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轴与翻转轮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7738发布日期:2020-12-04 14:1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轴与翻转轮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遮阳中空玻璃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轴与翻转轮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具有不言而喻的以下长处:隔热性好而得以体现建筑物的节能;隔音性能优异而得以避免外界喧嚣噪声之袭扰;防结露凝霜而得以确保室内光线充足并且体现期望的亮丽效果;通过对百叶窗的帘片的偏转角度调节而得以获得所需的室内采光要求并且保护隐私;免受尘杂沾污百叶帘帘片(习惯简称“帘片”)而得以体现优异的免清洁效果;对建筑物具有理想的点缀性而得以提升建筑物的档次;抗冲击性强、安全性好并且使用寿命长而得以满足高层建筑的安装要求以及满足极致的长期使用免维护要求;使用简单轻便省力而得以适应不同年龄及不同体能者操作,等等。

在公开的中外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关于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技术信息,如cn2564720y(内置百叶窗帘的中空玻璃)、cn2767624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67625y(结构改进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56796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232968y(在双层玻璃内设有横向百叶窗的整体式门窗扇)、cn2297952y(磁驱动式加层伸缩帘幕)、cn2326718y(全封闭式百叶窗)、cn100535378c(结构改良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102444372a(一种内设遮阳中空百叶帘),cn105064896b(单操控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68b(结构简化的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cn105041170b(非磁铁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72b(珠链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9538096a(百叶帘腔与外界压力平衡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9538097a(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用的百叶帘防下溜装置)、cn109441323a(能防止百叶窗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和cn109488189a(能防止玻璃内吸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国外专利如us20021897681a、1us2004211528a、us2015159431a1、gb671685a、ep2369121a2、ep1542054a1和w003071082a等等,等等。

