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腿成排座椅的模块化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4795发布日期:2018-09-07 23:2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高腿座椅装置,并且尤其涉及使用成排座椅的环境中的成排座椅。



背景技术:

在活动式家具(运动家具)行业中,存在使椅子在至少三个位置之间移动的机构:闭合位置,其中搁脚收起并且椅子靠背基本上直立;tv或伸展位置,其中搁脚伸出且靠背稍微倾斜;和完全后仰/斜躺位置,其中搁脚伸出且靠背倾斜。这种类型的运动现在扩展到诸如影剧院或电影院的其它环境中。然而,这些商业环境对这种类型的活动式家具提出了新的问题。有利的是实现适合于这些环境所提出的挑战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提供了一种组件,其包括可用于诸如剧院中的成排活动式家具座椅的模块化基座系统。该模块化基座系统可直接栓接在地面上,并且可配备有可调节的腿而允许该单元被调平以适应不平整的地面。该模块化基座系统提供了使得各臂、背侧(靠背)面板和用于使座椅单元在闭合、伸展和完全后仰位置之间移动的联动机构能被简便地移除和更换的结构。还提供了使得座部能向上枢转以露出座椅单元的内部(例如可能为了修理或清洁的需要)的结构。另外,设置了薄廓形(low-profile)的成形金属搁脚板,其允许包裹式的椅垫在搁脚开闭时容易滑过搁脚。还提供了一种细长廓形的椅子靠背组件,其也包括可简便地移除的椅子靠背。该座椅单元的机构驱动从闭合位置到伸展位置和从伸展位置到完全后仰位置的座部间距变化,从而增加舒适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小各排座椅单元之间所需的空间。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优点和新颖特征将在以下描述中部分阐述,并且部分在查阅下文之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显而易见,或可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来获悉。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多底架模块化基座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两个基座组件和两个臂,以及两个背侧面板,为了清楚起见未示出座椅单元的其余部分;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系统的一部分的放大的局部透视图;

图4是被示出为处于闭合位置的座椅组件的一个单元(为了清楚起见,不是一排)的透视图;

图5是与图4相同的视图,但示出了向上枢转的座部框架;

图6是类似于图4的视图,但示出的是伸展位置,并且仅示出从坐在座椅单元中的人看去的机构的右手侧;

图7是类似于图6的视图,但示出的是完全后仰位置;

图8是从图4的中心通过的截面;

图9是从图6的中心通过的截面;

图10是从图7的中心通过的截面;以及

图11-17是从座椅单元的臂逐渐移向座椅单元的中心以示出尤其是机构的结构细节的、图7的完全后仰位置的各截面(从不同角度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组件,其提供了可用于诸如剧院中的成排活动式家具座椅的模块化基座系统。该模块化基座系统可直接栓接在地面上,并且可配备有可调节的腿而允许该单元被调平以适应不平整的地面。该模块化基座系统提供了使得各臂、背侧面板和用于使座椅单元在闭合、伸展和完全后仰位置之间移动的联动机构能被简便地移除和更换的结构。还提供了使得座部能向上枢转以露出座椅单元的内部(例如可能为了修理或清洁的需要)的结构。另外,设置了薄廓形的成形金属搁脚板,其允许包裹式的椅垫在搁脚开闭时容易滑过搁脚。还提供了一种细长廓形的椅子靠背组件,其也包括可简便地移除的椅子靠背。该座椅单元的机构驱动从闭合位置到伸展位置和从伸展位置到完全后仰位置的座部间距变化,从而增加舒适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小各排座椅单元之间所需的空间。

模块化基座系统10在图1中被示出,其中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某些部件。此外,虽然图1仅示出局部排,但应当理解的是,可通过对所示的布置结构进行增添而构造成排座椅。模块化基座系统10包括一定数量间隔开的焊接基座组件12,其仅一个被详细标示,应理解的是,每个基座组件12都类似地构造而成。基座组件12包括两个间隔开的底架板14,它们互为径向。每个底架板14具有后面板16、侧面板18和前加劲凸缘20。虽然后面板16、侧面板18和前加劲凸缘20优选地由一块金属形成,但该组件也可由分立的部件制成并且然后例如通过焊接组合在一起。如在图3中最佳地示出的,后面板16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锁眼槽22和从顶面向下延伸的顶部槽24。侧面板18从后面板16延伸到前加劲凸缘20,并且超出加劲凸缘20延伸到前机构托架26。前机构托架26包括一个或多个安装孔28以及向内延伸的机构销30。机构销30可具有比基部大的头部,从而在头部与前机构托架26的表面之间形成一空间。如所示,前机构托架26可形成为具有向内偏置,使得它从侧面板18的其余部分向内偏置。如图3中最佳地示出的,在前加劲凸缘20的后方一点点,侧面板18具有从顶面向下延伸的前槽32。也从侧面板18的顶面向下延伸的类似的后槽34在后面板16附近位于侧面板18上。侧面板18还包括支承第二机构销38的增强区域36。与机构销30相似,机构销38可具有比基部大的头部,从而在头部与增强区域36的表面之间形成一空间。每个侧面板18还具有在底部附近并靠近前加劲凸缘20形成在其中的安装孔40。

