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窗框结构及窗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6766发布日期:2019-10-29 03:20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立柱、窗框结构及窗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柱、窗框结构及窗户。



背景技术:

装配式外窗系统,是一种根据图纸生产窗框交付给装配式建筑构建生产企业,由建筑构件生产企业将窗框浇筑在建筑构建中,门窗企业在建筑装配过程中安装窗扇的系统。当前建筑外窗安装现状及标准化附框安装技术在dgj32/j157-2017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中有详细介绍。

当前市场上的建筑外窗装配式工艺首先制造窗框,其次由建筑构件生产企业将窗框浇筑,最后由门窗企业安装窗扇的过程确起到了节约化的作用,但是同时任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1)窗框与窗扇不是一次性组装完成的,需要二次组织施工安装,属于耗工现象;2)外窗系统的安装不是由一个企业或一个团队完成安装的,上述工艺由三个企业完成,需要增加沟通成本,会增加转运成本;3)建筑外窗是安装在建筑窗洞内的,不可以包住建筑横梁、柱子、楼板,从建筑外部看到的是一个独立的窗户,从装饰的角度,起不到幕墙的装饰效果。

当前现有技术中的立柱主要采用一体式结构,当建筑安装窗户时需要在建筑墙体的窗洞中先安装窗框结构,窗框结构中设置有单独的立柱,与窗框结构配合组装的窗扇上也设置有单独的立柱,窗扇与窗框配合组装时,两个立柱配合组装。外窗系统在工厂生产制造时需要分别制造至少两种规格的立柱,并进一步组装成窗户后再运送至安装现场,此时又需要在施工现场分别安装窗框和窗扇,导致外窗安装现场的组装效率低;此外,由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分别制造窗扇和窗框的立柱,需要耗费大量铝合金的立柱制造材料,使得建筑外窗的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柱、窗框结构及窗户,通过将立柱设置为分体式组装结构,简化窗户的安装,提高立柱生产及施工组装时的组装效率,并同时降低生产耗材。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柱,包括一第一分立柱、一第二分立柱、一连接部,用于连接第一分立柱和第二分立柱;所述第一分立柱、第二分立柱和连接部可拼接组装并构成立柱。立柱采用分体式设计,分构为三个组成部件,工厂生产时采用先生产标准化的各部件再进行组装的方式,结构简单,组装效率高,且减少铝合金耗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立柱包括沿纵向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一型材部件、第二型材部件,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型材部件和第二型材部件的第一隔热条,第一型材部件、第二型材部件和第一隔热条之间构成第一断桥结构;所述第一型材部件和第二型材部件的横向截面均为第一u形结构,第一型材部件和第二型材部件的开口朝向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型材部件靠近室内安装,第二型材部件靠近室外安装。第一断桥结构有利于提高第一分立柱的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同时,第一型材部件和第二型材部件的结构有利于工厂采用标准化的模具制造立柱分部件,同时第一型材部件和第二型材部件可以选用不同的制备材料,降低立柱整体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分立柱平行且对应于第一分立柱,第二分立柱与第一分立柱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分立柱上第一型材部件、第二型材部件的开口朝向与第一分立柱上第一型材部件、第二型材部件的开口朝向相对,且第二分立柱沿纵向与第一分立柱在开口端对应拼接;采用两个第一分立柱相对安装,适用于立柱用作纵向中梃时,立柱两侧分别安装设置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沿纵向平行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横向截面均为工字形,并且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沿纵向部分设置在第一分立柱和第二分立柱拼接位置;所述第一盖板工字形结构的两侧沿纵向形成的两个第一卡槽分别与第一分立柱上第一型材部件远离第二型材部件的翼板、第二分立柱上第一型材部件远离第二型材部件的翼板卡接,所述第二盖板工字形结构的两侧沿纵向形成的两个第二卡槽分别与第一分立柱上第二型材部件远离第一型材部件的翼板、第二分立柱上第二型材部件远离第一型材部件的翼板卡接;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有利于第一分立柱和第二分立柱的固定,使立柱沿纵向构成封闭的腔室结构,腔室有利于纵向中梃保温和吸收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分立柱包括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三型材部件、第四型材部件,以及用于连接第三型材部件和第四型材部件的第二隔热条,第三型材部件、第四型材部件和第二隔热条之间构成第二断桥结构;所述第三型材部件和第四型材部件的横向截面均设置为类l形结构,第三型材部件、第四型材部件及第二隔热条构成横向截面为第二u形结构的第二分立柱,并且所述第三型材部件靠近室内安装,第四型材部件靠近室外安装;所述第二分立柱上的第二u形结构与第一分立柱上的第一u形结构开口朝向相对,并与第一分立柱沿纵向在第二u形结构和第一u形结构开口端对应拼接。第二断桥结构有利于提高第二分立柱的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同时,采用第一分立柱和截面为第二u形的第二分立柱相对安装,适用于立柱用作窗框边立柱时,窗框边立柱一侧连接楼板墙体,另一侧安装设置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设置在第二分立柱上第二u形结构的内部,并沿纵向与第二分立柱上第二u形结构的相对侧壁构成开口朝向第一分立柱的两个第三卡槽;所述第一分立柱上第一型材部件与第二型材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翼板分别插接于两个第三卡槽内;连接部在第二分立柱上与第二u形结构相对侧壁构成第三卡槽有利于确保当第二分立柱在液压变形的情况下始终能与第一分立柱沿纵向构成封闭的腔室结构。

