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炉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0948阅读:1254来源:国知局
烧烤炉底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烧烤炉底座,解决的传统烧烤炉难清洗、点火慢、热效率不高的问题。其涉及户外炉具,尤其涉及烧烤炉底座。其包括外壳和炉膛;外壳和炉膛顶面开放;炉膛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配合;外壳底部具有进风通道,炉膛底部设置进风口,进风通道与进风口导通,进风口与燃烧室底部导通。该烧烤炉底座通过置炉膛,有利于在烧烤时保护外壳不因为过热而变色,同时避免外壳过热烫伤使用者。同时该烧烤炉底座可配合烧烤网、煎盘、火锅等使用,从而实现一物多用功能。
【专利说明】
烧烤炉底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炉具,尤其涉及烧烤炉底座。
【背景技术】
[0002]烧烤炉作为一种烧烤设备,广泛应用于户外活动中,可以用来做羊肉串、烤肉等。烧烤炉分为3种,炭烤炉、气烤炉和电烤炉。户外活动中常用的为炭烤炉。传统的炭烤炉一般像一个书桌,有四个落地脚操作非常方便,把食材放在铁丝网上烧烤,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烧烤设备,缺点就是想到较大不方便携带。并且现有的烤炉的热辐射严重,稍不注意烧烤时常常被烤炉外壳烫伤。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烧烤炉底座,解决的传统烧烤炉难清洗、点火慢、热效率不高、容易被烫伤的问题。
[0004]以下给出对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简化概述以力图提供对此类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作为稍后给出的更加具体的说明之序。
[0005]发明人提供一种烧烤炉底座,包括外壳和炉膛;
[0006]外壳和炉膛顶面开放;炉膛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配合;
[0007]外壳底部具有进风通道,炉膛底部设置进风口,进风通道与进风口导通,进风口与燃烧室底部导通。
[0008]进一步,进风通道为中空柱状,高度为lcm-lOcm。
[0009]进一步,外壳和炉膛的上部连接,该连接处设置规则排列的散热孔组。
[0010]进一步,炉膛内侧面为碗状曲面。
[0011 ]进一步,烧烤炉底座还包括燃烧室,外壳,炉膛和燃烧室同轴设置。
[0012]进一步,烧烤炉底座还包括炭罐及起火盘,炭罐包为顶面开放的腔体,炭罐侧面为网状,炭罐底具有多个镂空的孔,炭罐下方设有起火盘,起火盘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件。
[0013]进一步,外壳侧面设置有通风孔。
[0014]进一步,外壳内部设置有送风装置,送风装置位于进风通道下方。
[0015]进一步,外壳底部侧面上设置开关旋钮,开关旋钮连接送风装置,用于开启、关闭及调整送风量。
[0016]进一步,进风通道为柱状,高度为Icm-1Ocm;外壳侧面设置有通风孔;外壳内部设置有送风装置,送风装置位于进风通道下方;外壳侧面靠近顶面的边沿处设置卡扣,用于固定烧烤炉底座和烹食器皿;外壳,炉膛和炭罐同轴设置;
[0017]外壳和炉膛的上部连接,炉膛上沿设置有散热孔组;炉膛内部为碗状曲面;
[0018]炭罐为顶面开放的腔体,炭罐侧面为网状,炭罐底面有多个镂空的孔,炭罐下方设有起火盘,起火盘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件;
[0019]烧烤炉底座配合烧烤网、煎盘和火锅;烧烤网、煎盘和火锅不可同时放置于烧烤炉底座。
[002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该烧烤炉底座通过置炉膛,有利于在烧烤时保护外壳不因为过热而变色,同时避免外壳过热烫伤使用者。同时该烧烤炉底座如图所示配合烧烤网、煎盘、火锅等使用,从而实现一物多用功能。为能达成前述及相关目的,这一个或更多个方面包括在下文中充分描述并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这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某些说明性特征。但是,这些特征仅仅是指示了可采用各种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若干种,并且本描述旨在涵盖所有此类方面及其等效方面。
【附图说明】
[0021]【【附图说明】】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所公开的方面,提供附图是为了说明而非限定所公开的方面,附图中相似的标号标示相似要素,并且在其中:
[0023]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的烧烤炉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的烧烤炉底座的外壳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5]图3a、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的烧烤炉底座结合炭罐和烧烤网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6]图3b、为图3a所示的组合示意图。
