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2412发布日期:2019-07-19 22:2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手持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吸尘器。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在清理室内一些较小的角落,如汽车内的一些缝隙内以及一些电子产品的内部时,通常会用到比较便捷好用的手持吸尘器进行清理,其作用原理是:手持吸尘器的抽风机的叶轮在电机高速驱动下,将空气高速地朝向机体的尾部排出,而位于抽风机前端的吸尘口的空气不断地补充到抽风机中,使得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这样就与外界形成较高的压差,吸尘口处的灰尘和杂物便随空气被吸入手持吸尘器内并收集在集尘缸中。现有的手持吸尘器往往仅具有吸尘的功能,而不能很好地利用机体尾部排出的空气,导致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吸尘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手持吸尘器不能利用机体尾部排出的空气,导致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吸尘器,吸尘器主体、过滤网、抽风机、吸尘管和排风管,所述吸尘器主体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吸尘器主体的第一端开设有吸风口,所述吸尘管与所述吸风口连通,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吸风口间隔设置形成用于收集杂物的集尘缸,所述抽风机设于容置腔内且位于所述过滤网的后侧,所述吸尘器主体的第二端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管与所述排风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吸容置腔内设有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间隔设置形成安装区域,所述抽风机包括叶轮和电机,所述叶轮设于所述安装区域内,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和所述吸尘器主体的第二端之间,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吸尘器主体的第一端之间以隔离杂物进入所述叶轮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安装架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口,所述吸风口、所述第一开口、各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排风口形成流通空气的通路。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的内侧设有用于保护所述叶轮的镂空支架。

优选地,所述吸尘器主体的第二端上设有盖板,所述排风口设于所述盖板上,所述排风管套接于所述排风口上。

优选地,所述排风口上嵌设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包括嵌装部和安装部,所述嵌装部的一端嵌设于所述排风口的内壁上,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嵌装部的另一端,所述排风管与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套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管还包括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连接于所述嵌装部和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嵌装部和所述排风口均呈扁平状且相适配,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排风管均呈圆形状且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吸风口和所述吸尘管均呈扁平状。

优选地,所述吸尘器主体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抽风机断开或闭合的开关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吸尘器,吸尘器主体的内部为容置腔,通过在该容置腔内设置抽风机和过滤网,并在吸尘器主体的第一端设置吸风口,在吸尘器主体的第二端设置排风口,其中过滤网设置在吸风口和抽风机之间用以隔离杂物进入抽风机内,避免对抽风机造成损坏,而过滤网和吸风口之间间隔设置形成用于收集杂物的集尘缸,然后将吸尘管套接在吸风口上,将排风管套接在排风口上以收集原先由机体尾部自由排出的空气,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吸尘器还具有定向排风的功能,这样在使用时,用户可以手持吸尘器主体,当需要对一些小角落里的杂物进行清理时,可以轻松地将吸尘管伸过去以将杂物吸入集尘缸中,使用方便;当有些杂物通过吸尘管不好吸出时,此时可以转过吸尘器主体将另一端的排风管伸过去,通过排风管排出的风力将杂物吹出,如此,吹吸一体,相互配合,使用方便、清理效果好,具有极佳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吸尘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吸尘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吸尘器的安装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吸尘器主体 11—第一壳体 12—第二壳体

13—容置腔 14—集尘缸 15—安装区域

20—过滤网 30—抽风机 31—叶轮

32—电机 40—吸尘管 50—排风管

60—安装管 61—嵌装部 62—安装部

63—过渡部 70—蓄电池 111—吸风口

112—第一安装架 121—排风口 122—第二安装架

123—盖板 124—开关按钮 1121—第一开口

1122—镂空支架 1221—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4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持吸尘器,吸尘器主体10、过滤网20、抽风机30、吸尘管40和排风管50,所述吸尘器主体10内设有容置腔13,所述吸尘器主体10的第一端开设有吸风口111,所述吸尘管40与所述吸风口111连通,所述过滤网20设于所述容置腔13内并与所述吸风口111间隔设置形成用于收集杂物的集尘缸14,所述抽风机30设于容置腔13内且位于所述过滤网20的后侧,所述吸尘器主体10的第二端开设有排风口121,所述排风管50与所述排风口121连通。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吸尘器主体10的内部为容置腔13,通过在该容置腔13内设置抽风机30和过滤网20,并在吸尘器主体10的第一端设置吸风口111,在吸尘器主体10的第二端设置排风口121,其中过滤网20设置在吸风口111和抽风机30之间用以隔离杂物进入抽风机30内,避免对抽风机30造成损坏,而过滤网20和吸风口111之间间隔设置形成用于收集杂物的集尘缸14,然后将吸尘管40套接在吸风口111上,将排风管50套接在排风口121上以收集原先由机体尾部自由排出的空气,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吸尘器还具有定向排风的功能,这样在使用时,用户可以手持吸尘器主体10,当需要对一些小角落里的杂物进行清理时,可以轻松地将吸尘管40伸过去以将杂物吸入集尘缸14中,使用方便;当有些杂物通过吸尘管40不好吸出时,此时可以转过吸尘器主体10将另一端的排风管50伸过去,通过排风管50排出的风力将杂物吹出,如此,吹吸一体,相互配合,使用方便、清理效果好,具有极佳的市场应用前景。

