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干烧测温接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0488发布日期:2019-05-21 21:1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干烧测温接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干烧测温接触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为了防干烧对受热容器如锅具进行温度检测的测温接触装置,是防干烧测温报警系统的组成部分。



背景技术:

在家庭或其他的场合,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存在:当灶具上锅具在烧水、蒸煮或煲汤时,为了充分利用时间,一般会同时去做其它的事情;这样,由于注意力分散而常常忘记适时关火,这样必然会出现锅具干烧的情况,轻则把锅具烧黄、烧黑,中则使锅具变形,重则引起火灾;所以,如果有防干烧报警装置,适时提醒,拉回注意力,就会防止出现上述问题;达到既可火上烧水、蒸煮等,又可同时做其它事情而不至于误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防干烧报警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用来测试锅具温度的装置。

通过国内专利文献检索发现有一些相关的文献报道,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主要有以下一些:

1、专利号为 CN201720030850.5, 名称为“锅具防干烧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具防干烧装置,包括干烧检测装置和加热控制装置,干烧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及连接在第一控制电路上的夹具,夹具内侧设有多个热敏电阻,当夹具夹设在锅具上时,热敏电阻贴合在锅具外表面;第一控制电路根据各个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测量锅具的温升速度,并根据温升速度判断锅具是否处于干烧状态;当锅具处于干烧状态时,第一控制电路生成并发送断电/气信号至加热控制装置;加热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控制电路和与第二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的断电/气组件;第二控制电路在接收到来自干烧检测装置的断电/气信号之后,控制断电/气组件切断电源或切断燃气。该锅具防干烧装置具有很好的防干烧效果。

2、专利号为CN201611012933.8, 名称为“快速水加热装置的预感式防干烧结构”的专利,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水加热装置的预感式防干烧结构,其包括快速水加热器、供电线和控制电路,供电线分别通过控制电路与快速水加热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上设有用于检测快速水加热器工作电流的加热器电流检测系统,控制电路根据加热器电流检测系统的检测信号控制快速水加热器关闭。此款快速水加热装置的预感式防干烧结构设有加热器电流检测系统,当加热器电流检测系统检测到加热器件电流异常(超出加热器件正常工作上下限)时,加热器电流检测系统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使加热器件与电源断开,保护加热器件。

3、专利号为CN201710628699.X, 名称为“一种燃气灶防干烧控制系统”的发明专利,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灶防干烧控制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端内壁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杆,且两个支撑杆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PCB板,所述PCB板一侧表面的顶部焊接有第四插针端子,所述PCB板外壁靠近第四插针端子一侧粘接有DC3V标签,所述PCB板一侧外壁的底部焊接有第三插针端子和第二插针端子,且第三插针端子和第二插针端子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PCB板一侧外壁的两边分别焊接有第六插针端子、第五插针端子和第一插针端子。本发明使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值,及时传给MCU微处理芯片,及时处理,且使用热电偶传感器检测热电偶电压,能够根据检测值及时关闭气阀,避免干烧,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明了,辨别度高,控制反馈迅速。

上述这些专利虽然涉及到了防干烧系统,但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灶具防干烧系统是不一样的,即现有的这些防干烧系统有的结构组成复杂,有的并不是针对灶具防干烧的系统。专利号为 CN201720030850.5, 名称为“锅具防干烧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它包括干烧检测装置和加热控制装置,干烧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第一控制电路根据各个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测量锅具的温升速度,当锅具处于干烧状态时,第一控制电路生成并发送断电/气信号至加热控制装置;第二控制电路在接收到来自干烧检测装置的断电/气信号之后,控制断电/气组件切断电源或切断燃气;专利号为CN201611012933.8,名称为“快速水加热装置的预感式防干烧结构”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水加热装置的预感式防干烧结构,其包括快速水加热器、供电线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上设有用于检测快速水加热器工作电流的加热器电流检测系统,控制电路根据加热器电流检测系统的检测信号控制快速水加热器关闭。专利号为CN201710628699.X,名称为“一种燃气灶防干烧控制系统”的发明专利,包括外壳,和PCB板,该发明使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值,及时传给MCU微处理芯片,及时处理,且使用热电偶传感器检测热电偶电压,能够根据检测值及时关闭气阀,避免干烧,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明了,辨别度高,控制反馈迅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各种锅具防干烧系统所存在的一些不足,提供一种防干烧测温接触装置,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各种锅具防干烧过程中准确测试锅具温度的问题,为各种锅具防干烧报警系统提供一种准确的测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干烧测温报警装置,包括防干烧测温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干烧测温接触装置是由可摆动组件和倒L形支架组成;可摆动组件通过销螺钉和螺母安装于倒L形支架上;可摆动组件可在倒L形支架上作水平方向的有限摆动,其摆动幅度受限位板的限制或调节;可摆动组件之所以做成可在水平方向摆动是为了使装于可摆动组件上的热敏电阻与被测温锅具更好的、可靠的接触;当可摆动组件上的热敏电阻与锅具相接触时,热敏电阻的出线把热信号传递给后续的温度处理系统和报警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的可摆动组件是由可摆动圆弧板和对其进行封盖的盖板组成;可摆动圆弧板上四周开有凹进去的槽,槽的高度为h,盖板的板壁(壁高H)嵌入可摆动圆弧板凹进去的槽中,并用螺钉紧固;可摆动圆弧板和盖板之间的中空高度(H-h)要保证能方便、顺利穿过热敏电阻的出线即可;

