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烟下排式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6120发布日期:2019-10-15 17:5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油烟下排式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电器领域,尤其涉及油烟下排式炒菜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已知的一种炒菜机,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连接在锅体上,锅盖内侧连接有搅拌器,锅盖上设置用于驱动搅拌器的搅拌电机,烹饪过程中,搅拌电机驱动搅拌器在锅内旋转,达到自动搅拌、翻炒食物的目的。烹饪食物时锅内会产生热气,随之锅内压力会升高,为了保证使用的安全性,锅盖上设置排气孔、排气阀或者类似功能的其它排气装置,起到排气、防溢的作用,但炒菜机烹饪会产生油烟,油烟会随着热气上升并从上述的排气装置中排出,当用户进行操作或者透过锅盖观察炒菜过程时距离锅盖比较近,从排气装置排出的热气和油烟容易影响到用户,甚至存在烫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油烟下排式炒菜机,优化炒菜机的排气路径,以减少排出油烟对用户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油烟下排式炒菜机,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容置有内锅,所述锅盖盖合于所述内锅上形成烹饪腔,所述锅盖上设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具有第一排气通道,所述锅体后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排气通道,所述锅盖合盖状态下,所述烹饪腔和所述第二排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连通。

在上述的油烟下排式炒菜机中,所述排气阀包括阀体和置于所述阀体内的排气管,所述阀体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排气管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上,以形成所述第一排气通道。

在上述的油烟下排式炒菜机中,所述锅盖包括铰接于所述锅体上的悬臂和安装在所述悬臂上的盖体,所述排气阀可拆地安装在所述悬臂上,所述盖体上设有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与所述排气孔密封连通。

在上述的油烟下排式炒菜机中,所述悬臂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下端贴靠于所述排气孔周围的盖体上,所述进气通道包括向所述阀体外延伸的外进气接口,所述外进气接口与所述第一密封圈过盈插接。

在上述的油烟下排式炒菜机中,所述阀体与所述排气管之间形成用于存储冷却液的冷却腔。

在上述的油烟下排式炒菜机中,所述出气通道包括向所述阀体外延伸的外出气接口,所述锅体上设有连接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第二密封圈,所述锅盖合盖状态下,所述外出气接口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密封配合。

在上述的油烟下排式炒菜机中,所述第二密封圈上端设有向外翻折的密封唇,所述锅盖合盖状态下,所述外出气接口挤压所述密封唇而与其形成密封配合。

在上述的油烟下排式炒菜机中,所述外出气接口下端设有翻边,所述第二密封圈贴靠于所述翻边上。

在上述的油烟下排式炒菜机中,所述锅体后部还设有油烟冷却装置和集油盒,所述集油盒上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连通所述油烟冷却装置,所述油烟冷却装置连通所述集油盒。

在上述的油烟下排式炒菜机中,所述集油盒靠近所述锅体底部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油烟下排式炒菜机,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容置有内锅,所述锅盖盖合于所述内锅上形成烹饪腔,所述锅盖上设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具有第一排气通道,所述锅体后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排气通道,所述锅盖合盖状态下,所述烹饪腔和所述第二排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连通。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炒菜机改变了排气阀的排气路径,排气阀不会将炒菜机烹饪时产生的油烟、热气等气体直接排出,而是通过内置的第一排气通道将其导入锅体的第二排气通道内,由于第二排气通道设置在锅体后部且与外界连通,使得气体能从锅体后部排出,炒菜机正常使用状态下,锅体后部一般是背对用户的,而且相对锅盖要更低些,这就使得炒菜机的排气位置不仅能背对着用户,而且能与用户拉开更大距离,用户进行操作或者靠近观察时就不易受排出气体的影响,减少被排气烫伤的风险,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其次,相比现有技术中直接从锅盖的排气装置排气,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的连通延长了油烟、热气等气体的排气路径,一方面能使更多的油烟和热气在排出前于炒菜机内部得到冷却而凝聚成油滴和冷凝水,减少了排出气体中的油烟含量和水汽含量,从而减少了排出气体对使用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排气路径的延长有效缓冲了气体温度和流速,进一步降低了用户被排气呛到或者烫伤的风险。

