腔中热量的扩散而及时地从上通风口排出,又有利于外对流腔中气体的流动使外对流腔中气体温度不致于过高而烫伤使用者。

其中,所述外门玻璃高度大于内门玻璃高度。该种结构设计保证了从上通风口排出的气体要先向上流动后再行从间隙处的第二通道进风口进入烤箱或者从间隙处向外排出,很好地引导了气体的流动,不致于热气随意排出烫伤使用者。

其中,所述门体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上端与所述通孔所在的水平位置相平齐。优选地,所述外对流腔设置于所述内对流腔的腔体内,所述外对流腔上端水平高度低于内对流腔上端水平高度,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外对流腔上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烤箱优选地采用通孔所在的水平位置与中玻璃上端的所在的水平位置相平齐的结构,当然通孔所在的水平位置也可以高于或者低于中玻璃上端所在的水平位置,但为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而采用通孔所在的水平位置与中玻璃上端的所在的水平位置相平齐的结构。把手上端与所述通孔所在的水平位置相平齐,保证了整个把手所在的水平位置都低于通孔所在的水平位置,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内对流腔中热量扩散引起的温度升高不致于传导到把手所在位置的门本体上。而且根据使用者的习惯,一般手部从下方抓住把手,使用过程中避免了烫伤。所述内门玻璃、中玻璃和外门玻璃均为普通玻璃。目前市面上的电烤箱,门的温升一般超过40K以上,要想把门体的温度降下来一般采用增加外门玻璃的数量来隔绝烤箱内部的热辐射,或者采用采用反射玻璃装置,把烤箱内部的热量反射到内部去从而隔绝内部热量传递到外门玻璃,但无论是增加玻璃数量还是采用反射玻璃的装置都需要增加成本,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烤箱采用优化的结构设计,使烤箱外的空气通过对流方式进入烤箱内进行循环,并且不需要增加玻璃层数或者采用特制玻璃就能将外门玻璃温度控制在30K以内的范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烤箱的安全性。

其中,所述下通风口与所述内对流腔和/或所述外对流腔相连通。所述下通风口与所述内对流腔和所述外对流腔相连通,该技术方案可以包括几种可能的结构:一、所述下通风口与所述内对流腔独立连通,并且所述下通风口与所述外对流腔独立连通。二、所述下通风口与所述内对流腔连通,并且所述内对流腔与所述外对流腔相连通。三、所述下通风口与所述外对流腔连通,并且所述内对流腔与所述外对流腔相连通。四、所述下通风口与所述内对流腔连通,所述下通风口与所述外对流腔连通,并且所述内对流腔和所述外对流腔相连通。所述下通风口与所述内对流腔或所述外对流腔相连通,该技术方案可以包括几种可能的结构:一、所述下通风口仅设置在内对流腔下方。二、所述下通风口仅设置在外对流腔下方。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烤箱采用下通风口与所述内对流腔和所述外对流腔相连通的结构,所述下通风口与所述内对流腔独立连通,并且所述下通风口与所述外对流腔独立连通。

