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铲车桥拆卸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11496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铲车桥拆卸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铲车桥拆卸装置,包括底座、行走轮、升降轨道、升降支撑架和定位轴;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下端;所述升降轨道为两组,且该两组升降轨道竖直且相对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左右两端;所述升降支撑架为两组,分别对应可滑动固定在两组所述升降轨道上;所述定位轴为两组,分别对应竖直固定在两组所述升降支撑架上,且每组定位轴至少一个。本发明所述的铲车桥拆卸装置,通过升降支撑架和定位轴的支撑定位,实现了铲车桥的快速拆卸转移,操作简单便捷,节省了人力物力,方便了铲车桥的维修。
【专利说明】
一种f产车桥拆卸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铲车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铲车桥拆卸装置。【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施工现场,铲车桥的更换操作一般通过两辆吊车配合吊起桥装置,然后工作人员拧下紧固螺栓后,由两辆吊车配合将桥移动至指定位置,此种操作工序复杂,占用较多施工车辆,且对操作人员有较高的配合操作要求,桥装置更换不易。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铲车桥拆卸装置,通过升降支撑架的支撑固定,方便桥装置的拆卸和转移。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 —种铲车桥拆卸装置,包括底座、行走轮、升降轨道、升降支撑架和定位轴;
[0006]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下端;
[0007]所述升降轨道为两组,且该两组升降轨道竖直且相对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左右两端;
[0008]所述升降支撑架为两组,分别对应可滑动固定在两组所述升降轨道上;
[0009]所述定位轴为两组,分别对应竖直固定在两组所述升降支撑架上,且每组定位轴至少一个。
[0010]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升降轨道包括两个竖直且相对固定在所述底座前后两端的滑行轨道。
[0011]进一步的,所述滑行轨道的水平横截面呈U型,且每组所述升降轨道中的两个滑行轨道的U型开口前后相对。
[0012]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升降支撑架包括滑行立梁、支撑横梁和升降动力机构;
[0013]所述滑行立梁有两个,分别与一组所述升降轨道中的两滑行轨道可滑动配合安装;
[0014]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行立梁固定连接;
[0015]所述升降动力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横梁的正下方,且该升降动力机构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其升降轴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横梁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轴固定在所述支撑横梁上。
[001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横梁水平固定。
[0018]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升降支撑架还包括卡位滑板,所述卡位滑板可滑动固定在所述支撑横梁上,该卡位滑板沿所述支撑横梁前后滑动。
[001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轴固定在所述卡位滑板上。
[0020]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定位轴有两个,该两个定位轴前后相对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撑架上。
[002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轴包括支撑底轴和卡位顶轴,所述支撑底轴竖直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撑架上,所述卡位顶轴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撑底轴的上端,所述支撑底轴和卡位顶轴同轴心,且所述卡位顶轴半径小于所述支撑底轴半径。[〇〇22]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动力机构为升降气缸。
[002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与所述滑行立梁固定连接的直角部位分别固设有一升降加固梁,所述升降加固梁与所述支撑横梁和滑行立梁构成三角稳固结构。
[0024]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轴的底端与所述升降支撑架固定连接的部位的相对的两侧分别固设有一定位加固板,所述定位加固板为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定位轴和升降支撑架固定连接。
[0025]进一步的,所述滑行轨道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外侧固设有一轨道加固梁,所述轨道加固梁与所述滑行轨道和底座构成三角稳固结构。[0〇26]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