所述排气阀包括阀体和置于所述阀体内的排气管,所述阀体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排气管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上,以形成所述第一排气通道。阀体和排气管采用分体式设计,排气管内置于阀体中,阀体不仅能保护排气管,也能防止用户直接接触排气管而被烫伤;排气管两端分别插接在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上,实现排气管与阀体的可拆式连接,排气管可单独拆洗,以保持排气管内部的清洁,避免排气管内部凝结油污影响排气、滋生细菌等问题。

所述锅盖包括铰接于所述锅体上的悬臂和安装在所述悬臂上的盖体,所述排气阀可拆地安装在所述悬臂上,所述盖体上设有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与所述排气孔密封连通。排气阀可拆式设计,方便用户对悬臂安装排气阀的部位和排气阀本身进行清洗,由于排气管安装在排气阀内部,排气管和排气阀可作为一个组件进行拆装,方便用户的拆装操作。

所述悬臂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下端贴靠于所述排气孔周围的盖体上,所述进气通道包括向所述阀体外延伸的外进气接口,所述外进气接口与所述第一密封圈过盈插接。外进气接口与第一密封圈过盈插接,实现外进气接口与安装孔的密封配合,且第一密封圈下端贴靠于排气孔周围的盖体上,即实现了第一排气通道与排气孔的密封连通,减少盖体排气孔处以及悬臂安装孔处的漏气风险。

所述阀体与所述排气管之间形成用于存储冷却液的冷却腔。冷却液与排气管内部流通的气体进行间接的热交换,加速气体的冷却,显著提升油烟和热气的分离效果;排气管与冷却液的接触可以减少排气管的温升,避免排气管长时间受热气影响而发生变形。

所述出气通道包括向所述阀体外延伸的外出气接口,所述锅体上设有连接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第二密封圈,所述锅盖合盖状态下,所述外出气接口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密封配合。在锅盖合盖状态下,第二密封圈与外出气接口的密封配合保证了第一排气通道与第二排气通道的密封连通,防止漏气,在锅盖打开状态下,第二密封圈与外出气接口可以彼此分离,不影响锅盖的正常开合。

所述第二密封圈上端设有向外翻折的密封唇,所述锅盖合盖状态下,所述外出气接口挤压所述密封唇而与其形成密封配合。外出气接口对密封唇的挤压可以增加二者的过盈量,从而提供更加可靠的密封;密封唇受到外出气接口挤压时可产生形变,而密封唇具有恢复其原始形态的趋势,利用密封唇的这种弹性变形能力可以补偿合盖时外出气接口相对第二密封圈的位置偏差,以保证每次合盖时外出气接口都能与第二密封圈进行可靠密封。

所述外出气接口下端设有翻边,所述第二密封圈贴靠于所述翻边上。翻边增加外出气接口与第二密封圈的密封接触面积,提升密封强度。

所述锅体后部还设有油烟冷却装置和集油盒,所述集油盒上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连通所述油烟冷却装置,所述油烟冷却装置连通所述集油盒。油烟冷却装置对第二排气通道排出的气体进行冷却,更有效地分离出气体中的油烟和热气,从而减少排出气体中的油烟含量和水汽含量,集油盒收集油烟和热气凝聚成的油滴和冷凝水,方便对收集的油滴和冷凝水进行集中清理。

所述集油盒靠近所述锅体底部设置。一方面,集油盒靠近锅体底部设置可利用重力作用使得油滴和冷凝水自然流入集油盒中,另一方面,由于集油盒上设有出气口,也即出气口靠近锅体底部设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拉开炒菜机排气位置相对用户的距离,进一步减小排气对用户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炒菜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气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气阀在炒菜机上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锅体、110中环、120底座、130内锅;

200锅盖、210盖体、211排气孔、220悬臂、221凹腔、222安装孔;

300排气阀、310阀体、311内进气接口、312外进气接口、313内出气接口、314外出气接口、315翻边、316阀座、317阀盖、318锁扣;

320排气管;

330冷却腔;

400第一密封圈;

500第二密封圈、510密封唇;

600中间导管;

700储液盒;

