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双侧攀爬踏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4224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两用双侧攀爬踏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梯,特别是一种两用双侧攀爬踏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双侧自立式踏梯都没有可以转换为倚靠式梯子的功能并且由于结构问题,梯子高度是固定的不能再往上沿伸,所以该类梯子的应用场合比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折叠、可以自立放置使用也可以依靠墙壁使用的两用双侧攀爬踏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两用双侧攀爬踏梯,包括两个梯子,两个梯子的一端转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梯子之间设有张开角度限制装置,张开角度限制装置一端与一梯子活动连接,张开角度限制装置另一端与另一梯子快拆连接。由于张开角度限制装置具有一个端部可以拆卸(并且这种拆卸不需要其他工具辅助,拆卸简单快捷),当张开角度限制装置同时与两个梯子连接时,两个梯子的张开角度受到限制,从而可以形成认字型的自立结构;当张开角度限制装置没有同时与两个梯子连接时,两个梯子可以展开成近180度,形成直梯结构,并且高度得以延伸,可以靠墙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张开角度限制装置包括一硬质连杆,硬质连杆两端分别为定位端和自由端,定位端与一梯子转动连接,自由端设有挂钩,另一梯子对应挂钩设有扣位,挂钩用于与扣位钩挂连接。由于张开角度限制装置采用硬质连杆,当硬质连杆两端分别与两梯子连接时,同时可以限制梯子折叠,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梯子上设有用于限制挂钩脱离扣位的自重下垂挡件,自重下垂挡件一端与梯子转动连接,自重下垂挡件另一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垂。自重下垂挡件长期处于一种自重下垂的状态,通过合理设置其位置,使得两梯子打开成人字型自立结构时(张开角度限制装置同时与两梯子连接时),自重下垂挡件自动地挡着张开角度限制装置,以防止其松脱,提高人字型自立结构状态使用的梯子的安全性。

所述两个梯子分别为前梯子和后梯子,前梯子上端左右两侧固定设有连接片,连接片呈悬臂状伸出前梯子后方、并与后梯子上端转动连接。当两梯子完全打开时,前梯子和后梯子的上端部相互抵靠,从而限制其打开角度。

所述前梯子包括左右两根第一立柱和连接在两根第一立柱之间的前踏板,其中,一设置在两根第一立柱顶面的前踏板为顶踏板;所述后梯子包括左右两根第二立柱和连接在两根第二立柱之间的后支撑杆;所述顶踏板后端向后方伸出形成飘台,飘台左右两端对应后梯子的左右两根第二立柱设有让位开口。当两梯子完全打开时,飘台伸向后梯子的左右两根第二立柱之间,进一步限制后梯子和前梯子之间左右摇晃的虚位;另外,由于顶踏板增加飘台,所以,具有较宽的踏脚位,当前后梯子展开并倾斜靠墙使用时,前梯子位于下方,后梯子位于上方;用户踩踏在前梯子的顶踏板上,手可以扶着后梯子,可以给用户带来安全踏实的使用感觉。

所述硬质连杆的定位端转动连接在前梯子的第一立柱外侧,所述扣位设置在后梯子的第二立柱外侧;所述自重下垂挡件为挡片,挡片一端转动连接在后梯子的第二立柱外侧、并位于扣位上方,挡片另一端向外弯折、并在自重作用下遮盖在扣位及硬质连杆的挂钩外侧;或者,所述自重下垂挡件为挡片,挡片一端转动连接在前梯子的第一立柱外侧、并位于硬质连杆上方,挡片另一端向外弯折、并在自重作用下遮盖在硬质连杆外侧。挡片向外弯折,形成曲柄位,从而与硬质连杆左右错开,自重下垂的挡片才可以阻挡在硬质连杆外侧。

所述前梯子的第一立柱外侧对应硬质连杆的挂钩设有收纳挂孔。当梯子处于完全打开或者折叠状态(即无需使用硬质连杆时),可以将硬质连杆的挂钩扣在收纳挂孔内,避免硬质连杆随意摆动。或者,所述后梯子的第二立柱外侧对应硬质连杆的挂钩设有收纳挂孔,当梯子处于折叠状态时,可以将硬质连杆的挂钩扣在收纳挂孔内,避免硬质连杆随意摆动,以及防止梯子随意打开。或者,所述前梯子的第一立柱外侧和所述后梯子的第二立柱外侧均设有收纳挂孔,用户可以因应梯子不同使用状态而选择把挂钩扣在不同位置的收纳挂孔内。

所述后梯子的后支撑杆为管件,管件两端伸出第二立柱外侧,管件的端口与第二立柱铆接,同时,其中一管件的端口形成所述扣位。

所述两个梯子之间设有合拢角度限制装置,合拢角度限制装置一端与一梯子活动连接,合拢角度限制装置另一端与另一梯子快拆连接。虽然两梯子往某一方向展开时具有展开角度的限制,但是,为了防止其使用过程中往相反方向折叠,通过增设合拢角度限制装置,当梯子展开成约180度的直梯使用时,合拢角度限制装置同时与两梯子连接,可以避免两梯子折叠。

