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7626发布日期:2019-02-15 20:2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蒸汽罩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压力锅通常包括锅体以及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锅盖上穿设有排气管,限压阀套设在排气管的顶部。为了防止限压阀排气时由于受到气体强大的冲击力所导致的限压阀侧翻现象的发生,一般在露在表面的限压阀的周向外侧罩设有蒸汽罩,蒸汽罩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从排气管排出的气体能够从排气口排出外界。上述结构使得限压阀在受到冲击时不易侧翻,但是从上述排气口排出的气体通常会冲向上部的橱柜,长久下来,易把橱柜的底部喷脏或喷坏,使得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具有烹饪腔;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盖上设置有排气通道;限压阀,设置在排气通道处,限压阀具有封堵排气通道的封堵位置以及避让排气通道的排气位置;蒸汽罩,罩设在限压阀的周向外侧,蒸汽罩上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位于蒸汽罩的侧壁的左侧和/或右侧,以使从排气通道排出的气体能够通过出气口朝与锅体的前后方向呈预定角度的方向排至外界。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出气口设置在蒸汽罩上,且出气口位于蒸汽罩的侧壁的左侧和/或右侧。由于在上述结构中,出气口的开设方向朝向左侧和/或右侧,因此从出气口排出的气体也将朝向蒸汽罩的左侧和/或右侧排出。因此上述结构使得从蒸汽罩排出的气体不会直接冲向上部的橱柜,从而使得橱柜的底部不易被喷脏或喷坏,从而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此外,由于锅体后方通常为墙壁,锅体的前方为用户,因此从排气通道排出的气体朝与锅体的前后方向呈角度的左右方向排至外界使得气体既不会向用户排出又不会向墙壁排出,从而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侧壁包括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设置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出气口设置在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上。

进一步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平行设置,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均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垂直,以使从排气通道排出的气体能够通过出气口朝与锅体的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排至外界。

进一步地,蒸汽罩由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蒸汽盒,可拆卸地设置在锅盖上,蒸汽盒上具有用以避让排气通道与限压阀的避让孔,蒸汽罩罩设在避让孔的上部开口处。

进一步地,蒸汽罩的外壁上设置有便拆结构,当对便拆结构施加预定方向的外力时,蒸汽罩与蒸汽盒能够从锅盖上卸下。

进一步地,便拆结构为凸缘,凸缘设置在侧壁的顶部并向外延伸。

进一步地,凸缘为环形凸缘,环形凸缘的边沿处具有过渡圆角。

进一步地,蒸汽罩与蒸汽盒通过卡扣结构卡接连接。

进一步地,卡扣结构包括卡钩以及凸沿,卡钩设置在侧壁的外表面上,凸沿设置在避让孔的孔壁上,侧壁还具有止挡面,止挡面位于卡钩的卡接面的上方,当蒸汽罩卡接在蒸汽盒上时,凸沿夹设在卡接面与止挡面之间。

进一步地,蒸汽罩包括第一筒段以及与第一筒段的底部连接的第二筒段,第一筒段的厚度大于第二筒段的厚度,第一筒段与第二筒段的连接处形成止挡面,卡钩设置在第二筒段上。

进一步地,侧壁包括在前后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设置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卡钩为沿蒸汽罩周向布置的多个,第三侧壁和/或第四侧壁上的卡钩的数量与蒸汽罩的其他侧壁上的卡钩的数量不同,凸沿上设置有与卡钩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卡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锅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蒸汽盒与蒸汽罩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蒸汽盒与蒸汽罩配合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蒸汽盒与蒸汽罩配合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的蒸汽盒与蒸汽罩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蒸汽盒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1的蒸汽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盖;20、排气管;21、排气通道;30、限压阀;40、蒸汽罩;41、出气口;42、第一侧壁;43、第二侧壁;44、第三侧壁;45、第四侧壁;46、顶壁;47、侧壁;48、便拆结构;49、止挡面;50、蒸汽盒;51、避让孔;60、卡扣结构;61、卡钩;611、卡接面;62、凸沿;621、卡槽;70、第一筒段;80、第二筒段。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10、限压阀30以及蒸汽罩40。其中,锅体具有烹饪腔。锅盖10盖设在锅体上,锅盖10上设置有排气通道21。限压阀30设置在排气通道21处,限压阀30具有封堵排气通道21的封堵位置以及避让排气通道21的排气位置。蒸汽罩40罩设在限压阀30的周向外侧,蒸汽罩40上设置有出气口41,出气口41位于蒸汽罩40的侧壁47的左侧和/或右侧,以使从排气通道21排出的气体能够通过出气口41朝与锅体的前后方向呈预定角度的方向排至外界。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出气口41设置在蒸汽罩40上,且出气口41位于蒸汽罩40的侧壁的左侧和/或右侧。由于在上述结构中,出气口41的开设方向朝向左侧和/或右侧,因此从出气口41排出的气体也将朝向蒸汽罩40的左侧和/或右侧排出。因此上述结构使得从蒸汽罩40排出的气体不会直接冲向上部的橱柜,从而使得橱柜的底部不易被喷脏或喷坏,从而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此外,由于锅体后方通常为墙壁,锅体的前方为用户,因此从排气通道21排出的气体朝与锅体的前后方向呈角度的左右方向排至外界使得气体既不会向用户排出又不会向墙壁排出,从而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左和右是相对锅体的前和后定义的。

如图1至图3、图5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侧壁47包括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42和第二侧壁43以及设置在第一侧壁42与第二侧壁43之间的第三侧壁44和第四侧壁45,出气口41设置在第三侧壁44和第四侧壁45上。上述结构一方面能够实现从排气通道21排出的气体朝左右方向排出,另一方面使得蒸汽罩40的外观美观。

