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陡坡山地型湖滨带生态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6995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陡坡山地型湖滨带生态修复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陡坡山地型湖滨带生态修复结构,属于库滨、湖滨、河岸地带的防护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外传统的湖滨带物理基底治理多采用如砌石、混凝土面板、抛石等刚性的护坡措施,这些非生态型护坡措施通常侧重于防洪安全,最大的优点就是坚固、耐久,但由于岸坡水汽微循环系统被隔离,生物生境被破坏,导致整个护岸成为一个封闭体系,对动植物、微生物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在生物、景观、亲水性方面不能满足要求,甚至大范围的刚性防护在夏季可能会引发局部范围的热岛效应。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310512051.8公开了一种滨江游赏型湿地恢复模式结构,其在江岸高水位以下设水生植物净化区,高水位以上设水岸固土防蚀区,防蚀区以外远水一侧设水上森林恢复区;其中,所述的水生植物净化区常水位以下种植水生浮叶植物,常水位以上高水位以下种植高杆挺水植物,种植方式均采用自然散生密植;其中,所述的水岸固土防蚀区用护坡砖铺设,宽度为2~3米;其中,所述的水上森林恢复区为湿生乔灌木自然混交组成的拟生群落结构,作到高矮匹配、色相结合、优劣互补、同栖共生。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0710130721.4公开了一种库滨带生态防护系统,其由岸顶林草防护带、岸坡生态防护带和滩地防护带三部分构成。岸顶林草防护带包括前端库滨生态防护林带和截流沟,前端库滨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在岸顶带状区域,截流沟沿岸肩延伸,沟槽铺碎石防冲。岸坡防护由多层复合土工织物加强结构与层间灌木构成,岸坡基础采用掺土砂砾料夯实,坡脚为块石护脚,护脚侧面植苗防护。滩地防护带由高到低包括滩地防护林带、植被防冲石笼和浅水区湿生植被带,所述植被防冲石笼由内装卵石的长笼状土工格栅和活体柳木桩构成。

上述这些专利对于坡度大于25°陡坡山地型湖滨,无法适用,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陡坡山地型湖滨带生态修复结构,该生态修复结构通过在陡坡山地型湖滨带构建生态型物理基底,有效解决了水生植物和物理基底和谐共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陡坡山地型湖滨带生态修复结构,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沿岸坡向湖滨中心方向依次设置有乔灌草带、挺水植物带和抛石护岸带;在挺水植物带的设置区域内布置有防浪装置。

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构建了生态型物理基底,科学配置植物群落,沿岸坡向湖心方向依次设置乔灌草带、挺水植物带和抛石护岸带等组成的不完全演替系列模式,以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护与护岸、水质净化、景观美学等多种功能。此外,通过设置防浪装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生态修复结构具有自我修复、自我净化等功能,具有施工设备少、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特点,亦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抛石护岸带包括设置在坡脚处的挡土墙和设置在挡土墙上侧的抛石护岸,由此,挡土墙和抛石护岸保证生态型物理基底稳固可靠。进一步地,所述抛石护岸上侧沿坡面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雷诺护垫。为了更稳固地固定雷诺护垫,在岸坡上开有多条沟槽,所述雷诺护垫嵌设在相应的沟槽内。优选地,相邻两个雷诺护垫的水平高程间距为0.3m-0.7m。进一步地,相邻两个雷诺护垫之间设有多个生态袋。

为了保障生态袋稳固可靠,在至少每两层生态袋上铺设有一层加筋格栅,该加筋格栅一端固定在生态袋的结构扣上。

优选地,所述乔灌草带包括位于乔木和灌木,其中灌木为五节芒和狗牙根中的至少一种,乔木为河柳、落羽杉、水杉和桑树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挺水植物带内的植物沿高程呈带状种植,其中挺水植物带的上部区域种植有酸膜、水葱、香蒲和花叶鱼腥草中的至少一种,挺水植物带的中部区域种植有芦苇、芦竹、水蓼中的至少一种,挺水植物带的下部区域种植有虉草和狗牙根中的至少一种。由此,耐水时间长的挺水植物设置在下部区域,耐水时间短的挺水植物设置在上部区域。

优选地,所述防浪装置包括网状部件和将网状部件固定在边坡上的固定结构,其中网状部件的网孔孔径为3cm-1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雷诺护垫、生态袋等构建生态型物理基底,保证湖滨带稳定、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岸坡水汽微循环系统,提高湖滨带生态景观;

2、本实用新型通过科学配置植物群落,沿岸坡向湖心方向依次种植乔灌草带、挺水植物带和抛石护岸带。乔灌草带主要种植园林景观树种,达到绿化岸坡、提升岸坡周边景观效果。挺水植物带主要种植耐淹、耐旱、适应性强、对土壤选择不严的适生植物,旨在覆绿岸坡,减少因降雨、人为扰动裸露岸坡产生的水土流失。抛石护岸带主要有浆砌石挡土墙、抛石等组成,堆砌在湖滨带下游侧,起到稳定岸坡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构建了简易、环保的防浪装置,该装置采用草绳网格+竹签组合,采用环保材料,对水体无污染,且造价成本低,方便施工人员施工。

总之,本实用新型技术主要适用于陡坡山地型湖滨带的生态修复、水土流失防治,通过构建生态物理基底,实现了湖滨带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防浪装置的一种典型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在图中

