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膨胀套管水井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088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可控膨胀套管水井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进一步是水井修复装置,尤其是采用可控膨胀套管的水井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是依靠水井提供作物的灌溉水源的。此外,还有工业生产、居民饮水、地温空调等,都涉及到水井。因此,水井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水井的使用时间的延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井壁破洞、裂缝、脱节、尼龙网脱落、破损等现象,从而影响到水井的出水及正常使用,严重时会导致水井报废。这就需要对水井进行修复。每年因地质结构、消耗等因素损坏的水井约6%-7%,如果不进行维修,这些水井将直接报废,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由于现代水井空间狭小,各地地况复杂,井管所用材料众多,如水泥管、钢管、铸铁管、塑料管等。长期以来,水井维修一直没有技术性的突破,仍以二次整体套管为主。但二次套管存在着诸多弊端:不仅投资很高,且风险大,往往影响水井的正常渗水量。其适应性较差,以至于对一些变形较大的水井无法修复。而且,作业机械结构复杂、笨重、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膨胀套管水井修复装置,它可以方便地对需要封堵的井段进行封堵,从而延长水井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可控膨胀套管水井修复装置,分为井段套管封堵装置,套管膨胀动力服侍装置二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井段套管封堵装置包括:套管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膨胀段,膨胀段上设置若干个长短相同的纵向裂纹;上挤压圈置于套管上部管筒内,上挤压圈的上部设置有上横挡凹槽;下挤压圈置于套管下部管筒内,下挤压圈的下部设置有下横挡凹槽;套管膨胀动力服侍装置包括油泵、油缸挂件,油缸挂件的结构包括:上横挡上设置有挂环,油缸悬挂于上横挡上,油缸缸体上设置有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油泵;油缸的活塞杆下部连接着调节臂,调节臂内设置有螺旋杆,螺旋杆下部轴连接挂块,挂块下部轴连接下横挡,下横挡一边设置有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案进一步实现:

所述上挤压圈、下挤压圈均为桶状结构,其包括较细的引导段、由细变粗的外撑段、较粗的稳定段三部分;引导段将挤压圈导入套管内,外撑段将套管的膨胀段径向撑挤。

所述膨胀段内侧的管壁上设置有挡环。

所述膨胀段设置20-40厘米长。

所述膨胀段周围设置有密封衬材。

所述纵向裂纹为4-8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效果:1、封堵效果好。通过实践表明,通过膨胀方式将套管固定于井内,封堵效果好,对水井的治水量影响小,风险低。2、可调节。可根据井损段的实际需要任意长短。3、成本低。由于只针对问题井段进行封堵,因此用料少,费用低。4、操作方便。本机械总体紧凑,总体重量轻,操作方便快捷。5、不影响水泵的出入。施工完成后,套管两端呈喇叭口状,利于水泵上下出入。6、适应性广。不受井管材质、深度、口径大小的限制;不受井管材料如水泥管、钢管、铸铁管、塑料管的限制;可针对水井壁的破洞、裂缝、脱节、断节、尼龙网脱落、破损等一切需要封堵的井段进行封堵。总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地修复水井,从而延长水井的使用寿命;是对水井维修技术一个质的提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挤压圈1、上横挡槽1-1、密封衬材2、套管3、裂纹4、下挤压圈5、下横挡槽5-1、挂环6、上横挡7、进油孔8、油缸9、出油孔10、调节臂11、螺旋杆12、挂块13、下横挡14、配重块1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分为井段套管封堵装置,套管膨胀动力服侍装置二部分,其中,井段套管封堵装置包括:套管3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膨胀段,膨胀段上设置若干个长短相同的纵向裂纹4(一般4-8条),膨胀段一般设置20-40厘米长(优选25-35厘米,再优选为28-32厘米),膨胀段外围设置有密封衬材2(密封衬材包括橡胶、尼龙等),以确保套管与井壁的高度密封;膨胀段内侧的管壁上设置有挡环,用于控制挤压圈移动的行程(也即液压缸活塞杆的行程);挤压圈包括上挤压圈1与下挤压圈5,上挤压圈1置于套管3上部管筒内,由上向下挤压;上挤压圈的上部设置有上横挡凹槽1-1;下挤压圈5置于套管3下部管筒内,由下向上挤压;下挤压圈5的下部设置有下横挡凹槽5-1;上下挤压圈均为桶状结构,其包括较细的引导段、由细变粗的外撑段、较粗的稳定段三部分;引导段将挤压圈导入套管3内,外撑段将套管3的膨胀段径向撑挤,使膨胀段较套管3中部粗,从而起到类似膨胀螺丝的作用,使套管3固定于井壁上。

套管膨胀动力服侍装置包括油泵、油缸挂件,油缸挂件的结构包括:上横挡7上设置有挂环6,油缸9悬挂于上横挡7上,油缸9包括缸体、以及缸体内的活塞杆,活塞杆下部连接着调节臂11,调节臂11内设置有螺旋杆12,螺旋杆12下部轴连接挂块13,挂块13下部轴连接下横挡14,下横挡14一边设置有配重块15。

本实用新型设有两个长度调节装置:其一,通过旋转,可实现螺旋杆12的伸长与缩短;其二,油缸9缸体上设置有进油孔8和出油孔10,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油泵,通过操作油泵,可实现油缸9活塞杆的伸缩。通过长度调节装置,从而具有较大的适应性,选择不同长度、不同粗细的套管(其它设备如挤压圈5的口径等,也作相应的调整),即可满足对不同长度问题井段的维修作业需求。

使用过程:第一阶段,输送套管:向下输送套管3时,将油缸挂件穿入套管3内,上挤压圈1置于套管3上部管筒内,下挤压圈5置于套管3下部管筒内;将套管膨胀动力服侍装置穿于套管3内,其中,上横挡7置于上横挡凹槽1-1内;下横挡14置于下横挡凹槽5-1内;将绳索绑于挂环,徐缓释放绳索,从而将套管3及油缸挂件输送到问题井段处;第二阶段,安放套管:操作液压泵(操作液压阀),使活塞杆内收,形成上挤压圈1下挤、下挤压圈5上挤,从而撑开套管3的膨胀段,将套管3固定于问题井段处。第三阶段,提升挂件:操作液压泵(操作液压阀),使活塞杆外放,在配重块15的作用下,下横挡14由横向变为竖向或斜竖向,拉拽绳索实现油缸挂件的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