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空中悬挂梁的预埋桩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9162发布日期:2018-06-15 13:0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中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空中悬挂梁的预埋桩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空中电车即以悬挂的方式在空中轨道下方运行的列车。这种列车最早出现在德国,已投入商业运行。同地铁及轻轨相比,悬挂式空中列车具有造价低,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2011年,该型列车的制造技术引入中国,截止2012年,国产化率已达到90%。上海、温州等城市预计将于2014年投入运营国内首批悬挂式空中列车。

第一条投入运营的空轨线路1984年在德国多特蒙德开通,一期总长1.05千米,连接多特蒙德大学的南北两个校区,当时耗资2400万马克。到2003年,当地共有两条线路投入运行,总长度为3.162千米。在计算机控制下,列车进出站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3厘米之内。

空中列车采用2节或4节车厢编组,聚焦中等运量的交通需求。连同乘客在内,空列每节车厢限载13吨,最多运输乘客75人次。如果按4节编组计算,单程载客人数为300人。列车设计速度为每小时50公里。按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计算,采用90秒正常发车间隔,运载量达每小时12000人次。“车厢里有座位,也有空间站立,我们设置单线最大运载量可达到15000人次,根据上海的客流情况,采取4节编组最为合适,车厢可循环双线往返,运行效率很高。”陈长桂说。据上海空列轨道技术有限公司项目专家介绍,空中列车的特点是低能耗、中等运量,对上海而言,比较适合郊区新城及专用运输联络线,考虑到空列的观光功能,开设滨江线也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往返机场航站楼、火车站、长途客运站之间或是交通枢纽与大型主题公园之间的空中列车,也有大量先例可循。根据不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空列将从运输和观光两个方面弥补中等运量交通的空白。谈及空中列车的能效和造价时,陈长桂告诉记者,一般每节地铁车厢每公里耗电5到6千瓦时,空中列车每公里仅耗电2.4千瓦时,相当于只有前者的一半。从造价看,包含列车、轨道、站台及信号控制系统在内,空中列车每公里工程总价在1.2亿元-1.5亿元,与地面有轨电车大致相当,约为地铁造价的1/5,轻轨、低速磁浮的1/2到1/3。

但是,目前的空中列车基桩大部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都是刚性件,其柔韧性差,对于跨度大于50米的位置,目前的基桩结构是不能完成搭接任务的,为了实现大跨度,目前的方案是通过增加基桩的几何尺寸,以便获得更大的承受力,造成了很多的冗余建设,基桩的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空中悬挂梁的预埋桩安装结构,解决目前的基桩承受力有限、韧性差、对于大跨度位置难以适应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进型空中悬挂梁的预埋桩安装结构,包括多个挖孔桩,在挖孔桩上浇筑基础承台形成一体结构,在基础承台上设置有主撑杆,主撑杆上对称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悬臂,在悬臂的末端安装有轨道梁,所述的悬臂为向下弯曲的弧形结构,两个悬臂的中部还设置有一个拉结臂。本发明采用基础承台作为整个基桩的基础,基础承台于挖孔桩浇筑形成整体,挖孔桩的穿插形成较为稳固的结构,在浇筑基础承台时预埋紧固件,将主撑杆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基础承台上,主撑杆为钢结构,其两侧分贝设置悬臂,对称设置的悬臂使得基桩受力较为均匀,本发明创新的采用了弧形结构的悬臂,悬臂的中部向上突出、两端向下形成弯曲结构,克服了韧性差的问题,利用弯曲结构的弹性,增加了悬臂的韧性,同时两个悬臂之间通过一个弯曲结构的拉结臂连接,使得两个悬臂的拉绳承载力大大提高,段时间的承载力可以由弹力来提供,在保持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承载力,对于大跨度即50至80米跨度的轨道梁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所述拉结臂的两端向下弯曲、中部向上突出形成弯曲结构。同理,通过采用弯曲结构的拉结臂,可以进一步增加悬臂的承载能力。

在所述主撑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沿轨道梁方向分布的斜撑杆。通过增加斜撑杆,可以支持跨度较大的承载,进一步的提高了承载力。

