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隔音建筑门窗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1256发布日期:2019-01-25 17:5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隔音建筑门窗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型材,特别涉及一种保温隔音建筑门窗型材。



背景技术:

铝合金窗是由铝合金建筑型材制作框、扇结构的窗,分普通铝合金门窗和断桥铝合金门窗。铝合金窗具有美观、密封、强度高,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在家装中,常用铝合金门窗封装阳台。

现有建筑物门窗型材空隙之间都没有用任何技术填充材料,建筑物门窗型材的隔热、隔音、保温、牢固度等效果,都是靠型材自身几毫米厚度来完成的,所以现有建筑物门窗型材隔热隔音和保温牢固度等等效果一般,容易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保温隔音建筑门窗型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隔音建筑门窗型材,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保温隔音建筑门窗型材,包括型材条,所述型材条表面一体成型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一侧位于型材条内腔固定连接有连接孔,所述型材条内腔一体成型有圆筒,所述型材条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层,所述圆筒内腔填充有泡沫塑料,所述圆筒顶部外侧固定填充有玻璃棉,所述圆筒底部外侧固定填充有聚氨酯密封胶。

进一步地,所述型材条具体为带有镀铬层的铝合金型材条。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条所述型材条通过工字型连接条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层具体为聚氨酯胶粘剂的密封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种保温隔音建筑门窗型材其型材条具体为带有镀铬层的铝合金型材条,可以有效的增加建筑门窗型材的使用寿命,并且不易氧化,不影响使用的美观性,同时相邻的两条所述型材条通过工字型连接条相固定,在需要将型材做成门时,可以通过工字型连接条对相邻的型材进行固定,进而提高其使用的便捷性,同时不影响型材后期的保温隔音性,同时利用型材条做窗户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对其进行拼接,保证增加后期玻璃安装的便捷性,较为实用。

2.同时利用连接孔结合钢丝杆等连接丝杆方便对相邻的型材条进行延长或对接,可以有效的降低型材的浪费,由聚氨酯胶粘剂的密封层可以对型材条两端进行密封,避免空气或水分进入型材条内腔,影响型材条后期的保温性及隔音性,同时可以对型材条内腔的填充物进行保护,较为实用。

3.由泡沫塑料结合玻璃棉可以有效的提高型材条的隔音效果,利用聚氨酯密封胶可以有效的提高型材条的保温效果,可选的可以在型材条表面做出标记,进而方便后期对保温面和隔音棉的区分,提高后期使用的便捷性,较为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温隔音建筑门窗型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温隔音建筑门窗型材的密封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温隔音建筑门窗型材的泡沫塑料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型材条;2、连接槽;3、连接孔;4、圆筒;5、密封层;6、泡沫塑料;7、玻璃棉;8、聚氨酯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保温隔音建筑门窗型材,包括型材条1,所述型材条1表面一体成型有连接槽2,所述连接槽2一侧位于型材条1内腔固定连接有连接孔3,所述型材条1内腔一体成型有圆筒4,所述型材条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层5,所述圆筒4内腔填充有泡沫塑料6,所述圆筒4顶部外侧固定填充有玻璃棉7,所述圆筒4底部外侧固定填充有聚氨酯密封胶8。

其中,所述型材条1具体为带有镀铬层的铝合金型材条。

其中,相邻的两条所述型材条1通过工字型连接条相固定。

其中,所述密封层5具体为聚氨酯胶粘剂的密封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保温隔音建筑门窗型材,工作时,其型材条1具体为带有镀铬层的铝合金型材条,可以有效的增加建筑门窗型材的使用寿命,并且不易氧化,不影响使用的美观性,同时相邻的两条所述型材条1通过工字型连接条相固定,在需要将型材做成门时,可以通过工字型连接条对相邻的型材进行固定,进而提高其使用的便捷性,同时不影响型材后期的保温隔音性,同时利用型材条1做窗户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对其进行拼接,保证增加后期玻璃安装的便捷性,较为实用,同时利用连接孔3结合钢丝杆等连接丝杆方便对相邻的型材条进行延长或对接,可以有效的降低型材的浪费,由聚氨酯胶粘剂的密封层5可以对型材条1两端进行密封,避免空气或水分进入型材条1内腔,影响型材条1后期的保温性及隔音性,同时可以对型材条1内腔的填充物进行保护,较为实用,由泡沫塑料6结合玻璃棉7可以有效的提高型材条1的隔音效果,利用聚氨酯密封胶8可以有效的提高型材条1的保温效果,可选的可以在型材条1表面做出标记,进而方便后期对保温面和隔音棉的区分,提高后期使用的便捷性,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