进一步的,定义第一型材部件和第二型材部件的第一u形结构沿纵向形成的半包围空间为内部,半包围空间之外的空间为外侧;所述第二型材部件的腹板外侧沿纵向设置有用于抵接玻璃的玻璃挡板,玻璃挡板垂直连接于第二型材部件的腹板;由于第二型材部件安装在靠近室外侧,因此第二型材部件上的玻璃挡板有利于防止玻璃脱落,增强玻璃安装稳定性。所述第一型材部件的腹板外侧沿纵向设置有若干尼槽;由于第一型材部件设置靠近室内侧安装,因此尼槽用于在室内侧安装抵接于玻璃的玻璃卡件、连接其他固定件或翻窗窗框。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窗框结构,所述窗框结构安装有上述的立柱,解决现有技术中窗框和窗扇分别设置单独立柱的技术问题。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窗框结构的窗户,该窗户生产及施工时组装效率高,且生产耗材少。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立柱、窗框结构及窗户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立柱、窗框结构及窗户,组装效率高,便于室内进行玻璃的更换,降低窗户安装及更换玻璃的难度;其中,立柱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分立柱、第二分立柱和用于连接第一分立柱和第二分立柱的连接部,第一分立柱、第二分立柱和连接部可拼接组装并构成立柱;并且基于立柱的安装位置,第二分立柱设置两种结构,分别与第一分立柱、连接部组装后作为窗户的纵向中梃和边立柱;本发明通过将立柱设置为可拼接组装的分体式结构,有利于工厂的生产窗户组件的加工组装、传递运输和安装现场组装,显著提高窗户现场安装时立柱与其他组件的组装效率。

并且,由于立柱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可以同步避免在窗框和窗扇上设置多根整体式立柱,采用分体式立柱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多根整体式立柱,相较于现有技术减少铝合金耗材量达35%。此外,由于采用分体式的立柱结构,窗户安装现场可以同步安装窗框和窗扇,并在第一分立柱和第二分立柱配合处固定,进一步提高窗户现场安装效率。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发明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发明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分立柱具体结构图;

图2(a)为本发明第二分立柱具体结构图;

图2(b)为本发明第二分立柱具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立柱具体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立柱具体结构图;

图5为图3中立柱与中空玻璃安装结构图;

图6为图4中立柱与中空玻璃安装结构图。

图中,各标记的具体意义为:

1-第一分立柱,1.1-第一型材部件,1.2-第二型材部件,1.3-玻璃挡板,1.4-尼槽,1.5-第一隔热条,2-第二分立柱,2.1-第三型材部件,2.2-第四型材部件,2.3-第二隔热条,3-连接部,3.1-第一盖板,3.2-第二盖板,3.3-第一卡槽,3.4-第二卡槽,3.5-第三卡槽,5-玻璃,6-玻璃卡件,7-泡沫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定义包括本发明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发明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发明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立柱主要采用整体式结构,窗宽和窗扇分别设置整体式立柱,导致窗户生产加工组装及现场组装的效率低,制备耗材多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立柱,该立柱设置为分体式可拼接结构,取代现有技术中窗框和窗扇上的整体式立柱,减少窗户的制备耗材,显著提高工厂加工分立柱并组装成立柱及立柱现场与其他窗户组件的组装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发明的立柱、窗框结构及窗户作进一步具体介绍。

