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大锅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7288发布日期:2018-07-24 18:56阅读:23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式大锅灶。



背景技术:

民用灶具具有多种分类,在家用、商用等诸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当饭菜炒制完毕,需要及时处理残羹剩液。通常情况下,使用者需要锅具转移至水槽,在洗刷完毕后将锅具重新转移回灶具。然而,上述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具体地,刚炒制完毕的锅具具有较高的余温,转移过程中存在烫伤等安全隐患。同时,将锅具在灶具和水槽之间来回移动,增加了使用者的体力付出,商用领域尤为明显。

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灶具,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高灶具使用效率,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提供一种中式大锅灶。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中式大锅灶包括支架、台面板和沥水槽板,其中:

所述台面板可拆卸地内嵌于支架,所述沥水槽板可拆卸地内嵌于台面板,所述支架内置有回水通道,所述沥水槽板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回水通道连通,所述台面板用于承托锅具;

所述支架包括横杆和立杆,所述横杆首尾之间固定连接,形成结构相同的双层“口”字形水平支撑件,双层水平支撑件之间设有立杆;

所述支架还包括支撑腿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具有定位板孔,所述支撑腿套接于上述定位板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横杆首尾连接处形成横杆接合部,位于双层“口”字形水平支撑件的上下两个横杆接合部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对应,所述立杆的两端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上下对应的横杆接合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板卡接于各个横杆接合部,所述回水通道设置于支撑腿内部,所述支撑腿位于立杆内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台面板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向内包围形成中空的安装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位于顶层“口”字形水平支撑件的所述中式大锅灶宽度方向的两条横杆分别与水平面倾斜相交,并且相交成倾角α,倾角α的倾斜角度为5度至10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腿包括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通过定位套管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腿还设有定位销和调节座,所述定位销与定位套管销轴连接,所述调节座活动连接于支撑腿的下端端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沥水槽板的两端端部分别一体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支架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别卡接于支架的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水平宽度远大于第二连接部的水平宽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沥水槽板设有第一沥水孔和第二沥水孔,所述第一和第二沥水孔在所述沥水槽板长度方向上依次交替排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腿、定位板、立杆的数量均为4个,所述定位板的截面形状呈等腰直角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中式大锅灶,其有益效果在于,避免锅具在灶具和水槽之间转移,提高灶具的使用效率,避免烫伤等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支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台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支架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沥水槽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10-支架;11-支撑腿;12-第一支撑腿;13-第二支撑腿;14-调节座;15-定位套管;16-定位销;17-横杆;18-定位板;19-立杆;20-台面板;21-定位环;22-安装孔;30-沥水槽板;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3-第一沥水孔;34-第二沥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式大锅灶,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优选地,所述中式大锅灶包括支架10、台面板20和沥水槽板30,所述台面板20可拆卸地内嵌于支架10,所述沥水槽板30可拆卸地内嵌于台面板20,所述支架10内置有回水通道,所述沥水槽板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回水通道连通,所述台面板20用于承托锅具。当饭菜炒制完毕时,残羹剩液可直接通过回水通道回收处理,而不再需要将锅具转移至水槽洗刷,避免锅具在灶具和水槽之间转移,提高本实用新型中式大锅灶的使用效率,避免烫伤等安全隐患。

参见附图的图1和图2,优选地,所述支架10包括横杆17和立杆19,所述横杆17首尾之间固定连接,形成结构相同的双层“口”字形水平支撑件(顶层和底层),双层水平支撑件之间设有立杆19。所述横杆17首尾连接处形成横杆接合部,位于双层“口”字形水平支撑件的上下两个横杆接合部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对应。所述立杆19的两端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上下对应的横杆接合部,以增强支架10的整体结构强度。

优选地,所述支架10还包括支撑腿11和定位板18,所述定位板18卡接于各个横杆接合部,所述定位板18用于承托台面板20。所述定位板18具有定位板孔,所述支撑腿11套接于上述定位板孔。各条支撑腿11同时支撑于地面,从而为本实用新型中式大锅灶提供稳定支撑。

优选地,上述回水通道设置于所述支撑腿11内部,所述沥水槽板30内置有导流槽,上述导流槽与回水通道连通,引导残羹剩液进入回水通道,以便进一步回收处理。

优选地,所述台面板20设有定位环21,所述定位环21向内包围形成中空的安装孔22。通过所述定位环21承托锅具,同时,锅具下部部分内嵌于所述安装孔22。

参见附图的图1,各个横杆接合部相应地设有立杆19和支撑腿11,其中所述支撑腿11位于立杆19内侧,以进一步增强支架10的整体结构强度。

参见附图的图3,优选地,位于顶层“口”字形水平支撑件的所述中式大锅灶宽度方向的两条横杆17分别与水平面倾斜相交,并且相交成倾角α,倾角α的倾斜角度为5度至10度,进而使得承托的锅具相应地与水平面成相应的倾斜角度,便于使用者炒制饭菜。

优选地,所述支撑腿11、定位板18、立杆19的数量均为4个。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18的截面形状呈等腰直角三角形,以便均匀受力。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11包括第一支撑腿12和第二支撑腿13,所述第一支撑腿12通过定位套管15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11还设有定位销16,所述定位销16与定位套管15销轴连接,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支撑腿12和第二支撑腿1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11还设有调节座14,所述调节座14活动连接于支撑腿11的下端端部。

参见附图的图4,进一步地,所述沥水槽板30的两端端部分别一体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所述支架10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部31,32分别卡接于支架10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水平宽度远大于第二连接部32的水平宽度,在适配各个卡槽深度同时,便于使用者拆卸和安装沥水槽板30。换而言之,使用者可先将水平宽度较宽的第一连接部31嵌入支架10的卡槽,即可较为方便地将水平宽度较窄的第二连接部32嵌入另一侧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槽板30设有第一沥水孔33和第二沥水孔34,所述第一和第二沥水孔33,34在所述沥水槽板30长度方向上依次交替排列。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