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3485发布日期:2018-12-05 18:43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热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热条。



背景技术:

铝合金窗一般包括有中空玻璃和铝合金边框,中空玻璃嵌设于铝合金边框内,且铝合金边框是由两铝型材拼接构成的。隔热条即是两铝型材之间的结构连接件,同时起到隔绝热量在铝型材处传递的作用。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1027461Y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上下插接组合隔热条,包括有上隔热条、下隔热条以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中插板,上隔热条的两侧均设置为燕尾凸台,且两侧燕尾凸台之间通过连接板构成一体结构;下隔热条的两侧均设置为燕尾凸台,且两侧燕尾凸台之间同样由连接板构成一体结构。上隔热条的中部设置有上隔热条插板凹槽,下隔热条的中部设置有下隔热条插板凹槽,且中插板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上隔热条插板凹槽和下隔热条插板凹槽中,从而构成完整的插接组合隔热条。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上隔热条两侧的燕尾凸台和下隔热条两侧的燕尾凸台均嵌设于相对应的铝型材内,因使用者操作不当,燕尾凸台与铝型材相连接的部位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容易变形,导致上隔热条和下隔热条损坏,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条,通过在卡接部和连接部之间设置斜面结构的支撑部,在安装隔热条本体时,支撑部支撑并限制铝型材偏位,从而达到保护隔热条本体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条,包括有隔热条本体,所述隔热条本体包括有设置于两侧的卡接部以及设置于两卡接部之间的连接部,两所述卡接部与相对应的铝型材卡接配合,所述卡接部与连接部之间形成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为斜面结构,与所述卡接部卡接配合后的铝型材外壁抵接于斜面结构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玻璃前后两侧的铝型材通过隔热条本体相连接,隔热条本体两端的卡接部与相对应的铝型材相卡接,且卡接后的铝型材边缘抵接于支撑部上,即抵接于斜面结构上。使用者在连接隔热条本体与铝型材时,铝型材可能会发生偏位,卡接部处产生应力集中,会对卡接部造成损伤。支撑部起到限制铝型材偏位的作用,降低卡接部与铝型材相接触位置的压应力,从而达到保护卡接部的目的,进而达到保护隔热条本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的内部开设有隔热空腔,且所述隔热空腔沿连接部的长度方向设置为长条孔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内部的长条型隔热空腔起到隔绝热量交换传递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铝合金门窗保温隔热性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空腔内部设置有若干加强肋板,且所述加强肋板垂直于隔热空腔的长度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空腔内的加强肋板起到支撑腔室的作用,提高连接部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达到稳固隔热条本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加强肋板相对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隔热条本体受到剪切力作用时,相对倾斜设置的加强肋板起到抵消该剪切力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隔热条本体的结构强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肋板将隔热空腔分隔成为多个单元腔室,且所述单元腔室的内壁上均贴合设置有加强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圈贴合设置于单元腔室的内壁上,起到进一步加强隔热空腔的结构强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圈与单元腔室的内壁一体成型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圈一体成型于单元腔室内壁上的加工方式,有利于提高加强圈与单元腔室之间的连接强度并提高单元腔室的整体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隔热条本体之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隔热条本体的连接部相连接,且所述连接板垂直于两所述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起到加强两隔热条之间的连接稳定强度和稳定性的作用,进而达到稳固相邻两铝型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与两所述隔热条本体的连接部一体成型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隔热条本体的连接部一体成型而成,便于进行成型加工作业的同时有利于提高连接板与隔热条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向其外侧延伸形成有凸台结构,且所述连接槽开设于凸台结构的中部,所述连接板的端部与相对应的连接槽卡接配合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条本体的连接部与连接板分体设置,便于使用者进行安装作业,连接方式更为灵活;连接槽设置于连接部延伸形成的凸台结构上,有利于加强连接槽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槽设置为方型槽,且所述连接槽的开口处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为圆弧型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连接槽的开口处的两限位凸起与连接板卡接配合,以加强相邻两隔热条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将限位凸起设置为圆弧形结构,便于使用者进行安装作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支撑部起到限制铝型材偏位的作用,铝型材相对应的部位与支撑部相抵接,且支撑部为斜面结构,提高铝型材与支撑部的接触面积,以降低卡接部与铝型材相接触位置的压应力,从而达到保护卡接部的目的,进而达到保护隔热条本体的目的;

