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炭纤维靠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8985发布日期:2018-07-17 22:0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床罩;床单;旅行毯;睡毯;睡袋;枕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更服帖于座椅、便于调节舒适度的竹炭纤维靠枕。



背景技术:

靠枕是室内不可缺少的织物制品,因其使用方便、灵活,便于人们用于各种场合环境,如床上、沙发上。使用靠枕使得使用者更为舒适,调节人体与座位、床位的接触点以获得更舒适的角度来减轻疲劳,同时其还具有其它物品不可替代的装饰作用。

同时,靠枕的装饰作用较为突出,通过靠枕的色彩及质料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能使室内家具所陈设的艺术效果更加丰富多彩,靠枕会活跃和调节卧室的环境气氛。

现有技术中,靠枕一般为枕型或垫型,人们在倚靠的过程中为了调整舒适的位置,容易发生不必要的滑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的坐姿出现偏差,倚靠舒适的情况下却对肩颈、腰椎造成一定程度的压迫,不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靠枕一般为枕型或垫型,人们在倚靠的过程中为了调整舒适的位置,容易发生不必要的滑动,而导致的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的坐姿出现偏差,倚靠舒适的情况下却对肩颈、腰椎造成一定程度的压迫,不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竹炭纤维靠枕。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炭纤维靠枕,包括靠枕本体,所述靠枕包括支撑框体,所述支撑框体外侧包覆有外罩,所述外罩内设有填充体;所述外罩左侧和右侧对应设有若干纽扣,所述靠枕本体前侧设有柱形枕,所述柱形枕的左端和右端设有扣眼,所述纽扣和扣眼配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体包括矩形下框,所述下框上垂直设有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平行设置,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顶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下框平行。

优选地,所述左支架包括左前支架和左后支架,所述左前支架和左后支架与所述下框呈三角形;所述右支架包括右前支架和右后支架,所述右前支架和右后支架与所述下框呈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左前支架和左后支架与所述下框的左杆呈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所述右前支架和右后支架与所述下框的右杆呈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左后支架与所述下框的左杆垂直或成钝角,所述右后支架与所述下框的右杆垂直或成钝角。

优选地,所述外罩前侧横向设有若干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柱形枕配合设置,所述凹陷部设于所述外罩的左侧和右侧对应的纽扣间。

优选地,所述外罩的前侧罩面和柱形枕的外侧由竹炭纤维和棉纤维复合编织,所述竹炭纤维由中空棉纤维和竹炭微粒复合成型。

优选地,所述竹炭微粒为多孔性结构。

优选地,所述竹炭微粒的平均颗粒大小为200目~500目。

优选地,所述填充体内均匀分布嵌设有竹炭微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竹炭纤维靠枕,通过将靠枕设置为在支撑框体外侧包覆外罩,并在外罩内设置填充体,将靠枕定型化处理,使得靠枕可以通过支撑框体与座椅、沙发等配合,不发生不必要的移动,保证使用者的坐姿正确;同时,通过在外罩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对应的若干纽扣,并在靠枕前侧设置通过扣眼与纽扣配合的柱形枕,便于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随时调整倚靠在靠枕上的位置及角度,保证使用者的坐姿正确的同时保证了舒适度,对腰椎起到防护的作用,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竹炭纤维和棉纤维复合编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空棉纤维和竹炭微粒复合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炭纤维靠枕,包括靠枕本体,所述靠枕包括支撑框体1,所述支撑框体1外侧包覆有外罩2,所述外罩2内设有填充体3;所述外罩2左侧和右侧对应设有若干纽扣4,所述靠枕本体前侧设有柱形枕5,所述柱形枕5的左端和右端设有扣眼6,所述纽扣4和扣眼6配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靠枕设置为在支撑框体1外侧包覆外罩2,并在外罩2内设置填充体3的结构,这种结构将靠枕定型化处理,使得靠枕可以通过支撑框体1与座椅、沙发等配合,不发生不必要的移动,保证使用者的坐姿正确。

本实用新型中,靠枕被定型后,对于使用者的坐姿要求较高,可能产生不适,故在外罩2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对应的若干纽扣4,并在靠枕前侧设置通过扣眼6与纽扣4配合的柱形枕5,便于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随时调整倚靠在靠枕上的位置及角度。

本实用新型中,填充体3可以采用任意软性材料、记忆材料,如海绵、乳胶等。

本实用新型保证使用者的坐姿正确的同时保证了舒适度,对腰椎起到防护的作用,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所述支撑框体1包括矩形下框7,所述下框7上垂直设有左支架8和右支架9,所述左支架8和右支架9平行设置,所述左支架8和右支架9的顶部设有横杆10;所述横杆10与所述下框7平行。

