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单元和包括分离单元的分配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34784阅读:来源:国知局
被形成为使得突出元件与辊形成为一体,或使得突出元件是附连于辊的独立单元。
[0021]所述突出元件的间隔沿所述第一辊和/或所述第二辊的所述宽度方向可以相同。同样,所述突出元件的间隔沿所述第一辊和/或所述第二辊的所述宽度方向可以变化。例如,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一个可包括至少第一、第二和第三突出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突出元件和所述第二突出元件之间沿所述第一辊和/或所述第二辊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间隔不同于所述第二突出元件和所述第三突出元件之间沿所述第一辊和/或所述第二辊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间隔。突出元件可稀疏地设置在辊的中央部分内,并且集中在辊的周缘部分内。如果使用这种设置,当分离料幅材料时辊中央部分内料幅材料的无皱部分可更适于被使用者抓持。
[0022]如上所述,第一和第二辊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可调整的,因此使得波状通道内的径向重叠长度是可变的。因此,辊可被设置成使得可根据料幅材料的类型手动改变辊之间的距离。另一个可选方案是可自动地调整辊之间的距离以提供最佳分离。可通过使用设置有偏置装置的辊实现这种自动调整。偏置装置可为弹簧悬架、或通过重力起作用的悬架。当用料幅材料装填分配器时,偏置装置有利于拖拉材料穿过分离单元。同样,偏置装置提供了灵活的分离单元,其使得具有大于料幅材料自身厚度的料幅材料部分能够平滑通过。这种部分例如可为两个料幅材料包之间的接头。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所述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可为8-lOOmm之间。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可被选择为根据料幅材料的类型形成提供最佳挤压力的波状通道。
[0023]根据本发明的分离单元可包括具有相同最大径向延伸尺寸和相同最大宽度的突出元件。换句话说,所有突出元件可为相同尺寸的。根据本发明的分离单元可包括具有不同最大径向延伸尺寸和/或不同最大宽度的突出元件,即分离单元包括不同尺寸的突出元件。因此,将对于旋转轴线之间的每个给定距离形成具有不同长度的多个径向重叠。已经发现,当每两个突出元件之间的间隔等于或大于每个突出元件的最大宽度时可改进根据本发明的分离单元的性能。突出元件之间的间隔与突出元件最大宽度之间的这种关系提供了突出元件沿旋转轴线的稀疏分布,这就优化了影响料幅材料的挤压力,并且有利于料幅材料在期望位置处的分离。
[0024]根据本发明的分离单元可包括突出元件,其中所述突出元件的最大径向延伸尺寸等于或大于所述突出元件的所述最大宽度。这意味着突出元件可相对较大和较薄,这有助于料幅材料的最佳挤压力。
[0025]根据本发明的分离单元可被放置在分配器内。这种分配器可包括限定料幅材料储存器的外壳、分配口、用于确定料幅材料的正确拉伸和路径的控制单元、以及根据本发明的分离单元。分配器可进一步包括容纳在外壳内部的料幅材料。料幅材料包括预制的弱线并且可被Z折叠以形成堆叠或为卷的形式。
[0026]料幅材料的引导部被构造为被支撑在从储存器至分配口的分配路径内。引导部可从所述料幅材料的所述堆叠的顶部向上延伸,或从所述卷的周缘或中心部分向上延伸。
[0027]所述预制的弱线可为穿孔线,所述穿孔线通过交替的结合部和狭槽形成并且具有使用SS-EN ISO 12625-4:2005测定的20-80N/m、优选30-45N/m的穿孔强度。例如通过使用其中总结合长度/(总结合长度+总狭槽长度)为4% -10%之间的穿孔线可实现该穿孔强度。优选形成这样的穿孔线:其强大到足以能够进给料幅材料但同时微弱到足以使用本发明的分离单元沿穿孔线分离纸片材。在这方面,已知还有其它参数可能影响穿孔线的强度,例如纸张质量以及狭槽和结合部的尺寸、形状和分布。但是,要相信当选择适宜的穿孔线时上述测量对于指导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有用的。
[0028]料幅材料可为双层结构,即料幅材料可包括至少第一料幅层和至少第二料幅层,所述第一料幅层被分成限定在跨过所述第一层延伸的纵向分离的弱线之间的片材产品;所述第二料幅层被分成限定在跨过所述第二料幅层延伸的纵向分离的弱线之间的片材产品。所述料幅层可交错折叠以使所述第一料幅层的弱线沿纵向偏离所述第二料幅层的弱线。
[0029]此外,分配器可包括进给机构,即穿过分配器推送料幅的电机。
