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0525发布日期:2019-05-21 21:1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烤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烤炉。



背景技术:

以生物颗粒或木炭为燃料的烤炉或烟熏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炉腔内往往会积累大量的燃烧后残留的木灰。目前,通常采用吸尘器吸取木灰或者采用类似小铲之类的工具铲出木灰等方法来清除炉腔内木灰;但是,由于炉腔内木灰太多,吸尘器往往使用几次后就会报废,而利用类似小铲之类的工具铲出木灰则比较费时费力,从而给烤炉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烤炉,其能够方便地清除炉腔内燃烧后残留的木灰,提高烤炉使用的便利性。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烤炉,包括炉体和漏斗装置,所述炉体的底部上设有开口,所述漏斗装置包括漏斗以及可开闭地连接在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上的漏斗盖,所述漏斗的顶部开口连接在所述开口上并与所述开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烤炉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上述的烤炉通过在炉体的底部上设置开口,并将漏斗的顶部开口与炉体的开口连通,使得在清理炉腔内木灰时,可以通过打开漏斗装置的漏斗盖,以使木灰从炉体的开口经过漏斗的顶部开口进入漏斗中,并从漏斗的底部开口掉落,从而克服了原有烤炉的炉腔内的木灰难以清除的缺陷,进而提高了所述烤炉使用的便利性;此外,由于漏斗盖可开闭地连接在漏斗的底部开口上,因此在不需要清理考虑炉体内的木灰时,可以关闭漏斗盖,从而避免影响烤炉的正常使用,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烤炉使用的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漏斗盖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的一端上,所述漏斗盖的另一端可开闭地连接在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的另一端上。通过将所述漏斗盖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的一端上,并将所述漏斗盖的另一端可开闭地连接在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的另一端上,从而可以通过翻转所述漏斗盖来实现所述漏斗装置的开闭,进而使得所述漏斗装置的开闭更加简便和快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漏斗装置还包括合页,所述漏斗盖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合页的一端上,所述合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的一端的侧面上,以实现所述漏斗盖牢靠地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的一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的一端的侧面上设有贯穿该侧面的螺纹孔,所述合页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实现所述合页的另一端牢靠地固定连接在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的一端的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的另一端的侧面上设有螺母,所述漏斗盖的另一端上设有通孔;在所述漏斗盖盖设在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上时,所述通孔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螺母上。通过在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的另一端的侧面上设置螺母,并在所述漏斗盖的另一端上设置通孔,从而可通过所述螺母与所述通孔的连接和分离来实现所述漏斗盖的打开和闭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母为拉铆螺母,所述拉铆螺母的一端贯穿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的另一端的侧面。通过将所述螺母设置为拉铆螺母,从而便于所述通孔通过松不脱螺钉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拉铆螺母上,进而减少了安装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漏斗的内侧壁沿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向内侧倾斜,通过在所述漏斗内设置沿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向内侧倾斜的内侧壁,从而有利于木灰从所述漏斗内沿内侧壁滑落,并最终从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掉落,以便于清理所述炉体内的木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烤炉使用的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漏斗为倒棱台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漏斗的顶部开口焊接在所述开口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烤炉还包括接灰盘,所述接灰盘设于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的正下方。通过在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的正下方设置接灰盘,可以确保所述炉体内的木灰最终落在接灰盘上,从而可以确保掉落的炉体内的木灰更容易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烤炉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烤炉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烤炉的局部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漏斗装置在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漏斗装置在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炉体;2、漏斗装置;3、开口;4、漏斗;41、螺纹孔; 5、漏斗盖;6、合页;7、第一紧固件;8、螺母;9、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以及顶部和底部的描述都是针对图1进行限定的,当烤炉的放置方式发生改变时,其相应的方位以及顶部和底部的描述也将根据放置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此外,内侧和外侧是相对于漏斗本身进行限定的,漏斗的侧壁向漏斗的中心的方向为内侧,漏斗的侧壁背离漏斗的中心的方向为外侧,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烤炉,包括炉体1和漏斗装置2,所述炉体的底部上设有开口3,所述漏斗装置 2包括漏斗4以及可开闭地连接在所述漏斗4的底部开口上的漏斗盖 5,所述漏斗4的顶部开口连接在所述开口3上并与所述开口3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的烤炉通过在所述炉体1的底部上设置所述开口3,并将所述漏斗4的顶部开口与炉体的所述开口3连通,使得在清理炉腔内木灰时,可以通过打开所述漏斗装置2的所述漏斗盖5,以使木灰从炉体的所述开口3经过所述漏斗4的顶部开口进入所述漏斗4中,并从所述漏斗4的底部开口掉落,从而克服了原有烤炉的炉腔内的木灰难以清除的缺陷,进而提高了所述烤炉使用的便利性;此外,由于所述漏斗盖5可开闭地连接在所述漏斗4的底部开口上,因此在不需要清理考虑炉体内的木灰时,可以关闭所述漏斗盖5,从而避免影响烤炉的正常使用,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烤炉使用的便利性。

