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升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4512发布日期:2019-01-15 22:4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气动升降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架,尤其是气动升降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船舶用座椅要实现旋转和升降功能,而现有的座椅升降架虽然能实现该功能,但是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使用寿命长、加工成本低、装配快速的气动升降架,具体技术方案为:

气动升降架,包括底座、气弹簧、支撑外管和升降内管;所述支撑外管焊接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升降内管活动插在支撑外管的内部,所述气弹簧安装在升降内管的内部,气弹簧的顶部与升降内管的顶部连接,气弹簧的顶部还装有开关栓导杆,气弹簧的活塞杆末端与底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外管的顶部内侧装有顶部上衬套,所述升降内管活动插在顶部上衬套内;所述升降内管的底部外侧装有下衬套,即下衬套位于升降内管和支撑外管之间。

优选的,所述顶部上衬套的顶部向外折边后形成上衬套支撑板,上衬套支撑板位于支撑外管的顶部;所述支撑外管的顶部外侧装有顶部固定圈,顶部固定圈上向内翻折形成上衬套压板,顶部固定圈插在支撑外管的顶部,上衬套压板压在上衬套支撑板上,顶部固定圈与支撑外管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优选的,所述下衬套的底部向内翻折成底部缓冲板,所述底部缓冲板位于升降内管的底部,即位于升降内管与底座之间;所述下衬套上设有铆钉槽,铆钉槽内装有铆钉,铆钉将下衬套与升降内管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支撑外管固定在通孔中;底座的底部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气弹簧的活塞杆末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圆台,所述连接板为圆形板,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的底部,连接板的中心设有压凸,压凸上设有通孔,气弹簧的活塞杆末端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直径小于活塞杆的直径,螺纹杆与活塞杆形成阶梯轴;所述螺纹杆插在通孔中,螺纹杆上装有螺母,螺母位于压凸中。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上装有推力轴承,推力轴承位于连接板与活塞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上装有缓冲橡胶垫,所述橡胶缓冲垫位于连接板与气弹簧之间。

优选的,所述气弹簧与升降内管之间装有弹簧套,所述弹簧套固定在升降内管的顶部;所述气弹簧的顶部为锥形,气弹簧顶部的直径小于气弹簧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弹簧套上设有锥形孔,锥形孔顶部的直径小于底部的直径;气弹簧的顶部插在弹簧套的锥形孔中。

顶部上衬套和下衬套均用于减小升降内管与支撑外管之间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使升降顺滑。顶部上衬套和下衬套的配合使用,防止产生杠杆作用导致升降内管晃动,使升降内管受力均匀。顶部上衬套和下衬套的配合使用还能同时限制升降内管的伸出长度,防止升降内管伸出支撑外管损坏气弹簧。

固定套管将顶部上衬套固定在支撑外管的顶部,同时起到美观的作用。

下衬套上的铆钉槽用于防止铆钉与支撑外管干涉。

底部缓冲板减少升降内管与底座之间的冲击力。

连接板为钣金件,加工方便、加工成本低,压凸既能提高连接板的受力,同时也为螺母提供安装空间,使螺母位于升降内管的内部,降低气动升降架的整体高度。

将气弹簧的活塞杆安装在连接板上,使安装方便。

推力轴承能够承受较大的轴向力,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使气弹簧转动方便。

橡胶缓冲垫用于缓冲气弹簧降低到最小位置时的冲击力,防止撞坏气弹簧。

弹簧套将气弹簧卡住,锥形的接触面有效减少配合间隙,使气弹簧与升降内管连接稳定,防止发生晃动,减少气弹簧活塞杆的径向力,延长气弹簧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是气弹簧与升降内管连接简单,无需在气弹簧上增加连接装置,装配也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升降架结构简单可靠、使用寿命长、加工成本低、装配快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气动升降架包括底座1、气弹簧7、支撑外管2和升降内管3。

底座1为圆台,底座1的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支撑外管2焊接固定在通孔中;支撑外管2的顶部内侧装有顶部上衬套41,顶部上衬套41的顶部向外翻折成为上衬套支撑板42,上衬套支撑板42位于支撑外管2的顶部;支撑外管2的顶部外侧装有顶部固定圈43,顶部固定圈43向内翻折成为上衬套压板44,顶部固定圈43插在支撑外管2的顶部,上衬套压板44压在上衬套支撑板42上,顶部固定圈43与支撑外管2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升降内管3活动插在顶部上衬套41内;升降内管3的底部外侧装有下衬套 51,即下衬套51位于升降内管3和支撑外管2之间。所述下衬套51的底部向内折边成为底部缓冲板52,所述底部缓冲板52位于升降内管3的底部,即位于升降内管3与底座1之间;所述下衬套51上设有铆钉槽,铆钉槽内装有铆钉53,铆钉53将下衬套51与升降内管3固定在一起。

顶部上衬套41和下衬套51均用于减小升降内管3与支撑外管2之间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使升降顺滑。顶部上衬套41和下衬套51的配合使用,防止产生杠杆作用导致升降内管3晃动,使升降内管3受力均匀。顶部上衬套41和下衬套51的配合使用还能同时限制升降内管3的伸出长度,防止升降内管3伸出支撑外管2损坏气弹簧7。

固定套管将顶部上衬套41固定在支撑外管2的顶部,同时起到美观的作用。

下衬套51上的铆钉槽用于防止铆钉53与支撑外管2干涉。

底部缓冲板52减少升降内管3与底座1之间的冲击力。

气弹簧7安装在升降内管3的内部,气弹簧7与升降内管3之间装有弹簧套 75,弹簧套75固定在升降内管3的顶部;气弹簧7的顶部为锥形,气弹簧7顶部的直径小于气弹簧7的直径;弹簧套75上设有锥形孔,锥形孔顶部的直径小于底部的直径;气弹簧7的顶部插在弹簧套75的锥形孔中。气弹簧7的顶部还装有开关栓导杆73。弹簧套75将气弹簧7卡住,锥形的接触面有效减少配合间隙,使气弹簧7与升降内管3连接稳定,防止发生晃动,减少气弹簧7活塞杆的径向力,延长气弹簧7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是气弹簧7与升降内管3连接简单,无需在气弹簧7上增加连接装置,装配也方便。

底座1的底部装有连接板61,连接板61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1的底部,连接板61为圆形板,连接板61的中心设有压凸62,压凸62上设有通孔,气弹簧 7的活塞杆末端设有螺纹杆71,螺纹杆71的直径小于活塞杆的直径,螺纹杆71 与活塞杆形成阶梯轴;所述螺纹杆71插在通孔中,螺纹杆71上装有螺母72,螺母72位于压凸62中。螺纹杆71上装有推力轴承63,推力轴承63位于连接板61与活塞杆之间。活塞杆上装有缓冲橡胶垫64,橡胶缓冲垫位于推力轴承63 与气弹簧7之间。连接板61为钣金件,加工方便、加工成本低,压凸62既能提高连接板61的受力,同时也为螺母72提供安装空间,使螺母72位于升降内管 3的内部,降低气动升降架的整体高度。将气弹簧7的活塞杆安装在连接板61 上,使安装方便。推力轴承63能够承受较大的轴向力,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使气弹簧7转动方便。橡胶缓冲垫用于缓冲气弹簧7降低到最小位置时的冲击力,防止撞坏气弹簧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