通过对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文献的阅读以及结合专业常识可以毫无疑问地确定:设置在双层中空玻璃内的百叶帘必须满足依需升降以及使帘片翻转的要求。前述帘片翻转的过程是:由于外操控器是隔着内玻璃(使用状态下朝向室内的玻璃)与位于内、外玻璃之间的并且与内框体的纵框条的纵框腔滑动配合的内操控器磁性吸合的,因而由使用者拨动外操控器时便由外操控器带动内操控器,由内操控器带动帘片翻转牵引绳,由帘片翻转牵引绳带动翻转轮,由翻转轮带动与其插固的翻转轴,由翻转轴带动与其插固的并且两端转动地支承在翻转辊座(也称“翻转鼓座”)上的翻转辊(也称“翻转鼓”),由于翻转辊座连同翻转辊设置在内框体的上横框条上,又由于百叶帘的梯绳的上端与翻转辊(即帘片翻转鼓,以下同)固定,因而在翻转轴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需的角度时,便由其带动翻转辊相应地转动所需的角度,从而由翻转辊通过梯绳使帘片向内或向外翻转所需的角度。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只有翻转绳通过翻转轮平稳地带动帘片翻转轴,才能保障梯绳对帘片的平稳翻转效果。已有技术中的帘片翻转轴与翻转轮的连接方式可由cn108825101a(单边操控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以及cn208885163u(双操控暖边框中空玻璃百叶窗)揭示,由于翻转轮位于转角座或称牵引绳过渡导向装置朝向内框体的纵框条的一侧,因而帘片翻转轴只能在穿过前述cn108825101a所称的转角座或由前述cn208885163u所称的牵引绳过渡导向装置后与翻转轮的翻转轮轴插固,于是帘片翻转轴与翻转轮相固定的一端连同翻转轮处于无支承的悬臂或称悬空状态(可详见cn108825101a),在帘片翻转牵引绳动作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非正常颤动情形,翻转轮连同帘片翻转轴的颤动会严重影响帘片翻转轴的整体转动的平稳性,严重时会导致翻转辊即前述翻转鼓的转动无法与帘片翻转轴同步,最终影响前述梯绳带动帘片翻转的效果。鉴于前述,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帘片翻转轴以及翻转轮在动作过程中出现颤动情形而得以保障翻转鼓与帘片翻转轴的同步性并且体现对帘片的理想的翻转效果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轴与翻转轮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轴与翻转轮连接结构,所述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包括窗体框管转角连接件以及与窗体框管转角连接件插嵌固定的牵引绳过渡导向座;所述的帘片翻转轴与翻转轮连接结构包括一帘片翻转轴和一翻转轮,翻转轮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牵引绳过渡导向座上,特征在于所述的帘片翻转轴与翻转轮连接结构还包括有一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该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牵引绳过渡导向座上并且与所述翻转轮连接,所述帘片翻转轴朝向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的一端与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插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窗体框管转角连接件由窗体框管横插脚与窗体框管纵插脚共同构成为形状呈倒置的l字形的构造,所述牵引绳过渡导向座与所述窗体框管横插脚朝向下的一侧插嵌固定,在该牵引绳过渡导向座上自左向右并且在对应的位置依次构成有一致动板轴支承腔、一翻转轮轴左支承腔和一翻转轮轴右支承腔,所述的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转动地支承在致动板轴支承腔、翻转轮轴左支承腔和翻转轮轴右支承腔上;所述的帘片翻转轴在对应于致动板轴支承腔的左侧的位置与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插嵌固定;所述的翻转轮具有一翻转轮轴,该翻转轮轴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翻转轮轴左支承腔内,而右端转动地支承在翻转轮轴右支承腔内;所述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与该翻转轮轴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窗体框管横插脚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t字形嵌块槽,在所述牵引绳过渡导向座的右侧顶部构成有一导向座t字形嵌块,该导向座t字形嵌块与t字形嵌块槽插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致动板轴支承腔开设在所述牵引绳过渡导向座的导向座左侧壁上,所述的翻转轮轴左支承腔开设在牵引绳过渡导向座的导向座中间壁体上,所述的翻转轮轴右支承腔开设在牵引绳过渡导向座的导向座右侧壁上,导向座左侧壁与导向座中间壁体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扭簧对应腔,而导向座中间壁体与导向座右侧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翻转轮腔;所述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对应于所述扭簧对应腔并且伸展到所述导向座左侧壁的左侧供所述帘片翻转轴插嵌固定;所述的翻转轮对应于所述翻转轮腔,在所述的翻转轮轴的轴向中央构成有一致动板轴插入孔,所述的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转动地与该致动板轴插入孔插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包括一扭簧致动板轴、一扭簧致动板和一扭簧,扭簧致动板轴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开设于所述导向座左侧壁的所述致动板轴支承腔内,并且伸展到导向座左侧壁的左侧,扭簧致动板轴的右端在对应于所述致动板轴插入孔的位置与所述翻转轮轴转动配合,扭簧致动板一体构成于扭簧致动板轴上并且对应于所述的扭簧对应腔,该扭簧致动板与扭簧致动板轴之间的间隙构成为扭簧让位间隙,扭簧套固在所述翻转轮的翻转轮轴的左端并且对应于所述的扭簧让位间隙,所述的扭簧致动板对应于扭簧的第一扭簧脚ⅰ与第二扭簧脚ⅱ之间;所述帘片翻转轴朝向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扭簧致动板轴的左端插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扭簧致动板轴的左端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翻转轴插固孔,所述帘片翻转轴朝向所述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的一端在对应于翻转轴插固孔的位置与所述扭簧致动板轴插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翻转轴插固孔以及所述帘片翻转轴的横截面形状呈半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牵引绳过渡导向座的前侧配设有一导向座盖,在牵引绳过渡导向座的下部延伸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座,在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座上构成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腔,在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腔内转动地设置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轴的后端支承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腔的后腔壁上,而前端支承在所述导向座盖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牵引绳过渡导向座的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座的左底部向下延伸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座,在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座上开设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孔,在所述导向座盖的左底部并且在对应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座的位置向下延伸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系固座,在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系固座上并且在对应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孔的位置开设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系固孔,并且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系固孔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孔重合;在设置于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腔内的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的轮缘上并且围绕轮缘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过渡轮牵引绳导绳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牵引绳过渡导向座的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的左侧的位置构成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导引槽,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导引槽与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腔相通并且与所述过渡轮牵引绳导绳槽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增设了转动地支承在牵引绳过渡导向座上的并且与翻转轮连接的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又由于将翻转轮转动地设置在了牵引绳过渡导向座上,因而使翻转轮具有良好的转动支承效果而不会出现颤抖情形,并且在翻转轮带动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的过程中,能使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平稳且同步地带动与其插嵌固定的帘片翻转轴,得以保障百叶帘的帘片的整体同步翻转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牵引绳过渡导向座的后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上的应用例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描述的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例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结构体系的窗体框管转角连接件10以及与窗体框管转角连接件10插嵌固定的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示出了帘片翻转轴与翻转轮连接结构体系的一帘片翻转轴20和一翻转轮30,翻转轮30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帘片翻转轴与翻转轮连接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2,该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2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上并且与前述翻转轮30连接,前述帘片翻转轴20朝向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2的一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端与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2插嵌固定。