[0027]图4a、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的烧烤炉底座结合炭罐和煎盘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8]图4b、为图4a所不的组合不意图;
[0029]图4c、为图4b的剖面示意图;
[0030]图5a、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的烧烤炉底座结合炭罐和火锅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31]图5b、为图5a所不的组合不意图;
[0032]图5c、为图5b的剖面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外壳;
[0035]11、通风孔;
[0036]12、进风通道;
[0037]13、风扇;
[0038]131、电池;
[0039]14、外底板;
[0040]15、内底板;
[0041]16、旋钮;
[0042]17、通风孔;
[0043]3、炉膛;
[0044]31、散热孔;
[0045]33、位置指示(炉膛底部边沿靠近炉膛侧面);
[0046]34、进风口;
[0047]4、起火盘;
[0048]5、炭罐;
[0049]51、孔;
[0050]6、烧烤网;
[0051]7、煎盘;
[0052]8、火锅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解释目的阐述了众多的具体细节以提供对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透彻理解。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此类方面。
[0054]发明人提供一种烧烤炉底座,包括外壳I和炉膛3;外壳和火锅体可分离。夕卜壳和炉膛顶面开放;炉膛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配合;炉膛3从外壳顶面开口处放入。外壳底部具有进风通道12,优选的进风通道设置于外壳底部中心;进风通道12与火锅体2底部导通,用于将空气输送到炉膛底部。进风通道12优选为中空圆柱体,并高于外壳内部的底面。外壳侧面上具有规则排列的通风孔17,用于外壳内侧面和外侧面的空气交换,降低外壳的温度;同时设置散热孔有利于减少外壳的重量,提高烧烤炉的便携性能。炉膛上方可放置燃烧室,在一些实施例中,燃烧室由炭罐5和起火盘4组成,起火盘4中部设置有通风孔,炭罐4的侧面为金属网,底部为镂空铁板。如图3a-图5b所示,外壳,炉膛和燃烧室同轴设置。燃烧室位于炉膛内,在使用时,按如图3a-图5b所示顺序架设烧烤炉,即可便捷的开始烧烤。可以理解的是该烧烤炉底座上可择一架设烧烤网6、煎盘7或火锅体8,从而实现一物多用。
[0055]火锅体具有火筒和与炭筒一体的环形碗状,碗沿内可添加液体或食材。
[0056]炉膛底部设置进风口 34,进风通道12与进风口 34导通,进风口与燃烧室底部导通。从而形成直通的空气通道,保证燃烧室的燃烧时的空气供应。
[0057]该烧烤炉底座通过置炉膛,有利于在烧烤时保护外壳不因为过热而变色,同时避免外壳过热烫伤使用者。同时该烧烤炉底座如图所示配合烧烤网、煎盘、火锅等使用,从而实现一物多用功能。
[0058]优选的,进风通道为柱状,高度为lcm-lOcm,进风通道为中空柱状,其有利于将空气直接送达燃烧室下方。
[0059]外壳和炉膛的上部连接,该连接处设置规则排列的散热孔组。即散热孔沿着相接处排列,形成围绕炉膛的环。可以理解的是散热孔可以是设置在炉膛上,也可以是设置在外壳上。在架设烧烤炉底座时,散热孔不被其他部件遮盖。散热孔31有利于外壳内侧的空气与外侧的空气的交换,从而降低外壳的温度;同时,散热孔31减少了从炉膛直接传递到外壳的热量,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外壳的温度。因而可以保护外壳不会因为过热而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有利于减少由于高温而导致的外壳的黏附物的产生,从而有利于炉体外壳的清洗;同时设置合适大小和数量的散热孔31后,炉体外壳的温度可以降到50度以下,使用者可以触碰炉体外壳,而不会被烫伤。可以理解的是散热孔的大小和数量,与烧烤炉所采用的材质的厚度、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相关,不同材质的火锅所设置的散热孔的大小和数量是不同的,例如为了使外壳达到相同的温度,同样大小和结构的铁制的火锅和铜制的火锅,其散热孔的大小和数量是不一样的。
[0060]炉膛内侧面为碗状曲面,优选的该曲面具有反光作用。碗状曲面用于反射热量,减少烧烤时热量的损失,同时减少炉膛对热量的吸收,降低炉膛温度。上述反碗状曲面的反光面可以是通过在炉膛内侧面涂抹具有反光特性的涂料形成的,或时不锈钢炉膛的内侧表面作为反光面等。
[0061]炉膛底面靠近炉膛侧面处设置有凹陷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炉膛底面中心高于底面边沿,从而形成该凹陷部;其也可以是通过将金属材质的炉膛底部挤压,从而在炉膛底部形成开口向上的凹槽(未画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炉膛底面的进风口为柱状,柱体高于炉膛底部,从而炉膛底部、进风口和炉膛侧面形成一个可以蓄水的区域,该蓄水区域为凹陷部(如图3a所示),在开始烹饪时,向炉膛加入适量的液态水,液态水将聚集于炉膛底部的凹陷部(如位置指示33所示位置)。随着燃烧室内燃烧物的燃烧,液态水被加热蒸发,并在炉膛内侧面形成水蒸气的膜,该水蒸气的膜减少了油脂、固体颗粒等与炉膛直接作用而强附着于炉膛,从而有利于炉膛的清洗。
