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断桥内平开窗边框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01808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断桥内平开窗边框型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铝合金断桥内平开窗边框型材构造。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铝合金断桥内平开窗边框型材的截面形状,如图6所示。该边框型材由内型材28和外型材27组成。内型材28和外型材27均为空腹构造,内型材28和外型材27之间由隔热条连接。在内型材28和外型材27主体内侧面及外型材27的内表面上具有多个槽口,以备在其中装配密封胶条和扣条,对窗框和平开扇密封,防止在此处形成空气泄漏,影响窗户的保温、隔热、隔音和防尘性能。该形状设计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在长时间的日照和环境条件影响下,密封胶条材料老化造成空气泄漏,降低窗户的保温隔音性能;安装窗户时费时费力,生产和维修困难;材料消耗大,提高了成本;平开扇和边框的结合面上存在的槽口,容易积累灰尘污物,难于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断桥内平开窗边框型材,它能够工艺简化,施工容易。外型材主体和内型材主体的内侧设计为平面,使得灰尘污物,容易清理。中空玻璃和边框使用硅酮结构胶粘结密封,不使用胶条密封,解决了胶条老化的难题。外型材主体和内型材主体的外侧型材外壁有加厚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铝合金断桥内平开窗边框型材,为长形产品,由内型材和外型材组成,内型材和外型材均为空腹构造,内型材和外型材之间由隔热条连接。其中:
[0006]外型材主体外端面向一侧延伸一翼,翼端有凸缘;
[0007]外型材主体外端面向一侧延伸一翼,翼面内侧有2个凸缘;
[0008]外型材主体外端面向一侧延伸一翼,翼面内侧两凸缘之间为平面;
[0009]外型材的内端面向另一侧延伸外型材主体接墙端;
[0010]内型材的内端面向一侧延伸凸缘;
[0011]内型材的内端面向另一侧延伸内型材主体接墙端;
[0012]外型材主体的内侧面为平面;
[0013]内型材主体的内侧面为平面;
[0014]外型材主体和内型材主体的外侧面的型材外壁均有加厚部;
[0015]外型材主体和内型材主体的内侧面隔热条端有凹槽;
[0016]内型材主体内侧型材内壁有加厚部;
[0017]外型材主体内侧型材内壁有加厚部;
[0018]外型材主体外端面具有防雨沿。
[0019]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外型材主体外端面向一侧延伸一翼,该翼端与平开扇上的密封胶条接触实现密封。翼面内侧和翼端均具有凸缘,两凸缘之间为平面。当需要在边框型材上安装中空玻璃时,将硅酮结构密封胶打在翼面内侧两凸缘之间与中空玻璃粘合。使得硅酮结构密封胶不暴露在阳光下,延长了硅酮结构密封胶的使用寿命。上侧两凸缘可以防止硅酮结构胶溢出污染玻璃。中间的两凸缘可以在加注硅酮结构密封胶时使胶枪嘴沿着两凸缘的任意一边运动,使得注胶均匀。同时在室内进行注胶作业,避免在窗外空中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施工人员作业的人身安全。凸缘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外型材主体的两翼强度,减少型材的变形。外型材翼端的凸缘使边框型材外观厚实美观。内型材的内端面向一侧延伸凸缘,五金件靠此凸缘定位,使得安装五金件快捷准确。内型材主体内侧型材内壁具有加厚部,使得安装五金件更加牢固。外型材主体和内型材主体的内侧面均为平面,清理灰尘更加容易方便。外型材主体和内型材主体的内侧面隔热条端有凹槽,使得内型材与外型材形成一个槽口,槽口内嵌入密封胶条,通过密封胶条使得边框和窗扇形成密封。扇框不安装胶条,中空玻璃和边框使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使得前期制作窗框更加快捷。外型材主体和内型材主体的外侧有加厚部,使得边框在组角后更加牢固结实。外型材主体内侧型材内壁有加厚部,提高了型材的强度,同时减少了角码品种的使用。对于本型材用于需要外窗台防雨的地区,可以在外型材主体外端面增加防雨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种铝合金断桥内平开窗边框型材截面视图。
[0021]图2为一种铝合金断桥内平开窗边框型材的另一实施例截面视图。
[0022]图3为一种铝合金断桥内平开窗边框型材的另一实施例截面视图。
[0023]图4为一种铝合金断桥内平开窗边框型材与窗扇使用状态截面示意图。
[0024]图5为一种铝合金断桥内平开窗边框型材与中空玻璃使用状态截面示意图。
[0025]图6为现有边框型材截面视图。
[0026]附图中标号:
[0027]1.外型材主体,2.内型材主体,3.凸缘,4.凸缘,5.翼端凸缘,6.内型材主体外侧型材外壁加厚部,7.外型材主体接墙端,8.内型材主体接墙端,9.内型材凸缘,10.内型材主体内侧型材内壁加厚部,11.内型材隔热条端凹槽,12.外型材内侧型材内壁加厚部,13.防雨沿,14.密封胶条,15.锁座,16密封胶条,17.平开窗扇,18.玻璃垫块,19.中空玻璃,20.隔热条,21.密封胶条,22.扇扣条,23.密封胶,24.硅酮结构密封胶,25.密封胶,26.框扣条,27.现有外型材主体,28.现有内型材主体。29.外型材隔热条端凹槽,30.外型材主体外侧型材外壁加厚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断桥内平开窗边框型材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
[0029]一种铝合金断桥内平开窗边框型材,是长形产品,根据具体使用长度裁切使用。由内型材2和外型材I组成。内型材2和外型材I均为空腹构造,内型材2和外型材I之间由隔热条连接,构成断桥隔热型材。外型材主体I外端面向一侧延伸一翼。翼面内侧具有凸缘3和凸缘4,翼端具有凸缘5,凸缘之间为平面,该翼与平开窗扇17上的密封胶条21碰接实现密封。而且当边框型材上安装中空玻璃19时,将硅酮结构密封胶24打在凸缘3和凸缘4之间与中空玻璃19粘合,使得硅酮结构密封胶24不暴露在阳光下,延长了硅酮结构密封胶24的使用寿命。凸缘4和凸缘5可以防止硅酮结构密封胶溢出污染玻璃,同时凸缘5可使边框型材外观厚实美观。凸缘3和凸缘4可以在加注硅酮结构密封胶24时,使胶枪嘴沿着任一凸缘边运动,使得注胶均匀,同时可以在室内进行注胶作业,避免在窗外空中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了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边框型材上安装中空玻璃19时,中空玻璃19 一侧靠在凸缘3、凸缘4、凸缘5上,另一侧由框扣条26抵靠,框扣条26与内型材主体2通过密封胶25粘结固定。中空玻璃19下方支垫玻璃垫块18。外型材主体I外端面向另一侧延伸为外型材主体接墙端7,其与墙体连接。内型材主体2的内端面向一侧延伸凸缘9,锁座15等五金件依靠凸缘9定位,使得安装门窗五金件快捷准确。内型材主体2内侧型材内壁有加厚部10,锁座、合页等五金件通过自攻丝拧在内型材主体内侧型材内壁加厚部10上,使得门窗五金件连接更加牢固。内型材的内端面向另一侧延伸为内型材主体接墙端8,其与墙体连接。外型材主体I和内型材主体2的内侧面均为平面,当边框中有灰尘污物时,更容易清理。边框型材切角、通过组角机组窗框时,组角机刀头顶压在内型材主体外侧型材外壁加厚部6和外型材主体外侧型材外壁加厚部30上,使得边框在组角后更加牢固结实。内型材隔热条端凹槽11和外型材隔热条端凹槽29形成一个槽口,槽口内嵌入密封胶条16,密封胶条16和平开窗扇17的隔热条20碰接实现密封。平开窗扇17内侧槽口嵌入密封胶条14,密封胶条14和内型材主体2内侧端面碰接实现密封。平开窗扇17上安装中空玻璃19,中空玻璃19和扇扣条22通过密封胶23粘结固定。中空玻璃19下方支垫玻璃垫块18。
[0030]为了减少框角码品种的使用数量,外型材主体I和内型材主体2空腹内使用同规格角码,在外型材主体I增加外型材内侧型材内壁加厚部12,使得外型材主体I和内型材主体2角码规格一致,便于材料管理。
[0031]根据不同地区建筑门窗形式的需要,在需要设置外窗台防雨的建筑上使用本型材时,外型材主体I外端面设置有防雨沿9。
【主权项】
1.一种铝合金断桥内平开窗边框型材,为长形产品,由内型材和外型材组成,内型材和外型材均为空腹构造,内型材和外型材之间由隔热条连接;其特征在于: 外型材主体外端面向一侧延伸一翼,翼端有凸缘; 外型材主体外端面向一侧延伸一翼,翼面内侧有1-5个凸缘; 外型材主体外端面向一侧延伸一翼,翼面内侧两凸缘之间为平面; 外型材的内端面向另一侧延伸外型材主体接墙端; 内型材的内端面向一侧延伸凸缘; 内型材的内端面向另一侧延伸内型材主体接墙端; 外型材主体的内侧面为平面; 内型材主体的内侧面为平面; 外型材主体和内型材主体的外侧面的型材外壁均有加厚部; 外型材主体和内型材主体的内侧面隔热条端有凹槽; 内型材主体内侧型材内壁有加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断桥内平开窗边框型材,其特征是:外型材主体内侧型材内壁有加厚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断桥内平开窗边框型材,其特征是:外型材主体外端面具有防雨沿。
【专利摘要】一种铝合金断桥内平开窗边框型材,属于建筑门窗技术领域。为长形产品,内型材和外型材均为空腹构造,内型材和外型材之间由隔热条连接。外型材主体外端面向一侧延伸一翼,翼面内侧部位和翼端均具有凸缘,两凸缘之间为平面。外型材主体外端面向另一侧延伸外型材主体接墙端。内型材的内端面向一侧延伸凸缘。内型材的内端面向另一侧延伸内型材主体接墙端。外型材主体和内型材主体的内侧面为平面。外型材主体和内型材主体外侧面型材外壁均具有加厚部,内型材主体内侧面型材内壁具有加厚部。外型材主体外端面具有防雨沿。
【IPC分类】E06B3-263, E06B7-22
【公开号】CN204511175
【申请号】CN201420870237
【发明人】菅晓芬
【申请人】菅晓芬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