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复合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21819发布日期:2019-12-14 01:35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热复合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铝型材结构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门窗、幕墙等的隔热性能好的隔热复合型材。
背景技术
:长条形的隔热条被用于隔热铝型材的生产,在制造门窗时,用于提高铝型材的隔热性能。低热传导系数的隔热条,在门窗系统上可以防止冬季(严寒)的冷空气传导到室内空间,同样也可以防止夏季(酷暑)的热空气传导到室内。长条形的隔热条沿着铝合金型材边缘的区域分别进行挤压(穿条)将室内铝型材和室外型材组装在一起。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隔热垫不仅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而且具有高负荷能力,并且设计成与(室外和室内)铝合金型材一起进行负载。最常用于制造隔热条的材料是带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酰(pa),但是也使用一些其他材料,例如聚酯纤维。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三元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noryltm(聚苯醚,聚苯醚,聚苯乙烯)的无定形混合物。除材质外,隔热条的形状可能有所不同:直型、ω形(见断面图)、腔室型、复杂型等。由铝型材制成而成的门窗结构暴露在大气中(冷热)。高温(室内型材和室外型材之间的温差)使室外铝型材比室内铝型材膨胀更多,从而使型材易于变形(所谓的双金属效应,通常指的是一种元素分别由两种金属构成的元素在特定温度下的不同热膨胀特性,但在现在说的是一种金属各个部分暴露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由于构成门窗的室外和室内铝型材的不同膨胀特性,产生拱形,从而丧失门窗的气密性和隔热效果。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热复合型材,解决铝型材因室内外温度差异产生变形造成隔热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复合型材,包括至少一个室外铝型材和至少一个室内铝型材,室外铝型材与室内铝型材之间至少通过一个隔热条一和至少一个隔热条二连接,隔热条一与隔热条二平行设置;隔热条一及隔热条二均呈细长条状并至少由两种不同硬度的材料组成,隔热条一及隔热条二的两端均设置有端头区域,端头区域在室外铝型材及室内铝型材上穿条;隔热条一或隔热条二的两个端头区域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弹性区域,弹性区域采用柔软且韧性好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端头区域采用硬质聚合物材料制成;隔热条一及隔热条二之间至少通过一个增强元件将其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隔热条一及隔热条二之间至少通过两个增强元件将其连接在一起,两个增强元件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增强元件为细长条带,增强元件的两端设置有卡头,隔热条一及隔热条二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与卡头相适配的卡槽。优选的,所述增强元件为铝翅片或硬质聚酰胺材质,增强元件通过卡头与隔热条一或隔热条二卡接或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隔热条一或隔热条二的中部设置有一个中间区域,中间区域采用硬质聚合物材料制成,端头区域与中间区域之间设置有弹性区域。优选的,所述隔热条一或隔热条二在其长度的一部分上具有封闭的空气室。优选的,所述隔热条一或隔热条二的一侧或两侧上至少设置有一个连接紧固帽的凸起。优选的,所述硬质聚合物材料为聚酰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优选的,所述柔软且韧性好的聚合物材料为热塑性弹性体。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隔热复合型材,隔热条上设置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可以降低室外铝型材与室内铝型材的膨胀变形。隔热条之间的增强元件不仅可以提高复合型材的强度,而且还可以提高复合型材的隔热效果。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种隔热复合型材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隔热复合型材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隔热复合型材在框扇中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隔热复合型材强度测试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隔热复合型材直形隔热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种隔热复合型材ω形隔热条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一种隔热复合型材腔式补偿形隔热条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一种隔热复合型材帽形隔热条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一种隔热复合型材隔热条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室外铝型材;2、室内铝型材;3、隔热条一;4、隔热条二;5、端头区域;6、弹性区域;7、增强元件;8、卡槽;9、卡头;10、中间区域;11、紧固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实施例一图1为本发明一种隔热复合型材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一种隔热复合型材,包括至少一个室外铝型材1和至少一个室内铝型材2,室外铝型材1与室内铝型材2之间至少通过一个隔热条一3和至少一个隔热条二4连接,隔热条一3与隔热条二4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隔热条一3及隔热条二4均为一个。隔热条一3及隔热条二4均呈细长条状结构,并且其至少由两种不同硬度的材料组成。隔热条一3及隔热条二4的两端均设置有端头区域5,端头区域5在室外铝型材1及室内铝型材2上穿条,即隔热条一3及隔热条二4通过端头区域5卡设在室外铝型材1与室内铝型材2相对面上设置的与端头区域5相适配的凹槽内。图9为本发明一种隔热复合型材隔热条俯视结构示意图。隔热条一3或隔热条二4的两个端头区域5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弹性区域6,弹性区域6采用柔软且韧性好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端头区域5采用硬质聚合物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隔热条一3或隔热条二4的中部设置有一个中间区域10,中间区域10采用硬质聚合物材料制成。端头区域5与中间区域10之间设置有弹性区域6。隔热条一3及隔热条二4采用两种不同硬度的材料通过共挤制成,弹性区域6可以对因室外与室内温差造成的隔热条变形进行补偿,并且可以使两个隔热条独立的进行膨胀和收缩,从而防止铝型材在平行于隔热条的方向行变形。硬质聚合物材料为聚酰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柔软且韧性好的聚合物材料为热塑性弹性体。隔热条一3或隔热条二4在其长度的一部分上具有封闭的空气室;隔热条一3或隔热条二4的一侧或两侧上至少设置有一个连接紧固帽11的凸起。即隔热条可以为直形的、ω形的、三维腔式补偿形的或帽形的。隔热条一3及隔热条二4之间至少通过一个增强元件7将其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隔热条一3及隔热条二4之间通过两个增强元件7将其连接在一起,两个增强元件7平行设置。增强元件7为细长条带,增强元件7的两端设置有卡头9,隔热条一3及隔热条二4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与卡头9相适配的卡槽8。增强元件7通过卡头9与隔热条一3或隔热条二4滑动连接。增强元件7为铝翅片或硬质聚酰胺材质。增强元件7可以提高整个型材的隔热性能,并且可以增加在垂直于隔热条方向上的刚度来改善型材的机械强度。使铝型材更方便安装如锁体或连接型材之类的配件,防止在组装和预制时型材的变形。铝翅片质量轻并且强度高,铝翅片的高反射性能能够提高复合型材的隔热性能。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增强元件7通过卡头9与隔热条一3或隔热条二4卡接。图3为本发明一种隔热复合型材在框扇中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图3a为没有增强元件7,图3b为聚酰胺增强滑入式增强元件7,图3c为铝翅片滑入式增强元件7。根据标准pn-en-10077-2_2017-10e对其进行传热系数测定。结果如下:样品号图号uf[w/(m2·k)]13a1.97023b1.51633c1.36543a1.97553b1.58763c1.45773a1.99183b1.56693c1.434由上表可知,铝翅片的增强元件7具有更低的uf值,即隔热效果最好。图4为本发明一种隔热复合型材强度测试结构示意图。根据标准pn-eniso7438:2016对四个样品进行机械强度测试,分别如图4a和4b所示。每个样品测试两次。结果如下:由上表可知,图4a具有铝翅片的增强元件7,图4b没有增强元件7,可见带有铝翅片的增强元件7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图5为本发明一种隔热复合型材直形隔热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种隔热复合型材ω形隔热条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一种隔热复合型材腔式补偿形隔热条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一种隔热复合型材帽形隔热条结构示意图。图5-8为不同形式隔热条的结构。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隔热复合型材,能够解决铝型材因室内外温度差异产生变形造成隔热效果差的问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