[0062]在一些实施例中,炭罐包括柱形的罐体和炭罐底,炭罐侧面为网状,炭罐底面具有多个镂空的孔51,炭罐下方设有起火盘4,起火盘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至少3个支撑件。将固体燃烧物从炭罐上部开口放入,并在起火盘内放入易燃液体或固体后点燃,随后将燃烧室、炉膛和外壳按图3a所示方式组合,即可快速引燃炭筒内的固体燃烧物,实现快速、便捷的点火。
[0063]外壳侧面设置有通风孔17,用于外壳内侧面和外侧面的空气交换,降低外壳的温度;同时设置散热孔有利于减少外壳的重量,提高火锅的便携性能。
[0064]外壳内部设置有送风装置,送风装置位于进风通道下方。如图2所示,外壳的底部包括内底面15和外底面14,内底面上设置进风通道12;在外壳侧面下部,内底面和外底面之间的区域,设置有通风孔11。优选的,外底面和内底面可拆卸。内底面和外底面之间具有容置送风装置的空间,送风装置(即风扇13)位于进风通道下方,用于向进风通道输送空气,从而有利于加快炭筒内的燃烧物的燃烧。优选的送风装置的扇叶与外壳底面形成一定的夹角。送风装置还可包括电池131,电池131连接风扇用于为风扇供电。可以理解的是送风装置也可以是通电源接口供电(即通过外接电源供电),电源接口设置于外壳上,电源接口可以是3.5mm电源接口、2.5mm电源接口、usb电源接口等,优选的设置于外壳上的电源接口为母头。
[0065]外壳底部侧面上设置旋钮16(即开关旋钮),旋钮连接送风装置,以便于开启、关闭及调整送风量,从而控制燃烧室内的燃烧物的燃烧剧烈层度。外壳侧面靠近外壳顶面的边沿处设置卡扣,用于固定外壳和火锅体,使火锅组合便于搬运。
[0066]进风通道为柱状,高度为Icm-1Ocm;外壳侧面设置有通风孔;外壳内部设置有送风装置,送风装置位于进风通道下方;外壳侧面靠近顶面的边沿处设置卡扣,用于固定烧烤炉底座和烹食器皿;外壳,炉膛和燃烧室同轴设置;
[0067]外壳和炉膛的上部连接,炉膛上沿设置有散热孔组;炉膛内部为碗状曲面;
[0068]燃烧室包括柱形的罐体和底部镂空设计的炭罐底,罐体为网状,炭罐底具有多个镂空的孔,炭罐下方设有起火盘,起火盘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件。支撑架可以是与起火盘一体的凸点,也可以是固定在起火盘固定的L或C形支脚。
[0069]上述烹食器皿至少为烧烤网、煎盘、火锅其中之一,烧烤网、煎盘、火锅不可同时放置于烧烤炉底座。
[0070]如图3b所示,烧烤网6的中部还设置遮挡部(未标注),优选的的该遮挡部为一圆形金属板,该金属板用于防止烧烤时油滴入炭罐,从而避免炭罐冒烟。
[007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主权项】
1.烧烤炉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炉膛; 外壳和炉膛顶面开放;炉膛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配合; 外壳底部具有进风通道,炉膛底部设置进风口,进风通道与进风口导通,进风口与燃烧室底部导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烤炉底座,其特征在于,进风通道为中空柱状,高度为Icm-1Ocm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烤炉底座,其特征在于,外壳和炉膛的上部连接,该连接处设置规则排列的散热孔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烤炉底座,其特征在于,炉膛内侧面为碗状曲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烤炉底座,其特征在于,炉膛底面靠近炉膛侧面处设置有凹陷部,用于盛放液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烤炉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炭罐及起火盘,炭罐为顶面开放的腔体,炭罐侧面为网状,炭罐底面有多个镂空的孔,炭罐下方设有起火盘,起火盘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烤炉底座,其特征在于,外壳侧面设置有通风孔。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烤炉底座,其特征在于,外壳内部设置有送风装置,送风装置位于进风通道下方。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烧烤炉底座,其特征在于,外壳底部侧面上设置开关旋钮,开关旋钮连接送风装置,用于开启、关闭及调整送风量。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烤炉底座,其特征在于,进风通道为柱状,高度为Icm-1Ocm;外壳侧面设置有通风孔;外壳内部设置有送风装置,送风装置位于进风通道下方;外壳侧面靠近顶面的边沿处设置卡扣,用于固定烧烤炉底座和烹食器皿;外壳,炉膛和炭罐同轴设置; 外壳和炉膛的上部连接,炉膛上沿设置有散热孔组;炉膛内部为碗状曲面; 炭罐为顶面开放的腔体,炭罐侧面为网状,炭罐底面有多个镂空的孔,炭罐下方设有起火盘,起火盘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件; 烹食器皿至少为烧烤网、煎盘和火锅体之一;烧烤网、煎盘和火锅体不可同时放置于烧烤炉底座。
【文档编号】A47J37/07GK205597785SQ201620142197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5日
【发明人】林立伟
【申请人】福州天行四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