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渡段套多桩的海上风电桩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5686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渡段套多桩的海上风电桩基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渡段套多桩的海上风电桩基础。



背景技术:

在能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风机基础作为海上风电机组的支撑体系,负责将基础过渡连接段传递的风机荷载以及自身受到的波荷载、水流荷载以及靠泊力和撞击力等传递到地基土中,在保证海上风电整体安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桩基础由于其优良的性能一直备受青睐,成为海上风电基础的主要型式,世界范围内95%以上的海上风电基础都采用桩基础。但是随着风机机组单机容量的越来越大,基础的桩基和壁厚也显著增加,随之既增加了成本,也增加了施工难度。其中大直径桩的嵌岩问题是风机基础发展的制约因素。大直径的桩基嵌岩需要大型施工船只,打桩和钻机设备,施工费用昂贵,工期长,风险高,是世界性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渡段套多桩的海上风电桩基础,施工难度低、周期短,经济效益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渡段套多桩的海上风电桩基础,包括一过渡管桩和多根内管桩,所述过渡管桩包括位于下部的圆筒状下段、中部的下大上小的圆锥段和上部的圆筒状上段,所述下段外径与圆锥段最大外径相等,所述上段外径与圆锥段最小外径相等,所述内管桩的上部均布在过渡管桩下段内部,所述下段内部间隙内填充有灌浆,所述上段顶部设置有法兰。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桩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桩内设置有填充物。当然,也可以不填充。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物为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砂石。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桩的桩径大于1m,桩距为1-3倍桩径。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桩位于下段内部的长度为桩径的1-5倍。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管桩下段外侧壁底部设置有防沉板。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桩外侧壁与下段内侧壁之间焊接有抗剪键。当然,也可以不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桩底部深入地面,内管桩可以嵌岩也可不嵌岩;过渡管桩的上段通过法兰与风机塔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结构由多个小直径的内管桩组合在一起并通过灌浆与过渡管桩连接的海上风电桩基础。内管桩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格构式结构,增大了结构惯性矩,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与水平承载力,减小了桩身水平位移,提高了基础抗倾覆能力,降低了基础结构的动力响应。内管桩可以嵌岩也可不嵌岩,且嵌岩施工方便,技术成熟,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施工风险和费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段内部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过渡管桩,11-下段,12-圆锥段,13-上段,2-内管桩,21-填充物,3-灌浆,4-连接件,5-法兰,6-风机塔筒,7-防沉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过渡段套多桩的海上风电桩基础,包括一过渡管桩1和三根内管桩2,所述过渡管桩1包括位于下部的圆筒状下段11、中部的下大上小的圆锥段12和上部的圆筒状上段13,所述下段11外径与圆锥段12最大外径相等,所述上段13外径与圆锥段12最小外径相等,所述内管桩2的上部均布在过渡管桩下段11内部,所述下段11内部间隙内填充有灌浆3,所述上段13顶部设置有法兰5。上段外径8m,高度10m,圆锥段高6m,上段高4m。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桩2之间通过连接件4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桩2内设置有填充物21。

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为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砂石。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桩2的桩径为2m,桩距为2m。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桩2位于下段内部的长度为10m,底部深入岩层,深度为8m。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管桩下段外侧壁底部设置有防沉板7。

具体施工过程:将内管桩全部打入岩层;用连接件将各个内管桩焊接在一起;将过渡管桩套在内管桩上,并固定;在过渡管桩下段灌浆;最后安装风机塔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