所述的斜撑杆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基础承台上的预埋件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滑动机构固定在主撑杆上。本发明的主撑杆和斜撑杆都是钢结构的,在突然增加负荷如列差经过的时候,其韧性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在温差较大的区域和实践,钢结构的热胀冷缩也会导致部分变形,为了保持较好的承载能力,又要避免钢结构内部的应力,本实用性通过采用滑动机构作为斜撑杆与主撑杆之间的连接部件,可以克服相对位移和内部的应力。

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一个沿主撑杆轴向设置的滑槽,在滑槽内设置有一个能够在滑槽内上下移动的滑块,所述斜撑杆连接在滑块上。具体地讲,滑槽是竖直设置在主撑杆上的,其中有一个滑块,滑块可以在滑槽内上下滑动,但受限于滑槽,其不能脱离滑槽,斜撑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基础承台上的预埋件固定连接,另一端铰接在滑块上,当主撑杆的一侧收到突然的外力时,微小的形变可以通过滑块的滑动来克服,当热胀冷缩的时候,滑块的滑动也克服了不同膨胀率、收缩量带来的相对移动,克服了其内部的应力,提高了整体的耐受能力和使用寿命。

所述斜撑杆的中部向下弯曲形成弯曲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改进型空中悬挂梁的预埋桩安装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形成,在浇筑时预埋紧固件,将主撑杆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基础承台上,主撑杆为钢结构,其两侧分贝设置悬臂,对称设置的悬臂使得基桩受力较为均匀,本发明创新的采用了弧形结构的悬臂,悬臂的中部向上突出、两端向下形成弯曲结构,克服了韧性差的问题,利用弯曲结构的弹性,增加了悬臂的韧性,同时两个悬臂之间通过一个弯曲结构的拉结臂连接,使得两个悬臂的拉绳承载力大大提高,段时间的承载力可以由弹力来提供,在保持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承载力,对于大跨度即50至80米跨度的轨道梁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本发明一种改进型空中悬挂梁的预埋桩安装结构,采用滑动机构作为斜撑杆与主撑杆之间的连接部件,可以克服相对位移和内部的应力;

3、本发明一种改进型空中悬挂梁的预埋桩安装结构,斜撑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基础承台上的预埋件固定连接,另一端铰接在滑块上,当主撑杆的一侧收到突然的外力时,微小的形变可以通过滑块的滑动来克服,当热胀冷缩的时候,滑块的滑动也克服了不同膨胀率、收缩量带来的相对移动,克服了其内部的应力,提高了整体的耐受能力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沿轨道梁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基础承台,2-主撑杆,3-悬臂,4-轨道梁,5-拉结臂,6-斜撑杆,7-连接件,8-滑槽,9-滑块,10-空中列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至2所示,本发明一种改进型空中悬挂梁的预埋桩安装结构,首先在建筑地面挖孔,然后在孔内浇筑钢筋混凝土形成挖孔桩11,然后在地面挖开表土,浇筑钢筋混凝土形成基础承台1,基础承台1与挖孔桩11上部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在浇筑时预埋紧固件,将主撑杆2通过连接件7固定在基础承台1上,主撑杆2为钢结构,其两侧分贝设置悬臂3,对称设置的悬臂3使得基桩受力较为均匀,悬臂3为向下弯曲的弧形结构,两个悬臂3的中部还设置有一个拉结臂5,拉结臂5的两端向下弯曲、中部向上突出形成弯曲结构,在悬臂3的末端安装有轨道梁4,轨道梁4内运行空中列车10,在主撑杆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沿轨道梁4方向分布的斜撑杆6,斜撑杆6的一端通过连接件7与基础承台1上的预埋件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铰接在一个滑块9单个,滑块9安装在一个滑槽8内,滑块9可以在滑槽8内上下滑动,滑槽8沿主撑杆2的轴向设置,通过滑动机构固定在主撑杆2上;本实施例中,悬臂3是向下弯曲的结构,连接臂5也是向下弯曲的结构,斜撑杆6的中部向下弯曲形成弯曲结构,如此的弯曲结构大大增加了基桩的韧性和承载能力。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