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头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6167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回转头枕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反向操作的回转头枕架。
【背景技术】
[0002]通常,为了使消费者能拥有更舒适的感受,汽车座椅或者沙发的头枕都采用角度可调整式的设计,实现这种设计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在座椅或沙发内设置一连接头枕的头枕架,头枕跟随头枕架的转动而改变与座椅或沙发之间的角度,这种设计令消费者能够根据自身使用情况调整头枕的倾斜角度,从而取得最佳的舒适效果。
[0003]为了实现上述功能,这种头枕架在结构上需要满足两个要求:第一,能够带动头枕相对座椅或沙发在一定范围的角度内自由转动以达到满意的位置,第二,当头枕调整到满意的位置后,头枕架能够固定头枕,防止头枕继续转动。
[0004]在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头枕与座椅或沙发之间的头枕架是通过头枕架内部的卡合齿与卡合位来实现头枕的转动及固定的,卡合齿与卡合位的配合使得头枕只能单方向调整,即只能相对座椅或沙发做正向转动,而往回的反向转动则被限制以实现头枕的固定。如果想往回调整头枕,需要先将头枕正向转动到最末端的位置,使头枕架中的卡合齿脱离与卡合位的卡合并处于自由状态(即不会卡合到卡合齿的状态),然后才可以反向转动头枕。
[0005]可见,现有的这种头枕架虽然能够实现角度的调整,但是在往回调整的时候却不能直接反向转动,其操作较为复杂且浪费时间。
[0006]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直接反向转动且操作简单的头枕架。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直接反向转动且操作简单的头枕架。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头枕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转动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中心螺栓、齿轮、调节螺母、弹性件及具有卡合齿的卡合件。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并呈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并呈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枢接于所述转动件的两端之间。所述齿轮转动地套设于所述中心螺栓,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具有两相对的第一夹持部,两所述第一夹持部转动地套设于所述中心螺栓并夹持所述齿轮,所述转动件的一端具有两相对的第二夹持部,两所述第二夹持部转动地套设于所述中心螺栓并夹持两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中心螺栓并为两所述第一夹持部及两所述第二夹持部提供夹紧力,所述转动件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卡合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齿轮卡合。所述卡合件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端部,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分别可脱离地抵顶所述容置腔的两侧壁,所述端部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之间具有释锁空间,所述第一侧壁抵顶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后所述卡合件藉由所述释锁空间下移而脱离与所述齿轮的卡合,所述第二侧壁抵顶所述容置腔的另一侧壁后所述卡合件藉由与所述齿轮的卡合限制所述齿轮转动,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卡合件之间并提供使所述卡合件卡合所述齿轮的弹力。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回转头枕架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连接有所述转动件及三个连接杆,当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摆动时,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的驱动,所述第二固定件也能够相对第一固定件摆动,从而使与第二固定件固定的沙发头枕相对与第一固定件固定的沙发本体改变位置,实现角度调节。在实际安装中,第一固定件固定不动而转动件摆动,为便于阐述回转头枕架的工作过程,将转动件假定为不动而第一固定件摆动。所述回转头枕架利用所述调节螺母与中心螺栓的螺纹连接来为两所述第一夹持部提供夹持所述齿轮的夹紧力,当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对转动件正向转动时,两所述第一夹持部藉由夹紧力带动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支架同步转动,而所述卡合件的所述端部与容置腔的底部之间具有所述释锁空间,因此当所述齿轮转动并驱使所述第一侧壁抵顶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后所述卡合件能够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力而向下滑动,从而脱离与所述齿轮的卡合,保证所述齿轮及第一支架的转动。当所述齿轮转过一个齿位后,所述弹性件向上抵顶所述卡合件并使所述卡合件重新回到与所述齿轮卡合的位置,所述第一侧壁脱离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当扳动与第二固定件固定的头枕时,第二固定件的摆动通过第二连接与及第三连接杆传递给转动件,第一固定件相对转动件反向转动,所述卡合件的所述第二侧壁被所述容置腔的侧壁所抵顶而导致所述卡合件无法向下移动,此时所述齿轮由于与所述卡合件卡合而无法转动,因此如果使用与正向转动时相同的力,第一固定件会保持该状态且不会相对转动件转动。当施加的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对所述摆动件产生的力矩大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及齿轮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第一夹持部会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及齿轮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第一固定件开始相对转动件反向转动,这种反向转动由施加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力启动,无需先将第一固定件相对转动件正向转动到最末端的位置,其操作过程简单,调整时间短。
[0010]较佳地,所述回转头枕架还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穿过两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并遮挡于所述齿轮的外缘。所述防护件将所述齿轮露出的部分遮挡,既对所述齿轮、所述卡合件起到保护作用,又可以防止手动操作所述回转铰链时手指被夹伤,且外观上更加好看。
[0011]较佳地,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的作用是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齿轮之间形成弹性缓冲,避免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齿轮之间的刚性接触,从而避免刚性磨损。
[0012]较佳地,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所述第二垫圈的作用是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弹性缓冲,避免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的刚性接触,从而避免刚性磨损。
[0013]较佳地,所述弹性件为两端定位于所述转动件的弹片,且所述弹片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抵顶于所述卡合件远离所述齿轮的一端。设置所述弹片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所述卡合件与所述齿轮的卡合,以使所述回转头枕架能够保持在使用状态而不会轻易转动;而将所述弹片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则能够使卡合件在所述齿轮转动时顶压所述弹片并移动,为所述齿轮的转动让出空间。
[0014]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及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上端,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上端呈分叉结构并形成两所述第一夹持部。
[0015]较佳地,所述转动件包括直杆及两第二夹持件,两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直杆的两侧,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容置腔开设于两所述第二夹持件。
[0016]具体地,每一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夹持板及盖板,所述夹持板固定于所述直杆,所述容置腔沿所述中心螺栓的轴向贯穿地开设于两所述夹持板,两所述盖板分别固定于两所述夹持板并遮盖所述容置腔及卡合件。所述盖板遮盖所述容置腔及卡合件,能够防止外部的灰尘及杂物落入所述容置腔内而影响所述卡合件与所述齿轮间的卡合,保证所述回转铰链正常工作。
[0017]更具体地,所述中心螺栓具有螺栓头,所述盖板与所述螺栓头之间及所述盖板与所述调节螺母之间设置有第三垫圈。。所述第三垫圈的作用是形成弹性缓冲,避免所述盖板与所述中心螺栓及调节螺母的刚性接触,从而避免刚性磨损。
[0018]具体地,每一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两侧边处分别设置有向另一所述第二夹持件延伸的定位部,两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四个所述定位部两两相对,所述回转头枕架还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穿过两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并遮挡于所述齿轮的外缘,且所述防护件的两端均定位于两相对的所述定位部之间。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回转头枕架的立体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回转头枕架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回转头枕架的侧视图。
[0022]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3]图5是图2中回转头枕架隐藏连接杆与第二固定件后的分解图。
[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回转头枕架中卡合件的安装位置立体示意图。
[0025]图7是图6中B处的放大图。
[0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