如图1至图3、图5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42与第二侧壁43平行设置,第三侧壁44和第四侧壁45均与第一侧壁42和第二侧壁43垂直,以使从排气通道21排出的气体能够通过出气口41朝与锅体的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排至外界。上述结构能够最大程度避免从排气通道21排出的气体朝锅体后方的墙壁和用户排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锅体内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时,在气体压力下限压阀30远离排气通道21,使得锅体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气通道21排出。从排气通道21排出的气体进入蒸汽罩40,由于蒸汽罩40顶壁的止挡作用,从排气通道21排出的气体将得到缓冲,使得从出气口41排出的气体的流速降低,防止排出的气体烫伤用户。由于蒸汽罩40罩设在限压阀30的周向外侧,因此限压阀30被遮挡,用户看不到限压阀30导致用户不了解烹饪器具是否在工作,使得用户体验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蒸汽罩40由透明材料制成。上述结构一方面能够防止蒸汽烫伤用户,保护了用户的安全,另一方面,用户能够透过透明的蒸汽罩40观察到限压阀30的状态,从而知晓烹饪器具是否在工作,提醒用户烹饪器具正在工作,不能开盖,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蒸汽盒50,可拆卸地设置在锅盖10上,蒸汽盒50上具有用以避让排气通道21与限压阀30的避让孔51,蒸汽罩40罩设在避让孔51的上部开口处。上述蒸汽盒50能够收集排出的水汽,从而方便用户清洗。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锅盖上设置有冷气杆,从冷气杆排出的气体将会进入蒸汽盒50内并通过蒸汽盒50上的开口排出,冷凝下来的水进入蒸汽盒50内。当用户清洗时,将蒸汽盒50的上盒盖和下盒盖拆下即可对蒸汽盒50进行清洗。

如图2、图3、图5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蒸汽罩40的外壁上设置有便拆结构48,当对便拆结构施加预定方向的外力时,蒸汽罩40与蒸汽盒50能够从锅盖10上卸下。由于蒸汽罩40连接在蒸汽盒50上,蒸汽盒50和蒸汽罩40长期使用后均需要清洗,为了方便用户拆下蒸汽盒50和蒸汽罩40,在本实施例中,蒸汽罩40的外壁上设置有便拆结构48,当对便拆结构48施加预定方向的外力时,蒸汽罩40与蒸汽盒50能够从锅盖10上卸下。因此,上述结构为用户提供施力点,从而方便用户拆卸,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2、图3、图5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便拆结构48为凸缘,凸缘设置在侧壁47的顶部并向外延伸。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蒸汽罩40包括侧壁47以及顶壁46,凸缘设置在侧壁47与顶壁46的连接处。

如图2、图3、图5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凸缘为环形凸缘。由于环形凸缘较薄,用户在向环形凸缘施加向上的力时,容易被环形凸缘的边沿割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凸缘的边沿处具有过渡圆角。上述结构使得环形凸缘的边沿处更加圆滑,从而防止用户手指割伤。

如图3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蒸汽罩40与蒸汽盒50通过卡扣结构60卡接连接。上述连接方式简单,易于安装。

如图3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卡扣结构60包括卡钩61以及凸沿62,卡钩61设置在侧壁47的外表面上,凸沿62设置在避让孔51的孔壁上,侧壁47还具有止挡面49,止挡面49位于卡钩61的卡接面611的上方,当蒸汽罩40卡接在蒸汽盒50上时,凸沿62夹设在卡接面611与止挡面49之间。安装时,先将蒸汽罩40通过卡扣结构60安装在蒸汽盒50上,形成蒸汽盖组件。再将蒸汽盖组件装配在锅盖10上。当用户需要清洗蒸汽盖组件时,由于凸沿62夹设在卡接面611与止挡面49之间,因此在将蒸汽盖组件从锅盖10上卸下时,蒸汽罩40与蒸汽盒50不会脱离,保证了蒸汽盖组件能够整体被卸下,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蒸汽罩40包括第一筒段70以及与第一筒段70的底部连接的第二筒段80,第一筒段70的厚度大于第二筒段80的厚度,第一筒段70与第二筒段80的连接处形成止挡面49,卡钩61设置在第二筒段80上。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由于卡钩61在厚度较薄的第二筒段80上,因此卡钩61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向内弯曲,进而方便用户装配。

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侧壁47包括在前后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42和第二侧壁43以及设置在第一侧壁42与第二侧壁43之间的第三侧壁44和第四侧壁45,卡钩61为沿蒸汽罩40周向布置的多个,第三侧壁44和/或第四侧壁45上的卡钩61的数量与蒸汽罩40的其他侧壁上的卡钩61的数量不同,凸沿62上设置有与卡钩61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卡槽621。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侧壁44上设置有两个卡钩61,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第四侧壁上各设置有一个卡钩61。上述结构使得在安装时,一旦蒸汽罩40的装配方向有误,则第三侧壁44上的两个卡钩61无法对应安装在两个卡槽621内,从而使得蒸汽罩40无法安装在蒸汽盒50上。故上述结构能够防呆,保证出气口41能够朝向锅体的左方和/或右方。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上述防呆的结构不限于此,还可以是第三侧壁44和/或第四侧壁45上的卡钩61的周向方向上的长度与蒸汽罩40的其他侧壁上的卡钩61的周向方向上的长度不同,凸沿62上设置有与卡钩61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卡槽。如果卡钩61与卡槽的长度不匹配,则也无法安装在蒸汽盒50上。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锅盖10上穿设有排气管20,排气管20内的通道形成所述排气通道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