进一步地,吸尘器主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的第一端和第二壳体12的第一端相套接形成容置腔13,吸风口111开设在第一壳体11的第二端,排风口121开设在第二壳体12的第二端。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可以通过电源线外界电源以驱动抽风机30转动,也可以通过内置电源以驱动抽风机30转动,本市实施优选为在吸尘器主体10内设置蓄电池70驱动抽风机30转动,并且蓄电池70优选为锂电池。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容置腔13内设有第一安装架112和第二安装架122,所述第一安装架112和所述第二安装架122相对设置形成安装区域15,所述抽风机30包括叶轮31和电机32,所述叶轮31设于所述安装区域15内,所述电机32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122和所述吸尘器主体10的第二端之间,且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与所述叶轮31连接,所述过滤网20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12和所述吸尘器主体10的第一端之间以隔离杂物进入所述叶轮31上。具体地,第一安装架112设置在第一壳体11的第一端,第二安装架122设置在第二壳体12的第一端,过滤网20设置在第一壳体11内,电机32和蓄电池70均设置在第二壳体12内,叶轮31设置在第一安装架112和第二安装架122之间的安装区域15内,这样电机32在驱动叶轮31转动时将第一壳体11内的空气由第二壳体12上的排风口121排出,并通过将抽风机30设置在吸尘器主体10的中部位置,使得抽风机30在吸风的方向风力和排风的方向的风力相对应,不会产生较大的风力偏差,二者相对均衡,有利于该手持吸尘器在选择吹的功能和吸的功能之间随意转换,避免因吸力过大而吹力又过小,或者吹力过大而吸力又过小的不便情况产生。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安装架112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121,所述第二安装架12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口1221,所述吸风口111、所述第一开口1121、各所述第二开口1221和所述排风口121形成流通空气的通路。具体地,抽风机30通过第一开口1121快速吸入第一壳体11内的空气,此时第一壳体11内部便产生瞬时真空,这样就与外界形成较高的压差,吸尘口处的灰尘和杂物便随空气被吸入手持吸尘器内并收集在集尘缸14中,然后空气由各第二开口1221快速排出至第二壳体12内,而第二壳体12内的空气顺势地通过排风口121由排风管50排出,这样形成一个空气流转路径,即在使用该手持吸尘器清理杂物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吸的功能时,使得吸尘管40朝向杂物即可,需要使用吹的功能时,使得排风管50朝向杂物即可,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开口1221的数量为四个。具体地,通过在第二安装架122上开设四个第二开口1221,并且四个第二开口1221分布在第二安装架122外周边靠近第二壳体12内壁的位置,这样抽风机30在抽出第一壳体11内的空气后,可以及时地通过各第二开口1221排入第二壳体12内时,并且在排出时风是朝向第二壳体122的内壁流动,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第二壳体122内的部件对风的流动造成的阻挡,使得吸尘器主体10内部的风可以流动得更加顺畅。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开口的内侧设有用于保护所述叶轮31的镂空支架1122。具体地,通过在第一开口的内侧设置镂空支架1122,这样减少杂物由吸尘管40进入后撞击到抽风机30的叶轮31上的几率,从而可以有效保护叶轮31。

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吸尘器主体10的第二端上设有盖板123,所述排风口121设于所述盖板123上,所述排风管50套接于所述排风口121上。具体地,通过在第二壳体12的第二端上设置一个可拆卸的盖板123,盖板123上的外周设有多个倒钩可以扣接在第二壳体12上,这样当需要对吸尘器主体10进行维修时,可以拆下盖板123进行维修,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排风口121上嵌设有安装管60,所述安装管60包括嵌装部61和安装部62,所述嵌装部61的一端嵌设于所述排风口121的内壁上,所述安装部6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嵌装部61的另一端,所述排风管50与所述安装部62的另一端套接。具体地,通过在排风口121上嵌设有安装管60,嵌装部61固定地嵌设于排风口121的内壁上,安装部62凸出在第二壳体12的外侧,排风管50套接在安装部62的外周,使得排风管5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管60上,这样可以灵活选用该手持吸尘器的排风管50的规格,当需要对比较深处的地方进行吹除杂物时,可以拆卸原有的排风管50而换上长度更长的排风管50进行吹除,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

本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安装管60还包括过渡部63,所述过渡部63连接于所述嵌装部61和所述安装部62之间,所述嵌装部61和所述排风口121均呈扁平状且相适配,所述安装部62和所述排风管50均呈圆形状且相适配。具体地,排风口121为扁平状,嵌设于排风口121内壁上的嵌装部61也为扁平状,而安装部62设置为圆筒状以易于和圆筒状的排风管50套接,而圆筒状的排风管50易于吹除杂物,这样在扁平状的嵌装部61和圆筒状的安装部62之间设置过渡部63,使得空气在吹出时可以具有更加顺畅的气路,以减少风力因阻挡而被减弱的程度。

进一步地,安装部62上设有内螺纹,排风管50上设有外螺纹,排风管50套设在安装部62的外周通过螺纹连接,这样易于排风管50的拆卸和安装。

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吸风口111和所述吸尘管40均呈扁平状。具体地,吸风口111为扁平状,而吸尘管40嵌装在吸风口111的内壁上也为扁平状,扁平状的吸尘管40可以使得杂物更加易被吸入,用户使用体验好。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吸尘器主体10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抽风机30断开或闭合的开关按钮124。具体地,开关按钮124设置在吸尘器主体10的第二壳体12上,并且该开关按钮124靠近人把持时的大拇指处,这样用户就可以轻松地按动开关按钮124,以控制该吸尘器的运转与停止,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