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陡峭地形下现浇结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177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临江陡峭地形现浇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浇结构设计中,现阶段我国现浇箱梁主要的施工方法主要可分为支架法、悬臂浇筑法和移动模架法三类。由于实际现场的不同,从这三大类中创新衍生出的方法更是数不胜数。本工程南广河节点互通立交工程主导的地质作用主要为剥蚀切割、河流侵蚀切割、冲积与微弱的构造作用,现浇箱梁下部支架形式由于受到地形条件限制采用少支架加满堂形式,同时此地形临江且高低落差比较大,场地硬化比较困难,所以下部采用桩式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要解决临江陡峭地形现浇结构施工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地形高低落差大,覆盖层地质松软地形下部基础的临江陡峭地形下现浇结构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临江陡峭地形下现浇结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是:

(1)人工进行材料搬运,挖孔桩设备进场

在前期设备、材料准备阶段,由于地条件限制,采用人工搬运进行材料进场;

(2)下部桩基孔位定位

根据技术指导方案进行桩基孔位现场定位,并利用十字样冲标识;

(3)桩基孔位成孔及预埋件的埋设

采用人工挖孔方法进行桩基成孔,浇筑混凝土及进行钢管立柱连接件预埋;

(4)节点焊接施工

桩基预埋件与少支架钢管立柱进行焊接施工。

上述(4)步骤中,桩基预埋件与少支架钢管立柱进行焊接时,对预埋节点远端的局部变形辅以火工进行矫正,同时保证焊接质量。

本发明的有益成果是:可以极大地提高下部基础稳定性,同时确保结构的整体性;本发明首次在陡峭地形条件下少支架基础桩式基础方法,其成功经验可以指导类型工程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桩式基础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专利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针对临江陡峭地形现浇结构下部基础施工方法的难点,措施是:

(1)进行现场勘察,确定施工方法,编制施工方案,通过计算确定钢管立柱间距。

(2)现场放样,确定桩基孔位并采用人工挖孔方式,直至达到持力层,确保桩基承载力。

(3)采用合的吊装设备,钢管立柱焊接时的临时锁定问题。

(4)组织足够的施工人员,安排合的施工顺序,加快施工速度。

(5)采用合吊装设备进行钢管立柱定位,进行临时固定焊接。

(6)桩基预埋件与少支架钢管立柱进行焊接时,对预埋节点远端的局部变形辅以火工进行矫正,同时保证焊接质量。

(7)钢管立柱间采用槽钢进行固定,确保其稳定性。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临江陡峭地形下现浇结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是:

(1)人工进行材料搬运,挖孔桩设备进场

在前期设备、材料准备阶段,由于地条件限制,采用人工搬运进行材料进场;

(2)下部桩基孔位定位

根据技术指导方案进行桩基孔位现场定位,并利用十字样冲标识;

(3)桩基孔位成孔及预埋件的埋设

采用人工挖孔方法进行桩基成孔,浇筑混凝土及进行钢管立柱连接件预埋;

(4)节点焊接施工

桩基预埋件与少支架钢管立柱进行焊接施工。

上述(4)步骤中,桩基预埋件与少支架钢管立柱进行焊接时,对预埋节点远端的局部变形辅以火工进行矫正,同时保证焊接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