结合图3所示,所述立柱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一第一分立柱1、一第二分立柱2、一用于连接第一分立柱1和第二分立柱2的连接部3;所述第一分立柱1、第二分立柱2和连接部3可拼接组装并构成立柱。本发明的立柱采用分体式设计,分构为三个组成部件,因此在工厂完成窗户各组件生产后可以快速通过立柱组装成窗户整体,立柱再与其它窗户组件进一步组装成窗户后向施工现场运输,工厂组装效率显著提高;同时,立柱的分体式结构,替代现有技术中同时在窗框和窗扇上设置多根整体式立柱,相较于现有技术减少铝合金耗材量达35%,显著降低立柱制造的铝合金耗材量。

结合图1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分立柱1包括沿纵向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一型材部件1.1、第二型材部件1.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型材部件1.1和第二型材部件1.2的第一隔热条1.5,第一型材部件1.1、第二型材部件1.2和第一隔热条1.5之间构成第一断桥结构;所述第一型材部件1.1和第二型材部件1.2的横向截面均为第一u形结构,第一型材部件1.1和第二型材部件1.2的开口朝向相同,并且第一型材部件1.1靠近室内侧安装、第二型材部件1.2靠近室外侧安装;其中,第一型材部件1.1、第二型材部件1.2和第一隔热条1.5组装的第一断桥结构有利于提高第一分立柱1的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同时,工厂采用标准化的模具批量制造立柱的分组件,第一型材部件1.1和第二型材部件1.2制备时可以选用不同型号的铝合金材料成型,进一步降低第一分立柱1整体的散热效率。

结合图3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当所述立柱为窗户的纵向中梃时,纵向中梃两侧分别安装设置玻璃5,此时第二分立柱2平行且对应于第一分立柱1,并且第二分立柱2与第一分立柱1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分立柱2上第一型材部件1.1、第二型材部件1.2的开口朝向与第一分立柱1上第一型材部件1.1、第二型材部件1.2的开口朝向相对,且第二分立柱2沿纵向与第一分立柱1.1在开口端对应拼接并构成纵向中梃的主体结构。

进一步结合图3所示,纵向中梃的连接部3包括沿纵向平行设置的第一盖板3.1和第二盖板3.2,第一盖板3.1和第二盖板3.2的横向截面均为工字形,并且第一盖板3.1和第二盖板3.2分别沿纵向部分设置在第一分立柱1和第二分立柱2拼接位置。具体连接结构为:第一盖板3.1工字形结构的两侧沿纵向形成的两个第一卡槽3.3分别与第一分立柱1上第一型材部件1.1远离第二型材部件1.2的翼板、第二分立柱2上第一型材部件1.1远离第二型材部件1.2的翼板卡接;所述第二盖板3.2工字形结构的两侧沿纵向形成的两个第二卡槽3.4分别与第一分立柱1上第二型材部件1.2远离第一型材部件1.1的翼板、第二分立柱2上第二型材部件1.2远离第一型材部件1.1的翼板卡接。第一盖板3.1和第二盖板3.2将第一分立柱1和第二分立柱2固定后,使得纵向中梃内部沿纵向构成封闭的两个腔室结构,腔室结构的横向截面为矩形结构,腔室结构有利于提高纵向中梃的保温性能和吸收噪音的能力。

通常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盖板3.1、第二盖板3.2分别与第一分立柱1、第二分立柱2卡接后,还进一步在卡接配合处涂覆密封胶,加强密封效果。此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分立柱1中第一型材部件1.1和第二型材部件1.2之间间隔设置若干第一隔热条1.5,相邻第一隔热条1.5之间沿纵向构成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进一步提升纵向中梃的保温性能和吸收噪音的能力。

结合图2(a)、图2(b)、图4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当所述立柱为边立柱,边立柱的第二分立柱2连接建筑墙体,作为与墙体连接的窗框立柱,边立柱的第一分立柱1安装设置玻璃5,作为与窗框配合的窗扇立柱。第二分立柱2平行且对应于第一分立柱1,包括沿纵向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三型材部件2.1、第四型材部件2.2,以及用于连接第三型材部件2.1和第四型材部件2.2的第二隔热条2.3,第三型材部件2.1、第四型材部件2.2和第二隔热条2.3之间构成第二断桥结构,第二断桥结构有利于提高第二分立柱2的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所述第三型材部件2.1和第四型材部件2.2的横向截面均设置为类l形结构,第三型材部件2.1、第四型材部件2.2及第二隔热条2.3构成横向截面为第二u形结构的第二分立柱1.2,并且第三型材部件2.1靠近室内侧安装、第四型材部件2.2靠近室外侧安装;所述第二分立柱2上的第二u形结构的开口与第一分立柱1上的第一u形结构的开口朝向相对,并沿纵向与第一分立柱1在第二u形结构和第一u形结构开口端对应拼接构成边立柱的主体。