其中,所述门本体具有至少一个上通风口和至少一个下通风口。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烤箱采用一排上通风口和一排下通风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烤箱面对使用者一面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烤箱的俯视图及剖面A-A位置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烤箱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b中B部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烤箱工作状态下进气、出气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烤箱的上通风口、下通风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进行阐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优化、散热效率高、耗能少且能有效防止使用者烫伤的烤箱。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所述烤箱包括箱本体1、门体2、风机3、控制面板7,所述箱本体1包括内腔体11和外壳体12,所述内腔体11和外壳体12之间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二风道5和第三风道6,所述第二风道5和第三风道6位于内腔体11的上方,所述门体2包括门本体22和把手21,所述门本体22具有第一风道4,所述风机3设置于第二风道5的出风口和第三风道6的进风口之间,所述控制面板7设置于门体2的上方,所述第一风道4包括上通风口44、下通风口43、内对流腔42和外对流腔41,所述内对流腔42包括内门玻璃403和中玻璃402、所述外对流腔41包括外门玻璃401和中玻璃402,所述上通风口44与所述内对流腔42和/或所述外对流腔41相连通,所述内对流腔42与所述外对流腔41相连通。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上通风口44与所述内对流腔42和所述外对流腔41相连通时,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可能的结构:一、所述上通风口44与所述内对流腔42独立连通,并且所述上通风口44与所述外对流腔41独立连通。二、所述上通风口44与所述内对流腔42连通,并且所述内对流腔42与所述外对流腔41相连通。三、所述上通风口44与所述外对流腔41连通,并且所述内对流腔42与所述外对流腔41相连通。四、所述上通风口44与所述内对流腔42连通,所述上通风口44与所述外对流腔41连通,并且所述内对流腔42和所述外对流腔41相连通。当所述上通风口44与所述内对流腔42或所述外对流腔41相连通时,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可能的结构:一、所述上通风口44仅设置在内对流腔42上方,所述外对流腔41上端水平高度低于内对流腔42上端水平高度。二、所述上通风口44仅设置在外对流腔41上方,所述内对流腔42上端水平高度低于外对流腔41上端水平高度。进一步地,所述内对流腔42与所述外对流腔41相连通。上述结构的优点在于:当烤箱内腔体11的热量通过热传导、辐射等作用传播至内对流腔42后,内对流腔42的空气温度迅速上升,将内对流腔42与外对流腔41相连通后,可以防止温度变化太大导致门本体22玻璃炸裂。而且内对流腔42与外对流腔41连通后,外对流腔41中温度相对低的空气与内对流腔42中温度相对高的空气会因为对流作用而有效地联动,提高气体的流动速度,便于热气从上通风口44排出。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烤箱采用上通风口44仅设置在内对流腔42上方,所述外对流腔41上端水平高度低于内对流腔42上端水平高度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所述门体2和控制面板7之间具有间隙8,所述第三风道6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5的进风口设置于所述间隙8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体2和控制面板7之间具有间隙8,所述第三风道6的出风口和第二风道5的进风口设置于所述间隙8处的结构,使得外界冷空气的进风口不局限于下通风口43处,外界的冷空气可以通过第一风道4的下通风口43以及间隙8处第二风道5的进风口进入烤箱内部循环流动,提高了风机3的换气效率。当风机3运转时,带动烤箱外的冷空气经间隙8处的第二通道5的进风口进入第二风道5,再将由内腔体11热传导等作用进入第二风道5的热量迅速排出烤箱外。进一步地,当风机3顺时针运转且第二风道5位于第三风道6的上方时,外界冷空气经间隙8处第二风道5的进风口进入第二风道5中,并将由内腔体11热传导进第二风道5、第三风道6的热量一并带走排出烤箱外,由于第三风道6的出风口位于第二风道5的进风口下方并接近第一风道4的上通风口44,第三风道6的热空气排出时由于流动速度较大,会在第一风道4上通风口44的上方形成压差,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第一风道4内的热空气将在压差下经由上通风口44排出,这时第一风道4内的热量可以直接排出烤箱而无需进入风机3循环后再排出;当风机3逆时针运转且第三风道6位于第二风道5的上方时,外界冷空气经间隙8处第二风道5的进风口进入第二风道5中,并将由内腔体11热传导进第二风道5、第三风道6的热量一并带走排出烤箱外,由于第二风道5的进风口位于第三风道6的出风口下方并接近第一风道4的上通风口44,在风机3的带动下,经第一风道4上通风口44排出的热气会再进入第二风道5循环后排出烤箱外,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部分热气从第一风道4的上通风口44排出后直接通过间隙8流向外界。具体地,由于风机3顺时针运转且第二风道5位于第三风道6的上方,并在第一风道4上通风口44的上方形成压差的风机3运转模式下,热气从第一风道4的上通风口44排出主要依赖于压差的大小、风机3的转速,而且当烤箱烤制食物的温度不同会影响第一风道4内热气的温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压差大小,风机3功耗大,不利于节能。