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重叠式平开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2122发布日期:2018-06-28 03:30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重叠式平开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功能等多功能的平开窗。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铝合金门窗通常有平开式和推拉式两种类型,其中平开式的门窗需要通过合页部件将窗扇/门扇安装在窗框/门框内,再将窗扇/门扇向内开或外开,而推拉式则是通过在窗框/门框的下方设置滑轨使得窗扇/门扇可在其中滑动从而实现开启或关闭,其中推拉式门窗的缺点在于气密性、防水性较差,而平开式门窗的缺点在于需要占用的空间较大,且是打开时具有安全隐患。公告号为CN100545410C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盗防蚊结构的多功能平开窗,由窗框和窗扇组成,窗扇由大窗扇和小窗扇组合而成,大窗扇通过不锈钢滑撑或合页链接到窗框上的开启部位,小窗扇通过具有内开或内倒功能的合页组件内嵌设置于大窗扇的内侧,中空玻璃安装于小窗扇的玻璃槽内,防盗钢架安装于大窗扇外侧的防盗槽内,防盗钢架与小窗扇平行设置;该防盗钢架与小窗扇之间设置有防蚊结构。上述现有技术虽然通过在平开窗的开启部位设置了扇中扇结构,达到了采光、通风、防蚊、防盗的功能,但其缺点在于,由于用于采光的玻璃窗为安装在大窗扇上的小窗扇,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采光窗口的面积,进而影响室内采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重叠式平开窗,其将玻璃窗和防盗纱窗通过同一个三联合页安装在窗框上,不仅保留了其防盗、防蚊及通风功能,还保证了采光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重叠式平开窗,其包括窗框、安装在窗框中且将窗框分为固定窗口和活动窗口的中工、安装在固定窗口内的玻璃、通过三联合页安装在活动窗口内的玻璃窗扇和纱窗扇以及分别安装在玻璃窗扇和纱窗扇上的锁扣组件,其中:

所述三联合页包括主旋转轴以及分别转动连接在主旋转轴上的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及第三叶片,其中第一叶片包括通过轴孔转动连接主旋转轴上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接板远离主旋转轴一端且与第一连接板相垂直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叶片包括通过轴孔转动连接主旋转轴上的第二连接板以及连接在第二连接板远离主旋转轴一端且与第二连接板相垂直的第二固定板,第三叶片包括通过轴孔转动连接主旋转轴上的第三连接板以及连接在第三连接板远离主旋转轴一端且与第三连接板相垂直的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长度与第三连接板的长度一致并大于第一连接板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长度与第三固定板的长度一致并小于第二固定板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第三固定板上分别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框的朝向活动窗口中心一侧且主旋转轴位于窗框的外侧;

所述玻璃窗扇包括第一扇框以及安装在第一扇框内的玻璃,且所述玻璃窗扇与第三叶片的第三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纱窗扇包括第二扇框以及安装在第二扇框内的不锈钢纱网,所述纱窗扇与第二叶片的第二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玻璃窗扇和纱窗扇分别通过三联合页铰接在窗框内,且玻璃窗扇位于室外一册而纱窗扇位于室内一侧,以实现玻璃窗扇和纱窗扇的重叠式组合,不仅保留了纱窗的防盗防蚊通风功能,且不会缩减玻璃窗扇的面积,保证良好的采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关闭状态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玻璃窗扇打开状态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联合页的立体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重叠式平开窗,其包括窗框1、安装在窗框1中且将窗框1分为固定窗口和活动窗口的中工2、安装在固定窗口内的玻璃、通过三联合页3安装在活动窗口内的玻璃窗扇4和纱窗扇5以及分别安装在玻璃窗扇4和纱窗扇5上的锁扣组件,其中:

如图3所示,所述三联合页3包括主旋转轴30以及分别转动连接在主旋转轴30上的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及第三叶片,其中第一叶片包括通过轴孔转动连接主旋转轴30上的第一连接板31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接板31远离主旋转轴30一端且与第一连接板31相垂直的第一固定板32,第二叶片包括通过轴孔转动连接主旋转轴30上的第二连接板33以及连接在第二连接板33远离主旋转轴30一端且与第二连接板33相垂直的第二固定板34,第三叶片包括通过轴孔转动连接主旋转轴30上的第三连接板35以及连接在第三连接板35远离主旋转轴30一端且与第三连接板35相垂直的第三固定板36,所述第二连接板33的长度与第三连接板35的长度一致并大于第一连接板31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板32的长度与第三固定板36的长度一致并小于第二固定板34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板32、第二固定板34以及第三固定板36上分别设有若干固定孔39,所述第一固定板32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框1的朝向活动窗口中心一侧且主旋转轴30位于窗框1的外侧;

如图1、图2所示,所述锁扣组件包括安装在纱窗扇5远离玻璃窗扇4一侧的把手60、用于连接玻璃窗扇4和纱窗扇5的第一锁扣件61、用于连接玻璃窗扇4和中工2的第二锁扣件62以及用于连接纱窗扇5和中工2的第三锁扣件63;当玻璃窗扇4和纱窗扇5均处于关闭状态时,玻璃窗扇4和纱窗扇5之间通过第一锁扣件61进行固定且分别通过第二锁扣件62和第三锁扣件63与中工2进行固定;当玻璃窗扇4处于打开状态且纱窗扇5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锁扣件61处于分离状态且纱窗扇5可通过第三锁扣件63与中工2实现固定,从而可实现通风并可防蚊防盗;上述把手60、第一锁扣件61、第二锁扣件62及第三锁扣件63均为现有技术,故其具体结构无需赘述;

所述玻璃窗扇4包括第一扇框41以及安装在第一扇框41内的玻璃,所述第一扇框41的朝向纱窗扇5一侧设有沿第一扇框41轴向延伸的凹陷部42;

所述纱窗扇5包括第二扇框51以及安装在第二扇框51内的不锈钢纱网52,不锈钢纱网52为高强度不锈钢丝编织而成,所述第二扇框51的朝向玻璃窗扇4一侧设有沿第二扇框51轴向延伸的凸条53,如图1所示,使得所述玻璃窗扇4与纱窗扇5贴合时凸条53可插入凹陷部42内,且凸条53的朝向纱窗扇5中心一侧设有用于安装密封条的卡槽54,使得玻璃窗扇4通过第一锁扣件61连接在纱窗扇5上时可实现玻璃窗扇4与纱窗扇5之间的密封且不会影响第一锁扣件61的正常连接;

所述窗框1、第一扇框41和第二扇框51上分别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分别安装有带螺孔的固定条37,所述固定条37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且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凸起部370,所述第一固定板32、第二固定板34和第三固定板36上分别设有与凸起部39相匹配的限位槽38并分别通过螺钉与固定条37固定连接。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