所述左支架8包括左前支架和左后支架,所述左前支架和左后支架与所述下框7呈三角形;所述右支架9包括右前支架和右后支架,所述右前支架和右后支架与所述下框7呈三角形。

所述左前支架和左后支架与所述下框7的左杆11呈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所述右前支架和右后支架与所述下框7的右杆12呈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所述左后支架与所述下框7的左杆11垂直或成钝角,所述右后支架与所述下框7的右杆12垂直或成钝角。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框体1通过矩形下框7限定靠枕的下底部位置,在下框7上垂直设置平行的左支架8和右支架9,左支架8和右支架9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左支架8和右支架9的顶部设置与下框7平行的横杆10,限定靠枕的上顶部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前述横杆10只有1条,同时,左支架8设置为左前支架和左后支架,左前支架和左后支架与下框7呈三角形,右支架9设置为右前支架和右后支架,右前支架和右后支架与下框7呈三角形,即靠枕整体成三角柱形。

本实用新型中,左前支架和左后支架与下框7的左杆11呈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右前支架和右后支架与下框7的右杆12呈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即,左后支架与下框7的左杆11垂直或成钝角,右后支架与下框7的右杆12垂直或成钝角,使得靠枕的前侧面可以被使用者倚靠,靠枕的底面贴合座椅或沙发的座椅面设置,靠枕的后侧面可以贴合座椅或沙发的靠背面设置;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符合不同的座椅或沙发的座位和靠背的角度的需求,保证了靠枕与座椅或沙发的贴合度及稳定度。

所述外罩2前侧横向设有若干凹陷部13,所述凹陷部13与所述柱形枕5配合设置,所述凹陷部13设于所述外罩2的左侧和右侧对应的纽扣4间。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保证柱形枕5的设置不会过于外突而造成使用者的不适,故在外罩2前侧横向设置若干与柱形枕5配合的凹陷部13,保证柱形枕5不过分突起。

本实用新型中,凹陷部13设于外罩2的左侧和右侧对应的纽扣4间,保证了加工的便利性和标准化作业。

所述外罩2的前侧罩面和柱形枕5的外侧由竹炭纤维14和棉纤维15复合编织,所述竹炭纤维14由中空棉纤维16和竹炭微粒3复合成型。

所述竹炭微粒3为多孔性结构。

所述竹炭微粒3的平均颗粒大小为200目~500目。

所述填充体3内均匀分布嵌设有竹炭微粒3。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中空棉纤维16和竹炭微粒3复合而成的竹炭纤维14与棉纤维15复合编织面料,利用竹炭纤维14的部分吸附面料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成分,具有阻挡远红外线、释放负氧离子、吸附等功效,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绿色环保,舒适度好,不容易产生异味,无任何毒副作用,且由于竹炭纤维14本身复合有中空棉纤维16,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舒适度,由竹炭微粒3与中空棉纤维16复合制得竹炭纤维14,成本较低,经济效益好,适合于广泛推广。

本实用新型中,靠枕的较长与人体接触的部位即为外罩2的前侧罩面和柱形枕5的外侧,故仅将外罩2的前侧罩面和柱形枕5的外侧设置为这种结构,进而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柱形枕5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枕型物件,也可以采用填充体外设置外罩的形式,仅只需保证其外侧由竹炭纤维14和棉纤维15复合编织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填充体3可以保证使用者的舒适度,在填充体3内均匀分布设置竹炭微粒3,即是利用竹炭微粒3的蜂窝状的微孔结构,对室内空气中进行调节,具有吸附能力,具有有吸潮、过滤、净化、消毒、蓄热、保湿的作用,应用于空气净化、居室调湿、吸附异味,利用纯物理的方式,还免去了采用空气调节设备的噪音、能耗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靠枕一般为枕型或垫型,人们在倚靠的过程中为了调整舒适的位置,容易发生不必要的滑动,而导致的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的坐姿出现偏差,倚靠舒适的情况下却对肩颈、腰椎造成一定程度的压迫,不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的问题,通过将靠枕设置为在支撑框体1外侧包覆外罩2,并在外罩2内设置填充体3,将靠枕定型化处理,使得靠枕可以通过支撑框体1与座椅、沙发等配合,不发生不必要的移动,保证使用者的坐姿正确;同时,通过在外罩2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对应的若干纽扣4,并在靠枕前侧设置通过扣眼6与纽扣4配合的柱形枕5,便于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随时调整倚靠在靠枕上的位置及角度,保证使用者的坐姿正确的同时保证了舒适度,对腰椎起到防护的作用,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