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电馕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1556发布日期:2019-05-17 19:55阅读:38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电馕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馕坑,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电馕坑。



背景技术:

馕是一种烤制的面饼,是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传统的馕坑为泥土烧制成的一体式结构,一般采用煤炭作为烧制馕饼时的燃料。而煤炭等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污染大气环境的污染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既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也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子,尤其是传统馕坑在燃煤过程中没有任何的烟气处理措施,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极大。近年来,随着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电馕坑技术逐渐步入市场。

以清洁能源电能为热源的电馕坑解决了大部分传统馕坑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的电馕坑其加热元件布置在馕坑底部中心位置,在烤馕过程中,空气被加热后逐渐上升,通过与壁面上的生馕间的对流换热后,加热并逐渐将馕烤熟,而换热后的热空气大部分沿着馕坑中心竖直上升排放至大气中,馕坑内壁获得的热量十分有限,大部分热量随着热空气散失至外界环境中,而这部分能量并没有被合理的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馕坑,能够实现馕坑内部空气的自然循环利用,大幅度降低了能耗,有效提高了馕坑的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电馕坑,包括馕坑本体1、空气夹层2、保温层3、加热元件4、限流板5、测温装置6、温控装置7、集气管道8、直管段9、弯管段10、直段管保温层11、气流分散器12、导流板13等。所述馕坑本体1采用陶瓷或钢板制作而成;所述保温层3、直管段保温层11采用石棉材料。

所述馕坑本体1的外侧布置若干块空气夹层2,所述空气夹层2的外侧布置有保温层3,所述限流板5焊接在保温层3上,限流板5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5°,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通过限流板5的引导进入空气夹层2,空气夹层2的底部布置集气管道8,热空气流经空气夹层2后,在空气夹层2的底部汇聚至集气管道8;所述集气管道8靠近馕坑本体1的内壁面在馕坑底部布置。所述气流分散器12为内部中空的弧面扇形结构,整体嵌套在直管段9的上部,气流分散器12内部有若干导流板13将其内部空间分为若干区域。

所述集气管道8由直管段9和弯管段10焊接而成,所述直管段9和弯管段10的焊接接头处的夹角为80°,直管段9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0°。

所述气流分散器12与竖直方向呈30°布置。

所述直管段9外部布置有直管段保温材料11。

所述加热元件4为电阻丝材料,加热元件4布置在直管段9的中部。

通过在所述馕坑本体1的墙体上方、中部及下方开孔,并布置测温装置6。

所述测温装置6、加热元件4连接至温控装置7。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电馕坑,在烤馕的过程中,通过加热元件4加热直管段9内部的空气,空气被加热后密度减小并向上流动,从而形成局部的真空区,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底部温度较低的热空气逐渐上升,从而使馕坑内部的空气实现自然循环的过程;集气管道8和气流分散器12沿壁面的布置方式可以使热空气整体均匀地贴壁流动,有效增强了热空气与馕之间的换热过程。

2、经过对流换热后的热空气在贴壁上升过程中,通过限流板5的引导作用,可以将大部分对流换热后的热空气回收利用进入空气夹层2,而热空气在空气夹层中的流动,可以提高馕坑本体1的温度,降低馕坑的预热时间,同时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较低,有效减少了馕坑本体与外界的热交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馕坑系统示意图。

图2为气流分散器12的示意图。

图中,1-馕坑本体、2-空气夹层、3-保温层、4-加热丝、5-限流板、6-测温装置、7-温控装置、8-集气管道、9-直管段、10-弯管段、11-直管段保温层、12-气流分散器、13-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馕坑,包括馕坑本体1、空气夹层2、保温层3、加热元件4、限流板5、测温装置6、温控装置7、集气管道8、直管段9、弯管段10、直段管保温层11、气流分散器12、导流板13。

所述馕坑本体1外侧布置若干块空气夹层2,所述空气夹层2的外层敷设保温层3,所述限流板5焊接在保温层3上,限流板5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为45°。热空气沿壁面流动的过程中,在限流板5的作用下,进入空气夹层2,由于保温层3较低的温度,使热空气的密度减小,沿着空气夹层逐渐向底部流动,空气夹层2的底部布置有集气管道8,所述集气管道8靠近馕坑本体1的内壁面在馕坑底部布置。

所述集气管道8由直管段9和弯管段10焊接而成,所述直管段9和弯管段10的焊接接头处的夹角为80°,直管段9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0°,加热元件4布置在直管段9的中部。由于空气夹层2内部的热空气与保温层存在部分换热,使空气夹层2内部的温度相对于馕坑本体1内部的温度较低,容易导致加热元件4加热后的热空气倒流进入空气夹层2,而集气管道8由直管段9和弯管段10的焊接结构以及加热元件4在直管段9中部的布置方式,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直管段9内部中段的空气被加热元件4加热后,由于空气的密度减小向上移动,在直管段9内部中段的位置形成真空区,迫使直管段9底部的空气向上移动,由真空区上下产生的压力差,是馕坑内部热空气自然循环的驱动力,加热元件4的功率越大,加热后的热空气温度也越高,空气的上升速度也越快,相应的会产生更大的驱动力;气流分散器12内部的导流板13将从直管段9上升的热空气均匀地分布开来,同时,直管段9和气流分散器12的沿壁面布置的方式使热空气能够沿着壁面整体且均匀地向上流动,与现有技术热空气在馕坑本体中心流动的方式相比,大幅度增强了对流换热的效率,同时热空气紧贴着壁面的流动方式,在限流板5的作用下,很容易实现热空气的回收再利用。

通过在所述馕坑本体1的墙体上方、中部及下方开孔,并布置测温装置6;所述测温装置6、加热元件4连接至温控装置7。在烤馕的过程中,通过测温装置6测量馕坑内部的温度。当馕坑内部的温度低于烤馕的温度时,所述测温装置6将信号反馈至温控装置7,温控装置7可增大加热元件4的功率,一方面可以提高热空气的温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大热空气循环的驱动力,从而增加了对流换热量,当馕坑内部的温度高于烤馕温度时,则通过温控装置7降低加热元件4的功率,从而确保馕坑内部的温度处于适宜的温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