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缠丝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092阅读:1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缠丝过滤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缠丝过滤器,属管井过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供水管井简称管井,管井是垂直安装在地下的取水或保护地下水的管状构筑物,是工农业生产、城市、交通、国防建设的一种给排水设施。管井按用途可分为供水井、排水井、回灌井;按地下水的类型分为压力水井(承压水井)和无压力水井(潜水井)。过滤器是供水管井主要的构件之一,过滤器分为圆孔过滤器、包网过滤器、填砺过滤器、贴砺过滤器、缠丝过滤器等,目前国内管井应用最广泛的为缠丝过滤器。缠丝过滤器是由管材穿孔作骨架,外缠金属丝制作而成,其孔形有圆孔、条形孔等。现有的缠丝过滤器由于材质和结构的原因,在使用过程中受地下水的影响极易被腐蚀和堵塞,特别是在水位经常变化的位置,很容易出现大的孔洞,进而产生流沙磨损水泵,烧毁电机,使管井的使用寿命降低。在另一方面,现有缠丝过滤器的垫筋通常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过滤管上,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更换起来非常不便,增加了劳动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方便制作的双层缠丝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层缠丝过滤器,包括过滤管、内垫筋、外垫筋、内滤丝和外滤丝,其特征在于:过滤管圆周上纵向均布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活动安装有内垫筋,安装槽之间的过滤管管壁上设置有过滤孔,内垫筋的外表面由上至下间隔状设置有滤丝槽,内滤丝通过滤丝槽缠绕在过滤管圆周上,内滤丝外侧的过滤管圆周上间隔置有外垫筋,外垫筋的内表面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内滤丝槽,外垫筋通过内滤丝槽与内滤丝相互卡接;外垫筋的的外表面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外滤丝槽,外滤丝通过外滤丝槽缠绕在过滤管圆周上,内垫筋和外垫筋两端的过滤管上分别螺纹安装有挡箍,内垫筋和外垫筋与挡箍接触连接。

所述的内垫筋与外垫筋之间呈错位状设置。

所述的安装槽为梯形槽。

所述的外垫筋上的内滤丝槽和外滤丝槽呈错位状设置。

所述的内滤丝与外滤丝之间分别呈错位状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双层缠丝过滤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金属滤丝缠丝完毕后,可在滤丝表面采用聚酯/环氧粉涂层,以增加其耐腐蚀性。亦可直接采用塑料滤丝替代金属滤丝,降低过滤器的制造成本。该过滤器由于采用双层滤丝结构,提高了过滤器的强度,进而提高了管井的使用寿命,且内垫筋通过安装槽活动安装在过滤管圆周上,方便了生产过程中的更换,降低了劳动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垫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管,2、内垫筋,3、外垫筋,4、内滤丝,5、外滤丝,6、过滤孔,7、安装槽,8、内滤丝槽,9、外滤丝槽,10、挡箍。

具体实施方式

该双层缠丝过滤器包括过滤管1、内垫筋2、外垫筋3、内滤丝4和外滤丝5。过滤管1圆周上纵向均布有安装槽7。安装槽7为梯形槽。安装槽7内活动安装有内垫筋2,安装槽7之间的过滤管1管壁上设置有过滤孔6。

内垫筋2为与安装槽7对应的梯形长条体;内垫筋2的外表面由上至下间隔状设置有滤丝槽,内滤丝4通过滤丝槽缠绕在过滤管1圆周上。内滤丝4外侧的过滤管1圆周上间隔置有外垫筋3,内垫筋2与外垫筋3之间呈错位状设置。

外垫筋3的内表面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内滤丝槽8,外垫筋3通过内滤丝槽8与内滤丝4相互卡接;由此增加相互间的稳定性。外垫筋3的外表面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外滤丝槽9,外滤丝5通过外滤丝槽9缠绕在过滤管1圆周上。外垫筋3上的内滤丝槽8和外滤丝槽9呈错位状设置。内垫筋2和外垫筋3两端的过滤管1上分别螺纹安装有挡箍10,内垫筋2和外垫筋3与挡箍10接触连接。

该双层缠丝过滤器的内滤丝4与外滤丝5之间分别呈错位状布置。

本实用新型使用金属材质的滤丝缠丝完毕后,可在滤丝表面采用聚酯/环氧粉涂层,以增加其耐腐蚀性,亦可直接采用塑料材质的滤丝,使制造成本降低。

该双层缠丝过滤器滤丝之间的间隙由含水层中砺沙颗粒的大小确定。该过滤器通过双层滤丝的结构设置,使过滤器的强度和过滤质量得以提高。工作时,通过滤丝之间的间隙使水渗透,从而阻止泥沙从过滤孔6进入管柱,防止泥沙磨损水泵,烧毁电机,提高了管井使用的寿命。并且内垫筋2通过安装槽7活动安装在过滤管1圆周上,方便了生产过程中的更换,降低了劳动人员的工作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