[0027]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上设有刹车机构。
[002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矩形框,两组所述升降轨道分别相对固定在所述矩形框的左右两边上。
[0029]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还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呈矩形,固设在所述矩形框的中部。
[0030]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框内的四个顶角部位分别固设有一底座加固梁,所述底座加固梁与所述矩形框在顶角部位构成三角稳固结构。
[003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板的前后两端与所述矩形框的前后两边固定连接,该支撑底板的上端面低于所述矩形框的上端面,且该支撑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矩形框的上端面齐平的挡板。[〇〇3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铲车桥拆卸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33] (1)本发明所述的铲车桥拆卸装置,通过升降支撑架和定位轴的支撑定位,实现了铲车桥的快速拆卸转移,操作简单便捷,节省了人力物力,方便了铲车桥的维修。【附图说明】
[0034]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铲车桥拆卸装置结构示意图;[〇〇3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卡位滑板侧视图。[〇〇37] 附图标记说明:
[0038]1-底座;11-矩形框;12-支撑底板;121-挡板;2_行走轮;3_升降轨道;31-滑行轨道;4-升降支撑架;41-滑行立梁;42-支撑横梁;43-升降动力机构;44-卡位滑板;5-定位轴; 51-支撑底轴;52-卡位顶轴;61-升降加固梁;62-定位加固板;63-轨道加固梁;64-底座加固梁。【具体实施方式】
[003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 “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43]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包括底座1、行走轮2、升降轨道3、升降支撑架4和定位轴5;
[0044]行走轮2安装在底座1的下端;
[0045]升降轨道3为两组,且该两组升降轨道3竖直且相对固定在底座1的左右两端;
[0046]升降支撑架4为两组,分别对应可滑动固定在两组升降轨道3上;
[0047]定位轴5为两组,分别对应竖直固定在两组升降支撑架4上,且每组定位轴5至少一个。[〇〇48]每组升降轨道3包括两个竖直且相对固定在底座1前后两端的滑行轨道31。
[0049]滑行轨道31的水平横截面呈U型,且每组升降轨道3中的两个滑行轨道31的U型开口前后相对。
[0050]每组升降支撑架4包括滑行立梁41、支撑横梁42和升降动力机构43;[〇〇51]滑行立梁41有两个,分别与一组升降轨道3中的两滑行轨道31可滑动配合安装; [〇〇52]支撑横梁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行立梁41固定连接;[〇〇53]升降动力机构43位于支撑横梁42的正下方,且该升降动力机构43的底端固定在底座1上,其升降轴的顶端与支撑横梁42固定连接。[〇〇54]定位轴5固定在支撑横梁42上。[〇〇55]支撑横梁42水平固定。[〇〇56]每组升降支撑架4还包括卡位滑板44,卡位滑板44可滑动固定在支撑横梁42上,该卡位滑板44沿支撑横梁42前后滑动,用以实现对定位周位置的微调。[〇〇57]定位轴5固定在卡位滑板44上。[〇〇58]每组定位轴5有两个,该两个定位轴5前后相对固定在升降支撑架4上。[〇〇59] 定位轴5包括支撑底轴51和卡位顶轴52,支撑底轴51竖直固定在升降支撑架4上, 卡位顶轴52竖直固定在支撑底轴51的上端,支撑底轴51和卡位顶轴52同轴心,且卡位顶轴 52半径小于支撑底轴51半径,卡位顶轴52的半径与铲车桥上的六组螺栓孔的内径相配合, 进行铲车桥的拆卸操作时,卡位顶轴52插入铲车桥的螺栓孔中,支撑底轴51卡在螺栓孔的下端,用以为铲车桥提供支撑。
[0060]升降动力机构43为升降气缸,工作时与气栗连接。[〇〇61]支撑横梁42的两端与滑行立梁41固定连接的直角部位分别固设有一升降加固梁 61,升降加固梁61与支撑横梁42和滑行立梁41构成三角稳固结构。
[0062]定位轴5的底端与升降支撑架4固定连接的部位的相对的两侧分别固设有一定位加固板62,定位加固板62为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与定位轴5和升降支撑架4固定连接。
[0063]滑行轨道31的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外侧固设有一轨道加固梁63,轨道加固梁 63与滑行轨道31和底座1构成三角稳固结构。[〇〇64]行走轮2为万向轮。[〇〇65]行走轮2上设有刹车机构。
[0066]底座1包括矩形框11,两组升降轨道3分别相对固定在矩形框11的左右两边上。
[0067]底座1还包括支撑底板12,支撑底板12呈矩形,固设在矩形框11的中部。[〇〇68]矩形框11内的四个顶角部位分别固设有一底座加固梁64,底座加固梁64与矩形框 11在顶角部位构成三角稳固结构。
[0069]支撑底板12的前后两端与矩形框11的前后两边固定连接,该支撑底板12的上端面低于矩形框11的上端面,且该支撑底板1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与矩形框11的上端面齐平的挡板。
[0070]加固梁形成的三角稳固结构,使得该铲车桥拆卸装置结构更加稳固。[0071 ]矩形框及支撑底板的设计,既减少底座的生产材料,减轻底座重量,又为该拆车桥拆卸装置在工作时提供了工具的盛放底板。