800冷却盒、810冷却件;

900集油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出的炒菜机包括包括锅体100和锅盖200,锅体100容置有内锅130,锅盖200包括悬臂220和盖体210,悬臂220一端铰接连接在锅体100上,盖体210安装在悬臂220另一端,悬臂220带动盖体210进行翻转,实现锅盖200合盖或者开盖,锅盖200合盖状态下,盖体210盖合于内锅130上形成烹饪腔。炒菜机通常还具有搅拌器和电机(图中未示出),电机安装在悬臂220上,电机的电机轴与搅拌器直接或者间接传动连接,锅盖200合盖状态下,搅拌器位于内锅130中,通过电机驱动搅拌器旋转,实现搅拌、翻炒食物的目的。本实施例炒菜机的其他结构及其功能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炒菜机或者类似的产品,本实施例重点不在于此,故而不结合附图对其进行详述。

结合图3-5,本实施例炒菜机的锅盖200上还设有排气阀300,排气阀300具有第一排气通道,锅体100后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排气通道,锅盖200合盖状态下,烹饪腔和第二排气通道通过第一排气通道连通。排气阀300不会将炒菜机烹饪时产生的油烟、热气等气体直接排出,而是通过内置的第一排气通道将其导入锅体100的第二排气通道内,由于第二排气通道设置在锅体100后部且与外界连通,使得气体能从锅体100后部排出,实现油烟下排,下面对本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对于锅盖部分:

本实施例的排气阀300包括阀体310和置于阀体310内的排气管320,阀体310包括阀座316和阀盖317,阀盖317和阀座316相配合形成能容纳上述排气管320的阀腔,优选的:阀盖317和阀座316采用分体设计,阀盖317的相对两侧设有可转动的锁扣318,阀盖317盖合于阀座316时,其两侧的锁扣318分别扣合在阀座316相对的两侧壁上,以使阀盖317固定在阀座316上,向外转动锁扣318即可解除锁定,取下阀盖317。

本实施例的阀座316底壁一侧向内延伸出内进气接口311,向外延伸出外进气接口312,内进气接口311和外进气接口312连通形成进气通道,阀座316底壁的另一侧向内延伸出内出气接口313,向外延伸出外出气接口314,内出气接口313和外出气接口314连通形成出气通道;本实施例的排气管320两端分别插接在进气通道的内进气接口311和出气通道的内出气接口313上,由进气通道经排气管320至出气通道形成第一排气通道。排气管320与排气阀300的可拆式连接,使得排气管320可单独拆洗,以保持排气管320内部的清洁,避免排气管320内部凝结油污影响排气、滋生细菌等问题;排气管320可以采用硅胶管,硅胶管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腐蚀性,可延长使用寿命,而且硅胶管插接到内进气接口311和内出气接口313时能达到良好地密封效果,防止排气阀300内部漏气;当然,排气管320亦可采用耐温塑料管或者金属管件,安装时通过密封圈来实现密封。

本实施例的排气阀300可拆地安装在悬臂220上,盖体210上设有排气孔211,第一排气通道与排气孔211密封连通,具体的:悬臂220上表面形成匹配排气阀300的凹腔221,凹腔221底部贯穿至悬臂220下表面而形成安装孔222,安装孔222设有第一密封圈400,第一密封圈400下端贴靠于排气孔211周围的盖体210上,排气阀300装入凹腔221时,其底部的外进气接口312与第一密封圈400过盈插接,实现外进气接口312与安装孔222的密封配合,且第一密封圈400下端贴靠于排气孔211周围的盖体210上,即实现了第一排气通道与排气孔211的密封连通,减少盖体排气孔211处以及悬臂安装孔222处的漏气风险。基于排气阀300的可拆式设计,方便用户对悬臂220上安装排气阀300的部位和排气阀300本身进行清洗,由于排气管320可拆地安装在排气阀300内部,排气管320和排气阀300亦可作为一个组件进行拆装,方便用户的拆装操作。

