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9898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烹饪工具领域,主要是指用于对食材进行热烤加工的工具或装置,更加具体地来说,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烧烤是现代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食物烹调方式,烧烤本身也成为一种人们聚会休闲娱乐方式。烧烤主要是利用燃料加热,制得干燥高温空气,把食材置于其中,实现食材加热烤熟,供人食用。
[0003]由于有多种用火方式,现在烧烤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发展出各式烧烤炉、烧烤架、烧烤酱等。但是现有的常用烧烤方式,还是利用木炭或其他热源和烤制工具,将该木炭或其他热源放置在烤制工具下方,然后将食物放置在烤制工具(例如架子)上进行加热至熟。不过,现有的这种烧烤方式,会在烤制过程中,由于要往食物上刷油或者香料等调料,从而在加热的情况下形成各种油烟,特别是油滴入热源中时,会造成呛人的油烟等,不仅会对长期进行烧烤的人造成一定的身体危害,同时还会造成油烟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伤害。
[0004]因此,鉴于以上各种情况,人们总是渴望并正在付诸实践地开始着手研制一些能够既能克服现有烧烤工具的缺陷,同时又能提供美味食物的烧烤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烧烤工具容易造成各种污染并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以提供一种既能克服现有烧烤工具的缺陷,又能烤制出美味食物的工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所述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包括烤台和热源罩,所述热源罩包括罩体和热源,所述热源布设于所述罩体的内壁上,所述热源罩放置于所述烤台上,且所述热源罩与所述烤台之间为封闭结合。。
[0008]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又一种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所述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包括烤台、热源罩、底座及多个支柱,所述热源罩包括罩体和热源,所述热源布设于所述罩体的内壁上,所述罩体通过所述多个支柱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方,且每个支柱上还套接有一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烤台的下方,所述烤台上方与所述罩体之间为封闭结合。
[0009]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现有的烧烤加热方式,将热源放置在待加热食材上方进行烤制,并且在所述烤台与所述热源罩之间形成的一封闭空间,避免了产生油烟的情况;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快速烧烤的特点,不仅环保而且烧烤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图。
[0012]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在又一实施例中的结构图。
[0014]附图标号说明
[0015]I热源罩
[0016]11 罩体
[0017]12 热源
[0018]13保温体
[0019]2 烤台
[0020]3开合升降装置
[0021]31四连杆机构
[0022]32弹性储能元件
[0023]33执手杆
[0024]4 底座
[0025]5 支柱
[0026]51弹性件
[0027]6 烤盘
[0028]7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一
[0031]请参考图1,示出了一种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从该图1可知,所述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包括烤台2和热源罩I,所述热源罩I包括罩体11、保温体13、热源12,所述热源12布设于所述罩体11的内壁上,所述罩体11放置于所述烤台2上,且所述罩体11与所述烤台2之间为封闭结合。
[0032]通过上述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可以将食材放置于所述烤台2上,并利用热源罩I将其罩住后进行封闭烧烤,由此不会产生油烟,而且由于是封闭加热,保温体13保温,使得烧烤过程更加节能,烧烤的效率更高。
[0033]进一步地,烧烤过程中,为方便人们添加调料、翻动食材、夹取食物食用、避免烫伤,还可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即所述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还包括一个开合升降装置3。所述开合升降装置3包括两个四连杆机构31,该四连杆机构31上端与热源罩I连接,下端与烤台2连接;所述四连杆机构31,各设有一个弹性储能元件32,确保该四连杆机构31运动开合的可靠锁定性;所述开合升降装置3用手动方式,执住四连杆机构31的执手杆33上推,热源罩I开启,下拉执手杆33,热源罩I闭合,方便烧烤,也方便吃烧烤。
[0034]通过,上述开合升降装置3使人不用直接接触热源罩I即可将其打开,避免了人被烫伤的情况,另外,所述开合升降装置3设置于所述罩体11的任意一侧,通过四连杆的物理结构,可以保证热源罩I在离开烤台2时可以保持平稳的移动。
[0035]实施例二
[0036]另外,见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外一种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所述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包括烤台2、热源罩1、底座4及多个支柱5,其中,所述热源罩I包括罩体11、保温体13和热源12,所述热源布设于所述罩体11的内壁上,所述罩体11通过所述多个支柱5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4上方,且每个支柱5上还套接有一个弹性件51,所述弹性件5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4上,所述弹性件5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烤台2的下方;所述烤台2借支柱5和弹性件51的作用,向上方运动与所述罩体11之间形成封闭结合。
[0037]上述实施例二中的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通过固定热源罩1,而将烤台2设置成活动的,这样在烤制完事物后就不需要去接触热源罩1,而只需压缩支柱5上的弹性件51即可将烤台2脱离热源罩1,从而避免了人员接触热源罩I所潜在的危险,例如触电或者烫伤等意外情况。
[0038]具体地,所述弹性件51可以选用弹簧即可,而且所述支柱5为绝缘体材质,这样可以避免人在接触烤台2的时候存在触电的情况。
[0039]进一步地,还可在上述实施例二中的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中设置一供放置在罩体11内部的烤盘6,所述烤盘6设置于所述烤台2上。这样在进行烧烤时,可以将食物放入烤盘6内,然后放入罩体11内进行烧烤。在烧烤过程中,渗出油水滴入烤盘6,不至产生燃烧,出烟出火苗,既不污染环境又保持了烤台2的清洁。
[0040]上述各实施例,均可以选用电热丝或者电热管等作为热源。
[0041]更进一步地,还可以在罩体的上方设置一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连接于所述热源,用以对热源的工作时间和温度等进行设置,由于这类控制器是利用定时器、温控器和电子开关等构成,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通过现有的部件且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实现,故这里不再赘述。
【主权项】
1.一种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包括烤台和热源罩,所述热源罩包括罩体和热源,所述热源布设于所述罩体的内壁上,所述热源罩放置于所述烤台上,且所述热源罩与所述烤台之间为封闭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开合升降装置,所述开合升降装置的上端与热源罩连接,所述开合升降装置下端与烤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升降装置为一四连杆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热源温度设置和控制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热源罩上或烤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为电热丝或者电热管。
6.—种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包括烤台、热源罩、底座及多个支柱,所述热源罩包括罩体和热源,所述热源布设于所述罩体的内壁上,所述罩体通过所述多个支柱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方,且每个支柱上还套接有一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烤台的下方,所述烤台上方与所述罩体之间为封闭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放置在罩体内部的烤盘,所述烤盘设置于所述烤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为电热丝或者电热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热源温度设置和控制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热源罩上或烤台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源上置的烧烤装置,包括烤台和热源罩,所述热源罩包括罩体和热源,所述热源布设于所述罩体的内壁上,所述热源罩放置于所述烤台上,且所述热源罩与所述烤台之间为封闭结合。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现有的烧烤加热方式,将热源放置在待加热食材上方进行烤制,并且在所述烤台与所述热源罩之间形成的一密闭空间,食材烤制产生的油水滴入金属烤盘,避免了产生油烟及着火的情况;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快速烧烤的特点,不仅环保而且烧烤效率高。
【IPC分类】A47J37-06, A47J37-07
【公开号】CN204306675
【申请号】CN201420683266
【发明人】张成华
【申请人】张成华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