进一步结合图4所示,分立柱的连接部3设置在第二分立柱2上第二u形结构的内部,并沿纵向与第二分立柱2上第二u形结构的相对侧壁构成开口朝向第一分立柱1的两个第三卡槽3.5;所述第一分立柱1上第一型材部件1.1与第二型材部件1.2相互远离的一端翼板分别插接于两个第三卡槽3.5内。第一分立柱1和第二分立柱2固定后,使得分立柱内部沿纵向也构成封闭的两个截面为矩形结构的腔室结构,腔室结构有利于提高边立柱的保温性能和吸收噪音的能力;并且分立柱中连接部3的结构有利于确保当第二分立柱2在与墙体安装时液压变形的情况下始终能与第一分立柱1沿纵向构成封闭的腔室结构。

由于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三型材部件2.1和第四型材部件2.2之间间隔设置若干第二隔热条2.3,相邻第二隔热条2.3之间沿纵向同构成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进一步提升边立柱的保温性能和吸收噪音的能力。某些实施例中,第三型材部件2.1和第四型材部件2.2之间直接采用连接效果更稳定的o型隔热条连接。此外,边立柱与墙体连接侧采用泡沫棒7形成发泡层加强填充第二分立柱2与墙体的安装空隙,避免边立柱与墙体之间出现缝隙。

进一步结合图4所示实施例,所述连接部3设置在第二分立柱2上第二u形结构的内部,并沿纵向与第二分立柱2上第二u形结构的相对侧壁构成开口朝向第一分立柱1的两个第三卡槽3.5;所述第一分立柱1上第一型材部件1.1与第二型材部件1.3相互远离的一端侧壁分别插接于两个第三卡槽3.5内。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与第二分立柱2构成连接第一分立柱1的第三卡槽有利于确保当第二分立柱2与楼板连接时,在液压变形的情况下始终能与第一分立柱1沿纵向构成封闭的腔室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边立柱的热传导效率,所述第二分立柱2上的第三型材部件2.1、第四型材部件2.2选用不同型号的铝合金制成。

进一步结合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定义第一型材部件1.1和第二型材部件1.3的第一u形结构沿纵向形成的半包围空间为内部,半包围空间之外的空间为外侧;所述第一型材部件1.1的腹板外侧沿纵向设置有若干尼槽1.4,尼槽1.4用于在室内侧安装抵接于玻璃5的玻璃卡件6、连接其他固定件或翻窗窗框。所述第二型材部件1.2的腹板外侧沿纵向设置有用于抵接玻璃5的玻璃挡板1.3,玻璃挡板1.3垂直连接于第二型材部件1.2的腹板;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防止玻璃挡板1.3直接与玻璃5接触导致玻璃5表面划损,玻璃挡板1.3与玻璃5配合部位设置有橡胶垫块;实施例中,玻璃5选用中空玻璃,中空玻璃与立柱配合处先设置有泡沫棒7填充安装间隙,室内侧玻璃5配合处采用密封胶密封,室外侧玻璃5配合处采用密封胶条密封。中空玻璃在靠近室外侧有玻璃挡板1.3支撑,在靠近室内侧设置有玻璃卡件6卡紧固定,当中空玻璃耗损需要更换时可以直接在室内进行安装更换,降低安装及更换难度,降低安装风险。此外,第一分立柱1的第一型材部件1.1、第二型材部件1.2,第二分立柱2的第三型材部件2.1、第四型材部件2.2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加强筋一方面用于加强第一分立柱1和第二分立柱2结构强度,另一方面用于第一分立柱1和第二分立柱2与其他结构连接时连接件的定位。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立柱采用整体式结构,制备耗材较多,生产加工组装及现场组装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安装有上述立柱的窗框结构,该窗框结构通过使用分体式的立柱,当窗框结构进行现场组装时,能同步快速安装分别装有一个分立柱的窗框和窗扇,再在第一分立柱1和第二分立柱2配合处直接连接窗框和窗扇,拼接构成一根立柱,显著提高窗户现场组装效率,减少制造立柱的铝合金耗材量。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立柱采用整体式结构,制备耗材较多,生产加工组装及现场组装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安装有上述窗框结构的窗户,该窗户在安装现场生产及施工时组装效率高,且生产耗材少。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