继续见图1,前述的窗体框管转角连接件10由窗体框管横插脚101与窗体框管纵插脚102共同构成为形状呈倒置的l字形的构造,即形成阿拉伯数字的7字形的构造,前述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与前述窗体框管横插脚101朝向下的一侧插嵌固定,在该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上自左向右并且在对应的位置依次构成有一致动板轴支承腔11a、一翻转轮轴左支承腔11b和一翻转轮轴右支承腔11c,前述的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2转动地支承在致动板轴支承腔11a、翻转轮轴左支承腔11b和翻转轮轴右支承腔11c上;前述的帘片翻转轴20在对应于致动板轴支承腔11a的左侧的位置与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2插嵌固定;前述的翻转轮30具有一翻转轮轴301,该翻转轮轴301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翻转轮轴左支承腔11b内,而右端转动地支承在翻转轮轴右支承腔11c内;前述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2与该翻转轮轴301相配合。

由图1所示,在前述窗体框管横插脚101朝向上的一侧间隔构成有凸起于窗体框管横插脚101的表面的窗体框管横插脚定位凸缘1012,在前述窗体框管纵插脚102的外侧即图示状态的左侧间隔构成有凸起于窗体框管纵插脚102的表面的窗体框管纵插脚定位凸缘1021,由窗体框管横插脚定位凸缘1012以及窗体框管纵插脚定位凸缘1021增进窗体框管转角连接件10与由图3示意的窗体3的结构体系的框管的插固效果(下面在对图3的描述时还要提及)。

由图1所示,在前述窗体框管横插脚101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t字形嵌块槽1011,具体地讲,t字形嵌块槽1011位于窗体框管横插脚101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并且以平行于窗体框管横插脚101的长度方向的状态开设,在前述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的右侧顶部构成有一导向座t字形嵌块12,该导向座t字形嵌块12与t字形嵌块槽1011插嵌固定。由于前述导向座t字形嵌块12与t字形嵌块槽1011的嵌配方式属于现有技术,例如可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cn208885163u的图1,因而申请人不再详述。

继续见图1,前述的致动板轴支承腔11a开设在前述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的导向座左侧壁11d上,前述的翻转轮轴左支承腔11b开设在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的导向座中间壁体11e上,前述的翻转轮轴右支承腔11c开设在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的导向座右侧壁11f上,导向座左侧壁11d与导向座中间壁体11e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扭簧对应腔11g,而导向座中间壁体11e与导向座右侧壁11f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翻转轮腔11h;前述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2对应于前述扭簧对应腔11g并且伸展到前述导向座左侧壁11d的左侧供前述帘片翻转轴20插嵌固定;前述的翻转轮30对应于前述翻转轮腔11h,在前述的翻转轮轴301的轴向中央构成有一致动板轴插入孔3011,前述的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2转动地与该致动板轴插入孔3011插配。