【附图说明】
[0030]现在参照附图通过示例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0031]图la、lb和I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分离单元;
[0032]图2示出沿宽度方向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分离单元;
[0033]图3示出具有不同的尺寸和不同形状外部的突出元件;
[0034]图4和5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分离单元的分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图1a和I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分离单元。分离单元I包括第一辊2和第二辊3,其均沿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包括沿辊2、3间隔开且从辊2、3垂直突出的多个突出元件4。辊2、3被定位在彼此距离屯处,其中距离Cl1沿垂直于辊2、3的宽度方向的方向延伸。在如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辊2包括六个突出元件4,并且第二辊3包括四个突出元件4。分离单元I具有料幅宽度W(图1c)。每个突出元件4具有沿宽度方向的最大宽度w和从辊2、3的最大径向延伸尺寸r。如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所有突出元件4的最大宽度w和最大径向延伸尺寸r是相同的。每个突出元件具有邻近于辊2、3的内部6和远离辊2、3的外部5,其中第一辊2上的突出元件4的外部5被设置为与第二辊3上的突出元件4的外部5为交错的关系,这在图2中最明显。突出元件4的外部5具有略微弯曲的形状。第一辊2上的突出元件4的外部5与第二辊3上的突出元件4的外部5以径向重叠长度L部分地重叠。突出元件的这种构造在辊2、3之间形成了用于料幅材料的波状通道(图1c)。
[0036]如图1a和Ib所示的实施例中,没有突出元件被放置在辊2、3的中央部分C内。突出元件的这种设置使得使用者很容易够到分离单元I的中央部分C内料幅材料16的引导端(图1c)。
[0037]从图1a和Ib可看出,每两个突出元件4之间的间距d2等于或大于每个突出元件4的最大宽度W。这种构造使得突出元件4能够相对稀疏地散布,这就提供了最佳的挤压力。
[0038]根据本发明的分离单元的另一个有利特征是突出元件的最大径向延伸尺寸!■等于或大于突出元件的最大宽度W。从图1a和Ib可看出,突出元件形成为相对较大和薄的盘,这就优化了挤压力。
[0039]图2示出沿宽度方向观察的分离单元I。清楚地示出第一辊2上的突出元件4的外部5与第二辊3上的突出元件4的外部5重叠。
[0040]如前所述,突出元件4可具有不同的最大宽度w和最大径向延伸尺寸r。在图3中,示出具有不同最大宽度w和不同最大径向延伸尺寸r的突出元件。
[0041]如上所述,突出元件4的外部5的形状可以变化。在图3中,描述了外部5的四个其它可能的形状。因此,外部可具有光滑表面,或可具有带肋的表面。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如果突出元件的外部的表面带有肋,则料幅材料与突出元件的外表面之间的摩擦与光滑表面所提供的摩擦相比较大从而挤压力较大。
[0042]图4示意性地示出带有根据本发明的分离单元I的分配器7。分配器7具有外部前壁8、两个外侧壁9和外壳10。外壳10意图容纳一堆连续长度的手风琴状折叠的棉纸巾或无纺布巾料幅(包括连续长度的手风琴状折叠的棉纸巾或无纺布巾料幅包12)。包12包括位于包12之间的连接装置13。分配器7包括在料幅支承辊表面15的一段上延伸的弯曲板形式的导向元件14。至少一个料幅16被设置为当使用分配器7时进给穿过导向元件14,并且导向元件14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为抵靠料幅16。导向元件14藉此将至少一个料幅16在辊表面15上保持就位以使它不会在分配器的使用期间或料幅断裂的情形下向后或侧向移动。
[0043]导向元件14之后的单元是如上所述的分离单元I。分离单元I提供了作用于料幅材料16上的最佳挤压力,并且允许料幅材料16在期望位置处分离。图4中示出的分离单元I被构造为使得辊2、3 二者均定位在外壳10内部。还可以想象,旋转轴线之一位于外部前壁8内,从而当打开外部前壁8时释放由分离单元I导致的挤压力。
[0044]图4中所示的分配器7包括交错折叠的料幅16堆叠,藉此分配器7被构造为使得外壳10内前一个交错折叠的料幅堆叠必须被抬升以在外壳10内在前一堆叠下面放置下一个新的堆叠以便再充填分配器7。分配器7内交错折叠的料幅堆叠可在每个再充填堆叠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