[0072]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由于铲车桥通过六组紧固螺栓固定在铲车上,该铲车桥的左右两端各有二组;
[0073]将铲车桥拆卸装置推动至铲车桥下方,此时两组升降支撑架4的外端之间的长度不超过铲车桥两端轮边之间的长度,两组升降支撑架4的外端分别位于铲车桥两端轮边之间;[〇〇74]两组定位轴5分别与该铲车桥左右两端三组螺栓孔中间的一组螺栓孔相对;[〇〇75]先拧下该铲车桥左右两端三组紧固螺栓中间的一组紧固螺栓,[〇〇76]启动升降气缸,升降气缸推动支撑横梁42上升,定位轴5插入铲车桥上的螺栓孔中定位,同时定位轴5的支撑底轴51支撑|产车桥;[〇〇77]拧下铲车桥上的所有紧固螺栓;[〇〇78]升降气缸带动支撑横梁42下降一定距离;[〇〇79]推动底座1,行走轮2行走,将铲车桥移出,即完成铲车桥的拆卸工作,操作简单,节省人力物力。
[008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铲车桥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行走轮(2)、升降轨道(3)、升降支 撑架(4)和定位轴(5);所述行走轮(2)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下端;所述升降轨道(3)为两组,且该两组升降轨道(3)竖直且相对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左 右两端;所述升降支撑架(4)为两组,分别对应可滑动固定在两组所述升降轨道(3)上;所述定位轴(5)为两组,分别对应竖直固定在两组所述升降支撑架(4)上,且每组定位 轴(5)至少一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车桥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升降轨道(3)包括两 个竖直且相对固定在所述底座(1)前后两端的滑行轨道(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铲车桥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轨道(31)的水平横截 面呈U型,且每组所述升降轨道(3)中的两个滑行轨道(31)的U型开口前后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铲车桥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升降支撑架(4)包括 滑行立梁(41 )、支撑横梁(42)和升降动力机构(43);所述滑行立梁(41)有两个,分别与一组所述升降轨道(3)中的两滑行轨道(31)可滑动 配合安装;所述支撑横梁(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行立梁(4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动力机构(43)位于所述支撑横梁(42)的正下方,且该升降动力机构(43)的底 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其升降轴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横梁(42)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铲车桥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5)固定在所述支 撑横梁(42)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铲车桥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42)水平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铲车桥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升降支撑架(4)还包 括卡位滑板(44),所述卡位滑板(44)可滑动固定在所述支撑横梁(42)上,该卡位滑板(44) 沿所述支撑横梁(42)前后滑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铲车桥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5)固定在所述卡 位滑板(44)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车桥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定位轴(5)有两个,该 两个定位轴(5)前后相对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撑架(4)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车桥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5)包括支撑底轴(51)和卡位顶轴(52),所述支撑底轴(51)竖直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撑架(4)上,所述卡位顶轴(52)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撑底轴(51)的上端,所述支撑底轴(51)和卡位顶轴(52)同轴心,且 所述卡位顶轴(52)半径小于所述支撑底轴(51)半径。
【文档编号】B66F7/28GK106081998SQ201610769173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8月30日
【发明人】苏立君, 陈晓兵, 刘向军, 丛喜才, 杨明光, 寇勇, 贾宝中, 仇立新, 王晓梅, 白靖
【申请人】天津港远航散货码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