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马桶洁具领域,具体涉及省力节水脚踏式坐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脚踏式坐便器结构复杂需要水压高,极易出现故障且维修难,且封水阀多采用压簧式结构,且封水阀多采用压簧式结构,冲水时,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踩动脚踏板,冲水,对于老人或者小孩来说,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力、节水、寿命长的省力节水脚踏式坐便器。
省力节水脚踏式坐便器,包括马桶水箱、马桶盆、马桶底座、马桶盖;
所述的脚踏式坐便器,还包括冲水联动机构,冲水联动机构为:踏板与踏板臂相连,踏板臂连接轴固定在与马桶底座一体成型的固定孔内,踏板连接杆与第二牵引线活动连接,第二牵引线另一端缠绕在圆轮上,圆轮固定在马桶底座内的轮座轴上,第一扇形轮固定在轮座轴上,其上缠绕第三牵引线,轮座轴设置在轮座上,轮座固定在马桶座内的支撑架上;
所述的马桶水箱内设有放水按钮;第三牵引线与设置在马桶水箱内的杠杆的一端活动固定,杠杆的中间设置有凸起支臂,通过第三牵引线的牵引可自动按压放水按钮,杠杆的另一端活动固定在马桶水箱内的固定支架上;
马桶盆的排水口与设置在马桶底座内的圆形小桶相通,圆形小桶固定在支撑架上,圆形小桶的下端开口与支撑架上的开口重合,并连通下水道;圆形小桶内设置有活塞,活塞内设有溢水孔,活塞连接第一牵引线,第一牵引线穿过活动固定在小桶边缘的双滑轮连接到与轮座轴相固定的第二扇形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圆轮、扇形轮、踏板、轮座、支撑架、双滑轮都为塑料材质,所有牵引线都采用尼龙绳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滑轮及牵引线的使用,能够达到踩踏踏板省力的积极效果,方便老人、小孩及力气较小的人群使用;
(2)使用圆轮、扇形轮解决了连接件之间摩擦力大、易磨损、噪音大的问题。
(3)通过小桶、活塞的使用,马桶不会堵塞;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所有部件都与马桶分离安装,并不是一体结构,方便马桶各个部件的拆卸维修,延长了马桶的使用寿命;
(4)活塞封水方式为自由落体式,封水效果好。
(5)活塞上设有溢水孔,在进水系统出现故障,一直渗水状态下,溢水孔能够及时将多余的水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I部分A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Ⅱ部分A向示意图。
图中,1:马桶水箱;2:马桶盆;3:踏板;4:圆轮;5:轮座;6:马桶座;7:第二牵引线;8:杠杆;9:第三牵引线;10:第一牵引线;11:圆形小桶;12:活塞;13:双滑轮;14:放水按钮;15:轮座轴;16:第二扇形轮;17:凸起支臂;18:固定孔;19:踏板连接杆;20:踏板臂;21:第一扇形轮;22: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3,省力节水脚踏式坐便器,包括马桶水箱1、马桶盆2、马桶底座6、马桶盖;所述的脚踏式坐便器,还包括冲水联动机构,冲水联动机构为:踏板3与踏板臂20相连,踏板臂连接轴固定在与马桶底座6一体成型的固定孔18内,踏板连接杆19与第二牵引线7活动连接,第二牵引线7另一端缠绕在圆轮4上,圆轮4固定在马桶底座6内的轮座轴15上,第一扇形轮21固定在轮座轴15上,其上缠绕第三牵引线9,轮座轴15设置在轮座5上,轮座5固定在马桶座内的支撑架22上;
所述的马桶水箱1内设有放水按钮14;第三牵引线9与设置在马桶水箱1内的杠杆8的一端活动固定,杠杆8的中间设置有凸起支臂9,通过第三牵引线9的牵引可自动按压放水按钮14,杠杆8的另一端活动固定在马桶水箱1内的固定支架上。
马桶盆2的排水口与设置在马桶底座6内的圆形小桶11相通,圆形小桶11固定在支撑架22上,圆形小桶11的下端开口与支撑架22上的开口重合,并连通下水道;圆形小桶内设置有活塞12,活塞内设有溢水孔,活塞12连接第一牵引线10,第一牵引线10穿过活动固定在小桶边缘的双滑轮13连接到与轮座轴15相固定的第二扇形轮16上。所述的圆轮、扇形轮、踏板、轮座、支撑架、双滑轮都为塑料材质,所有牵引线都采用尼龙绳材质。
当需要冲水时,踩下踏板3,带动第二牵引线7向后运动,从而使圆轮4旋转,由于圆轮4与轮座轴15固定,从而带动轮座轴15旋转,与轮座轴相固定的第一、第二扇形轮都一同旋转,第一扇形轮21的旋转带动其上的第三牵引线9向下运动,从而带动阀门杠杆8向下,使连接在阀门杠杆8上的凸起支臂17向下运动,从而按压放水按钮14,使自来水进入马桶进水口17,第二扇形轮16的旋转带动第一牵引线10向下,从而使活塞12向上运动,将排水口打开,脏水冲入下水道。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