可摆动圆弧板的内壁弧半径为R,其外壁弧半径为R+可摆动圆弧板的厚度;盖板的内壁弧半径为R+可摆动圆弧板的厚度+(H-h),盖板的外壁弧半径为R+可摆动圆弧板的厚度+(H-h)+盖板的壁厚t;

在可摆动圆弧板上开有4-8个阶梯圆孔(单排则是4个,双排则是8个);热敏电阻装于孔内,热敏电阻与孔之间的间隙用耐热填料填实;

在盖板上焊有一对带圆孔的耳板,盖板上的一对带圆孔的耳板通过销螺钉和螺母装配于倒L形支架上;螺母拧至销螺钉的台肩处时,应保证具有一定的间隙t1,以便盖板(连同与其连接的可摆动圆弧板)相对倒L形支架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作有限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倒L形支架是一方形或长方形不锈钢管,在90°拐角处焊接;在其右端部开有圆孔Φ1,其孔径Φ1与盖板上焊有的一对耳板上的圆孔Φ2的孔径公称尺寸相同,并且两者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板是装在倒L形支架侧面的一对Z形冲压板,用螺钉固定于倒L形支架侧面,限位板右端则用来限制可摆动圆弧板的摆动幅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防干烧测温接触装置,它是由可摆动组件和倒L形支架组成;可摆动组件通过销螺钉和螺母安装于倒L形支架上;可摆动组件可在倒L形支架上作水平方向的有限摆动,其摆动幅度受限位板的限制或调节;当热敏电阻与锅具相接触时,热敏电阻的出线把热信号传递给后续的温度处理系统。由于锅具一般是圆形的,而可摆动组件上的可摆动圆弧板也是呈圆弧状,热敏电阻单排或双排均匀地布置在圆弧板上,因此,热敏电阻与锅具有更好的接触性能,能准确无误地可靠地把热信号传递到后续的温度处理系统,确保测温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未剖视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F放大图;

图5为图1(或图3)中的A向视图;

图6为图5中的B-B剖视图;

图7为图5中的C-C剖视图;

图8为件6和件10装配后(保证间隙t1)的示意图;

图9为件3右端放大图(反映孔Φ1和螺孔M8);

图10为件6的结构;

图中:1、炉灶平板;2、底座(装有温度处理系统及报警装置);3、倒L形支架;4、(把限位板5固定于倒L形支架侧面的)螺钉;5、限位板;6、销螺钉;7、(把盖板9固定于可摆动圆弧板8上的)螺钉;8、可摆动圆弧板8;9、盖板;10、螺母(拧紧于销螺钉6后须形成间隙t1);11、(双点划线表示的)圆形锅具;12、热敏电阻;13、耐热填料;14、热敏电阻的出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干烧测温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干烧测温接触装置是由可摆动组件和倒L形支架组成;可摆动组件通过销螺钉和螺母安装于倒L形支架上;可摆动组件可在倒L形支架上作水平方向的有限摆动,其摆动幅度受限位板的限制或调节;可摆动组件之所以做成可在水平方向摆动是为了使装于可摆动组件上的热敏电阻与被测温锅具有更好的、可靠的接触;当可摆动组件上的热敏电阻与锅具相接触时,热敏电阻的出线把热信号传递给后续的温度处理系统和报警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的可摆动组件是由可摆动圆弧板和对其进行封盖的盖板组成;可摆动圆弧板上四周开有凹进去的槽,槽的高度为h,盖板的板壁(壁高H)嵌入可摆动圆弧板凹进去的槽中,并用螺钉紧固;可摆动圆弧板和盖板之间的中空高度(H-h)要保证能方便、顺利穿过热敏电阻的出线即可;