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为了方便且快速地打开和闭合所述漏斗盖 5,以实现木灰从所述漏斗4掉落及烤炉的正常使用,所述漏斗盖5 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漏斗4的底部开口的一端上,所述漏斗盖 5的另一端可开闭地连接在所述漏斗4的底部开口的另一端上。通过将所述漏斗盖5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漏斗4的底部开口的一端上,并将所述漏斗盖5的另一端可开闭地连接在所述漏斗4的底部开口的另一端上,从而可以通过翻转所述漏斗盖5来实现所述漏斗装置 2的开闭,进而使得所述漏斗装置2的开闭更加简便和快速。

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为了使所述漏斗盖5牢靠地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漏斗4的底部的开口的一端上,所述漏斗装置2还包括合页6,所述漏斗盖5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合页6的一端上,所述合页 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漏斗4的底部开口的一端的侧面上。

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为了使结构合理化,以实现所述合页6的另一端牢靠地固定在所述漏斗4的底部开口的一端的侧面上,所述漏斗4的底部开口的一端的侧面上设有贯穿该侧面的螺纹孔41,所述合页6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7与所述螺纹孔41螺纹连接。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合页6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螺钉与所述螺纹孔41螺纹连接。

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为了使所述漏斗盖5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漏斗4的底部开口的另一端上,以使所述漏斗盖5的打开和闭合更加方便和快捷,所述漏斗4的底部开口的另一端的侧面上设有螺母8,所述漏斗盖5的另一端上设有通孔;在所述漏斗盖5盖设在所述漏斗4的底部开口上时,所述通孔通过第二紧固件9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螺母8上。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打开所述漏斗盖5并保证所述漏斗装置2闭合时的紧密性,以提高烤炉的实用性,第二紧固件9为松不脱螺钉。通过在所述漏斗4 的底部开口的另一端的侧面上设置所述螺母8,并在所述漏斗盖5的另一端上设置通孔,从而可通过所述螺母8与所述通孔的连接和分离来实现所述漏斗盖5的打开和闭合。

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为了提高所述螺母8的承载能力以及防止所述螺母8在安装时破坏所述漏斗4的侧面,以实现所述漏斗盖5闭合时烤炉的正常使用,所述螺母8为拉铆螺母,所述拉铆螺母的一端贯穿所述漏斗4的底部开口的另一端的侧面。通过将所述螺母8设置为拉铆螺母,从而便于所述通孔通过松不脱螺钉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拉铆螺母上,进而减少了安装成本。

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为了使所述漏斗4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下落的木灰而不至于堵塞在所述漏斗4中,所述漏斗4的内侧壁沿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向内侧倾斜。通过在所述漏斗4内设置沿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向内侧倾斜的内侧壁,从而有利于木灰从所述漏斗4内沿内侧壁滑落,并最终从所述漏斗4的底部开口掉落,以便于清理所述炉体内的木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烤炉使用的便利性。

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为了使结构合理化及方便制造,所述漏斗 4为倒棱台形。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例中,所述漏斗4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如倒圆锥形等,只需满足有利于木灰从所述漏斗内沿内侧壁滑落即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为了使结构合理化及方便制造,所述漏斗 4的顶部开口焊接在所述开口2上。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卡接或过渡配合等方式来实现所述漏斗4的顶部开口与所述炉体1的开口的连接,只需满足所述漏斗4的顶部开口牢靠地连接在所述开口2上即可,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使掉落的炉腔内的木灰更容易清理,所述烤炉还包括接灰盘,所述接灰盘设于所述漏斗4的底部开口的正下方。通过在所述漏斗4的底部开口的正下方设置接灰盘,可以确保所述炉体内的木灰最终落在接灰盘上,从而可以确保掉落的炉体内的木灰更容易清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