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限压阀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7603发布日期:2019-02-15 20:2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限压阀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限压阀组件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电压力锅烹饪食物的过程中,持续的泄压,能使锅内持续沸腾,带动食物的持续翻滚,这样烹饪出来的食物更加美味。现有技术中用来控制电压力锅压力的重力阀阀体,大都是固定的一个重量,这就固定了泄压压力。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42545U(申请号为88216392.2)的调压式限压阀包括阀座,阀座包括底座、调压阀芯和阀座帽,阀座帽套设在底座的外周并与底座连接,调节阀芯的中间通孔为直径大小不同的两段,调节阀芯位于阀座帽的内部且插在底座上,阀针与调节阀芯的不同孔径配合以实现调压的目的。上述设置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将调节阀芯安装在底座上,以使调节阀芯的不同直径的孔段朝向阀针,需要频繁拆卸和安装调节阀芯,操作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限压阀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该限压阀组件能够调节压力值,且操作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限压阀组件,限压阀组件包括排气管结构、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芯,其中,排气管结构包括多个内径不同且嵌套设置的排气管,多个排气管至少包括第一排气管和套设在第一排气管外周的第二排气管,第一排气管的内径小于第二排气管的内径,第二排气管沿第一排气管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阀芯选择地与第一排气管配合或与第二排气管配合以调节阀芯与排气管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排气管结构包括两个内径不同且嵌套设置的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第二排气管沿第一排气管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这样,通过移动第二排气管的位置,即可使阀芯选择地与第一排气管或者第二排气管配合设置,在阀体重量为固定值的情况下,通过调节阀芯与排气管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就能够调节电压锅内的压力值,进一步地,该结构简单,易操作。

进一步地,第二排气管至少具有与阀芯配合的第一位置和与阀芯分离的第二位置,当第二排气管处于第一位置时,阀芯与第二排气管配合;当第二排气管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排气管凸出于第二排气管的上端面,阀芯与第一排气管配合。

进一步地,第二排气管的靠近阀芯的一端的内径尺寸为大于等于4mm且小于等于6mm,第一排气管的靠近阀芯的一端的内径尺寸为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4mm。

进一步地,第二排气管的靠近阀芯的一端的内径尺寸为5mm,第一排气管的靠近阀芯的一端的内径尺寸为2.7mm。

进一步地,第一排气管的外壁面为倾斜表面,沿靠近阀芯的方向,第一排气管的外径逐渐增大,第二排气管具有与倾斜表面相配合的倾斜内壁面。

进一步地,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不可分离。

进一步地,限压阀组件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设置在第一排气管的外壁面和第二排气管的内壁面之间。

进一步地,限压阀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设置在烹饪器具的锅盖上,安装座具有与排气管结构连通的排气通道,且安装座与第一排气管分体设置或者安装座与第一排气管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当安装座与第一排气管为一体结构时,第二排气管套设在第一排气管外周后,对第一排气管进行扩孔工序,以使第一排气管的内部通孔的孔径在远离阀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和设置在锅盖上的限压阀组件,限压阀组件为上述的限压阀组件。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此时,阀芯与第一排气管配合,第二排气管处于与阀芯解除配合的位置);

图2示出了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此时,第二排气管处于上拉位置,阀芯与第二排气管配合);

图4示出了图3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3的限压阀组件的第一排气管与安装座配合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盖;20、阀芯;30、排气管结构;31、第一排气管;32、第二排气管;33、安装座;40、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频繁拆卸和安装调节阀芯,操作较为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并对烹饪器具的限压阀组件的具体结构进行了改进,具体如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限压阀组件包括排气管结构30、阀体40以及设置在阀体40内的阀芯20,其中,排气管结构30至少包括多个内径不同且嵌套设置的排气管,多个排气管至少包括第一排气管31和套设在第一排气管31外周的第二排气管32,第一排气管31的内径小于第二排气管32的内径,第二排气管32沿第一排气管31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阀芯20选择地与第一排气管31配合或与第二排气管32配合以调节阀芯20与排气管结构30之间的接触面积。

上述设置中,第二排气管32沿第一排气管31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通过改变第二排气管32的位置,即可使第一排气管31与阀芯20配合或者第二排气管32与阀芯20配合,从而改变阀芯20与排气管的接触面积,改变排气压力,上述操作简单,易实现。具体地,根据压力P=F/S,在限压阀的重量一定时,改变阀芯20与排气管的接触面积,即可改变压力,在变化压力档位时,只需要手动移动第二排气管32,改变第二排气管32与第一排气管31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就可实现阀芯20与不同内径的排气管接触,当第一排气管31与阀芯20配合时,接触面积较小,此时处于高压挡;当上拉第二排气管32后,第二排气管32与阀芯20配合时,接触面积较大,此时处于低压档。