可摆动圆弧板的内壁弧半径为R,其外壁弧半径为R+可摆动圆弧板的厚度;盖板的内壁弧半径为R+可摆动圆弧板的厚度+(H-h),盖板的外壁弧半径为R+可摆动圆弧板的厚度+(H-h)+盖板的壁厚t;

在可摆动圆弧板上开有4-8个阶梯圆孔(单排则是4个,双排则是8个);热敏电阻装于孔内,热敏电阻与孔之间的间隙用耐热填料填实;

在盖板上焊有一对带圆孔的耳板,盖板上的一对带圆孔的耳板通过销螺钉和螺母装配于倒L形支架上;螺母拧至销螺钉的台肩处时,应保证具有一定的间隙t1,以便盖板(连同与其连接的可摆动圆弧板)相对倒L形支架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作有限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倒L形支架是一方形或长方形不锈钢管,在90°拐角处焊接;在其右端部开有圆孔Φ1,其孔径Φ1与盖板上焊有的一对耳板上的圆孔Φ2的孔径公称尺寸相同,并且两者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板是装在倒L形支架侧面的一对Z形冲压板,用螺钉固定于倒L形支架侧面,限位板右端则用来限制可摆动圆弧板的摆动幅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如附图1-附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干烧测温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干烧测温接触装置是由可摆动组件和倒L形支架3组成;可摆动组件通过销螺钉6和螺母10安装于支架3上;可摆动组件可在倒L形支架3上作水平方向的有限摆动,其摆动幅度受限位板5的限制或调节;可摆动组件之所以做成可在水平方向摆动是为了使装于可摆动组件上的热敏电阻与被测温锅具有更好的、可靠的接触;当可摆动组件上的热敏电阻12与锅具11相接触时,热敏电阻12的出线14把热信号传递给后续的温度处理系统和报警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的可摆动组件是由可摆动圆弧板8和对其进行封盖的盖板9组成;可摆动圆弧板8上四周开有凹进去的槽,槽的高度为h,盖板9的板壁(壁高H)嵌入可摆动圆弧板8凹进去的槽中,并用螺钉7紧固;可摆动圆弧板8和盖板9之间的中空高度(H-h)要保证能方便、顺利穿过热敏电阻12的出线14即可;

可摆动圆弧板8的内壁弧半径为R,其外壁弧半径为R+可摆动圆弧板8的厚度;盖板9的内壁弧半径为R+可摆动圆弧板8的厚度+(H-h),盖板9的外壁弧半径为R+可摆动圆弧板8的厚度+(H-h)+盖板9的壁厚t;

在可摆动圆弧板8上开有4-8个阶梯圆孔(单排则是4个,双排则是8个);热敏电阻12装于孔内,热敏电阻12与孔之间的间隙用耐热填料13填实;

在盖板9上焊有一对带圆孔的耳板,(从图1、图2、图3、图4、图6、图7、图8可看出),盖板9上的一对带圆孔的耳板通过销螺钉6和螺母10装配于倒L形支架3上;螺母10拧至销螺钉6的台肩处时,应保证具有一定的间隙t1(见图8),以便盖板9(连同与其连接的可摆动圆弧板8)相对倒L形支架3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作有限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倒L形支架3是一方形或长方形不锈钢管,在90°拐角处焊接;在其右端部开有圆孔Φ1(见图9),其孔径Φ1与盖板9上焊有的一对耳板上的圆孔Φ2(见图7)的孔径公称尺寸相同,并且两者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板5是装在倒L形支架3侧面的一对Z形冲压板,用螺钉4固定于倒L形支架3上,限位板5右端则用来限制可摆动圆弧板8的摆动幅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防干烧测温接触装置,它是由可摆动组件和倒L形支架组成;可摆动组件通过销螺钉和螺母安装于倒L形支架上;可摆动组件可在倒L形支架上作水平方向的有限摆动,其摆动幅度受限位板的限制或调节;当热敏电阻与锅具相接触时,热敏电阻的出线把热信号传递给后续的温度处理系统。由于锅具一般是圆形的,而可摆动组件上的可摆动圆弧板也是呈圆弧状,热敏电阻单排或双排均匀地布置在圆弧板上,因此,热敏电阻与锅具有更好的接触性能,能准确无误地可靠地把热信号传递到后续的温度处理系统,确保测温系统的可靠性。

很显然,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实例,任何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