其二:通过连接板连接相邻两隔热条本体,从而达到进一步稳固隔热条本体并提高铝型材与隔热条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隔热条本体与铝型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连接板与隔热条本体卡接配合);

图2是主要用于展示连接板与隔热条本体一体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主要用于展示隔热条本体的总体结构示意图(连接板与隔热条本体之间卡接配合)。

附图标记:1、隔热条本体;11、卡接部;12、连接部;13、支撑部;14、过渡结构;15、连接槽;16、凸台结构;2、铝型材;3、连接板;4、隔热空腔;41、单元腔室;5、加强肋板;6、加强圈;7、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隔热条,包括有隔热条本体1,隔热条本体1设置为长条形结构,隔热条本体1包括有两侧的卡接部11以及位于两卡接部11之间的连接部12,且两卡接部11分别一体成型于连接部12的两端。隔热条本体1通过两端的卡接部11与相对应的铝型材2卡接配合,从而完成隔热条本体1与铝型材2之间的连接固定,隔热条作为两铝型材2之间的结构连接件的同时起到隔绝热量传递的作用。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因卡接部11设置为燕尾块结构,则卡接部11嵌入铝型材2内的部分与未嵌入部分之间形成内收的过渡结构14;在安装铝型材2时,因使用者操作不当,过渡结构14处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为了限制压应力对卡接块的破坏,上述过渡结构14的上下两端均形成有支撑部13,支撑部13设置为斜面结构,且铝型材2抵接于斜面结构上并与其相贴合。支撑部13起到支撑并限制铝型材2偏位的作用,以降低过渡结构14处产生的压应力,进而达到保护隔热条本体1的目的。

如图2所示,为了达到固定相邻两隔热条本体1的目的,相邻两隔热条本体1的连接部12之间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垂直于两连接部12,且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连接部12一体成型而成。一体成型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整体结构的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但是不便于使用者安装,因此需要下述的第二种连接方式;结合图1和图3所示,连接部12的中间位置向外延伸形成有凸台结构16,凸台结构16上开设有连接槽15,连接槽15设置为方型槽,且连接槽15的开口处相对设置有两限位凸起7,限位凸起7设置为圆弧型结构,连接板3的端部从连接槽15的开口处滑入连接槽15中并与连接槽15卡接配合固定。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连接板3的两种连接方式中,连接部12的内部均形成有隔热空腔4,且隔热空腔4沿连接部12的长度方向设置为长条孔结构,隔热空腔4起到进一步隔绝热量传递交换的作用。隔热空腔4内部设置有若干加强肋板,加强肋板垂直于连接部12,且相邻加强肋板相对倾斜设置,以提高隔热空腔4对剪切力的抵抗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强隔热空腔4的整体结构强度,加强肋板将隔热空腔4分隔为多个单元腔室41,且各单元腔室41的内壁上均贴合设置并一体成型有加强圈6。

下面结合具体动作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使用者对正铝型材2与两卡接部11,使得隔热条本体1两端的卡接部11分别与相对应的铝型材2卡接配合固定,且对正卡接完成后的铝型材2边缘抵接于支撑部13上,从而完成隔热条本体1与铝型材2的连接作业;

若连接板3与相邻隔热条本体1之间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相连接,则只进行上述对正卡接作业即可;若是连接板3与相邻隔热条本体1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则需要在完成对正卡接作业后,将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插入相对应的连接槽15中并在限位凸起7的作用下完成卡接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