现有技术中,在改变压力时,还需要插入一个与阀体分离的调压阀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调压阀芯容易丢失,影响压力锅的正常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管31和第二排气管32是不可分离的。这里的不可分离指的是,当装配完成之后,无需拆卸第一排气管31和第二排气管32,本实施例的限压阀组件中第二排气管32始终套设在第一排气管31的外周,需要调压时只需改变第二排气管32的位置即可,且零部件不易丢失。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排气管32至少具有与阀芯20配合的第一位置和与阀芯20分离的第二位置,当第二排气管32处于第一位置时,阀芯20与第二排气管32配合;当第二排气管32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排气管31凸出于第二排气管32的上端面,阀芯20与第一排气管31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排气管结构30设置为包括第一排气管31和第二排气管32,能够使电压力锅实现两段压力调节。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档位的蒸汽压力和相应的温度来烹调可口的食物,更重要的是由于蒸煮不同食物选用了适当的压力,缩短了时间,相应也节省了能源。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排气管32的靠近阀芯20的一端的内径尺寸为大于等于4mm且小于等于6mm,第一排气管31的靠近阀芯20的一端的内径尺寸为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4mm。

这样,第二排气管32和第一排气管31之间可以实现过盈配合,当第二排气管32位于图4中的上拉位置时,第二排气管32不易掉落,第二排气管32与阀芯20配合,可以实现小压力的烹饪操作。

优选地,第二排气管32的靠近阀芯20的一端的内径尺寸为5mm,第一排气管31的靠近阀芯20的一端的内径尺寸为2.7mm。这样,如果限压阀(包括阀芯20)的重量为58g,将第一排气管31的靠近阀芯20的一端的内径尺寸设为2.7mm(即与阀芯20配合部分的孔径设为2.7mm),即可满足调压压力值为101Kpa的要求;如果限压阀(包括阀芯20)的重量为58g,将第二排气管32的靠近阀芯20的一端的内径尺寸设为5mm(即将第二排气管32的与阀芯20配合的孔径设为5mm),即可满足调压压力值为30Kpa的要求。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管31的外壁面为倾斜表面,沿靠近阀芯20的方向,第一排气管31的外径逐渐增大,第二排气管32具有与倾斜表面相配合的倾斜内壁面。

这样,如图4所示,将第一排气管31设为外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的管段,一方面,第二排气管32位于图4所示的上拉位置时,不易与第一排气管31脱离,从而脱出;另一方面,第一排气管31和第二排气管32之间能够实现过盈配合,第二排气管32可以保持在上述上拉位置以与阀芯20配合。上述设置方式简单,易操作。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未给出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弹性件,弹性件用于给第二排气管32施加使其保持在上拉位置的作用力。

为了增强密封性,防止锅体内的气体从第一排气管31和第二排气管32之间的缝隙溢出,限压阀组件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设置在第一排气管31的外壁面和第二排气管32的内壁面之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限压阀组件还包括安装座33,安装座33设置在烹饪器具的锅盖10上,安装座33具有与排气管结构30连通的排气通道,且安装座33与第一排气管31为一体结构。

当安装座33与第一排气管31为一体结构时,在装配第二排气管32的过程中,当第二排气管32套设在第一排气管31外周后,对第一排气管31进行扩孔工序,以使第一排气管31的内部通孔的孔径在远离阀芯20的方向上逐渐减小。这样,通过扩孔工序,可以让第一排气管31与第二排气管32之间实现过盈配合,当第二排气管32位于图4所示的位置时,不易掉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替代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安装座33与第一排气管31分体设置。这样,便于装配。具体地,第一排气管31与安装座33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锅盖10和设置在锅盖10上的限压阀组件,限压阀组件为上述的限压阀组件。

其中,锅盖10上设有盖牙,烹饪器具还包括锅体,锅体上设有与盖牙配合的锅牙,其中,锅盖具有使盖牙与锅牙相抵接的扣合位置以及使盖牙与锅牙分离的解锁位置。

可选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电炖锅中的一种。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限压阀组件包括排气管结构、阀体、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芯,其中,排气管结构至少包括多个内径不同且嵌套设置的排气管,多个排气管包括第一排气管和套设在第一排气管外周的第二排气管,第一排气管的内径小于第二排气管的内径,第二排气管沿第一排气管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阀芯选择地与第一排气管配合或与第二排气管配合以调节阀芯与排气管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改变第二排气管的位置,即可使第一排气管与阀芯配合或者第二排气管与阀芯配合,从而改变阀芯与排气管的接触面积,改变排气压力,上述操作简单,易实现。具体地,根据压力P=F/S,在限压阀的重量一定时,改变阀芯与排气管的接触面积,即可改变压力,在变化压力档位时,只需要手动移动第二排气管,改变第二排气管与第一排气管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就可实现阀芯与不同内径的排气管接触,当第一排气管与阀芯配合时,接触面积较小,此时处于高压挡;当上拉第二排气管后,第二排气管与阀芯配合时,接触面积较大,此时处于低压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