1-乔灌草带;2-挺水植物带;3-抛石护岸带;4-原地面线;5-边坡修整、土壤改良;6-雷诺护垫;7-生态袋;8-挺水植物(耐淹时间较长);9-防浪装置;10-挡土墙;11-抛石护岸;12-水位;13-乔木(景观树种);14-灌木(景观树种);15-挺水植物(耐淹时间较短);16-草绳网格;17-竹钉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一种陡坡山地型湖滨带生态修复结构,依托某湖湖滨带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研究项目,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a、水淹试验

进行水淹试验,筛选适宜于湖滨带生长的优势、先锋植物。主要针对水蓼、酸膜、水葱、香蒲、芦苇、芦竹、花叶鱼腥草、狗牙根、虉草,试验试验达6个月。重点研究乡土草本虉草,该草种耐淹、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对土壤选择不严格,可采用撒播、移植以及切割根状茎进行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培育。

b、物理基底构建

如图1所示,陡坡山地型湖滨带(坡度大于25°)边坡较陡,需采取物理基底加固措施,多采用边坡修整+抛石压脚+雷诺护垫+生态袋护岸组合。

1) 首先在坡脚向上0.5m-1.0m范围内设置抛石压脚,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抛石下游侧设置一排护脚墙拦挡。

2) 紧挨着抛石沿坡面向上每隔0.5m(高程)设置雷诺护垫护坡,雷诺护垫高0.5m,宽1.0m。雷诺护垫沿现状边坡安装(为保证护垫的稳定,沿边坡开挖土质沟槽,沟槽上堆砌雷诺护垫),各网箱之间采用8#铅丝连接并固定,网箱安装好后,填装块石料并进行平整,不存在凹陷、凸起现象,然后盖好箱盖,采用铅丝绑紧箱盖。

3) 雷洛护垫间0.5m(高程)裸露区域采用生态袋护坡。首先往生态袋内填装基质,采用封口扎带(高强度、抗紫外线)或现场用小型封口机封制。其次沿边坡安装生态袋,将生态袋结构扣水平放置两个袋子之间靠近袋子边缘的地方,以便每一个生态袋结构扣跨度两个袋子,摇晃扎实袋子以便每一个标准扣刺穿袋子的中腹正下面。每层袋子铺设完成后在上面放置木板并由人在上面行走踩踏,用来确保生态袋结构扣和生态袋之间良好的联结。铺设生态袋时,注意把袋子的缝线结合一侧向内摆放,每垒砌三层生态袋便铺设一层加筋格栅,加筋格栅一端固定在生态袋结构扣。

重复上述施工步骤,直至生态袋铺设完成。

c、乔灌草带

乔木选择河柳、落羽杉、水杉、桑树等,灌木选择五节芒、狗牙根等。采取园林绿化的方式造型,以提湖滨带顶部的自然环境。

d、挺水植物带

要求沿高程呈带状种植,耐淹时间较长的虉草、狗牙根等种植在边坡下部区域,芦苇、芦竹、水蓼等种植在中间区域,酸膜、水葱、香蒲、花叶鱼腥草等种植在边坡上部区域。

1) 缓坡滩地型湖滨带物边坡采取撒播和铺草皮的方式,大面积种植。狗牙根、虉草草籽撒播密度为10g/m2,狗牙根草皮采取密铺的方式,选用一级优良草皮。

2) 陡坡山地型型湖滨带下部边坡种植虉草,采用移植、扦插的方式。将湖滨带周边长势良好的虉草采取移植到水生植物种植区,采用挖穴种植,移植密度为10兜/m2。虉草无性繁殖采用切割根状茎扦插的方式,切割的根茎长度以50cm为宜,在边坡上沿等高线开槽,将其埋入,压实即可。生态袋采用扦或喷播草籽的方式,将切割的根茎(长度以50cm为宜)插入植生态内,插入深度为20cm。大面积的植生态采用喷播绿化的方式,将腐殖有机质、混合肥、稻壳、粘合剂、虉草种子等混合后喷至植生态表面,厚度2-5cm。

3)根据植物特性,水蓼、酸膜、水葱、香蒲、芦苇、芦竹、花叶鱼腥草栽植裸根苗,水蓼、酸膜、香蒲种植密度为40株/m2,水葱为6丛/m2(20芽/丛)芦苇、芦竹30株/m2,花叶鱼腥草50株/m2。

e、设置防浪装置

防浪装置主要由草绳网格+竹钉等组成。现场将直径0.8cm的草绳人工编制条状草绳网格,宽度为1.0m-1.2m,网格孔径规格为3cm-10cm,网格编制好后,按等高线铺设在撒播的草籽、覆盖的草皮或移植的草本植上面,人工压紧,并用竹签将草绳网格固定,竹签外露1.0cm,防止风浪冲刷。草绳网格网孔尺寸具体要求为:

1)覆土撒播草籽的防浪草绳网格网孔尺寸为3.0cm。

2)铺草皮护坡的防浪草绳网格网孔尺寸为5.0cm。

3)移植草本护坡的防浪草绳网格网孔尺寸为10.0cm。

本实施例具有自我修复、自我净化等功能,具有施工设备少、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特点,亦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