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烤箱采用第二种方案,即风机3逆时针运转且第三风道6位于第二风道5的上方,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降低风机3的功耗,提高第一风道4的散热效率,使门本体22不容易升温过高,可以有效地防止烫伤使用者。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所述第三风道6的出风口位于第二风道5的进风口的上方,所述风机3逆时针运转。根据上述,采用该结构及风机3运转模式更容易提高第一风道4、第二风道5及第三风道6的散热效率,降低能耗。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所述外对流腔41的底端与所述内对流腔42的底端在水平位置上相平齐,所述内对流腔42的上端高于所述外对流腔41的上端,且所述内对流腔42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外对流腔41上方,所述内对流腔42与所述外对流腔41通过通孔411相连通。将所述外对流腔41设置于所述内对流腔42的腔体内,使得所述外对流腔41上端水平高度低于内对流腔42上端水平高度,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内对流腔42中热量扩散并及时通过上通风口44排出,而且有效地保证了外对流腔41不会因为热传导作用而升温过高,防止烫伤使用者。所述内对流腔42与所述外对流腔41通过通孔411相连通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以限制内对流腔42热气进入外对流腔41的量,保证大部分热气经由上通风口44排出,不致朝向使用者一面的门本体22温度过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实现内对流腔42和外对流腔41中气体的联动,提高第一风道4的散热效率。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所述内门玻璃403尺寸与内腔体11配合,且内门玻璃403高度大于中玻璃402高度。内门玻璃403尺寸与内腔体11配合,有效地防止内腔体11热量扩散出来,保证烤制食物对温度的要求。内门玻璃403高度大于中玻璃402高度,即有利于因热传导作用进入内对流腔42中热量的扩散、及时地从上通风口44排出,又有利于外对流腔41中气体的流动使外对流腔41中气体温度不致于过高而烫伤使用者。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所述外门玻璃401高度大于内门玻璃403高度。该种结构设计保证了从上通风口44排出的气体要先向上流动后再行从间隙8处的第二通道5进风口进入烤箱或者从间隙8处向外排出,很好地引导了气体的流动,不致于热气随意排出烫伤使用者。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所述门体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21上端与所述通孔411所在的水平位置相平齐。优选地,所述外对流腔41设置于所述内对流腔42的腔体内,所述外对流腔41上端水平高度低于内对流腔42上端水平高度,所述通孔411设置在所述外对流腔41上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烤箱优选地采用通孔411所在的水平位置与中玻璃402上端的所在的水平位置相平齐的结构,当然通孔411所在的水平位置也可以高于或者低于中玻璃402上端所在的水平位置,但为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而采用通孔411所在的水平位置与中玻璃402上端的所在的水平位置相平齐的结构。把手21上端与所述通孔411所在的水平位置相平齐,保证了整个把手21所在的水平位置都低于通孔411所在的水平位置,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内对流腔42中热量扩散引起的温度升高不致于传导到把手21所在位置的门本体22上。而且根据使用者的习惯,一般手部从下方抓住把手21,使用过程中避免了烫伤。所述内门玻璃403、中玻璃402和外门玻璃401均为普通玻璃。目前市面上的电烤箱,门的温升一般超过40K以上,要想把门体2的温度降下来一般采用增加外门玻璃401的数量来隔绝烤箱内部的热辐射,或者采用反射玻璃装置,把烤箱内部的热量反射到内部去从而隔绝内部热量传递到外门玻璃401,但无论是增加玻璃数量还是采用反射玻璃的装置都需要增加成本,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烤箱采用优化的结构设计,使烤箱外的空气通过对流方式进入烤箱内进行循环,并且不需要增加玻璃层数或者采用特制玻璃就能将外门玻璃401温度控制在30K以内的范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烤箱的安全性。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所述下通风口43与所述内对流腔42和/或所述外对流腔41相连通。所述下通风口43与所述内对流腔42和所述外对流腔41相连通,该技术方案可以包括几种可能的结构:一、所述下通风口43与所述内对流腔42独立连通,并且所述下通风口43与所述外对流腔41独立连通。二、所述下通风口43与所述内对流腔42连通,并且所述内对流腔42与所述外对流腔41相连通。三、所述下通风口43与所述外对流腔41连通,并且所述内对流腔42与所述外对流腔41相连通。四、所述下通风口43与所述内对流腔42连通,所述下通风口43与所述外对流腔41连通,并且所述内对流腔42和所述外对流腔41相连通。所述下通风口43与所述内对流腔42或所述外对流腔41相连通,该技术方案可以包括几种可能的结构:一、所述下通风口43仅设置在内对流腔42下方。二、所述下通风口43仅设置在外对流腔41下方。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烤箱采用下通风口43与所述内对流腔42和所述外对流腔41相连通的结构,所述下通风口43与所述内对流腔42独立连通,并且所述下通风口43与所述外对流腔41独立连通。

参见图5所示,所述门本体22具有至少一个上通风口44和至少一个下通风口43。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烤箱采用一排上通风口44和一排下通风口43。

尽管上述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换,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述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