继续见图1,前述的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2包括一扭簧致动板轴21、一扭簧致动板22和一扭簧23,扭簧致动板轴21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开设于前述导向座左侧壁11d的前述致动板轴支承腔11a内,并且伸展到导向座左侧壁11d的左侧,扭簧致动板轴21的右端在对应于前述致动板轴插入孔3011的位置与前述翻转轮轴301转动配合,也就是说扭簧致动板轴21的右端转动地与致动板轴插入孔3011插配,扭簧致动板22一体构成于扭簧致动板轴21上并且对应于前述的扭簧对应腔11g,该扭簧致动板22与扭簧致动板轴21之间的间隙构成为避免对扭簧23产生干涉影响的扭簧让位间隙221,扭簧23套固在前述翻转轮30的翻转轮轴301的左端外壁上并且对应于前述的扭簧让位间隙221,前述的扭簧致动板22对应于扭簧23的第一扭簧脚ⅰ231与第二扭簧脚ⅱ232之间;前述帘片翻转轴20朝向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2的一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端与前述扭簧致动板轴21的左端插嵌连接。

在前述扭簧致动板轴21的左端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翻转轴插固孔211,前述帘片翻转轴20朝向前述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2的一端即右端在对应于翻转轴插固孔211的位置与前述扭簧致动板轴21插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翻转轴插固孔211以及前述帘片翻转轴20的横截面形状均呈半圆形,即呈英文字母的d字形。当然,如果将翻转轴插固孔211设计成三边形或六边形等等,并且相应地将翻转轴20的横截面形状设计为三边形或六边形等等,那么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范畴,鉴此不能以翻转轴插固孔211以及翻转轴20的横截面形状变化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在前述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的前侧配设有一导向座盖13,具体地讲,该导向座盖13通过其两侧的盖固定脚133与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固定,在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的下部延伸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座14,在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座14上构成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腔141,在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腔141内转动地设置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15,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15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轴151的后端支承在预设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腔141的后腔壁上的过渡轮轴后支承孔1411上,而前端支承在预设于导向座盖13上的过渡轮轴前支承孔132上。进一步地,在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15的轮缘上并且围绕轮缘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过渡轮牵引绳导绳槽152。为了能使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15灵活地转动以便体现操作省力,因而前述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15通过一轴承153转动设置于过渡轮轴151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15的直径增大(已有技术采用小直径的辊)

继续见图1和图2,在前述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的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座14的左底部向下延伸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座142,在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座142上开设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孔1421,在前述导向座盖13的左底部并且在对应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座142的位置向下延伸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系固座131,在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系固座131上并且在对应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孔1421的位置开设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系固孔1311,并且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系固孔1311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孔1421重合,具体地讲,当导向座盖13与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彼此盖配合,前述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系固孔1311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孔1421相互重合;在设置于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腔141内的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15的轮缘上并且围绕轮缘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过渡轮牵引绳导绳槽152。

由图1所示,在前述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的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座14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15的左侧的位置构成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导引槽16,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导引槽16与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腔141相通并且与前述过渡轮牵引绳导绳槽152相对应。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和图2,由图3所示,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结构体系中除了上面已提及的窗体框管转角连接件10以及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外,还包括如下部件:一窗体3,该窗体3由上横框管31、下横框管32、左纵框管33和右纵框管34通过四个前述窗体框管转角连接件10连接成一矩形的框架状构造;一内框体4,该内框体4包括上横框条41、左纵框条42和右纵框条43,上横框条41与前述上横框管31朝向下的一侧连接,左纵框条42位于左纵框管33的高度方向的右侧并且与左纵框管33的右侧贴触,右纵框条43位于右纵框管34的高度方向的左侧并且与右纵框管34的左侧贴触;一前玻璃40和一后玻璃50,前玻璃40对应于前述窗体3的前侧设置,而后玻璃50对应于窗体3的后侧设置,前玻璃40与后玻璃50的相向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由密封胶条连同窗体3粘结固定并且前玻璃40与后玻璃50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百叶帘腔60;一百叶帘5,该百叶帘5设置在前述百叶帘腔60内;一内操控机构6、一外操控机构7和至少一对帘片翻转鼓8,内操控机构6上下移动地与前述右纵框条43滑动配合,外操控机构7在对应于内操控机构6的位置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前玻璃40背对后玻璃50的一侧并且隔着前玻璃40与内操控机构6磁性吸合,帘片翻转鼓8转动地设置在翻转鼓座81上,翻转鼓座81固定在前述上横框条41上,百叶帘5的帘片梯绳51的上端与帘片翻转鼓8固定;一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9,该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9设置在所述右纵框条43的下端并且与前述右纵框管34固定;与帘片翻转鼓8的数量相等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70,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70的一端与百叶帘5的百叶帘底条52固定,另一端在依次穿过开设在百叶帘5的帘片53上的牵引绳孔531、上横框条41上的孔、翻转鼓座81上的孔、前述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导引槽16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轮15的过渡轮牵引绳导绳槽152后套置于设置在内操控机构6的上部的内操控机构连结绳轮61,再向上返回至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即在穿过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系固孔1311以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孔1421后共同地固定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系固座131以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座142上;一帘片翻转牵引绳80,该帘片翻转牵引绳80的两端端部与构成于前述内操控机构6的右侧面上的并且上下对应的两个挂绳耳固定,而帘片翻转牵引绳80的中部套置在前述翻转绳30以及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9上,并且前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80在翻转轮30上绕复一圈即缠绕一圈。

