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气密性的铝合金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9695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气密性的铝合金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窗,特别涉及一种高气密性的铝合金窗。



背景技术:

铝合金表面经过氧化光洁闪亮。窗扇框架大,可镶较大面积的玻璃,让室内光线充足明亮,增强了室内外之间立面虚实对比,让居室更富有层次。铝合金窗具有美观、密封、强度高,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铝合金窗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有的铝合金窗的气密性不够高,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255997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窗,包括边框和光企,边框和光企的材料为铝合金,边框内设有隔热条Ⅰ,光企内设有隔热条Ⅱ,边框和光企之间设有密封条。

该技术方案在边框和光企之间设有密封条,起到了增加铝合金窗气密性的作用。但是,密封条与窗框之间的结合存在较多的空隙且密封条长期使用后会发生老化变形,影响其密封效果,边框与光企及上下方之间存在较多的空隙,气密性不够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气密性的铝合金窗,具有较高的气密性,减少了室内外的热交换,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一种高气密性的铝合金窗,包括窗框、窗扇和窗开关,所述窗框与窗扇接触一侧的凹槽内装有长条状的气囊,所述气囊充气状态下完全填充窗扇与窗框之间的间隙,所述气囊放气状态下不影响窗扇在窗框上的移动,所述气囊连有小型充气泵和控制小型充气泵对气囊进行充放气的电路控制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关闭窗开关时,电路控制器件控制小型充气泵对气囊进行充气,气囊填合窗框与窗扇间的空隙,保证铝合金窗具有较高的气密性,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打开窗开关时,电路控制器件控制小型充气泵对气囊进行放气,窗框与窗扇之间又具有了空隙,可实现窗扇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控制器件包括:用于控制小型充气泵的充放气状态的微处理器控制单元;用于提供小型吹气泵与微处理器控制单元工作电压的电源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窗开关关闭时,微处理器控制单元向小型充气泵发出运转信号,小型充气泵运转,向气囊内充气,气囊膨胀;窗开关打开时,微处理器控制单元向小型充气泵发出运转信号,小型充气泵运转,抽出气囊内气体,完成放气的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单元设置于窗开关内,所述窗开关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单元联动,打开或者关闭窗开关都会向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单元发送相关指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窗户的开关与微处理器控制单元的开关结合在了一起,可以在打开和关闭窗户的同时,实现对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窗开关设置与常规的铝合金窗一致,与人们的使用习惯相同,具有较好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控制器件还包括用于监测气囊压力大小的压力感应装置,所述压力感应装置与微处理器控制单元连接,根据气囊压力的变化向微处理器控制单元传递相应的数字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压力感应装置监测气囊压力的大小,替代人为的感觉,可以更好的控制气囊充气的情况,保证气密性的同时也不会因为压力过大导致窗框破坏或者气囊涨坏的发生,与微处理器控制单元连接可以在不同压力下传递不同的指令,指示小型充气泵的充放气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感应装置设有若干个,所述压力感应装置设于光企或上方或下方与气囊接触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在多个设有气囊填充的部位设置压力感应装置,多个压力感应装置中最高值达到压力的临界值即可对微处理单元发出信号;设置于固定的光企、上方或下方中可以确保压力感应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设有若干条,所述小型吹气泵连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将小型吹气泵产生的气体分至多个气囊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不同的场合对窗户气密性的不同需求增加或减少气囊的布设,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连接头可将小型吹气泵产生的气体分至多个气囊中,实现了一个充气泵为多条气囊充气的效果,达到了减少充气泵的布置,缩减成本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在光企与上方的交接处及光企与下方的交接处外套设有转角钢管,所述转角钢管埋设于窗框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在窗框转角的位置处因为被弯折,可能会发生气囊堵塞的情况,设置转角钢管可以保证气囊在窗框转角处的通畅,保证气囊的使用效果最好。