所述合拢角度限制装置为拉杆,拉杆一端与后梯子的第二立柱内侧转动连接,拉杆另一端设有拉钩,前梯子的顶踏板对应拉钩设有扣孔,扣孔贯穿顶踏板上下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两用双侧攀爬踏梯的张开角度限制装置具有一个端部可以拆卸当张开角度限制装置没有同时与两个梯子连接时,两个梯子可以展开成近180度,形成直梯(倚靠式梯子)结构,使得可以靠墙使用;

(2)此款两用双侧攀爬踏梯可以切换为折叠、自立式梯子和倚靠式梯子三种状态使得梯子的使用场合更加的广泛,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开为自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打开为依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两用双侧攀爬踏梯,包括两个梯子,两个梯子的一端转动配合,所述两个梯子之间设有张开角度限制装置,张开角度限制装置一端与一梯子活动连接,张开角度限制装置另一端与另一梯子快拆连接。

所述两个梯子分别为前梯子10和后梯子20,前梯子10上端左右两侧固定设有连接片9,连接片9呈悬臂状伸出前梯子10后方、并与后梯子20上端转动连接。

所述前梯子10包括左右两根第一立柱3和连接在两根第一立柱3之间的前踏板2,其中,一设置在两根第一立柱3顶面的前踏板2为顶踏板1;所述后梯子20包括左右两根第二立柱5和连接在两根第二立柱5之间的后支撑杆8;所述顶踏板1后端向后方伸出形成飘台11,飘台11左右两端对应后梯子20的左右两根第二立柱5设有让位开口12。

所述张开角度限制装置包括一硬质连杆4,硬质连杆4两端分别为定位端和自由端。所述硬质连杆4的定位端转动连接在前梯子10的第一立柱3外侧,所述扣位81设置在后梯子20的第二立柱5外侧。所述硬质连杆4的自由端设有挂钩41,挂钩41用于与扣位81钩挂连接。

所述梯子上设有用于限制挂钩41脱离扣位81的自重下垂挡件6,自重下垂挡件6一端与梯子转动连接,自重下垂挡件6另一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垂。

所述自重下垂挡件6为挡片,挡片一端转动连接在后梯子20的第二立柱5外侧、并位于扣位81上方,挡片另一端向外弯折、并在自重作用下遮盖在扣位81及硬质连杆4的挂钩41外侧。

所述前梯子10的第一立柱3外侧对应硬质连杆4的挂钩41设有收纳挂孔31。

所述后梯子20的后支撑杆8为管件,管件两端伸出第二立柱5外侧,管件的端口与第二立柱5铆接,同时,其中一管件的端口形成所述扣位81。

所述两个梯子之间设有合拢角度限制装置,合拢角度限制装置一端与一梯子活动连接,合拢角度限制装置另一端与另一梯子快拆连接。

所述合拢角度限制装置为拉杆7,拉杆7一端与后梯子20的第二立柱5内侧转动连接,拉杆7另一端设有拉钩71,前梯子10的顶踏板1对应拉钩71设有扣孔13,扣孔13贯穿顶踏板1上下两侧。

上述张开角度限制装置、自重下垂挡件6和合拢角度限制装置均设有左右两副。

其工作原理是:参见图1和图2,为两用双侧攀爬踏梯处于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硬质连杆4的挂钩41扣入收纳挂孔31中;当需要打开前梯子10和后梯子20时,往外拉开前梯子10和后梯子20就可以,如果需要把两用双侧攀爬踏梯形成自立式梯子时,将前梯子10和后梯子20打开至图3所示的人字形(见图3所示),接着稍稍往外拉动硬质连杆4的挂钩41,使挂钩41离开收纳挂孔31,然后转动硬质连杆4,并将其挂钩41扣在后梯子20的扣位81处。当两用双侧攀爬踏梯放置在较为平整的地面上使用时,自重下垂挡件6自然下垂、并遮挡在后梯子20的扣位81外(见图4所示),使得硬质连杆4的挂钩41无法脱离扣位81,起到防止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当然,将挂钩41拨起后,硬质连杆4的挂钩41可以轻易装入扣位81或者从扣位中脱离。如果需要把两用双侧攀爬踏梯形成依靠式梯子时,可以将图1、图2状态下的两用双侧攀爬踏梯直接翻开约成180度。参见图5-6所示,所述合拢角度限制装置为拉杆7,拉杆7一端与后梯子20的第二立柱5内侧转动连接,拉杆7另一端设有拉钩71,前梯子10的顶踏板1对应拉钩71设有扣孔13,扣孔13贯穿顶踏板1上下两侧。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参见图7所示,所述自重下垂挡件6为挡片,挡片一端转动连接在前梯子10的第一立柱3外侧、并位于硬质连杆4上方,挡片另一端向外弯折、并在自重作用下遮盖在硬质连杆4外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