各底架板14利用前管42和后管44联接在一起。管42和44优选地焊接在底架板14上,并且具体地可包括与前加劲凸缘20和后面板16的焊接部。如图1中最佳地示出的,u形夹式的电机安装架45例如通过焊接与后管44刚性地联接。底架板14、前管42和后管44的组件经可调节的腿组件46被支承在下方的支承面上方。前腿组件46包括焊接在前管42上(并且可以焊接在底架板14的下表面上)的前安装托架48。在一个实施例中,前安装托架48包括焊接在前安装托架48的顶面上的螺母50。支承腿52旋拧穿过安装托架48中的孔(未示出)和螺母50。支承腿52与设计为搁置在下方的支承面上的脚54刚性地或可枢转地联接。如图3中最佳地示出的,脚54可包括孔56,以例如使用螺栓(栓销)或其它固定机构将脚54固定在地面上。类似地,后腿组件46包括焊接在后管44上(并且可以焊接在底架板14的下表面上)的后安装托架58。在一个实施例中,后安装托架58包括焊接在后安装托架58的顶面上的螺母60。支承腿62旋拧穿过安装托架58中的孔(未示出)和螺母60。支承腿62与设计为搁置在下方的支承面上的脚64刚性地或可枢转地联接。如图3中最佳地示出的,脚64可包括孔66,以例如使用螺栓或其它固定机构将脚64固定在地面上。可通过穿过对应的螺母50、60拧紧或拧松任意腿52、62来调节腿52或62的长度。这使得基座组件12能被调平,即使下方的支承面是不平整的。脚54和支承腿52相对于臂68的前表面定位在后方,从而使脚54或腿52不太可能存在倾翻危险。如果不需要或不希望进行调节,则也将可调节的腿组件46替换成固定长度的腿,例如图4-17中所示的腿,其在图5中被标示为82。

如图1所示,可通过将臂68与基座组件12联接来形成成排座椅。更具体地,臂68可搭接两个并排的基座组件12,并且将它们联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臂的下面板70搁靠在前安装托架48和后安装托架58上,并且在支承腿52、62与底架板14之间延伸。如图3中最佳地示出的,每个下面板70还具有前定位销72和后定位销74。前定位销72定位成与前槽32接合,并且后定位销74定位成与后槽34接合。这使得每个臂68可通过将定位销72、74插入对应的槽32、34中而容易地安装在底座组件12上。一旦就位,各臂便可利用一个螺栓穿过安装孔40并进入臂68的下面板70中而锁定到位。每个臂68都可收纳有配线和按钮或其它机构以操作座部的运动(以下描述),并且因此被示出为在臂68中具有示例性的孔76。如果任何单个的臂损坏、磨损或因其它原因需要更换,则可通过简单地移除穿过安装孔40延伸的螺栓(在每一侧)(且断开任何配线)并将臂抬起以使定位销72、74与槽32、34分离而简便地移除和更换所讨论的臂68。然后可以简便地重新安装新的臂。

背侧面板78也容易安装在基座组件12上。背侧面板78在每侧都具有一对定位销80,所述一对定位销与后面板16上的对应的锁眼槽22和顶部槽24接合。背侧面板78因此可通过抬起背侧面板78以使销80与槽22、24分离而简便地移除(为了接近或修理)。

机构90可简便地安装在基座组件12上,该机构使座椅单元在直立位置(图4)、伸展位置(图6)和完全后仰位置(图7)之间移动。更具体地,如图11中最佳地示出的,机构90包括基板92,基板92总体上承载和支承机构90的构件和连杆(联动件)的其余部分。如图11中最佳地示出的,为了与基座组件12配合,基板92包括具有槽96的伸出的后端94。在一些实施例中,槽96大体上水平地延伸。基板92还包括伸出的前端98。前端98包括槽100。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槽100竖直地延伸。前端98还包括安装孔102。如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示出了多个安装孔102。机构90可通过将(底架板14上的)机构销38滑入基板92的后端94处的对应槽96中而简便地安装在基座组件12上。此时,机构90的前端可降下,使得基板92的前端98上的槽100与前机构托架26上的对应机构销30接合。一旦就位,重力便将维持机构90在底架板14上的位置。机构90还可使用穿过(基板92上的)选定安装孔102和前机构托架26中的选定安装孔28延伸的一个螺栓(在每侧)被进一步固定。

继续参照图11,基板92承载具有前滚柱106的前轨道104和具有后滚柱110的后轨道108。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轨道104、108例如通过铆接、栓接或焊接与基板92直接地刚性联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希望随着座椅单元从闭合位置移动到伸展位置而改变座部的间距。为了实现这种座部间距变化,前轨道104具有比后轨道108略大的斜度。这种座部间距变化从伸展位置持续至完全后仰位置,这在商业环境(剧院)中可能是优选的,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移动到完全后仰位置所需的空间(因为随着座椅单元倾斜,座部间距改变,而不是座部仅向前移动,这将需要更多从前到后的空间)。后曲柄连杆112(在图11中部分地示出,并且在图12中最佳地示出)也与基板92的后端94可枢转地联接。如图13中最佳地示出的,后曲柄连杆112的上端与后曲拐114的下端可枢转地联接。如在图14中可见的,后曲拐114的相对端与靠背驱动连杆116可枢转地联接。靠背驱动连杆116的相对端与靠背安装连杆118联接。靠背安装连杆118将靠背120与座椅单元联接。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靠背120是细长廓形设计,具有增强木质框架124的焊接钢管框架122。靠背120被设计为可简便地从靠背安装连杆118移除。

