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锅和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1030335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上一实施例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41] 阻挡段122的凸起部位,即汤锅100直径最小的位置距离锅底110的垂直距离为D, 该D的值优选为5_至40_。本实施例中,D值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汤液环流。优选地,该凸起 部位于最低水位线以下,由于通常煮汤放的水量都会大于最低水位线,这样就保证了快速 升温区101的形成;同时,还能够避免阻挡用户查看最低水位线。
[0042] 具体地,快速升温区101内的汤液温度迅速升高,一部分汤液朝四周运动,并沿着 导流段121的圆弧面流动,且在阻挡段122的凸起141部位的阻挡作用下,而环流回锅底110, 此时,部分碎渣在阻挡段122的阻挡作用下随着环流的汤液回落到锅底110。另外一部分汤 液和碎渣则向上运动,该部分汤液与对流区102内的汤液发生垂直对流。随着汤液的沸腾, 当碎渣到达对流区102的顶端时,碎渣会朝四周扩散,而朝沉积区103运动。由于沉积区103 是位于对流区102的周缘,并与快速升温区101错开,因此该沉积区103内的对流现象较弱, 即汤液流动较为缓慢。同时加上快速升温区101汤液的上升作用,该上升的汤液的力作用在 沉积区103与对流区102的交界处,而将碎渣挤压在沉积区103内,使得碎渣沉积在沉积区 103内。由于对流区102内碎渣明显减少,因此使得对流区102内的汤液的对流更加顺畅。
[0043] 本实施例中,由于环流区104的环流作用,阻挡段122的阻挡作用,以及沉积区103 的沉积作用,使得对流区102内的碎渣明显减少,从而有利于对流区102内汤液的垂直对流。
[0044]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汤锅100还包括呈环状的并与所述汤锅 100同轴设置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段的内表面抵接,顶端低于所述汤锅 100的顶端,且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第二段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网位于沉 积区103与对流区102之间,而将沉积区103与对流区102隔开。由于在汤锅100内设置了过滤 网,因此当碎渣运动到沉积区103内时,过滤网对碎渣具有阻挡作用,能够进一步防止碎渣 回落至对流区102或快速升温区101内,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对流区102和快速升温区101内 碎渣的数量,既保证了对流区102内汤液对流的顺畅,又方便人们饮用汤液。此外,还可将用 于煮汤的汤料放置在过滤网与锅壁120之间,使得汤料既能够与汤液接触,又能够避免对汤 液对流造成影响。
[0045]具体地,所述第二段的内表面上环设有凸沿供所述过滤网插接。凸沿可以是彼此 相连的凸环,也可以是间隔设置的凸起。过滤网与凸沿插接的方式,方便随时更换过滤网, 具有连接简单的效果。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卡接的方式将过滤网与汤锅1〇〇连 接。如可在第二段的内表面上设置若干个开口向上的卡槽,若干个所述卡槽沿所述汤锅1〇〇 周向均勾分布,所述过滤网底端凸出形成有若个个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
[0046]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压力锅,该电压力锅包括汤锅100,该汤锅100的具体结 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压力锅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 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汤锅100可单 独使用,如汤锅100可置于明火上直接加热,当汤锅100被直接加热时,该电压力锅优选还可 包括与汤锅100配合的锅盖300。或者,该汤锅100可与电压力锅配合使用,且当该汤锅100与 电压力锅配合使用时,电压力锅包括形成有容纳腔的锅身200,盖设于锅身200上的锅盖 300,位于锅盖300底面的密封圈310,位于容纳腔底部中间的传感器210,及位于容纳腔底部 的发热盘230。锅身200、锅盖300及密封圈310共同形成密闭空间,汤锅100位于该密闭空间 内,锅底110与传感器210和发热盘230接触,该发热盘230将热量传递至汤锅100,从而加热 汤锅100内的汤液。传感器210用于检测汤锅100的压力及温度等,并将检测数据发送给位于 锅身200内的压力开关220,从而控制电压力锅的温度和压力。
[0047] 为了保证电压力锅内排气正常,在锅盖300上设有排气通孔,该排气通孔位于锅盖 300的中心位置,即位于汤锅100轴线方向附近。由于该电压力锅采用了上述形式的汤锅 100,与传统的压力锅相比,本实用新型汤液中的碎渣向四周扩散,并沉积在沉积区103内, 减少了碎渣随着沸腾的汤液上升至锅盖300的现象,从而降低了碎渣堵塞锅盖300的排气通 孔的风险。
[004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 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汤锅,包括锅底和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壁包括由下至上一体设置的第一段 和第二段,且所述第一段与所述锅底连接;所述第一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段的直径,且所 述第一段相对所述锅底的垂直高度为5mm至40mm。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为导流段,所述导流段相对所述 锅底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段为沉积段,所述沉积段的直径从下到上逐渐增大。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包括由下至上一体设置的导流段 和阻挡段,所述导流段与所述锅底连接,所述阻挡段与所述第二段连接,且所述阻挡段的直 径小于所述导流段的直径,所述第二段为沉积段,所述沉积段的直径从下到上逐渐增大。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段沿汤锅的径向朝所述汤锅内凸 出。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段沿汤锅的径向朝所述汤锅外凸 出。6.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段沿汤锅的径向朝所述汤锅外 凸出。7.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段倾斜设置。8. 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汤锅还包括呈环状的并与 所述汤锅同轴设置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段的内表面抵接,顶端低于所 述汤锅的顶端,且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第二段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的内表面上环设有凸沿供所述过 滤网插接。10. -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汤锅。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力锅的锅盖上具有排气通 孔,所述排气通孔位于所述锅盖的中心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汤锅和电压力锅,其中,所述汤锅包括锅底和锅壁,所述锅壁包括由下至上一体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且所述第一段与锅底连接;所述第一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段的直径,且所述第一段相对所述锅底的垂直高度为5mm至40mm。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汤锅内汤液的对流顺畅。
【IPC分类】A47J27/00, A47J27/08
【公开号】CN205214953
【申请号】CN201520989005
【发明人】陈佳, 张小林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