本实施例中,排气管320虽然置于阀体310内,但排气管320不会占满整个阀腔,由此,阀体310与排气管320之间的空隙可作为存储冷却液的冷却腔330,使用时,在冷却腔330中注入水、乙醇、盐水等冷却液,冷却液与排气管320内部流通的气体进行间接的热交换,加速气体的冷却,可以显著提升油烟和热气的分离效果;另外,排气管320与冷却液的接触可以减少排气管320的温升,避免排气管320长时间受热气影响而发生变形。

对于锅体部分:

本实施例的锅体100包括底座120和中环110,底座120后部设置底座接口121,中环110后部对应设置中环接口111,底座120和中环110装配时,通过中间导管600将底座接口121和中环接口111连通,由中环接口111经中间导管600至底座接口121形成第二排气通道。要实现锅盖200合盖状态下,第二排气通道与第一排气通道的连通,且不能漏气,本实施例在中环接口111上安装第二密封圈500,前述出气通道的外出气接口314与第二密封圈500密封配合,以实现锅盖200合盖状态下第二气通道与第一排气通道的密封连通,而在锅盖200打开状态下,第二密封圈500与外出气接口314可以彼此分离,不影响锅盖200的正常开合。为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的第二密封圈500上端设有向外翻折的密封唇510,使得第二密封圈500上端大致形成喇叭口形状,在锅盖200合盖状态下,外出气接口314挤压密封唇510而与其形成密封配合,外出气接口314对密封唇510的挤压可以增加二者的过盈量,从而提供更加可靠的密封;密封唇510受到外出气接口314挤压时可产生形变,而密封唇510具有恢复其原始形态的趋势,利用密封唇510的这种弹性变形能力可以补偿合盖时外出气接口314相对第二密封圈500的位置偏差,以保证每次合盖时外出气接口314都能与第二密封圈500进行可靠密封;本实施例的外出气接口314下端设有翻边315,翻边315向外出气接口314中心延伸,第二密封圈500贴靠于翻边315上,如上述第二密封圈500的密封唇510与翻边315贴合,从而增加外出气接口314与第二密封圈500的密封接触面积,提升密封强度。

本实施例在锅体100后部设有油烟冷却装置和集油盒900,集油盒900上设有出气口,第二排气通道连通油烟冷却装置,油烟冷却装置连通集油盒900。油烟冷却装置对第二排气通道排出的气体进行冷却,更有效地分离出气体中的油烟和热气,从而减少排出气体中的油烟含量和水汽含量,集油盒900收集油烟和热气凝聚成的油滴和冷凝水,方便对收集的油滴和冷凝水进行集中清理。

油烟冷却装置包括储液盒700和冷却盒800,储液盒700和冷却盒800连接以限定出储液腔,冷却盒800内限定出冷却通道,冷却通道与第二排气通道相连通,储液腔内可存储水、乙醇、盐水等冷却液,利用冷却液对冷却盒800进行冷却,以降低冷却通道的温度。第二排气通道排出的气体经过冷却通道时被降温,使气体中的油烟和水汽冷凝形成油滴和冷凝水;为提升冷却效果,冷却盒800内设有冷却件810,冷却件810上设置用于增加气体接触面积或者增加气体阻力的导流片,延长气体在冷却盒800内的停留时间,并使气体与导流片充分接触,导流片表面温度相对较低,可以更多地凝结气体中所含的油烟和水汽,冷却通道排出的气体进入集油盒900时,其温度和流速已有大幅衰减。

集油盒900承接在冷却通道的下方,优选的可以是靠近锅体100底部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利用重力作用使得油滴和冷凝水自然流入集油盒900中;由于集油盒900上设有出气口,也即出气口靠近锅体100底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拉开炒菜机排气位置相对用户的距离,进一步减小排气对用户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省去锅体后部的油烟冷却装置和集油盒,直接在锅体后侧底部设置出气口,将第二排气通道延长到该出气口,亦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不设置阀体的情况下,排气阀可以是排气管,排气管直接安装在悬臂上形成第一排气通道,排气结构更为简单,节省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排气阀的第一排气通道与锅体上的第二排气通道之间可采用波纹管、硅胶管等柔性管件进行连接,这样,锅盖合盖状态和开盖状态下,排气阀的第一排气通道与锅体上的第二排气通道都能保持密封连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