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烤箱废水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0556发布日期:2019-05-21 21:13阅读:9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烤箱废水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烤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烤箱的废水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烤箱一般分为电烤箱和电蒸炉烤箱。电烤箱是一种密封的用来烤食物或烘干产品的电器,电蒸炉烤箱是在一个密闭的腔体内,利用脉冲式小水量与发热盘间歇式的突然接触,使腔体里瞬间产生大量高温蒸汽,达到烹调食物的原理。

现有技术中的电蒸炉烤箱,高温蒸汽由蒸汽发生器输送至蒸汽分流器,经管路进入烤箱内胆,蒸汽发生器工作结束后其中剩余的废水及烤箱内胆中的冷凝水无回收装置,只能在烤箱下一次使用时继续加热使用,废水、冷凝水长期存在蒸汽发生器、烤箱内胆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并使蒸汽发生器、烤箱内胆发生腐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烤箱废水回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蒸汽烤箱废水回收系统,包括水箱、蒸汽发生器、废水箱,所述水箱与蒸汽发生器通过第一进水管路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泵,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输送管路与烤箱进气口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底部通过第一回收管路与水箱连接,所述废水箱通过第二回收管路与水箱连接,废水箱通过第三回收管路与烤箱内胆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回收管路、第二回收管路上均设有回收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回收管路并联在第一回收管路上,所述回收水泵设置在第二回收管路与水箱之间的第一回收管路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还设置有第四回收管路,所述第四回收管路的一端与烤箱排烟道底部连通,第四回收管路的另一端与废水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箱设置在烤箱的顶部,所述废水箱设置在烤箱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烤箱废水回收系统,设置第一回收管路、第二回收管路、第三回收管路、第四回收管路,通过回收水泵将蒸汽发生器中残余的水、烤箱内胆的冷凝水、烤箱排烟道的冷凝水回抽至水箱中,保证了烤箱每次工作时蒸汽发生器中的水都是从水箱中刚输入的清洁水,避免了蒸汽发生器、烤箱内胆、烤箱排烟道被污染和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蒸汽烤箱废水回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实现方式易于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烤箱废水回收系统,包括水箱10、蒸汽发生器20、废水箱80,水箱10、废水箱80均设置在烤箱箱体的外面,水箱10设置在烤箱的顶部,废水箱80设置在烤箱底部。

蒸汽发生器20通过第一进水管路31与水箱10连接,第一进水管路31上设有进水泵41,用以将水箱10中清洁的水输送至蒸汽发生器20。

蒸汽发生器20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输送管路(51、52)与烤箱的进气口(71、72)连接,蒸汽发生器中的高温蒸汽经蒸汽输送管路(51,52)输送至烤箱进气口(71,72),送入烤箱。

蒸汽发生器20的底部连接第一回收管路61的进口,第一回收管路61的出口与水箱10连接,在第一回收管路61上设有回收水泵42,蒸汽发生器工作结束后,蒸汽发生器中残余的水经第一回收管路回抽至水箱中。

废水箱80通过第二回收管路62与水箱20连接,且废水箱80通过第三回收管路63与烤箱内胆底部连接,第二回收管路62上也设有回收水泵42,烤箱内胆内的冷凝水通过第三回收管路63流到废水箱80中沉积,蒸汽发生器工作结束后,经第二回收管路回抽至水箱中。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回收管路62以支路形式并联在蒸汽发生器20的第一回收管路61上,回收水泵42设置在第二回收管路62与水箱10之间的第一回收管路61上,使蒸汽发生器20与废水箱80共用一个回收水泵42。

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有第四回收管路64。第四回收管路64的一端与烤箱排烟道底部连通,第四回收管路64的另一端与废水箱80连接。烤箱排烟道中的冷凝水经第四回收管路流到废水箱中沉积,经第二回收管路回抽至水箱中。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烤箱废水回收系统,使用时进水泵工作,将水箱中清洁的水经进水管路输送至蒸汽发生器中,在蒸汽发生器中经电加热产生高温蒸汽,高温蒸汽经蒸汽输送管路被输送到烤箱的进气口送入烤箱,蒸汽发生器中冷凝水沉积在蒸汽发生器底部,烤箱内胆中的冷凝水、烤箱排烟道中的冷凝水经回收管路沉积在废水箱中。使用结束后,开动回收水泵,蒸汽发生器中残余的废水、废水箱中沉积的冷凝水经回收管路回抽到水箱中。保证烤箱每次工作时,蒸汽发生器中的水都是从水箱中刚刚输入的清洁水,也避免蒸汽管路、蒸汽发生器、烤箱内胆、烤箱排烟道被残余的水污染及腐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工作方式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