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冷却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8803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冷却设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温控冷却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冷却设施。



背景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混凝土结构与结构之间、结构与基础之间或结构的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而产生的。由于约束的存在,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温升引起结构的温度变形受到约束而产生温度应力,当此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抗拉强度和极限拉伸值)时便产生了开裂。

传统采用金属冷却管来使混凝土内部降温,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从而减小温度应力。用金属冷却管成本大,安装慢并且由于大体积混凝土会有钢筋以及预埋件的干扰,更加增加了金属冷却管的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改善传统用金属冷却管的混凝土温控冷却系统成本大,安装慢,冷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冷却设施。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冷却设施,温控冷却设施包括有温控部分和冷却部分;温控部分为用于检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温度检测器;冷却部分为盘旋缠绕于混凝土轮廓外侧冷却管,冷却管的进液口设置于混凝土的中心部分,出液口设置于混凝土的边缘部分,出液口的位置高于进液口的位置;冷却管的形状为扁平圆形,冷却管的一侧与混凝土轮廓外侧相接触;冷却管的内部通有不间断流动的冷却液。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具体优化的,冷却管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冷却管布置形式为平面螺旋线形式。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具体优化的,冷却管在混凝土的外侧进行多层布置。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具体优化的,冷却管的厚度为3-6mm;冷却液为水,冷却液的流速为1m/s-3m/s。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比采用传统采用金属冷却管成本低;

2)采用聚乙烯冷却管安装简单;

3)可以根据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结构确定具体布置方案,冷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管设置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所示:1、混凝土,2、冷却管,3、进液口,4、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冷却设施,温控冷却设施包括有温控部分和冷却部分;温控部分为用于检测大体积混凝土1温度的温度检测器;冷却部分为盘旋缠绕于混凝土1轮廓外侧冷却管2,冷却管2的进液口3设置于混凝土1的中心部分,出液口4设置于混凝土1的边缘部分,出液口4的位置高于进液口3的位置;冷却管2的形状为扁平圆形,冷却管2的一侧与混凝土1轮廓外侧相接触;冷却管2的内部通有不间断流动的冷却液。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具体优化的,冷却管2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冷却管2布置形式为平面螺旋线形式。冷却管2在混凝土1的外侧进行多层布置。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具体优化的,冷却管2的厚度为3mm;冷却液为水,冷却液的流速为1m/s。

本例为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冷却设施,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1等大体积混凝土1的养护降温,采用聚乙烯冷却管2的软管方式连接,可分层布置在大体积混凝土1内部。首先根据大体积混凝土1的结构以及内部钢筋、预埋件布置形式确定聚乙烯冷却管2的布置形式,布置时进液口3布置在大体积混凝土1中部水化热较高的地方,出液口4布置在边缘水化热较低的地方。温控冷却设施采用聚乙烯冷却管2,按平面螺旋线形式布设,可根据大体积混凝土1厚度进行多层布置,且每层为一组各设置进液口3和出液口4,各自组成一个独立的冷却管2循环系统。聚乙烯冷却管2布置时进液口3设置在大体积混凝土1的中心部分,出液口4设置在边缘部分。如遇到预埋件和钢筋干扰时可适当调整布置路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比采用传统采用金属冷却管2成本低;2)采用聚乙烯冷却管2安装简单;3)可以根据大体积混凝土1内部结构确定具体布置方案,冷却效果更好。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