如图12中最佳地示出的,滚柱连杆126与前滚柱106和后滚柱110联接。如图13所示,后枢转连杆128与滚柱连杆126的后端可枢转地联接,并且前枢转连杆130与滚柱连杆126的前端可枢转地联接。如图14中最佳地示出的,后枢转连杆128的相对端与座部安装板132可枢转地联接。类似地,前枢转连杆130的相对端也与座部安装板132可枢转地联接。如图14中最佳地示出的,座部安装板132具有与后曲拐114可枢转地联接的后端。在座部安装板132的后端附近,后座部托架134在一端与座部安装板132刚性地联接,并且在另一端与靠背安装连杆118可枢转地联接。座部安装板132向前延伸到座部安装枢轴136。座部安装枢轴136将座部框架138的前端与机构90可枢转地联接。座部框架138可以例如由焊接钢管制成。座部框架138的后端搁靠在座部安装板132上。座部框架138的仅在座部框架138的前端处的这种枢转连接允许座部框架138向上转动,从而允许接近座部框架138下方的构件(或一般而言座部框架138下方的任何接近)。图5示出了向上转动离开座部安装板132的座部框架138的后端。

如图14中最佳地示出的,座部安装板132的前端还具有与座部安装板132可枢转地联接的后脚凳连杆140。类似地,前脚凳连杆142在后脚凳连杆140的前方也与座部安装板132可枢转地联接。如图15中最佳地示出的,后脚凳连杆140的与和座部安装板132的连接部相对的一端与主脚凳连杆144可枢转地联接。主脚凳连杆144也与前脚凳连杆142可枢转地联接。主脚凳连杆144的最外端与搁脚托架146可枢转地联接。搁脚托架146的下端与第二脚凳连杆148可枢转地联接。第二脚凳连杆148具有与前脚凳连杆142可枢转地联接的相对端。大致在沿第二脚凳连杆148的中途,中间脚凳控制连杆150与第二脚凳连杆148可枢转地联接。中间脚凳控制连杆150的与和第二脚凳连杆148的连接部相对的端部与中间脚凳托架152可枢转地联接。中间脚凳托架152也与主脚凳连杆144可枢转地联接。回到搁脚托架146,挡板脚凳托架154与搁脚托架146的前端可枢转地联接。挡板控制连杆156在一端与挡板脚凳托架154可枢转地连接,并且在另一端与第二脚凳连杆148的外端可枢转地联接。如图10中最佳地示出的,搁脚158与挡板脚凳托架154联接,搁脚160与搁脚托架146联接,并且中间脚凳162与中间脚凳托架152联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单元可设计为具有覆盖搁脚158、搁脚160和中间脚凳162的连续椅垫。为了允许该椅垫更自由地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搁脚160是薄廓形的成形金属板。

返回图15,副后脚凳连杆164在一端与后脚凳连杆140刚性地联接。副后脚凳连杆164的另一端与搁脚驱动连杆166可枢转地联接。搁脚驱动连杆166从副后脚凳连杆164向后延伸,并在后端与后枢转连杆128可枢转地联接。电机管托架168在一端与副后脚凳连杆164刚性地联接,而另一端与电机管170刚性地连接,电机管170从机构90的一侧延伸到相对的镜像侧(存在如上所述的镜像侧组件,从而形成用于每个机构90的左侧和后侧组件)。如图16中最佳地示出的,大致在沿电机管170的中途,u形夹式安装架172与电机管170刚性地联接。安装架172用于将电机174的轴176与电机管170可枢转地联接。电机174的相对端与后管144上的电机安装架45可枢转地联接。

电机174作动以使轴176伸出和缩回,从而使机构90(及由此座椅单元)从图4的闭合位置移动到图6的伸展位置并移动到图7的完全后仰位置,且反之亦然。电机174可由使用者致动的控制装置来操作,在一些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位于臂68中。电机174在使用者希望的情况下也可停止在闭合与完全后仰之间的任何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定棒180(图17)可经稳定托架182(图13)刚性地固定在滚柱连杆126上。稳定棒180因此从机构90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并且顾名思义地向机构90提供附加的稳定性。

从前文将看出的是,本发明非常适合于达成在上文中连同显而易见且为该结构所固有的其它优点一起阐述的所有目的和目标。应该理解的是,某些特征和局部组合是实用的且可在不参考其它特征和局部组合的情况下采用。这已经被权利要求考虑在内并且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中。由于可以做出本发明的许多可能的实施例而不脱离其范围,所以应该理解的是,文中阐述或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都应该被解释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