通过观察图3并且结合图2可以毫无疑问地确定:前述图1中示意的窗体框管转角连接件10对应于窗体3的右上角,具体地讲,窗体框管转角连接件10的窗体框管横插脚101与窗体3的上横框管31的管腔的右端插嵌固定,而窗体框管纵插脚102与窗体3的右纵框管34的管腔的上端插嵌固定。其余三个窗体框管转角连接件10中的位于左上角的一个窗体框管转角连接件10与上横框管31的左端与左纵框管33的上端插嵌连接,位于左下角的一个窗体框管转角连接件10插嵌连接在左纵框管33的下端与下横框管32的左端之间,位于右下角的一个窗体框管转角连接件10插嵌连接在右纵框管34的下端与下横框管32的右端之间。

由图3所示,在前述内框体4的结构体系的上横框条41的长度方向并且朝向前玻璃40的一侧构成有一上横框条槽411,在左纵框条42的高度方向并且朝向前玻璃40的一侧构成有一左纵框条槽421,而在右纵框条43的高度方向并且朝向前玻璃40的一侧构成有一右纵框条槽431。

仍由图3所示,由于本实施例所示的操控机构表现为单操控形式,所谓的单操控形式是指仅由一个内操控器6和一个外操控器7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70以及帘片翻转牵引绳80进行操控,即对百叶帘5的升降以及对帘片53的翻转进行操控。又由于本实施例将内操控机构6设置在右侧,并且与右纵框条槽431上下滑动配合,因而在前玻璃40的前侧即背对后玻璃50的一侧以粘固方式设置有一外操控机构导滑条401,外操控机构7与外操控机构导滑条401滑动配合并且隔着前玻璃40与内操控机构6磁性吸合在一起。还由于本实施例将内操控机构6设置在右纵框条43的右纵框条槽431内、将前述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9设置在了右纵框条槽431的下部、将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以及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2设置在了窗体3的右上角的位置,因而鉴于前述左纵框条槽421并不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于是采用框条槽封护板片4211将左纵框条槽421封护,以增进观瞻效果。前述的一对翻转鼓8通过翻转鼓座81设置在上横框条槽411内,翻转鼓8的两端的翻转鼓支承轴头转动地支承于翻转鼓座81上,而翻转鼓座81与上横框条槽411的槽底板固定。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上述内操控机构6、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9、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以及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2转移到窗体3的左侧,外操控机构7同例,那么启用前述左纵框条槽421,并将框条槽封护板4211转移到右侧并对右纵框条槽431遮蔽;又如果采用双操控的结构形式,那么翻转轮30、帘片翻转牵引绳80、用于对帘片翻转牵引绳控制的内外操控机构设置于窗体3的左侧,在该状态下,左纵框条槽421启用,并且将用于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控制的内外操控机构设置于窗体3的右侧,在该状态下右纵框条槽431启用。这种情形具有两个内、外操控机构6、7。基于前述说明,不能以单边操控的位置变化以及采用双操控的结构形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技术内涵。