进一步地,所述小型吹气泵设置于窗框安装位置的下方的墙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小型吹气泵安装于窗框安装位置下方的墙体内,一方面可以保持安装多扇窗户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另一方面安装于墙体内可以隐藏吹气泵,节约了安装空间,也保持了窗户外观的一体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充放气的气囊的设置可以填塞窗框与窗扇之间的空隙,既确保了窗扇可自由的进行移动,又保证了窗户在关闭状态下具有较高的气密性;

2、电路控制器件的设置将窗户的开关与气囊的充放气结合在了一起,不需要进行多余的操作便可实现窗户具有更高气密性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高气密性的铝合金窗的正常布置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高气密性的铝合金窗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高气密性的铝合金窗的正视图;

图4是图3所示A-A处的剖面图。

图中,1、窗框;2、窗扇;21、中空玻璃;22、光企;23、上方;24、下方;25、勾企;3、气囊;4、电路控制器件;41、压力感应装置;42、微处理器控制单元;43、小型充气泵;44、电源模块;5、窗开关;6、连接头;7、转角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高气密性的铝合金窗,参照图1,包括窗框1、窗扇2和窗开关5,窗扇2包括中空玻璃21、光企22、上方23、下方24、勾企25,窗开关5布置于勾企25中部,与常见的铝合金窗布置方式相同,确保不违背大部分人的使用习惯。

参照图1和图2,在窗框1内框的下凹槽内设有长条状的可充气的气囊3,气囊3有四条,绕窗框1设置了两圈。四条气囊3均设于窗扇2与窗框1接触的接触面上。两条气囊3设置于上方23和光企22与窗框1交接处,另两条气囊3设置与下方24与光企22的交接处。窗框1安装位置下安装有小型充气泵43对气囊3进行抽放气,小型抽气泵43埋设于窗框1安装位置下的墙体内。两条气囊3通过连接头6与小型充气泵43相连接,通过小型充气泵43可以完成对气囊3进行充气和放气的工作。在光企22与上方23的交接处及光企22与下方23的交接处外套设有转角钢管7,转角钢管7埋设于窗框1内框的凹槽内,在转角处设置转角钢管7可以避免气囊3在转角处因被折叠而发生堵塞的情况,转角钢管7埋设于窗框1内框的凹槽内可以不影响窗扇2的正常移动。

参照图2,本装置在窗框1左下角设有电路控制器件4,电路控制器件4包括压力感应装置41、微处理器控制单元42、小型充气泵43及电源模块44。压力感应装置41位于上方23与下方24与气囊3接触的一侧,设有上下两个,压力感应装置41用于监测气囊3充气后压力的大小;微处理器控制单元42设置于窗开关5内,关闭窗开关5,微处理器控制单元42向小型充气泵43发出信号,指示小型充气泵43对气囊3进行充气,当气囊3充气到一定的程度,达到气密性的要求后,压力感应装置41发出信号,小型充气泵43停止充气工作,打开窗开关5,微处理器控制单元42向小型充气泵43发出信号,指示小型充气泵43对气囊3放气,放气完成后即可对窗户进行开关移动;电源模块44与小型充气泵43一起设置于窗框1安装位置下方的墙体内。

工作原理:

关闭窗开关5时,设置于窗开关5内的微处理器控制单元42向小型充气泵43发出信号,指示小型充气泵43在电源模块44的电力驱动下对气囊3进行充气,当气囊3充气到一定的程度,达到气密性的要求后,气囊对压力传感装置41的压力大于压力传感装置41的预设值时,压力感应装置41对微处理器控制单元42发出信号,微处理器控制单元42对小型充气泵43发出信号,指示小型充气泵43停止充气工作;打开窗开关5后,微处理器控制单元42向小型充气泵43发出信号,指示小型充气泵43对气囊3放气,完成放气过程后,气囊3回到初始的状态,窗框1内框下凹槽内重新留有空隙供窗扇2移动,可完成对窗户的自由移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