请参见图4,在图4中示出了由图1示意的并且在上面已多次提及的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9,该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9包括一弹簧座91、一弹簧92、一涨紧轮座93和一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轮94,弹簧座91设置在前述右纵框条43的右纵框条槽431的下部,并且由固定销轴(图中未示出)与前述右纵框管34固定,在该弹簧座91朝向涨紧轮座93的一侧以纵向悬臂状态构成有一弹簧轴911,并且在弹簧座91的下部设置有一弹簧轴座挡杆912,弹簧92套置在该弹簧轴911上,涨紧轮座93朝向弹簧座91的一侧即图3所示的右侧构成有一弹簧轴座931,该弹簧轴座931支承在前述的弹簧轴座挡杆912上,前述弹簧轴911的下端插入弹簧轴座931的弹簧轴座腔9311内,并且前述弹簧92的上端支承在弹簧座91的顶壁上,而下端支承在弹簧轴座931的轴座上端端面9312上,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轮94通过涨紧轮轴941转动地设置在涨紧轮座93的涨紧轮座腔932内,前述帘片翻转牵引绳80的中部套置在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轮94上。

当要使百叶帘5上升时,由使用者将外操控机构7(也称“外操控器”)向下拨移,即,外操控机构7循着外操控机构导滑条401的导滑槽向下位移,由于外操控机构7隔着前玻璃40与内操控机构6磁性吸合在一起,因而在外操控机构7向下位移时带动内操控机构6相应向下位移,由于前述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70套置在前述的内操控机构连结绳轮61上,因而在内操控机构6向下位移时通过内操控机构连结绳轮61带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70收绳,由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70的一端与百叶帘5的百叶帘底条52固定,另一端与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系固孔1311以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孔1421共固定,因而在前述收绳状态下使百叶帘5向上升起,反之亦然,不再复述。

当要使百叶帘5的帘片53翻转一定角度时,同样由使用者通过对外操控机构6的操作而带动内操控机构7相应地位移,从而由其带动两端端部与其固定的帘片翻转牵引绳80,由帘片翻转牵引绳80带动前述的翻转轮30,由于前述帘片翻转轴同步致动机构2的结构体系的扭簧23紧套在翻转轮30的翻转轮轴301的左端,又由于扭簧致动板轴21的右端转动地插入于翻转轮轴301的致动板轴插入孔3011内,还由于扭簧致动板22对应于扭簧23的第一扭簧脚ⅰ231与第二扭簧脚ⅱ232之间,因而在翻转轮30被帘片翻转牵引绳80带动时,由翻转轮30带动翻转轮轴301,由翻转轮轴301带动扭簧23相应地随翻转轮轴转动一定的角度。在前述过程中,当第一扭簧脚231在与扭簧致动板22的前侧接触的状态并继而随翻转轮轴301转动时,则由第一扭簧脚ⅰ231带动扭簧致动板22并且由扭簧致动板22带动扭簧致动板轴21相应转动一个角度,由于帘片翻转轴20的右端与扭簧致动板轴21的左端的翻转轴插固孔211插固,因而在扭簧致动板轴21转动一定角度的过程中带动帘片翻转轴20相应转动一定的角度,即转过相同的角度,由帘片翻转轴20带动与其插固的翻转鼓8,由翻转鼓8带动百叶帘5的帘片梯绳51,由帘片梯绳51使以间隔状态设置其上的帘片53翻转一定的角度。在前述过程中,如果已经翻转至极限而继续拽引帘片翻转牵引绳80,那么由于第二扭簧脚ⅱ232处于由牵引绳过渡导向座1上的扭簧脚挡板17阻挡状态,扭簧23会出现松弛情形,即不再与翻转轮轴301紧密抱固,因而不会由第一扭簧脚ⅰ231继续带动扭簧致动板22转动,扭簧致动板轴21也处于静止状态,而翻转轮30因其翻转轮轴301处于不被扭簧23紧抱而处于空转状态(扭簧23暂时抛弃了对翻转轮轴301的抱固)。由于使帘片53作与前述相反方向的翻转只要对外操控机构6作与前述相反方向的操作即可,因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